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十四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十四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9 22:2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十四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按照“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实行(  )
A. 资本主义制度 B. 社会主义制度
C. 封建主义制度 D. 新民主主义制度
2.凤凰网北京消息:国台办主任张志军5日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只有回到“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两岸关系才能拨云见日。张志军提到的“九二共 识”是指(  )
A. 和平统一方针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 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3.李红老师讲课中用到下列关键词:“天才构想”“和平统一”“制度创新”。据此推断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  )
A.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一国两制”方针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它对解决何地问题有示范作用( )
A. 西藏问题 B. 新疆问题 C. 南海问题 D. 台湾问题
5.“海基会” 、“海协会” 、“九二共识” 、“一国两制”这些关键词语让中国人感受到了(  )
A. 西藏和平解放 B. 香港回归
C. 海峡两岸关系日益密切 D. 澳门回归
6.“一国两制” (  )
A.是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
B. 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的
C. 首先在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D. 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7.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 B.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 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D. 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
8.台湾被割占到光复的历史昭示我们,两岸同胞休戚与共,台湾的命运与祖国的兴衰紧密相连。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 ) 
①坚决反对“台独”,同一切妄图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
②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争取早日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③积极推进两岸交流,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9.20世纪90年代,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教材P74)(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0.凤凰网北京消息:国台办主任张志军5日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只有回到“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两岸关系才能拨云见日。张志军提到的“九二共”是指(  )
A. 和平统一方针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 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11、“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他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
A.促成了“一国两制”  B.消除了两岸隔阂
C.发展了“九二共识”  D.彰显了民族亲情
12、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国民党高官于右任的哀歌《望故乡》反映了台湾人民的心声,他们是希望(家国情怀)( )
A.反攻大陆  B.葬于大陆  C.祖国统一  D.台湾独立
13、某校七年级六班的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港澳回归”“祖国大陆与台湾的交流”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
A.少数民族的发展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现代中国农村的巨变  D.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14、小明打算把右图用于历史研究性学习,据图片内容判断,他研究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香港与台湾的交流
B.澳门与台湾的交往
C.海峡两岸的交往
D.香港与澳门的交往
15、在某次两岸春节联欢会上,福建、台湾的代表联合全国人民送上了一副春联:“品铁观音,香飘两岸;拜妈祖庙,情系一家。”这生动反映了( )
A.两岸人民血脉相连 B.祖国已经完成统一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实现两岸统一有两种方式
二、非选择题
16、简答题: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不同?他们的解决方式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17、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导“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见下表。
材料二 1949年,蒋介石政府在大陆的败局已定。随后,100多万国民党军队及其家属带着不同的乡音、记忆和创伤,仓皇渡海来到狭长的岛屿——台湾。这一别就是30多年。1987年10月,台湾当局宣布允许退伍老兵返回大陆探亲,结束了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
——央视《天涯共此时》2008年8月26日
材料三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中国的统一……只会给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指出“骨肉分离天落泪”“烽火遍岛不臣倭”“直挂云帆复台湾”分别叙述了哪些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指出“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缘由。对比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台湾问题”的性质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台湾问题”,1979年以来,祖国大陆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重大举措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致力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有哪些
18、今年是邓小平逝世20周年,邓小平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清明节期间三明市某班开展了“纪念伟人——邓小平”的主题班会活动,以下是学生搜集到的一些资料,通过问题设置探究了解伟人的主要事迹,请你与该班同学一起探究。
【伟人风采】
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争开始时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1)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二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2)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构想”成功实践的事例。
【缅怀伟人】
材料四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逃往香港)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说:“这是我们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的问题。”
(4)缅怀伟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传承伟人身上的优秀品质,材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
1-5ABADC 6-10DBAAB 11-15DCDCA
港澳问题是由于他国侵占我国领土,是外交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
17、(1)事件:《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
(2)缘由: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性质:中国内政问题。
(3)举措: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台湾方针;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国两制”方针;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实现“三通”。
(4)意义: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复兴;有利于维护中国核心利益和人民民族感情;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18、(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挺进大别山)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依据: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尊重历史和现实。
事例: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4)以民为生;自我反思(言之成理表述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