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自测卷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一、读句子,给句中的加点字注音。(8分)
1.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 )儿,去姥姥家。
2.在您的熏( )陶( )下,我的书写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大气。
3.失败虽然不是什么令人快乐的事情,但也决不应该气馁( )。
4.稚( )嫩的我忐( )忑( )不安地跨进校门。
5.有的人很想自己能够信手拈( )来,妙手成章,一觉醒来,誉满天下。
二、辨字组词。(8分)
编( ) 境( ) 征( ) 折( )
偏( ) 镜( ) 证( ) 拆( )
稚( ) 陶( ) 役( ) 渊( )
唯( ) 淘( ) 设( ) 洲( )
三、按要求写词语。(9分)
1.近义词。(3分)
开始——( ) 培育——( ) 忐忑不安——( )
茂盛——( ) 入迷——( ) 身临其境——( )
2.反义词。(3分)
寂静——( ) 骄傲——( ) 歪歪扭扭——( )
丰富——( ) 鼓励——( ) 语重心长——( )
3.照样子写词语。(3分)
(1)娓娓动听(AABC式):
(2)忐忑不安(含“不”字词语):
(3)一年一度(“-×-×”式):
四、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 (改为陈述句)
2.田老师有口才。田老师文笔好。(用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3.稚嫩的我忐忑不安地跨进校门。(缩写句子)
4.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仿写句子)
五、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3分)
1.《作文上的红双圈》一文的作者是 ,“我”发表的习作题目是《 》,这篇作文 次发表,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2.《给老师的一封信》中,作者记下了方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 。表达了 之情。
3.《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一诗中,作者要歌唱 ,歌唱 ,歌唱 ,歌唱 。
4.《老师领进门》一文最后一句话“十年树木, ;插柳之恩, ”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 ,感谢老师对自己的 。
六、综合性学习。(6分)
下面这些留言中,你认为哪些适合送给你的同学,哪些适合送给老师 (填序号)
①当你孤独时,风儿就是我的歌声,愿它能使你得到片刻的安慰;当你骄傲时,雨点就是我的警钟,愿它能使你获得永恒的谦逊。
②你如一位园丁,每天浇灌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你浇灌的是水、肥料,也是知识。
③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真喜欢那样的梦,明明知道你已为我跋涉千里,却又觉得芳草鲜美,好像你我才初次相逢!
④敬爱的老师,时间多么匆匆啊!匆匆中,我们走进小学的课堂;匆匆中,我们又要离开校园,离开您!
⑤量杯量筒怎能量取老师情意,卷尺直尺如何可测先生胸怀。
⑥嘿!同桌,和你一起学习的日子,就像一串糖葫芦,酸中带着甜,让我时常回忆,让我永远珍藏。
适合送给老师的留言是:
适合送给同学的留言是:
七、课内阅读。(10分)
作文上的红双圈
1972年的5月,我正上高二。学校里举办“红五月”征文比赛,我投了稿,是一篇很长的作文,题目叫“补考”。
一天上午,我们正在操场劳动,有同学跑过来告诉我:“获奖征文在报栏里贴出来了,有你的!上面打满了红双圈。”那时候,老师们批阅作文,喜欢在认为最好的词句下面画上红双圈。我很兴奋,立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挨到中午,校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到报栏前,傻乎乎地笑着,独自欣赏我的打满了红色双圈的作文。我的心怦怦跳着,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这就是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
带着红双圈的作文在报栏里贴了很久。一天,县文化馆的同志来到学校,看见了报栏里的这篇作文,就揭下来带走了。不久,我的作文刊登在了县办刊物上。县办刊物送到扬州地区,被地区刊物选中,被第二次发表。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竞发表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那时,我已经下乡插队。父亲鼓励我说:既有一,何不能有二 于是,我就接着“折腾”,陆续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 人生的路上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
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分)
2.文章第二段画线句子表明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2分)
3.第四段画线句子中的“折腾”一词,在文中是什么含义 (2分)
4.“人生的路上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2分)
5.最后一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2分)
八、课外阅读。(13分)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进私塾学习。
赵匡胤不仅在学习上非常用功,而且十分尊敬自己的老师。一天,老师安排学生们读书,自己趴在讲台上睡着了。这时,几个调皮的学生离开座位,捉了几只螳螂,悄悄地放在老师的肩上。赵匡胤见了很气愤,走到讲台上轻轻地把螳螂捉住了。恰好这时老师醒了,他见赵匡胤手里捏着螳螂站在自己身边,以为是他贪玩,便生气地说:“你给我出去!”赵匡胤不敢争辩,含着眼泪离开了教室。不久,老师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把赵匡胤叫到身边,抱歉地说:“老师错怪你了,你是一个尊敬老师的好学生。”从此以后,老师更加耐心地教导赵匡胤了。
后来,赵匡胤成了宋朝的皇帝。他在百忙中仍然不忘自己的启蒙老师,特意将启蒙老师请到朝中。当老师见到赵匡胤要行君臣之礼(封建社会,任何人见了皇帝都要跪下叩头)时,赵匡胤连忙阻止,恳切地说:“不用这样,到什么时候您都是我的老师,以后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向您请教呢!”老师听了十分感动。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启蒙:
阻止:
2.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近。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两个词互相调换 为什么 (3分)
A.这时,几个调皮的学生离开座位,捉了几只螳螂,悄悄地放在老师的肩上。
B.赵匡胤见了很气愤,走到讲台上轻轻地把螳螂捉住了。
3.短文通过两件具体事例反映了赵匡胤尊敬老师的思想品质,把这两件事概括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1)
(2)
4.短文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突出了人物的形象。请你从文中摘抄两个句子,并试着说说各句的好处。(4分)
(1)
好处:
(2)
好处:
九、习作。(25分)
在与老师、母校和同学的依依惜别之际,请你给她们写一封信吧!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心情亦或是寄语,要注意书信格式,字迹要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