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1)
【学习目标】
1.说出等高线的形成原理和性质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高低起伏、
坡度陡缓情况
3.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地不同部位的
等高线形态(重点)
1
一、等高线的绘制
2
二、等高线的判读
目 录
户外登山现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休闲度假的一种方式!
旅途中,我们可以看到巍峨险峻的山峰,也可以领略一望无际的坦荡……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与神奇!
Q1:一位朋友在我出发前送给我一张奇怪的地图,他告诉我要登的山就在图上,那人们是如何把立体的高低起伏的山绘制成平面图呢?
板块一:登山探险之初发现
一、等高线的绘制
课本P34活动
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
200
200
2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200
200
什么叫等高线?
1、定义
2、数值
应用
3.此幅图的等高距是多少?
2.说出B、C两点的相对高度。
1.说出A、B两点的海拔。
●A
●B
●A
●B
●C
●C
练一练
100
10
10
Q2:带着地图老师出发了。可是刚到山脚下我又犯起了迷糊,朋友给我标注了两条登山路线,那我到底应该选择哪条呢?
二、等高线的判读
板块二:登山探险之再发现
等高线稀疏
缓坡
等高线密集
陡坡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 。
缓
陡
1、形态
应用
你觉得AC和BC条路线哪条更合适?为什么?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Q3:你能说出图中甲、乙、丙、丁、戊所代表的山体部位的名称吗?
讨论学习:P35活动2,说出图中山体不同部位相应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2、五种山体部位
读图2.23,请你说出图中山体不同部位相应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等高线闭合
中间高,四周低
两个山顶之间
较低部分
等高线在陡崖处重合
教学过程
读图2.23,请你说出图中山体不同部位相应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凸高为谷
凸低为脊
你能说出图中甲、乙、丙、丁、戊所代表的山体部位的名称吗?
山顶
说说喜羊羊在哪里?
可以瞭望
<小游戏>
鞍部
可以露营
说说喜羊羊在哪里?
陡崖
说说喜羊羊在哪里?
可以攀岩
登山路线
(分水岭)
山脊
说说喜羊羊在哪里?
说说喜羊羊在哪里?
容易发育河流
(集水岭)
山谷
<活动>
请同学们拿出拳头,指出山体五种基本部位。
1、下列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B、选择等高线重叠的地方爬山最容易
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地海拔都相等
D、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
板块三:登山探险之实战演习
C
2、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地形与名称顺序相符的是( )
A、山脊 山峰 山谷 鞍部
B、山脊 盆地 山谷 鞍部
C、陡崖 山谷 盆地 山脊
D、山脊 山谷 盆地 鞍部
B
3、某地质调查队在图中甲地遇上了泥石流,应选择的逃生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例题4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A点所在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2)A点与B点相对高度是 米。
(3)C河和D河相比较,流速较快的
是 河。
山脊
100
D
总结提升
等高线的判读
1、绘制:(1)定义
(2)数值计算:海拔(绝对高度)、相对高
度、等高距
2、判读:(1)形态
(2)山地不同部位:山顶、鞍部、陡崖、
山谷、山脊
课堂小结
课堂寄语
同学们,学习如登山,在登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疲惫,会痛苦,也许会摔跤……
但我们要记住,困难和挫折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努力攀登了,每个人都会登上不同的高度,看到不同的美景……
最后,让我们一起努力,不断攀登知识的高峰吧!
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