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蜜蜂》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蜜蜂》。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蜜蜂》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实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蜜蜂窝内捉 20 只左右的蜜蜂,在身上做了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边,“我”走了四公里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发现至少有15 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理解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阅读分析能力较弱,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文章大意的能力。教学生用默读、略读、指明读等方式展开教学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三、说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理解无论、实验、纸袋等课文重要词语。
2、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
3、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有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能说出作者的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论。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1、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教法。
2、本课将“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并穿插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在学生交流所搜集信息的基础上,由谈话激趣拨动学生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在课堂中,我会利用精炼的语言,或指导,或点拨,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辨认”“阻力”“跨进”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自己理解。
3.师生对话、品悟句段。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法布尔进行“蜜蜂”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实验得到的结论。
(3)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交流,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引导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
①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它们走了四公里路。(引导学生明白从距离上说明在这样的距离范围内蜜蜂回到蜂巢没有问题。)
②“我在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那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处飞散”“至少有15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从数量上说明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③“刮起了狂风”“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从环境上说明,情况很复杂,对蜜蜂认路增加了难度。)
以上交流的重点是实验的过程,其它两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一下。(同时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4)讨论:读了课文,受到怎样的启发?
①办事应该像法布尔那样仔细认真;
②从文中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充满爱心与同情心的人。
……
板块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蜜蜂靠什么辨认方向
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指出蜜蜂就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辨认的方法?查资料,小组讨论。
板块五、课堂总结,收束全文
大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蜜蜂辨认方向的本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一个人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八、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了恰当评价学生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我尽量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实践证明,课堂效果不错。
从整节课来看,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得轻松,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实践了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仍有许多不足:如在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处理得不够到位。教师对课堂上的生成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处理,在课文剖析部分的教学设计,没有很好的体现新课标提倡的发挥学生自主性。语言表达的吸引力还有待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针对薄弱方面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的教学能力。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