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A 2.D 3.A 4.A 5.A 6.D 7.D 8.C 9.A 10.C 11.A 12.B
13.D 14.D
15.(1)
(2)干燥气体
(3)3mol
(4) C5H12 3 新戊烷或2,2 二甲基丙烷
16.(1)2∶1
(2) SO2和H2 2H2SO4(浓)+S3SO2↑+2H2O (3)B
(4)A (5) (6)
(7) (8)
17.(1)2CuS+3O2CuO+2SO2 (2)CuO+2H+=Cu2++2H2O
(3)A (4)Cu+H2O2+2HNO3=Cu(NO3)2+2H2O
(5)蒸发浓缩,降温至温度略高于26.4°C结晶
18.(1)N2(g)+O2(g)=2NO(g) ΔH=+180kJ·mol-1
(2) 0.003mol·L-1·s-1 b a (3)30%
19.(1)(b+-)
(2) B
(3) ClO-+Cl-+2H+=Cl2↑+H2O(或HClO+Cl-+H+=Cl2↑+H2O) HClO受热分解,溶液中HClO的浓度减小,氧化NO的能力下降
(4)2NH3+NO2+NO2N2+3H2O
(
2
)
CH3
CHCCH
CH;合江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试题满分100分,共19个小题,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第I卷 选择题(42分)
一、单选题(本答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铯()可用于医学、工业测量仪器以及水文学。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55 B.质子数为82 C.质量数为192 D.中子数为137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乙烯的电子式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 D.乙醇的分子式C2H6O
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51,则它是第5周期ⅤA族元素
B.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合金材料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ⅡA族
D.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
4.下列关于Na、Mg、Cl、Br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OH的碱性比Mg(OH)2的强
B.Cl2得到电子的能力比Br2的弱
C.原子半径r: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
5.下列措施对改变反应速率的影响正确的是
A.Al与NaOH溶液反应,将Al片改成Al粉会加快反应速率
B.CaCO3与稀盐酸反应,加入NaCl溶液,不会改变反应速率
C.K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加入KCl固体,将加快反应速率
D.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改用98%的浓硫酸将加快H2的生成速率
6.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K+、SO、HCO B.Cu2+、K+、SO、NO
C.Fe2+、K+、NO、CH3COO- D.Na+、K+、Cl-、SO
7.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C.氢氧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8.已知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 △H=-akJ·mol-1,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压可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变大
B.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均变大
C.将2molSO2和1molO2混合进行反应,反应完成时放出的热量为akJ
D.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SO2,同时消耗1molO2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9.有 A、 B、 C、 D 四种微粒, 核外电子总数均与氖原子相同, A 微粒失去 2 个电子后呈中性, B 微粒比A 微粒的质子数多 4, C、 D 微粒的质子数和微粒所带电荷数均相等, 且 C 微粒中含有比 A 微粒少 1 个质子的原子, 则 A、 B、 C、 D 微粒可能是
A.O2 、 Mg 2 、 NH4 、 Na B.O2 、 Mg 2 、 OH 、 Na
C.O2 、 Mg 2 、 N 、 Na D.O2 、 Mg2 、 NH3、 Na
1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常用作玻璃的替代品,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化学式可表示为C5H8O2
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固定的熔、沸点
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能发生水解反应
D.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OOCH3
11.以下反应可表示获得乙醇并用作汽车燃料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①6CO2(g)+6H2O(l)=C6H12O6(s)+6O2(g) ΔH1
②C6H12O6(s)=2C2H5OH(l)+2CO2(g) ΔH2
③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3
A.2ΔH3=-ΔH1-ΔH2
B.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反应①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在不同油耗汽车中发生反应③,ΔH3会不同
D.若反应①生成1.12 L O2,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2×6.02×1023
12.向2mL0.2mol/LCuSO4溶液中滴加0.2mol/LNa2SO3溶液时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经检验棕黄色沉淀中不含。通过实验探究棕黄色沉淀的成分。
实验1:向棕黄色沉淀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变蓝,产生红色固体
实验2:
已知:,(白色)。
下列同学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1中加入稀后溶液变蓝可证实棕黄色沉淀中含有
B.实验2中加入KI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可证实棕黄色沉淀中含有
C.实验2中加入淀粉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存在
D.在的存在下,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uI沉淀和,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和
13.14 g铜、银合金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硝酸溶液完全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 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水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A.9.6 g B.6.4 g C.4.8 g D.3.2 g
14.研究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进行4组实验,Y、Z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0,反应物X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比较实验②④得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比较实验①②得出: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若实验②③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则实验③使用了催化剂
D.在内,实验②的平均速率
第II卷 非选择题(58分)
15.(12分)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C装置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率;②混匀混合气体;③___________。
(3)将与发生取代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的、、、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依次增大0.1mol,则参加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4)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链状烷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其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其中一氯代物只有1种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命名为___________。
16.(14分)I.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如图所示是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X与SO2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2)过量的Fe粉与一定量W浓溶液混合加热反应,生成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转化①可由S粉与热的W浓溶液反应实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Na2S+S B.Na2SO3+S C.Na2SO3+Na2SO4 D.SO2+Na2SO3
(4)SO2转化为W可以选择下列试剂_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KMnO4溶液 B.FeCl2溶液 C.NaOH溶液 D.X的水溶液
II.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1 ①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4
(5)③⑤⑧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6)⑤和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7)③⑤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8)用电子式表示⑥和⑨形成的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工业上由含铜废料(含有Cu、CuS、等)制备硝酸铜晶体的流程如下:
(1)“焙烧”在600℃时进行,写出CuS转化为CuO和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写出“酸化”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3)“淘洗”所用的溶液A可以是_______(填字母)。
A.稀硫酸 B.浓硫酸 C.稀硝酸 D.浓硝酸
(4)“反应”这一步所用的试剂是20%和10%,反应过程中无红棕色气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题图分析从“反应”所得溶液中析出的方法是_______。
18.(10分)常见的氮氧化物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二氮(N2O)、五氧化二氮(N2O5)等。
(1)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氮气体,吸收90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①用NO表示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O)=_____mol·L-1·s-1。
②下列措施能够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是______。
a.降低温度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减小压强
③若上述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b.c(NO)∶c(O2)=2∶1
c.每消耗1molO2的同时生成2molNO2
(3)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置于1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发生反应:2A(g)+B(g)2C(g),达平衡后测得C的浓度为1.2mol·L-1,求A的转化率______(必须要有“三段式”计算过程,计算过程正确3分,结果正确1分,没有过程仅有结果不得分)。
19.(12分)空气中有丰富的氮气,科学家展开了向空气要氨气的系列研究。
(1)已知: 2H2(g)+O2(g)=2H2O(l) ΔH=a kJ·mol-1
N2(g)+O2(g)=2NO(g) ΔH=b kJ·mol-1
4NH3(g)+5O2(g)=4NO(g)+6H2O(l) ΔH=c kJ·mol-1
工业上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 ΔH= _______kJ·mol-1
(2)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指NO和NO2)可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是环境保护的主要课题。
①NO2的消除。
可以用碳酸钠溶液来进行吸收,在产生CO2的同时,会生成NaNO2,NaNO2是工业盐的主要成分,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
a.写出碳酸钠溶液消除N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b.经过一系列后续操作可以得到产品NaNO2,但一般会混有一定量_______的杂质。
②NO的消除。
HClO可有效脱除NO,但HClO不稳定,实际应用中常用其盐。 次氯酸盐脱除NO的主要过程如下:a.NO+HClO=NO2+HCl b.NO+NO2+H2O=2HNO2 c.HClO+HNO2=HNO3+HCl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
A.烟气中含有的少量O2能提高NO的脱除率
B.NO2单独存在时不能被脱除
C.脱除过程中,次氯酸盐溶液的pH下降
(3)研究不同温度下Ca(ClO)2溶液对NO脱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脱除过程中往往有Cl2产生,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60~80℃NO脱除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4)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当NO2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与足量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脱氮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