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通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9 15:30:4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南通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两分,共30分)
1.(2023·云南会考)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  )
A.减轻人民的负担 B.巩固封建统治
C.发展生产 D.吸取秦亡教训
2.(2023八上·赵县期末)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的示意图。请你研读地图判断此次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2022·南通)在下图所示秦朝的行政系统中,负责掌管监察事务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县长官
4.(2022·南通)某校七年级历史课堂上同学们表演了关于“文景之治”的历史剧。下面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汉文帝命人按照阿房宫的规制修建皇宫
B.地方官孙平因为关心当地农桑事务被汉景帝提拔
C.农民李四因为辛勤耕作得到政府的奖励
D.汉文帝的妃嫔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5.(2023·云南会考)甲午中日战争中,导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是(  )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海战 C.平壤战役 D.旅顺战役
6.(2022·南通)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A.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B.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7.(2022·南通)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的基础是(  )
A.古埃及的太阳历 B.罗马人的儒略历
C.中国农历即夏历 D.苏美尔人的阴历
8.(2022·南通)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以下关联正确的是(  )
①张謇兴办实业——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②《申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③剪发辫、易服饰——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④重庆谈判——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⑤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9.(2022·南通)“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  )
A.迪亚士 B.麦哲伦 C.达·伽马 D.哥伦布
10.(2022·南通)2020年7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某夏令营决定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我的长征”活动,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正确的是(  )
A.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会宁
B.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过草地—翻雪山—吴起镇
C.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翻雪山—过草地—会宁
D.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过草地—翻雪山—吴起镇
11.(2022·南通)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麦哲伦 C.哥伦布 D.达·伽马
12.(2022·南通)张謇创办的江苏南通博物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馆藏大生纱厂、轮船公司、面粉厂等大量的历史文物。由此我们能从中认识到(  )
A.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D.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3.(2022·南通)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这一文明成果诞生于下列哪一大河流域(  )
A. B.
C. D.
14.(2022七上·黄冈月考)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大禹治水的事迹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  )
A.艰苦奋斗精神 B.无私奉献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民族主义精神
15.(2022·南通)下列对漫画的解读,错误的是(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康有为等举人发起“公车上书”
二、简答题(共20分)
16.(2022·南通)从古至今,每个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都展现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维护国家独立的坚强决心。请回答:
(1)古代希腊坚决反抗外来侵略,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的名称?美利坚民族反抗殖民压迫的战争的转折点是?
(2)领导印度人民进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人是谁?反抗的是殖民国家?
(3)领导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玻利瓦尔被称为什么?请例举一位中国历史上反抗西方殖民扩张的民族英雄。
17.(2022·南通)请你简述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时间、颁布机构、内容和作用。
18.(2022·南通)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2)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哪次会议。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迎接世界的挑战。简要指出两项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对外开放中产生的一个重大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了秦朝因暴政灭亡的教训,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同时这些措施的实行客观上起到了减轻人们负担和发展生产的作用。故西汉初年,汉高祖采取以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为主要措施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巩固封建统治是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的根本目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汉的建立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封建统治者实行各种措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2.【答案】C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分析图片可知,有天津、北平等城市,描述的是平津战役,平津战役主战场在华北,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共歼灭和改编敌人52万余人,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平津战役,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3.【答案】C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4.【答案】A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汉文帝提倡节俭,在位二十多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A不符合史实,故A符合题意;
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地方官孙平因为关心当地农桑事务被汉景帝提拔和农民李四因为辛勤耕作得到政府的奖励,符合史实,故BC不符合题意;
汉文帝提倡节俭,汉文帝的妃嫔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符合史实,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景之治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5.【答案】A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海战中的威海卫战役,导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结束,故A项正确;
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北洋舰队致远管带邓世昌率领全部将士在黄海大战中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邓世昌与二百名战士壮烈牺牲,排除B项;
平壤战役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是在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之前,排除C项;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旅顺战役,导致旅顺失陷,日本人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甲午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导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本题主要考查威海卫战役的影响,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6.【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意图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意图建立共和制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因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主张是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故C符合题意;
“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是洋务运动的主张,故A不符合题意;
“推翻君主制度”是辛亥革命的主张,故B不符合题意;
“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是新文运动的基本主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制度方面的探索。
7.【答案】B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公历的缘起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公历的基础是罗马的儒略历。
8.【答案】B
【知识点】渡江战役;张謇兴办实业;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张謇兴办实业,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①②⑤关联正确,故B项符合题意;
剪发辫、易服饰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与生产无关,③错误;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④错误,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謇实业救国、近代文化事业的发展、解放南京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同时兴办学校和开展慈善事业。一战期间企业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大战结束后被吞并。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9.【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架起大西洋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哥伦布。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大西洋成为沟通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的桥梁,故D符合题意;
1487年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故A不符合题意;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故B不符合题意;
1497年达 伽马沿着非洲西海岸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在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航路的开辟,开始把世界连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但是,也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10.【答案】A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红军长征1934年10月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征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红一、二、四方面军1936年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1.【答案】C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意大利人哥伦布,受到西班牙的资助,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故C符合题意;
1487年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故A不符合题意;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故B不符合题意;
1497年达 伽马沿着非洲西海岸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在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航路的开辟,开始把世界连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但是,也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12.【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张謇创办的江苏南通博物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馆藏大生纱厂、轮船公司、面粉厂等大量的历史文物”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由此我们能从中认识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都与题干内容不符,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一战期间企业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大战结束后被吞并。
13.【答案】D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洲的尼罗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建立起来;国王的陵寝金字塔是古埃及权力和文明的象征,故D符合题意;
黄河长江流域诞生的是中国文明,故A不符合题意;
印度河恒河流域诞生的是古印度文明,故B不符合题意;
两河流域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文明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14.【答案】B
【知识点】大禹治水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大禹治水的事迹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ACD项与“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的精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大禹治水,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D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时局图”反映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则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ABC解读正确,故ABC不符合题意;
“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有关,解读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瓜分中国狂潮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6.【答案】(1)希波战争;萨拉托加战役。
(2)章西女王;英国。
(3)南美的“解放者”;郑成功(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古代希腊坚决反抗外来侵略,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的是希波战争。波希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结果希腊以少胜多。美利坚民族反抗殖民压迫的战争的转折点是1777年的萨拉托加战役。
(2)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反对英国殖民者,章西女王成为领袖。次年3月,英军攻章西,女王与起义军战士拼死搏斗,23岁牺牲。
(3)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者,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中国历史上反抗西方殖民扩张的民族英雄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希波战争、萨拉托加战役印度民族大起义、玻利瓦尔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识记相关基础知识,1777年的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章西女王领导起义军队抗击英国的殖民统治,表现了印度人民的反抗侵略,反抗殖民主义的决心,给与英国殖民者沉重的打击。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17.【答案】颁布时间:1689年
颁布机构:英国议会
内容:①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②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作用:①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王权,②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逐步确立。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其主要内容有: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王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逐步确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权利法案》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答案】(1)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中共十四大。
(3)建立经济特区、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迎接着世界的挑战。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5年,建立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南通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两分,共30分)
1.(2023·云南会考)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  )
A.减轻人民的负担 B.巩固封建统治
C.发展生产 D.吸取秦亡教训
【答案】B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了秦朝因暴政灭亡的教训,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同时这些措施的实行客观上起到了减轻人们负担和发展生产的作用。故西汉初年,汉高祖采取以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为主要措施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巩固封建统治是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的根本目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汉的建立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封建统治者实行各种措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2.(2023八上·赵县期末)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的示意图。请你研读地图判断此次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C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分析图片可知,有天津、北平等城市,描述的是平津战役,平津战役主战场在华北,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共歼灭和改编敌人52万余人,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平津战役,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3.(2022·南通)在下图所示秦朝的行政系统中,负责掌管监察事务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县长官
【答案】C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4.(2022·南通)某校七年级历史课堂上同学们表演了关于“文景之治”的历史剧。下面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汉文帝命人按照阿房宫的规制修建皇宫
B.地方官孙平因为关心当地农桑事务被汉景帝提拔
C.农民李四因为辛勤耕作得到政府的奖励
D.汉文帝的妃嫔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答案】A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汉文帝提倡节俭,在位二十多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A不符合史实,故A符合题意;
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地方官孙平因为关心当地农桑事务被汉景帝提拔和农民李四因为辛勤耕作得到政府的奖励,符合史实,故BC不符合题意;
汉文帝提倡节俭,汉文帝的妃嫔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符合史实,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景之治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5.(2023·云南会考)甲午中日战争中,导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是(  )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海战 C.平壤战役 D.旅顺战役
【答案】A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海战中的威海卫战役,导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结束,故A项正确;
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北洋舰队致远管带邓世昌率领全部将士在黄海大战中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邓世昌与二百名战士壮烈牺牲,排除B项;
平壤战役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是在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之前,排除C项;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旅顺战役,导致旅顺失陷,日本人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甲午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导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本题主要考查威海卫战役的影响,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6.(2022·南通)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A.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B.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意图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意图建立共和制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因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主张是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故C符合题意;
“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是洋务运动的主张,故A不符合题意;
“推翻君主制度”是辛亥革命的主张,故B不符合题意;
“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是新文运动的基本主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制度方面的探索。
7.(2022·南通)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的基础是(  )
A.古埃及的太阳历 B.罗马人的儒略历
C.中国农历即夏历 D.苏美尔人的阴历
【答案】B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公历的缘起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公历的基础是罗马的儒略历。
8.(2022·南通)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以下关联正确的是(  )
①张謇兴办实业——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②《申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③剪发辫、易服饰——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④重庆谈判——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⑤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渡江战役;张謇兴办实业;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张謇兴办实业,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①②⑤关联正确,故B项符合题意;
剪发辫、易服饰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与生产无关,③错误;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④错误,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謇实业救国、近代文化事业的发展、解放南京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同时兴办学校和开展慈善事业。一战期间企业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大战结束后被吞并。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9.(2022·南通)“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  )
A.迪亚士 B.麦哲伦 C.达·伽马 D.哥伦布
【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架起大西洋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哥伦布。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大西洋成为沟通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的桥梁,故D符合题意;
1487年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故A不符合题意;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故B不符合题意;
1497年达 伽马沿着非洲西海岸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在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航路的开辟,开始把世界连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但是,也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10.(2022·南通)2020年7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某夏令营决定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我的长征”活动,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正确的是(  )
A.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会宁
B.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过草地—翻雪山—吴起镇
C.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翻雪山—过草地—会宁
D.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过草地—翻雪山—吴起镇
【答案】A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红军长征1934年10月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征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红一、二、四方面军1936年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1.(2022·南通)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麦哲伦 C.哥伦布 D.达·伽马
【答案】C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意大利人哥伦布,受到西班牙的资助,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故C符合题意;
1487年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故A不符合题意;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故B不符合题意;
1497年达 伽马沿着非洲西海岸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在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航路的开辟,开始把世界连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但是,也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12.(2022·南通)张謇创办的江苏南通博物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馆藏大生纱厂、轮船公司、面粉厂等大量的历史文物。由此我们能从中认识到(  )
A.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D.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张謇创办的江苏南通博物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馆藏大生纱厂、轮船公司、面粉厂等大量的历史文物”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由此我们能从中认识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都与题干内容不符,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一战期间企业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大战结束后被吞并。
13.(2022·南通)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这一文明成果诞生于下列哪一大河流域(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洲的尼罗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建立起来;国王的陵寝金字塔是古埃及权力和文明的象征,故D符合题意;
黄河长江流域诞生的是中国文明,故A不符合题意;
印度河恒河流域诞生的是古印度文明,故B不符合题意;
两河流域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文明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14.(2022七上·黄冈月考)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大禹治水的事迹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  )
A.艰苦奋斗精神 B.无私奉献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民族主义精神
【答案】B
【知识点】大禹治水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大禹治水的事迹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ACD项与“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的精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大禹治水,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2022·南通)下列对漫画的解读,错误的是(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康有为等举人发起“公车上书”
【答案】D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时局图”反映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则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ABC解读正确,故ABC不符合题意;
“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有关,解读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瓜分中国狂潮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二、简答题(共20分)
16.(2022·南通)从古至今,每个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都展现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维护国家独立的坚强决心。请回答:
(1)古代希腊坚决反抗外来侵略,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的名称?美利坚民族反抗殖民压迫的战争的转折点是?
(2)领导印度人民进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人是谁?反抗的是殖民国家?
(3)领导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玻利瓦尔被称为什么?请例举一位中国历史上反抗西方殖民扩张的民族英雄。
【答案】(1)希波战争;萨拉托加战役。
(2)章西女王;英国。
(3)南美的“解放者”;郑成功(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古代希腊坚决反抗外来侵略,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的是希波战争。波希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结果希腊以少胜多。美利坚民族反抗殖民压迫的战争的转折点是1777年的萨拉托加战役。
(2)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反对英国殖民者,章西女王成为领袖。次年3月,英军攻章西,女王与起义军战士拼死搏斗,23岁牺牲。
(3)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者,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中国历史上反抗西方殖民扩张的民族英雄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希波战争、萨拉托加战役印度民族大起义、玻利瓦尔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识记相关基础知识,1777年的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章西女王领导起义军队抗击英国的殖民统治,表现了印度人民的反抗侵略,反抗殖民主义的决心,给与英国殖民者沉重的打击。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17.(2022·南通)请你简述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时间、颁布机构、内容和作用。
【答案】颁布时间:1689年
颁布机构:英国议会
内容:①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②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作用:①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王权,②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逐步确立。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其主要内容有: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王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逐步确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权利法案》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2022·南通)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2)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哪次会议。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迎接世界的挑战。简要指出两项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对外开放中产生的一个重大影响。
【答案】(1)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中共十四大。
(3)建立经济特区、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迎接着世界的挑战。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5年,建立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