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合肥滨湖寿春中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滨湖寿春中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9 15:00:4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滨湖寿春中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检测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7分)
1.(2023九上·合肥开学考)默写下列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四句)。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鸡声茅店月,   。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④   ,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艾青《我爱这土地》)
⑥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名句。
①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写出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远大理想终将实现的的句子是“   ,   ”。
②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暗含了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哲理的句子是“   ,   ”。
2.(2023九上·合肥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依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官吏、商贾、文人和富shù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造形变化不大。然而,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饰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商贾    富shù    足登靴履   
(2)文中第四行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正确写法是“   ”。
(3)请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缩写(只保留句子主干)。
(4)文段主要使用了   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北宋时期各色人物的服饰特点。
3.(2023九上·合肥开学考)某中学八(1)班举办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班委会准备4月8日下午3点在班级举办以“呼唤纯净,保卫水源”为主题的绘画展,作为班长的你去邀请语文老师王老师前来指导。你见到王老师会怎么说?
(2)为了营造活动氛围,需要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语文老师建议大家可以采用对联的形式来写。班级同学们商讨出了以下标语,你觉得哪一个最好?说说理由。
①践行环保理念,倡导低碳生活。
②倡导低碳生活,共享绿水蓝天。
③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
(3)下面是张亮同学撰写的宣传文稿的一部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完善一下。
▲。曾经被人普遍使用的手帕现在已经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餐巾纸。纸巾制作要砍伐树木,使用后不可回收,浪费了资源,乱扔还会污染环境。而手帕可以重复使用,既节约了资源又美化了环境。所以,我们每位同学都要本着“低碳生活”为原则,拒绝使用餐巾纸,随身携带手帕,身体力行。同学们,低碳生活,从你我做起 。
①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指出语病类型并提供修改意见。
语病类型:    ; 修改意见:    。
②请在语段开头的空白处补写一句能够起到总领文段的话。   
4.(2023九上·合肥开学考)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西游记》中,美猴王改名为孙悟空是   给取的法名;沙和尚被贬到流沙河之前是天宫里的   。
(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简·爱》是法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B.简 爱在做小学教员期间,意外地获得了她的舅舅的遗产。
C.《红岩》是作家罗广斌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刻画了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
D.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进行了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二、阅读(35分)
(2023九上·合肥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母亲是个战士(卫宣利)
①女儿出生后,日子无比忙乱。她腹泻,一哭闹,这边拉脏的衣服还没顾上洗,那边又拉了一床一地,我忙着给她擦洗屁股,上护臀膏。外面,送快递的大喊我的名字,“啪啪”地拍门;屋里,电话催命似的响个不停。我手忙脚乱地把女儿收拾干净放在床上,蓬头垢面地去开门,还没到门口,只听见她在我身后哭得几乎背过气去……
②终于腾出手来接电话,是母亲。她的焦灼之火急切顺着电话线烧过来:“你怎么不接电话?出什么事了?你吓死我了……”我的火气像被烧了油,“呼”地一下燃起来:“我能有什么事?妈,你别给我添乱行不行?”
③两秒钟后,电话重又响起,我提起话筒就是一通咆哮:“妈,让我清静一会儿,我快被她折磨疯了!没一个人能帮我,我累得腰都要断了……”心里的烦躁和委屈涌上来,我的泪水霎时恣意横流……母亲连忙说:“你别急,我这就过来,我去帮你!” 母亲能帮我什么呢?她身体不好,血压高,血糖高,隔三岔五就往医院跑。也是因为这个,她才没能来帮我带孩子。
④一小时后,母亲在外面喊我。我抱着孩子迎出去,母亲站在寒风里。我刚出门,就被彻骨的冷风击得打了个寒战,赶紧解开衣襟急急地把女儿往怀里塞。而母亲,看到我只穿着睡衣,慌忙张开胳膊,试图用自己的身体来为我遮挡寒风。我的心酸了一下,都是下意识的动作——我心疼自己的女儿,而母亲,心疼的是我。
⑤进门,母亲接过我女儿,面颊轻轻碰了一下她的额头,问我:“孩子发烧你不知道?”她镇定地吩咐我:“妈陪你上医院。”
⑥到了医院,女儿缠着我不撒手,母亲说:“你坐这儿等着,我来。”我远远看着,她谦卑地向护士打听儿科在几楼,步履蹒跚地和别人挤电梯。挂号,带孩子抽血、化验,向医生陈述孩子的病情,帮我排队付费取药,代我拿化验单给医生看……几趟下来,她累得气喘吁吁。往常她来医院,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做的,我从来不知道,平日病恹恹需要人照顾的母亲,胸腔里竟然藏着这样巨大的能量。
⑦直到女儿输上液,母亲才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她很快睡着了,身子歪着,半张着嘴,口水顺着下巴淌下来,鼾声如雷。
⑧我想起来,从打完电话到现在,三四个小时里,她跟着我跑前跑后,马不停蹄。而平时,她腰疼得常常连一顿饭也做不完,走几步路就迈不动腿。现在,她的腰一定疼得要断了,她的腿一定也沉得迈不动步,但她忍着不说,她像一个坚强的战士,身先士卒奋勇向前为我遮风挡雨,只因为,这一刻,她是我依赖的母亲。
⑨输了3天液,女儿的烧退了,腹泻也止住了。3天里,母亲每天早早起床,去菜市场买菜,做饭,陪我去医院,回来给孩子做辅食,洗衣服。晚上我睡熟的时候,她起床给孩子冲奶粉、换纸尿裤。白天孩子哭闹,母亲就把她带出去,在小区花园里一圈圈地转悠,只为了给我留一会儿休息的时间……
⑩我不知道,听不懂普通话的母亲,如何在菜市场和商贩一分一厘地讨价还价;视力微弱的她,如何看得见育儿书的食谱,做辅食给孩子吃;腿脚不灵便的她,如何自己摸索着到远处的菜市场,把新鲜的水果蔬菜一袋袋提回家……我只知道,在我这里,母亲是无所不能所向披靡的女战士,为我冲锋陷阵、攻城略地。
这个世上,每个母亲都是战士,儿女遭受到的每一次坎坷和磨难都是她的冲锋号。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号子一响,她就像听到了命令,勇猛向前,左冲右杀。她把儿女挡在身后,用一个坚强的后背,为自己的孩子打造一个安宁幸福的所在。
这,就是母爱。
5.本文主要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6.第一段中关于我手忙脚乱的场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7.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8.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称母亲是一个“战士”?
(2023九上·合肥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黄鼬真的是“偷鸡贼”吗?(毛恪成)
①在人们眼中,黄鼬小头尖嘴,行为鬼鬼祟祟,像鼠;有时还偷袭家养的鸡、兔,又像狼,故称其黄鼠狼。
②黄鼬体长25~40厘米,尾长13~18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黄鼬长了一身长长的、金黄的、软软的毛,摸起来非常舒服。闪闪发光的眼睛,就像两颗晶莹透亮的小玻璃球。半黑半白的胡须中间长着一个像花骨朵似的小嘴,可是里面却藏着锋利的尖牙,这是为捕杀老鼠准备的“利器”。
③黄鼬一见到老鼠就奋不顾身猛扑过去,用嘴咬住鼠头,连吞带咽,一咕噜儿进肚了。这功夫和猫不相伯仲,但更高一筹的是,猫只能在鼠洞边“守株待兔”,黄鼬却能用它那长有硬毛强有力的足挖开洞穴,把整窝老鼠“一锅端”。因此,一只黄鼬每年能消灭三四百只老鼠,堪称“灭鼠能手”。在小兴安岭地区,人们用人工饲养的方法大量繁殖黄鼬,让它们在森林中执行“生物防治”任务。
④黄鼬也是蛇的冤家。人们常说“打蛇打七寸”,黄鼬也会这一招。蛇见黄鼬后就南游北走,黄鼬就东跳西跃,站好方位,选准时机,对准蛇头七寸猛咬一口,那蛇就蜷曲着身体企图把黄鼬缠住。说时迟,那时快!黄鼬左闪右避直到把蛇咬死并把它吞掉。即使黄鼬被蛇咬到也不必担心,因为黄鼬有惊人的抵御蛇毒的能力,20毫克的蛇毒就能使人丧生,但对黄鼬来说,只有些厌食、便血反应,过几天就能活蹦乱跳啦!
⑤黄鼬还有一个绝招,就是用“臭屁”作为武器。黄鼬肛门附近的分泌腺能放出臭气,当黄鼬预感到难以脱身时,就释放出恶臭难闻的臭气来,敌害稍楞一下,黄鼬就乘机开溜。一旦刺猬蜷缩成“刺球”,许多动物只能望“球”兴叹,但黄鼬不然,它选中“刺球”的小孔,把臭气射进去,使得刺猬“麻醉”,乖乖地舒展开身子,解除了“武装”,然后,黄鼬从腹部下嘴咬死刺猬,尽情享用美味。
⑥这种臭气是由肛门两侧的臭腺形成的,危难时从肛门喷出。臭腺排出的其实是琥珀色的液体,经肛门用力喷出,便形成了细雾,可熏倒周围一片人。那种气味很像臭鸡蛋味,专家们分析出这种气体的成分是丁硫醇。
⑦黄鼬栖息在河谷、田野的灌木从中,一般晚上出来觅食,有时白天也出来。黄鼬非常胆怯,故行为有点诡异。黄鼬视觉敏锐,擅游泳,讲卫生,但并不直接跳进水中洗澡,而是在清晨用植物上的露珠清洁身子。黄鼬平时极少发出叫声,是根据身体腺体的气味来联络的,当被逼急的时候,会发出类似打喷嚏的咔咔声,声音比较尖利。黄鼬偶尔窜到院子里或鸡舍周围活动,因此,黄鼬背上了一个恶名——“偷鸡贼”,俗话还有“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给人一个误解,好像黄鼬专门好偷吃鸡似的。
⑧生物学家曾对全国11个省市的5000只黄鼬做过解剖,从胃里剩的残骸鉴定,其中只有2个吃了鸡。后来,又做了黄鼬的食性试验。第一天晚上,在黄鼬的笼子里放进活鸡、带鱼,结果活鸡安然无恙,带鱼被吃掉了;第二天晚上,放进鸡、鸽、老鼠和蟾蜍,结果老鼠被吃光了,蟾蜍吃掉一部分;第三天晚上,放进鸡、鸽,黄鼬只将鸽子咬死;第四天晚上,只放进活鸡,黄鼬才拿鸡充饥。由此可见,只在极端缺食,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黄鼬才叼鸡吃。
⑨2000年8月1日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黄鼬被列入其中。黄鼬的皮、毛都很珍贵,高级的“狼毫笔”是用黄鼬尾巴上的毛制成的。黄鼬还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载:“鼬鼠心肝,气味臭,微毒,治心腹痛,杀虫。”黄鼬是人类的朋友,今后,请不要叫它黄鼠狼或“偷鸡贼”了,它的学名叫黄鼬,要不干脆叫它“黄郎”吧,多亲切!
9.文章以“黄鼬真的是‘偷鸡贼’吗?”为标题有何妙处?
10.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黄鼬的?
11.请联系具体词语,分析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
1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023九上·合肥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13.解释加点字词。
①相与步于中庭    ②是日更定矣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④及下船   
14.翻译下面句子。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5.【乙】文画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请自选角度赏析【甲】文画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16.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两个字合起来作为这副对联的横批,并阐释一下理由。
三、写作(35分)
17.(2023九上·合肥开学考)请以“在暑假里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在乎山水之间也;人迹板桥霜;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政通人和;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2)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这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诗名篇。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竞、得、的”等字。
故答案为:(1)①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人迹板桥霜
③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④政通人和
⑤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2)①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 第一大题题属于直接默写,比较简单;第二大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即可答题。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2.【答案】(1)gǔ;庶;lǚ
(2)造形;造型
(3)《清明上河图》是写照。
(4)说明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缩写;词语的使用(搭配);说明
【解析】【分析】(1)这属于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字词和读音。学生注意掌握教材里每篇课文下面注音部分和“读读写写”部分。字形不写错,音不读错。易错读音有“gǔ”。
(2)造型,指塑造物体特有形象,也指创造出的物体形象。
(3)句子主干格式是:什么人发生什么事,或者这件事怎么样。删去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语,留下精华部分即可,句子主干是:《清明上河图》是写照。
(4)具体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是说明的表达方式。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
故答案为:(1) gǔ、庶、lǚ
(2) 造形、造型
(3) 《清明上河图》是写照。
(4) 说明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2)本题考查书写及词语使用的判断能力。词语运用往往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所以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从词语的色彩、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注意理解字词含义,不写错别字。
(3)本题考查缩写。要先明确句子成分,才能对句子进行压缩,删去不必要的修饰语。句子成分如下: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常在主宾前,谓前状语谓后补。
(4)本题考查文章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分为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要求学生掌握并理解表达方式含义及作用。
3.【答案】(1)王老师您好(加“尊敬的”等敬称扣1分,没有称呼扣1分),我们班准备4月8日下午3点在班级举办以“呼唤纯净,保卫水源”为主题的绘画展(时间、地点、活动等具体内容不能缺失),想邀请您到时前来指导,请问您有时间吗?(欢迎您到时莅临指导)(必须有表达邀请的内容)(以上共3个答题要点,少一点扣1分,扣完为止)
(2)我觉得第①个最好。它在紧扣主题的基础上,既符合对联要求的对应位置词性相同(要求对偶),同时上下句最后一个字也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第②个“低碳生活”和“绿水蓝天”词性不符合对偶的要求,第③个上下句最后一个字不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
(3)①句式杂糅;把“本着”改为“以”或把“为”改为“的”;②我倡议让手帕重新成为校园的风尚。(表达合理均可)
【知识点】活动设计;诗歌对联;拟定标语、宣传语等;语言得体;语言简明;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1)邀请时有尊称,讲清楚活动相关内容即可。如某某老师您好,我们班准备在何时何地举办何种活动,想请您来指导下,请问您有时间来参加吗?
(2)宣传语用对偶形式。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和谐;结构相衬;节奏相应;内容相关。这里的环保理念对应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不对应绿水蓝天,活、园都是第二声,不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所以选①。
(3)①本着......为原则,重复啰嗦。本着......的原则,固定搭配。②这段话主要讲餐巾纸浪费资源且污染环境,建议换成手帕。总领文段的话可以是:我提议大家使用手帕。
故答案为:(1)王老师您好,我们班准备4月8日下午3点在班级举办以“呼唤纯净,保卫水源”为主题的绘画展,想邀请您到时前来指导,请问您有时间吗?
(2)我觉得第①个最好。它在紧扣主题的基础上,既符合对联要求的对应位置词性相同(要求对偶),同时上下句最后一个字也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第②个“低碳生活”和“绿水蓝天”词性不符合对偶的要求,第③个上下句最后一个字不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
(3) ①句式杂糅。把“本着”改为“以”或把“为”改为“的”。 ②我倡议让手帕重新成为校园的风尚。
【点评】(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口头邀请时要有礼貌、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语言表达题要注意说话分寸,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
(2)本题考查拟定宣传语及对联知识点。宣传语要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字不要多要精简,语言通顺即可。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和谐(上下联平仄相反或者平仄交替);结构相衬(语法结构一致);节奏相应(停顿的地方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相关)。
(3)①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②本题考查补写。联系上下文揣摩横线处语境,语言通顺即可。如前后有例句还需要注意例句格式,如字数、句式、手法、主题等。
4.【答案】(1)菩提祖师;卷帘大将
(2)D
【知识点】外国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西游记》;《简·爱》
【解析】【分析】(1)①美猴王拜师时,其师菩提祖师为其起法名。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 ”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 ”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
②沙和尚,又称沙僧、沙悟净。原为上界的卷帘大将,因为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到下界,每七日万剑穿心,在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专吃过路人。后经观音点化,赐法号悟净,一心归佛,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大唐高僧玄奘西天拜佛求取真经。
(2)A:法国,错误。应该是英国。
B:舅舅,错误。应该是叔叔。
C:罗广斌,错误。作家是罗广斌、杨益言。
D:正确无误。
故答案为:(1) 菩提祖师; 卷帘大将
(2) D
【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注意名著作者、体裁、人物、绰号、事件等内容。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选择题注意常考名著作者、作品体裁、人物、事件、主题等内容。
【答案】5.母亲在孩子生病时,不顾自己体弱多病,像一个战士般全力照顾“我”和“我”的孩子。
6.①交代了“我”向母亲发火的原因;②为下文写母亲拖着病弱之躯为“我”解燃眉之急做铺垫;③与母亲来了之后的有条不紊形成对比,揭示了文章主旨,体现了母亲永远是儿女安宁幸福的所在(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7.语言描写;写出了我不接电话时母亲的焦急和担心,表达出母亲对我的深切的关爱之情。
8.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分析母亲和战士的相似之处。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根据“人发生什么事结果如何”,“这个事情怎么样”的格式,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2)本题考查场景描写的作用。内容上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何种人物形象,表达何种情感,突出主旨。
(3)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注意格式,指出运用何种描写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表达作者何种情感。人物描写方法是: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从以下角度出发: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5.概括题根据“人发生什么事结果如何”,“这个事情怎么样”的格式即可。本文主要讲孩子出生后,我手忙脚乱。母亲得知后立马来照顾我和孩子,不顾自己身体不好,一个坚强的战士,为我遮风挡雨。
故答案为: 母亲在孩子生病时,不顾自己体弱多病,像一个战士般全力照顾“我”和“我”的孩子。
6.第一段孩子出生后我手忙脚乱,为此接到母亲电话时我很痛苦,向她发火了。为下文母亲来照顾我和孩子作铺垫。母亲未来时我手忙脚乱和来之后我的轻松成对比,突出母亲对我的爱。
故答案为:①交代了“我”向母亲发火的原因;②为下文写母亲拖着病弱之躯为“我”解燃眉之急做铺垫;③与母亲来了之后的有条不紊形成对比,揭示了文章主旨,体现了母亲永远是儿女安宁幸福的所在(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7.母亲一连串问话,很焦急的声音,是语言默写,她是因为我未接到电话,她很担心我是不是出事了,这是对我的爱。
故答案为: 语言描写;写出了我不接电话时母亲的焦急和担心,表达出母亲对我的深切的关爱之情。
8.母亲是战士,战士是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爱国的形象。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概括。
③她身体不好,血压高,血糖高,隔三岔五就往医院跑。④一小时后,母亲在外面喊我。这里写母亲身体不好,但还是来给我看孩子了,就像战士一样,为国不畏困难,爱国。
⑩我不知道,听不懂普通话的母亲,如何在菜市场和商贩一分一厘地讨价还价;视力微弱的她,如何看得见育儿书的食谱,做辅食给孩子吃;腿脚不灵便的她,如何自己摸索着到远处的菜市场,把新鲜的水果蔬菜一袋袋提回家。母亲为了孩子,努力学习成长,就像战士一样,为国极限努力,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故答案为:①母亲像战士一样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文中母亲听不懂普通话,在菜市场和商贩一分一厘地讨价还价;视力微弱看得见育儿书的食谱,做辅食给孩子吃。母亲为了孩子,努力学习成长,就像战士一样。
②母亲像战士一样,不畏困难。她身体不好,血压高,血糖高,隔三岔五就往医院跑,但还是来给我看孩子了。
【答案】9.①以问句为题,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暗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黄鼬并不是偷鸡贼。
10.黄鼬俗名的来历;黄鼬的外形特征;黄鼬的捕鼠本领;黄鼬退敌的武器:臭气;黄鼬的生活习性;黄鼬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11.①“极”对“少”的程度进行的限制,说明黄鼬联络时不时从不发出叫声,而是发出叫声的情况非常少,“极”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
②“平时”的意思是一般情况下,在范围上进行了限制,它说明黄鼬一般极少通过叫声联络,并不排除特殊情况下用叫声联络。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
12.作比较、列数字;将黄鼬和猫的捕鼠能力进行比较,也列举了黄鼬每年捕鼠的具体数据,准确具体地突出说明了黄鼬高超的捕鼠能力。
【知识点】说明文语言分析;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标题的妙处。即标题的作用。包括:①是否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②文章线索;③新颖,吸引读者注意力;④交代文章写作对象;⑤交代文章写作情感等。
(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概括题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根据“人发生什么事结果如何”,“这个事情怎么样”的格式,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特点。一般是阅读问能不能删能不能换肯定不能。答题格式是删掉前的感受和删掉后的感受对比,删掉后句意发生改变,所以不能删。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特点。
(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等。答题格式是先指出运用何种说明方法,再分析,最后指出说明方法作用。
9.是贼吗?引人好奇。也暗示了本文主要讲黄鼬,不是偷鸡贼。
故答案为: ①以问句为题,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暗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黄鼬并不是偷鸡贼。
10.①在人们眼中,黄鼬小头尖嘴,行为鬼鬼祟祟,像鼠;有时还偷袭家养的鸡、兔,又像狼,故称其黄鼠狼。这是黄鼬俗名来源。
②黄鼬体长25~40厘米,尾长13~18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黄鼬长了一身长长的、金黄的、软软的毛。这是黄鼬外形特点。
③黄鼬一见到老鼠就奋不顾身猛扑过去,用嘴咬住鼠头,连吞带咽,一咕噜儿进肚了。这是黄鼬捕鼠特点。
⑤黄鼬还有一个绝招,就是用“臭屁”作为武器。臭气是黄鼬退敌绝招。
⑦黄鼬栖息在河谷、田野的灌木从中,一般晚上出来觅食,有时白天也出来。黄鼬生活习性。
⑨黄鼬的皮、毛都很珍贵,高级的“狼毫笔”是用黄鼬尾巴上的毛制成的。黄鼬还有药用价值。黄鼬价值。
故答案为: 黄鼬俗名的来历;黄鼬的外形特征;黄鼬的捕鼠本领;黄鼬退敌的武器:臭气;黄鼬的生活习性;黄鼬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11.平时,极少。说明是一般情况下,一般极少发出叫声,证明遇到突发事件时是会发出声音的,只是次数少而已,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故答案为: ①“极”对“少”的程度进行的限制,说明黄鼬联络时不时从不发出叫声,而是发出叫声的情况非常少,“极”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②“平时”的意思是一般情况下,在范围上进行了限制,它说明黄鼬一般极少通过叫声联络,并不排除特殊情况下用叫声联络。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
12.黄鼬功夫和猫不相伯仲,作比较。一只黄鼬每年能消灭三四百只老鼠,列数字,突出黄鼬捕鼠能力强。
故答案为:作比较、列数字;将黄鼬和猫的捕鼠能力进行比较,也列举了黄鼬每年捕鼠的具体数据,准确具体地突出说明了黄鼬高超的捕鼠能力。
【答案】13.共同、一起;这;只、只是;到、等到
14.①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②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1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空灵,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也是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先正面写月色之透明皎洁,后侧面写“水草”交横可见,衬托“水”之清澈,即月色清亮无比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以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16.闲痴。“闲”字,表现苏轼安闲自适,乐观旷达的心境;“痴”字,点明张岱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闲、痴”二字为两文的点睛之笔,是二人闲情逸致、天人合一境界的高度概括。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湖心亭看雪;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思想倾向;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课文上的重点字词一定要掌握,这是文言词汇的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生字词是额外发展要记住。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赏析画线句要从修辞手法、加点字、描写方法、句式特点、语言风格、结构、五感、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入手。注意一个句子,可能不止一个赏析的点,要答全了。先指出使用何种手法,再具体分析手法如何使用,最后指出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观点。
(4)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通读全文,了解文章主旨大意。根据题目要求用关键字概括表现即可。
【译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13.①相与步于中庭: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起。
②是日更定矣: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是:这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只是
④及下船:等到了下船的时候。及:等到
故答案为:共同,一起;这;只、只是; 到、等到
1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但、闲人、耳、此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此人:这样的人,指作者。 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①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②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15.“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动静结合,更具美感。又有正面与侧面描写,可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如仙境一般,是虚实结合。
故答案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空灵,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也是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先正面写月色之透明皎洁,后侧面写“水草”交横可见,衬托“水”之清澈,即月色清亮无比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以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16.《记承天寺夜游》主旨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雅致,对月饮酒。而《湖心亭看雪》彰显了诗人对山水的迷恋,从二者的主旨来分析,诗人的心境都是高雅脱俗的。
故答案为:闲痴。“闲”字,表现苏轼安闲自适,乐观旷达的心境;“痴”字,点明张岱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闲、痴”二字为两文的点睛之笔,是二人闲情逸致、天人合一境界的高度概括。
17.【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在暑假里成长” 注意时间是暑假,暑假事情很多,可以是上辅导班,可以是回老家割麦子,可以是去旅游度假等。总之是在此过程中的一件事让你的认知得到了成长。文体是记叙文,写作时注意以写人记事为主,要有描写,以自己在此事中获得的成长为写作内容的重点,以自己从成长中感受到某种认知的提高为表现的主旨,选择熟悉的素材,不要临时乱编。可以以小见大,用生活中的小事去打动读者。首段开门见山,直接点明在暑假获得了成长。中间具体描写在暑假发生了什么事,可以是因为上辅导班和妈妈争执后才发现妈妈最爱的是我,而不是只关心我的成绩。把“成长”具体化,注意详略得当。末段升华主旨,与首段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滨湖寿春中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检测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7分)
1.(2023九上·合肥开学考)默写下列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四句)。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鸡声茅店月,   。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④   ,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艾青《我爱这土地》)
⑥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名句。
①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写出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远大理想终将实现的的句子是“   ,   ”。
②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暗含了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哲理的句子是“   ,   ”。
【答案】(1)在乎山水之间也;人迹板桥霜;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政通人和;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2)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这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诗名篇。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竞、得、的”等字。
故答案为:(1)①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人迹板桥霜
③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④政通人和
⑤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2)①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 第一大题题属于直接默写,比较简单;第二大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即可答题。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2.(2023九上·合肥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依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官吏、商贾、文人和富shù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造形变化不大。然而,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饰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商贾    富shù    足登靴履   
(2)文中第四行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正确写法是“   ”。
(3)请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缩写(只保留句子主干)。
(4)文段主要使用了   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北宋时期各色人物的服饰特点。
【答案】(1)gǔ;庶;lǚ
(2)造形;造型
(3)《清明上河图》是写照。
(4)说明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缩写;词语的使用(搭配);说明
【解析】【分析】(1)这属于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字词和读音。学生注意掌握教材里每篇课文下面注音部分和“读读写写”部分。字形不写错,音不读错。易错读音有“gǔ”。
(2)造型,指塑造物体特有形象,也指创造出的物体形象。
(3)句子主干格式是:什么人发生什么事,或者这件事怎么样。删去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语,留下精华部分即可,句子主干是:《清明上河图》是写照。
(4)具体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是说明的表达方式。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
故答案为:(1) gǔ、庶、lǚ
(2) 造形、造型
(3) 《清明上河图》是写照。
(4) 说明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2)本题考查书写及词语使用的判断能力。词语运用往往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所以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从词语的色彩、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注意理解字词含义,不写错别字。
(3)本题考查缩写。要先明确句子成分,才能对句子进行压缩,删去不必要的修饰语。句子成分如下: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常在主宾前,谓前状语谓后补。
(4)本题考查文章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分为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要求学生掌握并理解表达方式含义及作用。
3.(2023九上·合肥开学考)某中学八(1)班举办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班委会准备4月8日下午3点在班级举办以“呼唤纯净,保卫水源”为主题的绘画展,作为班长的你去邀请语文老师王老师前来指导。你见到王老师会怎么说?
(2)为了营造活动氛围,需要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语文老师建议大家可以采用对联的形式来写。班级同学们商讨出了以下标语,你觉得哪一个最好?说说理由。
①践行环保理念,倡导低碳生活。
②倡导低碳生活,共享绿水蓝天。
③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
(3)下面是张亮同学撰写的宣传文稿的一部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完善一下。
▲。曾经被人普遍使用的手帕现在已经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餐巾纸。纸巾制作要砍伐树木,使用后不可回收,浪费了资源,乱扔还会污染环境。而手帕可以重复使用,既节约了资源又美化了环境。所以,我们每位同学都要本着“低碳生活”为原则,拒绝使用餐巾纸,随身携带手帕,身体力行。同学们,低碳生活,从你我做起 。
①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指出语病类型并提供修改意见。
语病类型:    ; 修改意见:    。
②请在语段开头的空白处补写一句能够起到总领文段的话。   
【答案】(1)王老师您好(加“尊敬的”等敬称扣1分,没有称呼扣1分),我们班准备4月8日下午3点在班级举办以“呼唤纯净,保卫水源”为主题的绘画展(时间、地点、活动等具体内容不能缺失),想邀请您到时前来指导,请问您有时间吗?(欢迎您到时莅临指导)(必须有表达邀请的内容)(以上共3个答题要点,少一点扣1分,扣完为止)
(2)我觉得第①个最好。它在紧扣主题的基础上,既符合对联要求的对应位置词性相同(要求对偶),同时上下句最后一个字也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第②个“低碳生活”和“绿水蓝天”词性不符合对偶的要求,第③个上下句最后一个字不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
(3)①句式杂糅;把“本着”改为“以”或把“为”改为“的”;②我倡议让手帕重新成为校园的风尚。(表达合理均可)
【知识点】活动设计;诗歌对联;拟定标语、宣传语等;语言得体;语言简明;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1)邀请时有尊称,讲清楚活动相关内容即可。如某某老师您好,我们班准备在何时何地举办何种活动,想请您来指导下,请问您有时间来参加吗?
(2)宣传语用对偶形式。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和谐;结构相衬;节奏相应;内容相关。这里的环保理念对应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不对应绿水蓝天,活、园都是第二声,不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所以选①。
(3)①本着......为原则,重复啰嗦。本着......的原则,固定搭配。②这段话主要讲餐巾纸浪费资源且污染环境,建议换成手帕。总领文段的话可以是:我提议大家使用手帕。
故答案为:(1)王老师您好,我们班准备4月8日下午3点在班级举办以“呼唤纯净,保卫水源”为主题的绘画展,想邀请您到时前来指导,请问您有时间吗?
(2)我觉得第①个最好。它在紧扣主题的基础上,既符合对联要求的对应位置词性相同(要求对偶),同时上下句最后一个字也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第②个“低碳生活”和“绿水蓝天”词性不符合对偶的要求,第③个上下句最后一个字不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
(3) ①句式杂糅。把“本着”改为“以”或把“为”改为“的”。 ②我倡议让手帕重新成为校园的风尚。
【点评】(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口头邀请时要有礼貌、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语言表达题要注意说话分寸,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
(2)本题考查拟定宣传语及对联知识点。宣传语要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字不要多要精简,语言通顺即可。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和谐(上下联平仄相反或者平仄交替);结构相衬(语法结构一致);节奏相应(停顿的地方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相关)。
(3)①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②本题考查补写。联系上下文揣摩横线处语境,语言通顺即可。如前后有例句还需要注意例句格式,如字数、句式、手法、主题等。
4.(2023九上·合肥开学考)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西游记》中,美猴王改名为孙悟空是   给取的法名;沙和尚被贬到流沙河之前是天宫里的   。
(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简·爱》是法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B.简 爱在做小学教员期间,意外地获得了她的舅舅的遗产。
C.《红岩》是作家罗广斌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刻画了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
D.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进行了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答案】(1)菩提祖师;卷帘大将
(2)D
【知识点】外国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西游记》;《简·爱》
【解析】【分析】(1)①美猴王拜师时,其师菩提祖师为其起法名。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 ”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 ”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
②沙和尚,又称沙僧、沙悟净。原为上界的卷帘大将,因为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到下界,每七日万剑穿心,在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专吃过路人。后经观音点化,赐法号悟净,一心归佛,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大唐高僧玄奘西天拜佛求取真经。
(2)A:法国,错误。应该是英国。
B:舅舅,错误。应该是叔叔。
C:罗广斌,错误。作家是罗广斌、杨益言。
D:正确无误。
故答案为:(1) 菩提祖师; 卷帘大将
(2) D
【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注意名著作者、体裁、人物、绰号、事件等内容。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选择题注意常考名著作者、作品体裁、人物、事件、主题等内容。
二、阅读(35分)
(2023九上·合肥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母亲是个战士(卫宣利)
①女儿出生后,日子无比忙乱。她腹泻,一哭闹,这边拉脏的衣服还没顾上洗,那边又拉了一床一地,我忙着给她擦洗屁股,上护臀膏。外面,送快递的大喊我的名字,“啪啪”地拍门;屋里,电话催命似的响个不停。我手忙脚乱地把女儿收拾干净放在床上,蓬头垢面地去开门,还没到门口,只听见她在我身后哭得几乎背过气去……
②终于腾出手来接电话,是母亲。她的焦灼之火急切顺着电话线烧过来:“你怎么不接电话?出什么事了?你吓死我了……”我的火气像被烧了油,“呼”地一下燃起来:“我能有什么事?妈,你别给我添乱行不行?”
③两秒钟后,电话重又响起,我提起话筒就是一通咆哮:“妈,让我清静一会儿,我快被她折磨疯了!没一个人能帮我,我累得腰都要断了……”心里的烦躁和委屈涌上来,我的泪水霎时恣意横流……母亲连忙说:“你别急,我这就过来,我去帮你!” 母亲能帮我什么呢?她身体不好,血压高,血糖高,隔三岔五就往医院跑。也是因为这个,她才没能来帮我带孩子。
④一小时后,母亲在外面喊我。我抱着孩子迎出去,母亲站在寒风里。我刚出门,就被彻骨的冷风击得打了个寒战,赶紧解开衣襟急急地把女儿往怀里塞。而母亲,看到我只穿着睡衣,慌忙张开胳膊,试图用自己的身体来为我遮挡寒风。我的心酸了一下,都是下意识的动作——我心疼自己的女儿,而母亲,心疼的是我。
⑤进门,母亲接过我女儿,面颊轻轻碰了一下她的额头,问我:“孩子发烧你不知道?”她镇定地吩咐我:“妈陪你上医院。”
⑥到了医院,女儿缠着我不撒手,母亲说:“你坐这儿等着,我来。”我远远看着,她谦卑地向护士打听儿科在几楼,步履蹒跚地和别人挤电梯。挂号,带孩子抽血、化验,向医生陈述孩子的病情,帮我排队付费取药,代我拿化验单给医生看……几趟下来,她累得气喘吁吁。往常她来医院,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做的,我从来不知道,平日病恹恹需要人照顾的母亲,胸腔里竟然藏着这样巨大的能量。
⑦直到女儿输上液,母亲才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她很快睡着了,身子歪着,半张着嘴,口水顺着下巴淌下来,鼾声如雷。
⑧我想起来,从打完电话到现在,三四个小时里,她跟着我跑前跑后,马不停蹄。而平时,她腰疼得常常连一顿饭也做不完,走几步路就迈不动腿。现在,她的腰一定疼得要断了,她的腿一定也沉得迈不动步,但她忍着不说,她像一个坚强的战士,身先士卒奋勇向前为我遮风挡雨,只因为,这一刻,她是我依赖的母亲。
⑨输了3天液,女儿的烧退了,腹泻也止住了。3天里,母亲每天早早起床,去菜市场买菜,做饭,陪我去医院,回来给孩子做辅食,洗衣服。晚上我睡熟的时候,她起床给孩子冲奶粉、换纸尿裤。白天孩子哭闹,母亲就把她带出去,在小区花园里一圈圈地转悠,只为了给我留一会儿休息的时间……
⑩我不知道,听不懂普通话的母亲,如何在菜市场和商贩一分一厘地讨价还价;视力微弱的她,如何看得见育儿书的食谱,做辅食给孩子吃;腿脚不灵便的她,如何自己摸索着到远处的菜市场,把新鲜的水果蔬菜一袋袋提回家……我只知道,在我这里,母亲是无所不能所向披靡的女战士,为我冲锋陷阵、攻城略地。
这个世上,每个母亲都是战士,儿女遭受到的每一次坎坷和磨难都是她的冲锋号。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号子一响,她就像听到了命令,勇猛向前,左冲右杀。她把儿女挡在身后,用一个坚强的后背,为自己的孩子打造一个安宁幸福的所在。
这,就是母爱。
5.本文主要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6.第一段中关于我手忙脚乱的场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7.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8.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称母亲是一个“战士”?
【答案】5.母亲在孩子生病时,不顾自己体弱多病,像一个战士般全力照顾“我”和“我”的孩子。
6.①交代了“我”向母亲发火的原因;②为下文写母亲拖着病弱之躯为“我”解燃眉之急做铺垫;③与母亲来了之后的有条不紊形成对比,揭示了文章主旨,体现了母亲永远是儿女安宁幸福的所在(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7.语言描写;写出了我不接电话时母亲的焦急和担心,表达出母亲对我的深切的关爱之情。
8.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分析母亲和战士的相似之处。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根据“人发生什么事结果如何”,“这个事情怎么样”的格式,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2)本题考查场景描写的作用。内容上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何种人物形象,表达何种情感,突出主旨。
(3)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注意格式,指出运用何种描写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表达作者何种情感。人物描写方法是: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从以下角度出发: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5.概括题根据“人发生什么事结果如何”,“这个事情怎么样”的格式即可。本文主要讲孩子出生后,我手忙脚乱。母亲得知后立马来照顾我和孩子,不顾自己身体不好,一个坚强的战士,为我遮风挡雨。
故答案为: 母亲在孩子生病时,不顾自己体弱多病,像一个战士般全力照顾“我”和“我”的孩子。
6.第一段孩子出生后我手忙脚乱,为此接到母亲电话时我很痛苦,向她发火了。为下文母亲来照顾我和孩子作铺垫。母亲未来时我手忙脚乱和来之后我的轻松成对比,突出母亲对我的爱。
故答案为:①交代了“我”向母亲发火的原因;②为下文写母亲拖着病弱之躯为“我”解燃眉之急做铺垫;③与母亲来了之后的有条不紊形成对比,揭示了文章主旨,体现了母亲永远是儿女安宁幸福的所在(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7.母亲一连串问话,很焦急的声音,是语言默写,她是因为我未接到电话,她很担心我是不是出事了,这是对我的爱。
故答案为: 语言描写;写出了我不接电话时母亲的焦急和担心,表达出母亲对我的深切的关爱之情。
8.母亲是战士,战士是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爱国的形象。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概括。
③她身体不好,血压高,血糖高,隔三岔五就往医院跑。④一小时后,母亲在外面喊我。这里写母亲身体不好,但还是来给我看孩子了,就像战士一样,为国不畏困难,爱国。
⑩我不知道,听不懂普通话的母亲,如何在菜市场和商贩一分一厘地讨价还价;视力微弱的她,如何看得见育儿书的食谱,做辅食给孩子吃;腿脚不灵便的她,如何自己摸索着到远处的菜市场,把新鲜的水果蔬菜一袋袋提回家。母亲为了孩子,努力学习成长,就像战士一样,为国极限努力,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故答案为:①母亲像战士一样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文中母亲听不懂普通话,在菜市场和商贩一分一厘地讨价还价;视力微弱看得见育儿书的食谱,做辅食给孩子吃。母亲为了孩子,努力学习成长,就像战士一样。
②母亲像战士一样,不畏困难。她身体不好,血压高,血糖高,隔三岔五就往医院跑,但还是来给我看孩子了。
(2023九上·合肥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黄鼬真的是“偷鸡贼”吗?(毛恪成)
①在人们眼中,黄鼬小头尖嘴,行为鬼鬼祟祟,像鼠;有时还偷袭家养的鸡、兔,又像狼,故称其黄鼠狼。
②黄鼬体长25~40厘米,尾长13~18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黄鼬长了一身长长的、金黄的、软软的毛,摸起来非常舒服。闪闪发光的眼睛,就像两颗晶莹透亮的小玻璃球。半黑半白的胡须中间长着一个像花骨朵似的小嘴,可是里面却藏着锋利的尖牙,这是为捕杀老鼠准备的“利器”。
③黄鼬一见到老鼠就奋不顾身猛扑过去,用嘴咬住鼠头,连吞带咽,一咕噜儿进肚了。这功夫和猫不相伯仲,但更高一筹的是,猫只能在鼠洞边“守株待兔”,黄鼬却能用它那长有硬毛强有力的足挖开洞穴,把整窝老鼠“一锅端”。因此,一只黄鼬每年能消灭三四百只老鼠,堪称“灭鼠能手”。在小兴安岭地区,人们用人工饲养的方法大量繁殖黄鼬,让它们在森林中执行“生物防治”任务。
④黄鼬也是蛇的冤家。人们常说“打蛇打七寸”,黄鼬也会这一招。蛇见黄鼬后就南游北走,黄鼬就东跳西跃,站好方位,选准时机,对准蛇头七寸猛咬一口,那蛇就蜷曲着身体企图把黄鼬缠住。说时迟,那时快!黄鼬左闪右避直到把蛇咬死并把它吞掉。即使黄鼬被蛇咬到也不必担心,因为黄鼬有惊人的抵御蛇毒的能力,20毫克的蛇毒就能使人丧生,但对黄鼬来说,只有些厌食、便血反应,过几天就能活蹦乱跳啦!
⑤黄鼬还有一个绝招,就是用“臭屁”作为武器。黄鼬肛门附近的分泌腺能放出臭气,当黄鼬预感到难以脱身时,就释放出恶臭难闻的臭气来,敌害稍楞一下,黄鼬就乘机开溜。一旦刺猬蜷缩成“刺球”,许多动物只能望“球”兴叹,但黄鼬不然,它选中“刺球”的小孔,把臭气射进去,使得刺猬“麻醉”,乖乖地舒展开身子,解除了“武装”,然后,黄鼬从腹部下嘴咬死刺猬,尽情享用美味。
⑥这种臭气是由肛门两侧的臭腺形成的,危难时从肛门喷出。臭腺排出的其实是琥珀色的液体,经肛门用力喷出,便形成了细雾,可熏倒周围一片人。那种气味很像臭鸡蛋味,专家们分析出这种气体的成分是丁硫醇。
⑦黄鼬栖息在河谷、田野的灌木从中,一般晚上出来觅食,有时白天也出来。黄鼬非常胆怯,故行为有点诡异。黄鼬视觉敏锐,擅游泳,讲卫生,但并不直接跳进水中洗澡,而是在清晨用植物上的露珠清洁身子。黄鼬平时极少发出叫声,是根据身体腺体的气味来联络的,当被逼急的时候,会发出类似打喷嚏的咔咔声,声音比较尖利。黄鼬偶尔窜到院子里或鸡舍周围活动,因此,黄鼬背上了一个恶名——“偷鸡贼”,俗话还有“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给人一个误解,好像黄鼬专门好偷吃鸡似的。
⑧生物学家曾对全国11个省市的5000只黄鼬做过解剖,从胃里剩的残骸鉴定,其中只有2个吃了鸡。后来,又做了黄鼬的食性试验。第一天晚上,在黄鼬的笼子里放进活鸡、带鱼,结果活鸡安然无恙,带鱼被吃掉了;第二天晚上,放进鸡、鸽、老鼠和蟾蜍,结果老鼠被吃光了,蟾蜍吃掉一部分;第三天晚上,放进鸡、鸽,黄鼬只将鸽子咬死;第四天晚上,只放进活鸡,黄鼬才拿鸡充饥。由此可见,只在极端缺食,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黄鼬才叼鸡吃。
⑨2000年8月1日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黄鼬被列入其中。黄鼬的皮、毛都很珍贵,高级的“狼毫笔”是用黄鼬尾巴上的毛制成的。黄鼬还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载:“鼬鼠心肝,气味臭,微毒,治心腹痛,杀虫。”黄鼬是人类的朋友,今后,请不要叫它黄鼠狼或“偷鸡贼”了,它的学名叫黄鼬,要不干脆叫它“黄郎”吧,多亲切!
9.文章以“黄鼬真的是‘偷鸡贼’吗?”为标题有何妙处?
10.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黄鼬的?
11.请联系具体词语,分析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
1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9.①以问句为题,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暗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黄鼬并不是偷鸡贼。
10.黄鼬俗名的来历;黄鼬的外形特征;黄鼬的捕鼠本领;黄鼬退敌的武器:臭气;黄鼬的生活习性;黄鼬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11.①“极”对“少”的程度进行的限制,说明黄鼬联络时不时从不发出叫声,而是发出叫声的情况非常少,“极”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
②“平时”的意思是一般情况下,在范围上进行了限制,它说明黄鼬一般极少通过叫声联络,并不排除特殊情况下用叫声联络。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
12.作比较、列数字;将黄鼬和猫的捕鼠能力进行比较,也列举了黄鼬每年捕鼠的具体数据,准确具体地突出说明了黄鼬高超的捕鼠能力。
【知识点】说明文语言分析;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标题的妙处。即标题的作用。包括:①是否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②文章线索;③新颖,吸引读者注意力;④交代文章写作对象;⑤交代文章写作情感等。
(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概括题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根据“人发生什么事结果如何”,“这个事情怎么样”的格式,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特点。一般是阅读问能不能删能不能换肯定不能。答题格式是删掉前的感受和删掉后的感受对比,删掉后句意发生改变,所以不能删。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特点。
(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等。答题格式是先指出运用何种说明方法,再分析,最后指出说明方法作用。
9.是贼吗?引人好奇。也暗示了本文主要讲黄鼬,不是偷鸡贼。
故答案为: ①以问句为题,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暗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黄鼬并不是偷鸡贼。
10.①在人们眼中,黄鼬小头尖嘴,行为鬼鬼祟祟,像鼠;有时还偷袭家养的鸡、兔,又像狼,故称其黄鼠狼。这是黄鼬俗名来源。
②黄鼬体长25~40厘米,尾长13~18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黄鼬长了一身长长的、金黄的、软软的毛。这是黄鼬外形特点。
③黄鼬一见到老鼠就奋不顾身猛扑过去,用嘴咬住鼠头,连吞带咽,一咕噜儿进肚了。这是黄鼬捕鼠特点。
⑤黄鼬还有一个绝招,就是用“臭屁”作为武器。臭气是黄鼬退敌绝招。
⑦黄鼬栖息在河谷、田野的灌木从中,一般晚上出来觅食,有时白天也出来。黄鼬生活习性。
⑨黄鼬的皮、毛都很珍贵,高级的“狼毫笔”是用黄鼬尾巴上的毛制成的。黄鼬还有药用价值。黄鼬价值。
故答案为: 黄鼬俗名的来历;黄鼬的外形特征;黄鼬的捕鼠本领;黄鼬退敌的武器:臭气;黄鼬的生活习性;黄鼬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11.平时,极少。说明是一般情况下,一般极少发出叫声,证明遇到突发事件时是会发出声音的,只是次数少而已,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故答案为: ①“极”对“少”的程度进行的限制,说明黄鼬联络时不时从不发出叫声,而是发出叫声的情况非常少,“极”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②“平时”的意思是一般情况下,在范围上进行了限制,它说明黄鼬一般极少通过叫声联络,并不排除特殊情况下用叫声联络。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
12.黄鼬功夫和猫不相伯仲,作比较。一只黄鼬每年能消灭三四百只老鼠,列数字,突出黄鼬捕鼠能力强。
故答案为:作比较、列数字;将黄鼬和猫的捕鼠能力进行比较,也列举了黄鼬每年捕鼠的具体数据,准确具体地突出说明了黄鼬高超的捕鼠能力。
(2023九上·合肥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13.解释加点字词。
①相与步于中庭    ②是日更定矣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④及下船   
14.翻译下面句子。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5.【乙】文画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请自选角度赏析【甲】文画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16.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两个字合起来作为这副对联的横批,并阐释一下理由。
【答案】13.共同、一起;这;只、只是;到、等到
14.①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②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1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空灵,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也是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先正面写月色之透明皎洁,后侧面写“水草”交横可见,衬托“水”之清澈,即月色清亮无比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以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16.闲痴。“闲”字,表现苏轼安闲自适,乐观旷达的心境;“痴”字,点明张岱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闲、痴”二字为两文的点睛之笔,是二人闲情逸致、天人合一境界的高度概括。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湖心亭看雪;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思想倾向;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课文上的重点字词一定要掌握,这是文言词汇的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生字词是额外发展要记住。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赏析画线句要从修辞手法、加点字、描写方法、句式特点、语言风格、结构、五感、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入手。注意一个句子,可能不止一个赏析的点,要答全了。先指出使用何种手法,再具体分析手法如何使用,最后指出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观点。
(4)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通读全文,了解文章主旨大意。根据题目要求用关键字概括表现即可。
【译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13.①相与步于中庭: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起。
②是日更定矣: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是:这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只是
④及下船:等到了下船的时候。及:等到
故答案为:共同,一起;这;只、只是; 到、等到
1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但、闲人、耳、此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此人:这样的人,指作者。 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①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②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15.“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动静结合,更具美感。又有正面与侧面描写,可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如仙境一般,是虚实结合。
故答案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空灵,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也是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先正面写月色之透明皎洁,后侧面写“水草”交横可见,衬托“水”之清澈,即月色清亮无比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以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16.《记承天寺夜游》主旨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雅致,对月饮酒。而《湖心亭看雪》彰显了诗人对山水的迷恋,从二者的主旨来分析,诗人的心境都是高雅脱俗的。
故答案为:闲痴。“闲”字,表现苏轼安闲自适,乐观旷达的心境;“痴”字,点明张岱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闲、痴”二字为两文的点睛之笔,是二人闲情逸致、天人合一境界的高度概括。
三、写作(35分)
17.(2023九上·合肥开学考)请以“在暑假里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在暑假里成长” 注意时间是暑假,暑假事情很多,可以是上辅导班,可以是回老家割麦子,可以是去旅游度假等。总之是在此过程中的一件事让你的认知得到了成长。文体是记叙文,写作时注意以写人记事为主,要有描写,以自己在此事中获得的成长为写作内容的重点,以自己从成长中感受到某种认知的提高为表现的主旨,选择熟悉的素材,不要临时乱编。可以以小见大,用生活中的小事去打动读者。首段开门见山,直接点明在暑假获得了成长。中间具体描写在暑假发生了什么事,可以是因为上辅导班和妈妈争执后才发现妈妈最爱的是我,而不是只关心我的成绩。把“成长”具体化,注意详略得当。末段升华主旨,与首段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