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检查预习
礼尚往来 自诩 吝啬 脑髓
残羹冷炙 孱头 蹩进 国粹
玄虚 徘徊
笔耕不辍
18部杂文集
80余万字
鲁迅与杂文
鲁迅杂文集
《坟》1927年
《热风》1925年
《华盖集》1926年
《华盖集续编》1927
《续编的续编》1948年
《而已集》1928年10月
《三闲集》1932年9月
《南腔北调集》1934年4月
《二心集》1932年
《花边文学》1936年
《伪自由书》1933年
《准风月谈》1934年
《且介亭杂文》1937年
《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年
《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年
《集外集》1935年
《集外集拾遗》1938年
《集外集拾遗补编》1952年
杂文短小灵活,是“感应的神经”,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
鲁迅与杂文
拿来主义
——鲁迅
关于“主义”
【主义】①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②思想作风。
(《现代汉语词典》)
文中的几种主要“主义”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闭关主义”
(“一向”)“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一向” ——历史
——中国从明朝开始实行“闭关主义”(闭关锁国)
“送去主义”
(“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送去古董,送去古画、新画,送去艺术家
“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 ——现实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 “送去主义”;当时的政府继续实行“送去主义”
“送来”了什么?
英国的鸦片
德国的废枪炮
法国的香粉
美国的电影
日本的各种小东西
“送来”的实质是“抛给”,是经济、文化的侵略;是血与火的奴役、蹂躏和践踏,是要使中国永远陷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
拿来主义
怎么办?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
写作背景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
拿来主义
大 宅 子
中外文化遗产
孱 头
昏 蛋
废 物
喻 体 本体 态度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文化遗产中精华和
糟粕共存的部分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文化遗产中纯粹的糟粕
完全吸收
批判地吸收
保存一点+
销毁大部分
坚决抛弃
鱼翅
鸦片
烟灯和
烟枪
姨太太
拿来主义
正确态度:占有、 挑选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拿来”的意义:
——(正面)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反面)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总 结
朱自清《鲁迅先生的杂感》:
鲁迅先生独创了将诗和政论凝结于一起的“杂感”这尖锐的政论性的文艺形式。这是匕首,这是投枪,然而又是独特形式的诗;这形式,是鲁迅先生所独创的,是诗人和战士的一致的产物。
谢泳《胡适还是鲁迅》:
胡适与鲁迅分别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两条不同道路。
网评:
学者高远东先生说,鲁迅是“药”,胡适是“饭”,无非是指鲁迅的救世价值,胡适的普世价值。
单元学习任务总结
学习之道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印象深刻
先破后立,睿智犀利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