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两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两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9 23:0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0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以此为依据,能够分析描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2、根据世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
【重点】
1、 降水与降雨概念的区别;
2、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的分析与描述,以及降水类型的区别;
3、世界降水量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归纳。
【难点】
1、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的分析与描述,以及降水类型的区别;
2、世界降水量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归纳
02第一课时——降水的变化
【课时内容】降水的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发现天气预报在播报气温的同时,还会播报各个地区的阴晴雨雪的状况。我们日常出行也得关注今日有没有降水,以便携带雨具。那什么是降水?降水就是降雨吗?我们就开始本节课降水的变化的学习。
一、降水的定义和观测
1、提问:降水是什么?是否等于降雨?展示降水的几种类型,包括雨、雪、冰雹等,并强调降雨是降水的主要类型。
2、简单介绍降雨的等级,降水量的测量仪器与方法,以及降水量类型,分为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其中年降水量,指的是多年平均降水量。
(承转:既然我们时刻关注到降水情况,那么一个地区每天、每月和每年的降水量是一样的吗?)
二、降水的变化
1、展示某地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和历年全国年降水量柱状图,直观得出同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存在着季节和年际变化。
2、展示AB两地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提问:AB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何不同?引导学生观察,可得出A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均匀,而B地降水量季节差异大。
3、展示北半球各地的降水量柱状图,提问:北半球各地的降水存在怎样的季节变化特点?简单介绍降水的描述方法,时间+降水量特征词,引导学生进行降水季节变化特点。归纳出降水的五种类型:①全年多雨,②全年少雨,③夏季多雨,冬季少雨;④夏季少雨,冬季多雨;⑤全年湿润。
6、开展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活动,引导学生读表,再进行表格绘制、高度确定和标注图名。
7、根据绘制的降水量柱状图,进行问题解答:①该地那几个月降水量较多?②该地那几个月降水量较少?③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④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加深学生对读图方法的掌握程度,加强其迁移运用的能力。
三、总结
引导学生回忆梳理本节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
3.3.1 降水的变化
一、气温的定义与观测
降水≠降雨
二、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2、降水的地区差异
3、降水的类型:①全年多雨,②全年少雨,③夏季多雨,冬季少雨;④夏季少雨,冬季多雨;⑤全年湿润。
3、降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与判读
03第二课时——降水的分布
【课时内容】降水的分布
(导入新课)我们通过上节课的降水类型的差异,就了解到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那我们怎样描述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的规律呢?为什么会存在空间上的差异呢?我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到今天的学习。
一、等降水量线
展示等降水量线的定义,可以通过类比等高线和等温线进行理解。
二、降水的分布规律
1、展示世界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提问:①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②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③出现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引导学生读图,最归纳出降水量分布规律一: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影响因素:纬度因素。
2、展示世界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提问: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西岸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多少毫米?②出现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是?读图归纳出降水分布的规律二: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影响因素:海陆因素。
3、展示世界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提问: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ABC三地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其影响因素是?读图归纳出降水分布的规律三: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因素:海陆因素。
4、展示图文材料,介绍世界的“干极”-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和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5、展示世界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出乞拉朋齐和拉萨,提问:①拉萨和乞拉朋齐的降水量分别是多少?②两地地理位置相近,降水量却相差极大的原因是?展示该地区的地形图,引导学生理解两地是分别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所以会存在降水的差异。归纳总结降水分布规律四: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影响因素:地形因素。
三、总结
归纳总结四条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回忆梳理本节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
3.3.2 降水的分布
一、等降水量线
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影响因素:纬度因素。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影响因素:海陆因素。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因素:海陆因素。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影响因素:地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