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研究开启《收集夏天的词语》
教学目标
1.了解单元学习成功标准
2.结合夏天代表性的事物识字学词,联想与事物有关的词语与古诗,丰富语言积累。
3.讨论明确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收集夏天的词语和故事。
教学重点:1.会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收集夏天的词语和故事。
教学难点:1.根据成功标准,在课堂上明确学习内容,掌握本课知识。
学习过程
一、出示单元成功标准,明确学习重点
1.出示课件,看看你会读这一行字吗?学生尝试读——我们一起收集夏天的词语
2.关于这样一个学习任务,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要收集夏天的词语?
点评我觉得你的问题问得特别棒,我们学什么都要思考为什么?不能糊里糊涂地学。这个答案得学完这一课,你就知道了。
3.出示成功标准。
(1)我能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生字条中的字,做到正确认读和组词;我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田字格中的字,并熟练地组词、说句子。
(2)我能正确、流利、有情有趣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古诗二首》《荷叶圆圆》等课文。
(3)我能学会“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4)我能通过阅读更多有关夏天的儿歌、诗和故事,收集更多夏天的词语,并有情有趣地为大家讲一个夏天的故事。
点评这个标准是我们接下来一段时间要达到的成功标准,我们看看有哪些?
你发现有哪些成功标准是新的?
预设:第三个、第四个是新的。(根据学生回答,显红)
点评看到第三个,你有没有发现前面有一个跟这差不多的 ,也是了解课文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而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方法就是“联系生活实际”,什么叫联系生活实际?那么学习课文可要认真听哦。
4.出示荷花的图片,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江南/夏天,我们曾经读过一首诗,叫《江南》,会唱吧,一起。播放江南的古诗儿歌。
5.一说到夏天,我想肯定有很多同学有许多奇妙的想法,你就想到——
预设:冰棍
去游泳——凉快下来
又圆又甜的大西瓜——特别解口
在大树底下乘凉。
莲花——
吃莲蓬——
点评特别有想象力。
6.出示日积月累的词语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叮当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问:熟悉吗?哪来的?
预设:这学期语文书里的。
会读吗?一起读,开始。
7.谁真的会读?我就请你来——指名同学读
点评每一个词都读正确,还很响亮
8.再指名读。同学再评价。
点评让你感觉到了那景象,感受到了诗意。这就是词语的魅力,春天有春天的词语,那夏天有没有呢?
二、回顾“夏天”,走进“夏天”
1.回顾第一单元表现春天的词语
2.夏天你会想到哪些词语?热、爽、冰箱、凉爽、冰棍、冰块、乘凉、炎热(这个词语很高级)、火热
3.出示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词语,自主识字,自主发现。课件
在书本中找到,再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冰棍 西瓜 绿豆汤
凉席 蚊香 花露水
蒲扇 竹椅 萤火虫
牵牛 织女 北斗星
4.都会读的请举手。谁来读?指名读
5.齐读,老师指哪,读哪。
6.刚才我请同学们说夏天的词语,有没有人发现有个词语,同学提到过?哪个词——冰棍,西瓜。
7.你发现这些词语都有什么特点?都是描写夏天的词语。
8.有哪些词你不明白?织女(有没有人知道,请告诉他)
9.给词语配上图,让同学来读。(蒲扇、竹椅、牵牛、织女、北斗星没有图)
10.拿出你的笔,请你在图上找到竹椅。跟图片连线。谁上来指给大家看。这个奶奶坐的就是竹椅。
11.蒲扇呢?有好多办法帮助我们认识事物。
12.蒲扇、竹椅知道了,那么牵牛,是一种花。
13.出示图片,在夜空中有两颗星,一颗叫牛郎星,一颗叫织女星,它们分别在银河的对面,人们给它们编成了一个凄美的故事。流传的上千年的民间故事。
14.北斗星,也叫北斗七星。小时候就是数星星。在夏天的夜晚,这些星星特别明显。
15.说到这里,有一个挑战来了,你觉得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时候?
联系老师自己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视,连电灯也没有,只有油灯。在夏天的晚上,一边给我们赶蚊子,一边给我们讲故事。
16.夏日炎炎,到了晚上也很热,可是奶奶给我们讲故事扇风,就不觉得热了。
17.每一个词语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课件出示词语,读词语,交流联想到的新词和生活中的故事。
18出示冰棍泡泡图,雪糕、冰爽、回味无穷……你想得更多,故事就更丰富。蚊子、苍蝇、萤火虫、台灯、亮光、明亮、凉席、西瓜,师生合作接龙……解渴、甜美
三、提供思路,明确学习任务
1.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收集更多的词语。
点评刚才我们用了哪些词语来丰富我们夏天,看夏天有意思的事物。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没有别的词语收集更多夏天的词语?
2.老师读课文,学生听记词语。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要下雨了》……
你捕捉到什么词?你听到这个词,感受到什么?阴沉沉,感受到什么?
3.文中的小白兔会遇到什么?可能要下雨了。故事要往下发展了。
4.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单元学习任务,激发学习热情和期待。
5.出示一个故事的开头
笨狼的故事:冰冻太阳光
夏天真是太热了。
太阳像个火球,成天在头顶上烤,门前的树全耷拉着叶子,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好不容易盼来一丝风,还是热烘烘的。
在这样的日子里,林子里的居民全都懒得动静,因为一动弹就冒汗,全身黏糊糊的,难受死了。
老师读故事,哪些词语被你捕捉到了。说明天气怎么样?
火球、无精打采、耷拉、好不容易、热烘烘、懒得动弹、黏糊糊
6.出示儿歌
夏天来了
左可国
夏天来,怎么来?
榴花荷花说:“红红火火迎了来。”
青蛙知了说:“吹吹打打接了来。”
西瓜桃杏说:“甜甜蜜蜜请了来。”
你捕捉到哪个词?四个字的词语,读起来特别有意思。
7.要不要每天都要收集一些关于夏天的词语,去哪里收集?读书、读诗歌、去公园……
点评:只要收集到一些词语,你就会读好一些故事,也会讲好一些故事。
8.那我们创作的夏日故事会里会不会有你创作的故事。
总结:老师期待你的表现,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反思:春日之书的升级版,这是一节跨学科的学习,这是一个学习任务群。前段时间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提及新课标相关信息时明确提到:新课标将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占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了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展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2022新课标。课标第34页。
“春日之书”跨学科学习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主题大单元下的核心驱动任务。任务本身是跨学科的(语文、美术、设计),过程更是跨学科的。(这让我联想到三年级下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跨学科学习,从而思考跨学科学习需要涉及到哪些学科,将带给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
人文大概念:四季更迭形塑了人们对自然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