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课时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
A.自转中的地球
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
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D.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解析:涉及转动的问题研究对象都不能看作质点,所以A、B、C都不正确.
答案:D
2.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小的物体就可以视为质点
B.体积大的物体一定不能视为质点
C.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D.在某些情况下地球也可以视为质点解析:体积小的物体不一定能视为质点,例如原子核虽小,但在研究原子核的构造等问题时不能把它看成质点;地球很大,但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就可以将它看成质点,因此,A、B选项均错,D选项正确.如果物体的各部分运动情况都完全一致,就可以用一个点代替整个物体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这种情况下物体可视为质点,C选项正确.
答案:CD3.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包括田径、体操、柔道在内的所有28个大项的比赛,获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历史性突破.下列几种奥运会比赛项目中可将研究对象视为质点的是( )A.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
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
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
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投掷后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时
解析:研究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和铅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时,它们本身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看做质点.
答案:BD4.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发现“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时取的参考系是( )
A.月亮 B.云
C.地面 D.观察者
解析:“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句话中就能体现出参考系是云.
答案:B5.科考队员乘坐橡皮艇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科考队员为参考系,橡皮艇是运动的
B.以岸边山石为参考系,江水是静止的
C.以橡皮艇为参考系,江水是运动的
D.以江水为参考系,科考队员是静止的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参考系的选择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以科考队员为参考系,橡皮艇是静止的,A错.以岸边山石为参考系,江水是运动的,B错.因为橡皮艇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所以以橡皮艇为参考系,江水是静止的,C错.所以以江水为参考系,科考队员是静止的,D对.
答案:D6.一个小球从地面被竖直向上抛起,升到最高点O,距地面4 m,又落回到地面,再次弹起,距地面为1 m时被接住,坐标原点在地面处,以向上为坐标轴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最高点以及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 )
A.4 m,0 m,1 m B.0 m,4 m,1 m
C.0 m,0 m,1 m D.4 m,0 m,0 m
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52分)
7.(8分)________叫质点.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一个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是有条件的,当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所研究的问题起次要作用或可忽略不计时,物体才可以被看做质点.
答案: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大小 形状8.(10分)指出以下所描述的各运动的参考系是什么.
(1)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参考系为____.
(2)月亮在云中穿行,参考系为________.
(3)车外的树木向后倒退,参考系为________.
(4)骑摩托车的人从观后镜看到身后的一辆汽车迎面而来,参考系为________.
答案:(1)地面 (2)云 (3)车 (4)骑摩托车的人9.(10分)参加万米长跑的运动员可不可以视为质点,若该运动员做健美操时还能不能将他看成质点?
答案:运动员自身的动作对万米长跑来讲,不是人们研究的主要问题,但对做健美操来说,就是主要问题了,因此,运动员长跑时可视为质点,做健美操时不能视为质点.10.(10分)甲虫和蚂蚁在铁丝上爬行,沿铁丝建立一个坐标系,甲虫和蚂蚁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如图1所示.甲虫和蚂蚁的位置坐标各是什么?答案:x1=3 m,x2=-2 m11.(14分)在某学校的公路越野赛中,甲同学向老师汇报说:从学校门口起点出发以后,当乙同学跑到1 km标记处时,丙同学在乙同学前面40 m处,而丁同学落后丙同学60 m,戊同学又落后丁同学20 m.请你建立一个坐标系,分别标出此时乙、丙、丁、戊四个同学的位置.(假定越野赛的路线为直线)课件27张PPT。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课时2 时间和位移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K341次列车18时30分到达济南站
B.火车因故晚点12分钟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D.“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解析:A、C两项中的数据指时刻,B项中火车晚点12分钟是一段时间,是时间间隔,D项中“三十八年”是感叹这一段时间之易逝,是时间间隔.
答案:BD
2.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表示时间短,时间表示时间长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
D.1 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解析:时刻与时间轴上的一点相对应,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有长有短,时间再短也不是时刻;一段时间可以包含无数个时刻,因而选项A、D是错误的.某一时刻与物体的某一位置相对应,一段时间应与物体的一段位移相对应;作息时间表上列出的数字均表示时刻,不表示时间,因而选项B、C是正确的.
答案:BC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
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其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相同
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零
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解析:沿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没有往复运动,也只能说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但不能说位移等于路程,因为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若有往复运动时,其大小也不相等.在有往复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是小于路程的,位移只取决于始末位置,与路程无关,而路程是与路径有关的.
答案:BC4.小球从离地3 m的高处落下,被水平面弹回后在离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上述过程中的位移是( )
A.1 m,方向向上 B.4 m,方向向上
C.2 m,方向向下 D.4 m,方向向下
解析:位移大小x=3 m-1 m=2 m,方向向下.
答案:C5.甲物体的位移为10 m,乙物体的位移为-10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B.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
C.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
D.甲、乙的位移方向相反解析:本题考查的关键点是矢量的基本概念,矢量前面的正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当比较两个矢量的大小时,仅仅比较其绝对值即可.所以由条件知甲、乙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C、D正确.
答案:CD6.某物体在水平面上向正南方向运动了30 m,然后又向正东方向运动了40 m,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位移是50 m,方向是东南
B.物体的位移是70 m,方向是东南
C.物体的路程是50 m
D.物体的路程是70 m解析:取出发点为初始位置,由勾股定理可以判断:末位置在东南50 m处,所以位移应该为50 m.路程为实际路径的长度,应该为70 m.
答案:AD二、非选择题(共52分)
7.(8分)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几种提法中属于时刻概念的是__________,属于时间概念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①第2 s初;②第2 s内;③2 s内;④前2 s;⑤前2 s初;⑥后2 s初;⑦第2 s末.
答案:①⑤⑥⑦ ②③④9.(10分)“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成功发射升空!18∶25,卫星进入初始地球轨道,探月卫星将用16小时环绕此轨道一圈后,通过加速再进入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距离地面的最近距离为500千米,最远距离为12.8万千米,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此后,探测卫星不断加速,开始“奔向”月球,大概经过114小时的飞行于11月5日11时15分,“嫦娥一号”卫星的主发动机点火,第一次近月制动开始,此次制动将持续22分钟.11时37分,主发动机关机,第一次近月制动结束,进入12小时月球轨道……11月7日8时24分,第三次近月制动开始,这次近月制动将持续10分钟.8时34分成功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动,卫星进入周期为127分钟,且环绕月球南、北极的高度为200千米的环月工作轨道.
上述过程所涉及的“时间”中哪些指时间间隔?哪些指时刻?
答案:时刻有: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18∶25;11月5日11时15分;11时37分;11月7日8时24分;8时34分.
时间间隔有:16小时;48小时;114小时;22分钟;12小时;10分钟;127分钟.10.(12分)质点沿如图2所示的边长为10 m的正方形路线,从A点开始逆时针方向运动,每秒运动5 m,问,从开始计时,到下列表中所指三个时刻的三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各多大(填在表中相应空格中)?在图中画出三个位移矢量图.解析:如图3所示,2 s末,质点到达图中B点(bc边的中点),4 s末质点到达图中C点(cd边中点),8 s末质点回到A点.11.(14分)学校开田径运动会,在给百米赛跑运动员计时时,某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当第一名运动员跑到终点时,该计时员停止计时,表上显示的是“12′20″”,你说这样计时对吗?如不对,应如何计时?按你的方法,这第一名运动员的百米赛跑成绩应是什么?(已知声速为340 m/s)
答案:略课件28张PPT。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课时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以下哪一项是物理学中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速度( )
A.蔓延速度 B.步行速度
C.腐蚀速度 D.生长速度
答案:B2.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B.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大小
C.速度越大,物体的位移越大
D.速度越大,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解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位移的大小,既与速度大小有关,又与时间长短有关.
答案:AD
3.下面描述的几个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A.子弹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2 m/s
C.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为80 km/h
D.台风以36 m/s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解析: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A、C正确.
答案:AC
4.某列火车在一段长为30 km的路段上行驶,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0 km/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列火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为0.5 h
B.这列火车一定以60 km/h的速度在这段路程中运行
C.这列火车如果行驶60 km,那么它一定要用1 h
D.60 km/h是火车在这段路程中的最高速度
答案:A答案:B6.汽车以36 km/h的速度从甲地匀速运动到乙地用了2 h,若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仍做匀速直线运动用了2.5 h,那么汽车返回时的速度为(设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直线上)( )
A.-8 m/s B.8 m/s
C.-28.8 km/h D.28.8 km/h答案:AC二、非选择题(共52分)
7.(8分)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________,通常用字母________表示,如果在时间Δt内物体的位移为Δx,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或________.速度是矢量,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________的方向.8.(8分)如图2所示的x-t图象,AB段是表示质点处于__________状态;BC段表示质点做__________运动,其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__________;CD段表示物体做__________运动,其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__________;前7 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答案:静止 匀速直线 相同 匀速直线运动 相反 4 m 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9.(10分)假期小明外出旅行,汽车行驶在沪宁高速公路上,小明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3(a)、(b)所示,则小明乘坐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是多少?10.(12分)下表为京九铁路北京西至深圳某一车次运行的时刻表,设火车在表中路段做直线运动,且在每一个车站都准点到达,准点开出.(1)火车由北京西站开出直至到达霸州车站,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火车由霸州车站开出直至到达衡水车站,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在0时10分这一时刻,火车的瞬时速度是多大?答案:(1)76.7 km/h (2)86.7 km/h (3)011.(14分)龟兔赛跑的故事人人皆知.兔子也因为此事,愤愤不已,总想再找个机会和乌龟比试一下,挽回点面子.
一天兔子又碰到了乌龟,就问:“龟大哥,上次败给你,是我一时疏忽,你敢再和我比试比试吗?”
乌龟回答道:“怎么不敢,这回咱们跑到小河边,再回来,看谁先回来.”兔子心中疑惑不解“明明我跑得快,为什么反倒成了一样快了?”
于是兔子和乌龟一起来到动物法庭,要求得到一个合理的评判.
假如你是法官,请根据物理知识,对这一事件做出科学的评判.答案:乌龟说的是平均速度,而兔子指的是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不能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只能粗略地表明一段时间内的大体运动情况.课件26张PPT。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课时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 )
A.交流220 V B.直流220 V
C.交流10 V以下 D.直流10 V以下
答案:C2.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
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
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电源,再拉动纸带C.使用打点计时器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
D.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应将计时器先固定在桌子上
解析:A选项中,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但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是把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而电火花计时器,是把墨粉纸盘套在纸盘轴上,并夹在两条白纸带之间(若用一条纸带时,是把墨粉纸放在纸带的上面).B选项中先接电源,再拉动纸带,这样可以保证让尽可能多的点打在纸带上,能较好地控制实验进行,B正确,C选项中拉动纸带的方向与限位孔平行,能减小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C正确.为了防止实验过程中计时器的移动,实验前都要先把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答案:BCD
3.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T=0.1 s,t=NT
B.T=0.05 s,t=(N-1)T
C.T=0.02 s,t=(N-1)T
D.T=0.02 s,t=NT答案:C4.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
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
答案:BC5.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解析: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知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还可以直接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位移,至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必须用公式计算,所以A、B正确,C、D不正确.
答案:AB
6.如下图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中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相等.通过题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点之间的时间都相同,只要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就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52分)
7.(8分)根据图1所示的打点计时器构造图,指出各主要部件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答案:①电源接线柱;②线圈;③振片;④永久磁铁;⑤振针;⑥限位孔;⑦复写纸8.(8分)如图2所示的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的右端后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若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AB间距离26.5 cm,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3个点迹,历时________s,位移为________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答案:减速直线运动 0.24 0.265 1.19.(12分)某学生在用打点计时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其开始时的装配图如图3所示,其中有错误与不妥之处,请把它找出来.答案:电磁打点计时器必须接交流电,而图上所接为直流电源,显然是个错误;开始时,小车离定滑轮端太近,向前运动的余地太小,致使纸带上留下的计时点过少,给测量带来不便,产生较大误差.10.(12分)如图4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量情况如图4所示,求:(1)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2)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3)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哪个平均速度?11.(12分)某同学为了观察汽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坐在驾驶员旁边,注视速度计,记下间隔相等的各时刻的速度值,见下表.根据表中数值,你判定该车做什么运动?作出v-t图象.答案:该车做加速运动,图象略.课件30张PPT。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课时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
B.没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不变
C.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必有加速度
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也一定为零
答案:BC2.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进行判断.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Δv/Δt可知,加速度是由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所用的时间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但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没有确定,也不能确定加速度一定越大;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速度为零,并不是速度的变化量为零,故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答案:C3.一个质点,初速度的大小为2 m/s,末速度的大小为4 m/s,则( )
A.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6 m/s
B.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4 m/s
C.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D.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解析:因初速度大小为2 m/s,末速度大小为4 m/s,则Δv=4-(-2)m/s=6 m/s,显然A对,B错.
如果初速为v0=2 m/s,末速为vt=4 m/s,则Δv=vt-v0=(4-2)m/s=2 m/s,方向与v0相同;如果初速度为v0=2 m/s,末速度vt=-4 m/s,则Δv=vt-v0=(-4-2)m/s=-6 m/s,方向与v0相反,故C、D皆正确.
答案:ACD4.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就是物体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反映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的方向总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解析: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改变的方向相同.因此,加速度不是速度的增加,也不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其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也无直接关系,所以A、B、D都不正确,C正确.
答案:C5.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解析:加速度表示速度改变的快慢,其方向与速度改变的方向相同.如果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那么速度一定增加,不管加速如何改变.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说明汽车的速度在增加,当加速度减小时,说明汽车的速度增加地变慢了,但还在增加,所以A不正确,B正确;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增大到最大,而不是静止,所以C不正确,D正确.
答案:BD6.一物体以6 m/s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 s后,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1 m/s,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6 m/s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 s后,物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变为1 m/s,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a1、a2分别表示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a1=-2.5 m/s2,a2=-2.5 m/s2
B.a1=-3.5 m/s2,a2=-3.5 m/s2
C.a1=-2.5 m/s2,a2=-3.5 m/s2
D.a1=3.5 m/s2,a2=-3.5 m/s2解析:以沿倾斜木板向上为正方向,则初速度v0=6 m/s,木板倾角增大前后情况下,物体在2 s末的速度分别为v1=1 m/s,v2=-1 m/s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2分)
7.(6分)填出下列各种条件下的加速度的大小.
(1)显像管内,电子从阴极射到阳极的过程中,速度由零增加到106 m/s,历时2×10-5 s,其加速度为________;
(2)子弹击中靶子时,在0.1 s内速度从200 m/s降到零,其加速度为________;(3)火车出站时,可在20 s内使速度从10 m/s增大到1200 m/min,其加速度为________.
答案:(1)5×1010 m/s2
(2)-2×103 m/s2
(3)0.5 m/s2
8.(12分)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1所示,则(1)质点在0~1 s内做________运动,速度变化量为________,加速度为________;(2)质点在1 s~3 s内做________运动,速度变化量为________,加速度为________;
(3)质点在3 s~4 s内做________运动,速度变化量为________,加速度为________;
(4)质点在1 s~4 s内做________运动,速度变化量为________,加速度为________.答案:(1)匀加速直线 4 m/s 4 m/s2
(2)匀减速直线 -4 m/s -2 m/s2
(3)匀加速直线 -2 m/s -2 m/s2
(4)匀变速直线 -6 m/s -2 m/s29.(12分)一辆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的运动而记下它在各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见下表: (1)汽车在第2 s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少?
(2)汽车在前3 s内的加速度是多少?
(3)汽车在第4 s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答案:(1)2 m/s (2)1 m/s2 (3)3.5 m/s10.(10分)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取10 m/s2),以警示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判断:
两辆摩托车以36 km/h的速度相向而撞,碰撞时间为1.2×10-3 s,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11.(12分)如图2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1)质点在图中各段的过程中做什么性质的运动?
(2)在0~4 s内、8 s~10 s内,10 s~12 s内质点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答案:(1)质点在0~4 s内做加速直线运动,4 s~8 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8 s~10 s内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10 s~12 s内质点反向做加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