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C 6.C 7.D 8.B 9.A 10.C 11.C 12.D
13.B 14.A 15.D 16.D 17.D 18.C 19.D 20.D
21.(1) 差速离心法 叶绿体、液泡
(2) 线粒体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 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 一定的流动性
(4) 溶酶体 增强
22.(1) 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分别研究各自的作用 4n
(2) 半保留复制 碱基互补配对 双螺旋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 解旋酶、DNA聚合酶 核糖体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4)乙
23.(1)减数分裂
(2) 睾丸 卵巢
(3)有丝分裂
(4)染色体
(5) 2n 1
24.(1)D1>D2>D3
(2) D2D2 D2D3 两性植株:雌株=3:1
(3)D1D2或D1D3
(4)D1D3、D2D3
25.(1)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8
(2) XAXA:XAXa=1:1 XAXa
(3) 纯合红眼雌果蝇和(纯合)白眼雄果蝇 正交子代中雌性果蝇均为红眼,雄性果蝇均为白眼;反交子代中雌雄果蝇均为红眼合江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第I卷 选择题(40分)
一、单选题(本答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马的细毛和长毛 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C.鼠的白毛与狗的黑毛 D.人舌头卷曲和舌头不能卷曲
2.饴糖是我国传统甜食,其制作方法是将发芽的麦粒磨碎,与蒸熟的糯米拌匀,室温发酵6小时,榨出汁液,将汁液熬煮浓缩即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芽的麦粒中含有淀粉酶 B.蒸熟的糯米中富含淀粉
C.将发芽的麦粒煮熟后再使用效果更好 D.饴糖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水解产生的麦芽糖
3.下列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中不含隐性基因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杂合子的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杂合子
4.盐角草能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盐分,并把这些盐类聚积在体内而不受伤害。属于聚盐性植物,其对盐类的抗性特别强,能忍受6%甚至更浓的NaC1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盐角草比普通植物更能适应盐碱地环境
B.正常生长的盐角草根毛细胞液浓度高于土壤溶液
C.盐角草从土壤中吸收的氨盐用于合成淀粉、脂肪
D.盐角草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一般需要消耗能量
5.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乳糖、蔗糖都是还原糖,元素组成相同
B.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是麦芽糖
C.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D.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淀粉和麦芽糖
6.下列关于孟德尔对“遗传因子”的设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C.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表现出隐性性状
D.含有显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表现出显性性状
7.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 DNA 和蛋白质分子等,致使细胞衰老
B.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有氧呼吸速率减慢
C.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
D.衰老细胞的体积减小,从而使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增大
8.转分化是指一种已分化的细胞转变成另一种分化细胞的现象。将发育中的蝾螈晶状体摘除,虹膜上一部分含黑色素的平滑肌细胞会失去黑色素和肌纤维蛋白,然后转变为能产生晶状体蛋白的晶状体细胞,最终再生晶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状体的再生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B.晶状体的再生说明虹膜上的平滑肌细胞具有全能性
C.与转分化之前相比,转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但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D.一些哺乳动物在体内缺乏 Cu2+的条件下,胰岛外分泌细胞会转化为肝细胞,这个过程是一种转分化现象
9.为验证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小组取若干支试管,加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得释放量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重复实验时,在A、B、C、D四点,改变反应条件,测得释放量的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考虑自身分解的情况,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A点时,可能是加入了重金属
B.B点时,可能是加入了适量过氧化氢溶液
C.C点时,肯定是适当地提高了温度
D.D点时,可能是加入了过氧化氢酶
10.下图为细胞呼吸过程简图,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主要步骤,据此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图中a,b表示的物质分别为丙酮酸和乳酸
B.在①~④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③
C.过程①③④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
D.过程①除了产生能量和a外,还产生了[H]
11.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的豌豆杂
交实验中,不考虑染色体互换,能够反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A.F2中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的比例是3:1 B.F2中黄色圆粒个体最多
C.F1能够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 D.F1自交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12.下列有关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择山柳菊和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为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C.孟德尔“作出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D.“提出问题”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13.如图为某种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14.“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结论,可以从下列哪一项中得出?
A.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B.基因和染色体都在细胞内
C.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D.卵细胞中既不含等位基因也不含同源染色体
15.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35S 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所需的原料由大肠杆菌提供
B.实验中的噬菌体是用含35S的大肠杆菌培养得到的
C.若搅拌不充分,则悬浮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会降低
D.延长保温时间可提高噬菌体侵染的成功率,悬浮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会增加
16.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核DNA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交替连接而成
B.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糖一般能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
C.DN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的数目与氢键的数目不同
D.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A、T碱基以氢键连接
17.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果皮的绿色和黄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A.黄色果皮植株自交或绿色果皮植株自交
B.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正、反交
C.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自交
D.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
18.已知5-溴尿嘧啶(BU)可与碱基A或G配对,酵母菌的某DNA中碱基A占32%。第一次复制后该DNA上某个碱基位点已由A—T转变为A—BU。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前酵母菌DNA的两条链中,(C+G)所占的比例均为36%
B.A—BU转变为G—C的过程中,DNA至少需要复制2次
C.A—BU转变为G—C的过程中,该位点复制至少需要2个胞嘧啶
D.复制n次后,DNA分子中嘌呤数与嘧啶数仍然相等
19.家蚕结黄茧和白茧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I、i影响。当基因I存在时,基因Y的作用不能显现出来。现有下面两组杂交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Y/y与基因I/i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实验二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YYIi×YyIi
C.若实验一的F2中结黄茧个体有两种基因型
D.若实验一F1与实验二F1结白茧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结白茧家蚕中纯合子占1/6
20.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为先天性夜盲症(伴性遗传)。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先天性夜盲,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13号个体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7号个体
C.5号个体同时含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4
D.若Ⅱ-3和Ⅱ-4再生育一个孩子,只患先天性夜盲的概率是1/32
第II卷 非选择题(60分)
21.(12分)作为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细胞中时刻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真核细胞质中的各种细胞器就像一个个忙碌的车间,既彼此分工也相互配合,共同保障细胞内各项反应的有序进行。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其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
(2)在成人体内,心肌细胞中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数量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其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痢疾内变形虫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一种变形虫,能分泌蛋白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该蛋白酶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合成和加工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该蛋白酶最终以囊泡运输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4)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该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对细胞内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进行降解再利用的过程。当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2.(12分)DNA是生物体发育和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请回答以下与DNA分子相关的问题:
(1)早期,人们发现染色体在亲子代细胞之间能够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就推测其具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为研究哪种物质具有遗传功能,人们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的关键思路是_____。若某一DNA片段中含有n对碱基,则该片段最多含有_____种。
(2)DNA的复制方式称为_____,其能够保证复制的准确性,一方面是通过_____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另一方面是_____结构提供了精确的模板。对于遗传物质是DNA的生物来说,基因是指_____。
(3)DNA的复制需要的酶有_____,这些酶的合成场所是_____,合成后从核孔进入到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减数分裂中DNA复制发生在_____。
(4)为得到耐高温的菌种,科学家在热泉附近提取到了两种菌,分析两种菌中四种碱基的组成比例发现,甲菌的胸腺嘧啶占碱基总数的32%,而乙菌的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32%,由此推测两菌种中耐热性较强的是_____。
23.(10分)下图是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周期图解(2N、N表示染色体数):试回答以下问题:
(1)由成体开始到受精卵的形成需要经过[A]___________和受精作用过程。
(2)A过程发生在哺乳类动物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中。
(3)受精卵经最终发育为成体此过程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_。
(4)A、B两过程的重要意义是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___________数目的恒定。
(5)某雌性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不考虑染色体互换,经减数分裂,该个体产生的卵细胞类型为___________种,它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类型为___________种。
24.(12分)喷瓜是一种装饰篱栅、墙垣的良好材料,其性别由三个复等位基因(指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的2种以上的等位基因)D1、D2、D3决定,相关基因型与性别如下表所示,喷瓜的不同性别视为不同表型。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D1D2 D1D3 D2D2 D2D3 D3D3
性别 雄株 雄株 两性植株 两性植株 雌株
(1)D1、D2、D3这三个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用“>”表示)。
(2)选取某株两性植株进行自交,若后代只有一种表型,则该两性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若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该两性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其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3)若选取一株雄株与一株雌株进行杂交,子代的表型最多有2种,则所选取的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若随机选取两株植株进行杂交,子代有3种表型,则这两株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5.(14分)果蝇的性状表型极其丰富,有较多的突变类型,并且有很多易于分析的遗传特征,这也是奠定果蝇在遗传学中重要地位的一个主要原因。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3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现有多只红眼雌果蝇(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分别是A、a),雌果蝇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以形成卵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卵原细胞减数分裂I的前期可观察到的染色体的行为是_________;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最多为_________条。
(2)若多只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分别杂交,F1中有少量的白眼果蝇出现,且白眼果蝇均为雄性,占子代的比例为1/8,由此推测这些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纯合子与杂合子)及比例为__________。若利用F1的白眼雄果蝇与某只红眼雌果蝇杂交,子代中的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则该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3)设计果蝇杂交实验,验证(2)中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若选择纯合白眼雌果蝇与纯合红眼雄果蝇正交,则反交应选择_________进行杂交。两次杂交后代表型分别为_________,可证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