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 单元测试(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 单元测试(含答案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02 20:4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 单元测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一、填空题
1.长方形框架中加斜杆,在受力时起到   或   的作用。
2.多数物体形状是由锥形   、   、   四种基本简单形状构成。
3.框架铁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具有   、   和空气阻力小的特点。
4.细心的小明发现身边很多物体的结构很巧妙,他尝试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分析这些结构。
塔式起重机的塔身部分(如图)属于   结构,这样的结构的特点是节省材料、搭建灵活。
5.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   、   、   、   。
二、判断题
6.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开始造房子。
7.建高塔一般选择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 (  )
8.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成最终的工程要求。(  )
9.不同结构的稳固性是一样的。
10.塔式起重机在底部加很多铁块等,其稳定性大大提高了。
11.在制作塔台模型中,若发现吸管数量不足时,可以增加吸管,但会增加材料成本。
三、单选题
12.车模制作的重点是(  )
A.制作方法与工艺 B.设计与改进 C.测试与评估
13.关于设计,几个同学在讨论,他们有三个观点,你认为最科学的是(  ) 。
A.设计就是专业设计师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没有关系
B.设计就应该天马行空,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有创意
C.工程中最重要的是设计,设计要结合实际情况
14.下列形状中最稳固的是(  )。
A. B. C.15.建造塔台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塔高、承重、安全是这个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
B.美观和成本是这个工程项目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C.各因素之间相互牵制、难以取舍,所以我们要明确各项因素权衡的侧重
16.在科学研究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允许或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实验时,我们可以采用哪种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抽样实验 D.观察实验
17.做“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实验时,小明分别用1张纸和4张纸做实验,下面三组图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18.框架结构的铁塔不容易倒的主要原因是(  )。
A.抗风能力弱
B.是实心的
C.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19.由横梁抗弯曲能力实验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宽度或增加厚度,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增强效果是相同的
B.宽度能更多地影响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C.厚度能更多地影响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0.制作塔台模型,一般按照一定顺序建造。下列比较可行的是(  )。
①整体搭建
②侧面搭建
③底座搭建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21.下列框架顶部受到相同的压力时,最不易变形的是(  )。
A. B. C.
四、综合题
22.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举行,峰会灯光秀中的“金球”美轮美奂。该建筑为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宏伟壮观,设计巧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钢结构球型建筑,如图所示。
(1)该会议中心是球形建筑。可以承受很大(  )
A.拉力 B.压力 C.推力
(2)该结构内部是由众多钢条连接而成,这种构造称为(  )
A.砖混结构 B.框架结构 C.混合结构
(3)圆顶结构可以看成是多个组合的(  )
A.球形 B.拱形 C.圆形
(4)关于该球体建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建造之前,要经历设计——论证——修改等阶段
B.设计时,不与其他设计师进行交流
C.设计稿完成后,可以先做成模型进行抗压能力测试
(5)当拱形受到压力时,压力(  )
A.向下传递 B.向外传递 C.向下向外同时传递
(6)把卡纸弯折成“L、W、一”字形桥面,按照抗弯曲能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WL一 B.一LW C.LW一
23.这里连续下了三天雨.亮亮和李博士不能出门考查,亮亮很想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呢?于是,他们做了一个雨形成的极拟实验,装置图如右图所示:
(1)在培养皿中放入冰块模拟的是(  )。
A.高空的冷环境 B.高空中的水蒸气 C.地面的冷环境
(2)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过一会儿。观察培养皿底部,我们会发现(  )。
A.出现一些水珠 B.出现小冰晶 C.没有水珠
(3)结合模拟实验.请将下列雨形成过程中的各环节的序号按正确的顺序填在括号内。(   )→(   )→(   )→(   )→(   )
①雨滴降落或雪花降落过程中融化
②地表水蒸发形成水蒸气
③云中小水滴、小冰晶聚集
④云中小水滴、小冰晶摔落
⑤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形成小水滴或小冰晶
五、解答题
24.防疫期间,某学校在校门口立了一个标识牌。由于设计不够科学,该标识牌经常被风吹倒。该如何改进和解决这个问题?请在下图上修改,并说明原理。
(标识牌图片) 原理:(  )
25.说说学校建筑用的水泥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六、实验探究题
26.(A)观察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现象。
(B)把锥形瓶埋在沙土中,做成火山的形状。
(C)将100毫升醋倒入锥形瓶。
(D)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释的红墨水、少量苏打粉和洗衣粉,充分搅拌。
(1)实验步骤:(   )——(   )——(   )——(   )
(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火山喷发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   、   的作用,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自然现象。
(4)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写出两点即可)
27.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是什么?请做下面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
①观察、比较两个空塑料瓶(一个瓶口向下放置,另一个瓶口向上放置)。
②观察比较装半瓶水或沙子的塑料瓶(一个瓶口向下放置,另一个瓶口向上放置)。
③给两个塑料瓶装满水或沙子,继续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比较。(1)下列选项中,(  )不容易倒。
A.瓶口向上的空塑料瓶
B.瓶口向下的装满沙子的塑料瓶
C.瓶口向上的装半瓶水的塑料瓶
(2)通过实验发现稳定性好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3)根据物体不容易倒的原理,在建造“高塔”时,我们会将大塑料瓶放在   面,小塑料瓶放在   面。在建造“高塔”时,我们会将沙子放在   面的塑料瓶中。
(4)在现实生活中,高大的铁塔会受到   等各种力的作用。如果要增强“高塔”的抗风能力,我们可以对下图的装置怎么改进?
28.鹏鹏在制作工坊里看到很多模拟装置,有模拟人体呼吸的(图A),也有模拟人体消化的(图B)。
(1)图A是模拟人体呼吸器官的装置,其中①气球模拟的是   ,②气球皮模拟的是   。
(2)用手往下拉图A的气球皮,此时模拟的是   (选填“吸气”“呼气”),气球的体积会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图B是模拟人体消化器官的装置,在塑料管中装入一小块面包,塑料管相当于我们消化器官中的   
(4)在橡胶袋里装上水、面包和煮熟的小番茄,如果我们反复捏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  )。
A.不会变 B.会碎掉 C.会变大
(5)鹏鹏发现如果放进橡胶袋的食物很大块,还很硬的话,无论怎么揉挤,食物的形状都很难发生变化,而且还容易把袋子弄破。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在吃食物时应该养成这样的习惯:   。
答案解析部分
1.稳定;加固
2.柱形;球形;台形
3.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4.框架
5.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
6.(1)正确
7.(1)正确
8.(1)正确
9.(1)错误
10.(1)正确
11.(1)正确
12.A
13.C
14.C
15.B
16.B
17.B
18.C
19.C
20.B
21.A
22.(1)A
(2)B
(3)A
(4)B
(5)C
(6)B
23.(1)A
(2)A
(3)②;⑤;③;④;①
24.图略原理:三角形框架结构更稳定或上轻下重的设计更稳定(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5.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先将石灰石、黏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经高温煅烧、研细,最后变成了水泥。
26.(1)B;D;C;A
(2)锥形瓶内溶液沸腾
(3)高温;高压
(4)(1)地表形态的变化。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口湖、圆锥形火山和火山岛
(2)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7.(1)C
(2)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3)下;上;下
(4)重力、电线拉力、自然风力;可以镂空塑料瓶。这样既可以减轻重量,又可以增强抗风能力
28.(1)肺;膈肌
(2)吸气;变大
(3)食道
(4)B
(5)细嚼慢咽 专心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