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荼毒人性
科举制度
讽刺
《儒林外史》
批判
士林
……
吴敬梓
作者 吴敬梓 生卒年 1701-1754 字 敏轩 号 粒民 籍贯 安徽全椒
评价 清代(朝代)讽刺小说家
代表作品 《文木山房诗文集》(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儒林外史》等
作者名片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讽刺笔法,针砭时弊
——《儒林外史》名著导读
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第一部分(2-30)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
第二部分(31-46)理想文士的探求
第三部分(46-55) “市井奇人”的发现
最后一回:“神宗帝下诏旌贤,刘尚书奉旨承祭”以 “幽榜”回映“楔子”。
小说结构
王冕生平
儒林众生相
民间四奇人
幽榜
首尾呼应的回环式结构
01
在反差对比的人物形象里,体会讽刺的锋芒
讽刺作品
02
在冷静传神的细节刻画中,感受讽刺的张力
在荒诞不经的变形夸张下,思考讽刺的深意
03
反差对比 人物形象
王冕
杜少卿
范进
鲁小姐
讽刺1
01
02
不屑官场
淡泊名利
王冕并不通知秦老,私自收拾,连夜逃往会稽山中。半年之后,朝廷果然遣一员官,捧着诏书,带领许多人,将着彩缎表里,来到秦老门首。见秦老八十多岁,须鬓皓然,手扶拄杖。那官与他施礼,秦老让到草堂坐下。那官问道:“王冕先生就在这庄上么?而今皇恩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下官特地捧诏而来。”秦老道:“他虽是这里人,只是久已不知去向了。”秦老献过了茶,领那官员走到王冕家,推开了门,见蟏蛸满室,蓬莴满径,知是果然去得久了。那官咨嗟叹息了一回,仍旧捧诏回旨去了。
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甚么装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顽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为甚么要送我去京里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京里又冷,你身子又弱,一阵风吹得冻死了,也不好。”
杜少卿听见李大人已去,心里欢喜道:“好了!我做秀才,有了这一场结局,将来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罢!”
离经叛道 遵从己心
1.淡泊功名,背弃科举。
1.朝廷征辟,但他对朝政有着清醒的认识,“正为走出去做不出甚么事业”,“所以宁可不出去好”。他装病拒绝应征出仕,“好了!我做秀才,有了这一场结局,将来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罢”!这就背离了科举世家为他规定的人生道路。
2.在生活和治学中敢于向封建权威和封建礼俗挑战,追求恣情任性、不受拘束的生活。
2.朱熹对《诗经》的解说,大胆提出质疑 ;“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使“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友人到他家聚会,“众客散坐,或凭栏看水,或啜茗闲谈,或据案观书,或箕踞自适,各随其便”。
真儒明贤杜少卿
3.扶困济贫,乐于助人。
3.对贫贱困难的人,他平等对待,体恤帮助;杨裁缝母亲死了,无力殡葬,他就慷慨资助;给领戏班的鲍廷玺一百两银子,让他重操旧业,奉养母亲。
4.尊重女性,反对歧视与摧残妇女。
4.他笃于夫妻情爱;他反对纳妾 ;对敢于争取人格独立的沈琼枝,他充满了敬意。
5.怀有忧国忧民之心。
5.真儒们以道德教化来挽救颓世,赢得他的敬重,虽然他的家产几乎已经耗尽,但仍然捐三百两银子修泰伯祠。
出身世家,为人正直;
淡泊功名,背弃科举;
生性狂傲,蔑视权贵;
恣情任性,倡导自由;
尊重女性,倡导真情;
遵守孝道,忧国忧民;
遭人非议、苦闷孤独。
真儒明贤杜少卿
杜少卿有真儒之操守,而无贤人之迂腐;具名士之潇洒,而无狂士之荒诞。这一人物体现了作者对儒林、对人生的新思考,对士人新境界的追求:传统儒学精华与时代新精神的融合。
范进
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数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范进迎了出去……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
醉心功名 喜极而疯
鲁小姐
料想公孙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个少年进士。但赘进门来十多日,香房里满架是文章,公孙却全不在意……说道:“我只道他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举人,进士,谁想如此光景,岂不误我终身?”……小姐道:“母亲,自古及今,几曾看见不会中进士的人可以叫做个名士的?”说着,越要恼怒起来。
深谙八股 以此择婿
冷静传神 细节刻画
“吝啬鬼”严监生
“溜须拍马”
胡屠户
讽刺2
01
02
严监生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吝啬成性
胡屠户作难道:“虽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到了家门,屠户高声叫道:“老爷回府了!”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 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道:“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稀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说了一会儿,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地去了。
阿谀奉承 装腔作势
荒诞不经 变形夸张
“绝食而亡”
三女儿
“多番撞墙”
周进
讽刺3
01
02
王玉辉道:“亲家,我仔细想来,我这小女要殉节的真切,倒也由着他行罢,自古‘心去意难留’”。因向女儿道:“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
又过了几日,二更天气,几把火把,几个人来打门,报道:“三姑娘饿了八日,在今日五时去世了!”老孺人听见,哭死了过去,灌醒回来,大哭不止。王玉辉走到床前面说道:“你这老人家真正是个呆子!三女儿他而今已是成了仙了,你哭他怎的?他这死的好,只怕我将来不能像他这一个好题目死哩!”因仰天长笑道:“死得好!死得好!”
次日,余大先生知道……拜祭过,回衙门,立刻传书备办文书请旌列妇……过了两个月,上司批准下来,制主入祠,门首建坊。到了入祠那日,余大先生邀请知县,摆齐了执事,送烈女入祠。阖县绅衿,都穿着公服,步行了送。当日入祠安了位,知县祭,本学祭,余大先生祭,阖县乡绅祭,通学朋友祭,两家亲戚祭,两家本族祭,祭了一天,在明伦堂摆席。通学人要请了王先生来上坐,说他生这样好女儿,为伦纪生色。
封建礼教 迂腐顽固
三女儿
醉心功名 病入膏肓
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
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哭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这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
周进
人物分类
【1】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
【2】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
【3】八股迷的典型——马二先生、鲁编修;
【4】吝啬鬼的典型 ——严监生;
【5】地痞恶棍 ——严贡生;
【6】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
典型 人物 主要经历
贪官污吏的典型 汤奉 高要县知县,为显示自己为政清廉,对朝廷各项法令严加执行。 如此“ 清廉” 的知县,一年下来也搜刮了八千两银子
王惠 南昌太守,上任伊始不问治安,不问民生,不问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特产,让大家钱财归公
典型 人物 主要经历
八股迷的典型 马二先生 一个为举业而耗尽终生的受害者,他始终把举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他是一个出入考场二十四载,依然是“生员”的白丁
鲁编修 他已达到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实现了其人生的最高理想,但最后在京城清苦得混不下去而“告假返舍”
季遐年 卖字为生,且以此其乐;
王太 卖火纸筒为业,又棋技高超;
盖宽 开茶馆谋生,以画画为乐;
荆元 身为裁缝,以弹琴自娱。
他们谋生有道,精神充实;不慕荣华,安贫乐道;人格高尚,自重自尊。体现了作者在真儒、奇人两类士人理想追求破灭后,对士子人生道路、人格范式的新设计。
作者通过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市井奇人
荒诞不经
变形夸张
讽刺深意
冷静传神
细节刻画
讽刺张力
反差对比
人物形象
讽刺锋芒
3
讽刺笔法
2
儒林群像
科举制度
封建礼教
荼毒人心
方法指导
阅 读 方 法
1.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2.略读与精读相结合。
3.做读书笔记。
4.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
1.概括大意
2.划出关键字词
3.入情入景
4.品味语言(批注/摘抄等)
5.读书心得
中考真题
(2019·山东临沂)名著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儒林外史》书写儒林故事。全书没有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众多故事由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开宗明义,用“大义”提领全书的意旨,借名流的话隐喻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以下回目各色人等无不围绕这一“大义”粉墨登场。请问这被评为“一篇之骨”的“大义”是__________(限4个字以内),这能隐括全文的名流是_______。
功名富贵
王冕
1.《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 小说,全书共 回。作者 , 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 、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2.整书开首以 “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旧事一概不提,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
3.《儒林外史》塑造了 、 等一批醉心于功名的八股学士。
4.临死时还因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的人是 。
5.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 ,年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刻守礼教纲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
6.《儒林外史》中以作者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 ,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