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9 23:09:30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同步训练
一、基础运用
1.(22.手指练习)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星期天闲着无聊伸出手掌欣赏自己的手指,我发现大拇(mǔ mǒu)   指在五指中是最肯吃苦的;食指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yòu yǎo)   窕(tiǎo
zhǎo),   他的工作比大拇指复杂(zhá zá)   ;无名指和小指能力最薄(bó báo)   弱,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rōng
yōng)   。
【答案】mǔ;yǎo;tiǎo;zá;bó;yōng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拇指”应读mǔ,韵母是u不是ou;“窈窕”应读yǎo tiǎo,是文静美好的意思;“复杂”应读zá,声母是z不是zh;“薄弱”应读bó,读 báo时一般与“厚”相对;“附庸”应读yōng,声母是y不是r。
故答案为:mǔ;yǎo;tiǎo;zá;bó;yōng。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2.(统编版五下 22《手指》课时测评卷)给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bó báo bò
(1)姐姐最喜欢吃这种薄   荷口味的薄   饼。
(2)他穿得很单薄   ,在薄
   雾中瑟瑟发抖。
【答案】(1)bò;báo
(2)bó;bó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故答案为:(1)bò、 báo;
(2)bó、 bó;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3.(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2《手指》同步练 人教部编版)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
打 解 抹 拧 拉
研 掏 蘸 翻
   胡琴
   算盘    螺丝
   纽扣
   脂粉    药末
   耳朵
   鼻涕    书页
【答案】拉;打;拧;解;研;蘸;掏;抹;翻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动词+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或课文合理搭配即可。
故答案为:拉、打、拧、解、研、蘸、掏、抹、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4.(22.手指练习)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驯良 驯服
这匹白马现在看起来很   ,可当初   它是多么不容易啊!
(2)脆弱 软弱
身体的   并不代表内心的   ,只要意志坚强,任何人都是命运的主人。
【答案】(1)驯良;驯服
(2)软弱;脆弱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1)“驯良”是听话、温良的意思,是形容词,“驯服”是动词,指通过训练使它服从,“这匹白马现在看起来很1,”这里应填“驯良”;“可当初2它是多么不容易啊!”这句应填“驯服”。(2)“脆弱”一般指经受不起挫折,对事物敏感、患得患失,不坚强,“软弱”指身体衰弱无力气,不坚强;形容“身体”应该用“软弱”,形容“内心”应该用“脆弱”。
故答案为:(1)驯良;驯服;(2)软弱;脆弱。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5.(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 课时练)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
堂皇   
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附庸   
形容气势宏大。
养尊处优   
单薄;不雄厚;不坚强。
薄弱   
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答案】形容气势宏大。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单薄;不雄厚;不坚强。形容事物在外界影响下容易受挫折、被破坏或发生动摇的状况。
【知识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此题是给词语找出相应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故答案为:1、形容气势宏大。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2、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3、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4、单薄;不雄厚;不坚强。形容事物在外界影响下容易受挫折、被破坏或发生动摇的状况。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词语与词义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理解、积累和识记。
6.(统编版五下 22《手指》课时测评卷)选择加下划线的词语在句子中正确的意思。
简单:A.结构单纯;头绪少。B.(经历、能力等)平凡。C.草率;不细致。
①他只不过是简单应付罢了。   
②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③他头脑简单,做不了这么复杂的工作。   
【答案】C;A;B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词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词语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故答案为:C、A、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词的理解,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词语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入座。
7.(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2 手指 同步练习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手指》是现代作家   先生写的一篇   。文章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最后总结告诉我们   。
【答案】丰子恺;散文;各有不同的姿态、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姿态、性格;团结就是力量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丰子恺;散文;各有不同的姿态、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姿态、性格 ;团结就是力量。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8.(《手指》 作业2)按要求完成。
(1)读句子,完成练习。
“舞蹈演员的手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①这是一个   句。
②这句话写出了无名指和小指   的姿态。
(2)“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①这句话以   比作   ,阐明了   的道理。
②我能用同样的手法写句子。   
(3)体会例句,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手:把手张开是一朵鲜花,人的一生注定为美挥洒;
把手合拢是一枚果实,含辛茹苦收藏天地精华。
脚步:把脚迈开就像   ,   。
把脚停下就像   ,   。
【答案】(1)反问句;优美
(2)“手指的全体”;“人群的全体”;团结就是力量。;孔雀的尾巴一开屏,就像仙女打开了手上的折扇,阳光下还能看见像珍珠粉在闪烁似的光芒,美极了。
(3)用一把尺子去丈量地球;感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震撼;一把圆规回到了终点;停留的地方总有你值得拥有的东西。
【知识点】修辞手法;句子排序、仿写;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舞蹈演员的手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这个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两两根手指”比作““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写出了无名指和小指的优美的姿态;(2)“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句话把“手指的全体”比作“人群的全体”,说明了团结起来力量大。仿写时可以借鉴这种比喻的修辞方法,进行仿写句子。(3)““把手张开是一朵鲜花,人的一生注定为美挥洒; 把手合拢是一枚果实,含辛茹苦收藏天地精华。”这句是运用了比喻中的暗喻,把手比作“鲜花”和“果实”,象征人的付出和收获。仿写时要运用这种暗喻的手法进行仿写。
故答案为:(1)反问句;优美;(2)“手指的全体”;“人群的全体”;团结就是力量;孔雀的尾巴一开屏,就像仙女打开了手上的折扇,阳光下还能看见像珍珠粉在闪烁似的光芒,美极了。(3)用一把尺子去丈量地球;感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震撼;一把圆规回到了终点;停留的地方总有你值得拥有的东西。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手指(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9.大拇指形状特点不美,作者是从   、   、   这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10.文中的过渡句是   。作用是   。
11.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请你仿照着写一写大拇指的作用。   
【答案】9.体形;头形;构造
10.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引出下文
11.排比;拟人;握笔的时候,叫他用力压住;称赞别人的时候,叫他骄傲地伸出来。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9.结合短文内容,文中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三个方面写出了大拇指形状特点不美的表现。抓中重点句子,进行总结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体形;头形;构造
10.阅读短文,“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故答案为: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11.“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拇指的作用。结合生活的实际,写出自己认识到的大拇指的作用。
故答案为:排比;拟人;握笔的时候,叫他用力压住;称赞别人的时候,叫他骄傲地伸出来。
(《手指》 作业3)课外阅读。
十根手指
我的十根手指,由指甲、指肉、指神经等组成,这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全身上下,它们是最忙碌的: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天天如此,不厌其烦,使得我的脸蛋干净整洁;肚子饿了,它们就去淘米、洗菜、生火;香喷喷的饭菜做好了,对嘴巴是个极大的诱惑,口水流得都有三千尺长了,手指却还在忙活着,它们既要招呼其他人,又要舀菜盛饭,好塞住着急的嘴巴;酒足饭饱,嘴巴、肚子都满足了,手指还要做家务,刷锅洗碗,分类叠放杂乱的东西,再拿湿毛巾擦桌子、椅子,而后操起扫把,像孙悟空抡金箍棒那样抡两圈,五根手指在上,五根手指在下,抓牢了,“刷刷”扫起来;头疼了,它们就揉揉;腿酸了,它们来捶捶。
我的手指如此好,从不索求东西,也不抱怨南北,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可我却不明白它们的好。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弄脏了它们,瞧它们可怜得——打扮了别人的体面,自己却落得灰头土脸的下场;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任它们“鼻青脸肿”。
终于有一天,它们生病了,无力做任何事情,连拿杯子都是抖的。全身的器官,除了它们,其他都是被服侍惯了的主,自己都管不了,谁还会管它们。一天,两天……大家实在过不下去了,大声哭叫着。无奈,我只好暂时请了别的“手”来应急。
手指终究还是自己的好。请来的,也勤快,也懂事,就是不合心,不懂我。要么菜里放的盐多了,要么饭煮得过烂了,再就是喝的水里糖放得少了。
我明白这十根手指的好了。希望它们快点好起来。
12.短文的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在文中找出。请你举出两个体现这一特点的例子。
13.“我”是怎样对待手指的?请用几个词语来概括手指的惨状。
14.请来的“手”有哪些问题?
1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
A.要爱护我们的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它们的重要。
B.所有的事都应该自己动手,不要请他人帮忙。
C.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答案】12.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 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肚子饿了,它们就去做饭。
13.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 灰头灰脸、鼻青脸肿。
14.不合心,不懂“我”。
15.A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2)考查内容筛选理解。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范围第3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考查内容筛选理解。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范围第5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
12.由第2自然段可知,此段围绕“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写了“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 “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肚子饿了,它们就去做饭。 ”“做家务,刷锅洗碗,分类叠放杂乱的东西,再拿湿毛巾擦桌子、椅子”“头疼了,它们就揉揉;腿酸了,它们来捶捶。”
故答案为: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 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肚子饿了,它们就去做饭。
13.由第3自然段“ 可我却不明白它们的好。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弄脏了它们,瞧它们可怜得——打扮了别人的体面,自己却落得灰头土脸的下场;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任它们“鼻青脸肿”。 ”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 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 灰头灰脸、鼻青脸肿。
14.由第5自然段第2句话“ 请来的,也勤快,也懂事,就是不合心,不懂我。要么菜里放的盐多了,要么饭煮得过烂了,再就是喝的水里糖放得少了。 ”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不合心,不懂“我”。
15.A: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要爱护我们的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它们的重要。正确。
B:所有的事都应该自己动手,不要请他人帮忙。不正确。
C: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正确。
故答案为:A
三、语言表达
16.(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2《手指》同步练 人教部编版)(原创题)读下面的小古文,写出它们各自的本领。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有何功居我上?”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我上?”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口:    鼻:   
眼:    眉:   
【答案】略;略;略;略
【知识点】字义;文言文阅读
【解析】【分析】由第一语句“我谈古今是非,尔有何功居我上?”可知,口的本领是谈古论今。由第二语句“饮食非我不能辨。”可知,鼻的本领是辨别气味。由第三语句“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唯我当先”可知,眼的本领是看事物。由第四语句“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可知,眉的本领是负责礼节和仪式。
故答案为:谈古论今;辨别气味;看事物;负责礼节和仪式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译文及注释:嘴巴和鼻子争上下。嘴巴说:“我谈古论今,你有什么能耐待在我上面?”鼻子说:“所有的饮料食物没有我就不能分辨。”眼睛对鼻子说:“我近可以分辨毫毛尖端(那么细微的事物),远可以观察到天边,惟有可应当排名最先。”又对眉毛说:“你有什么功劳待在我上面?”眉毛说:“我虽然没有实际用途,也就如同这世上有宾客,(他们)对主人有什么益处?(但是)没有就不符合礼节和仪式。如果没有眉毛,那成什么面目了啊?”毫:指细毛。毛笔的笔头称为笔毫,根据笔毫的材质不同分为紫毫、狼毫、羊毫、兼毫等类型。还有“明察秋毫”里的“毫”,指秋天里最早长出来的最细小的绒毛。而“毫端”就是毫毛的顶端。饮食:饮料和食物。鉴:观察,审察。益:益处,好处。
1 / 1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同步训练
一、基础运用
1.(22.手指练习)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星期天闲着无聊伸出手掌欣赏自己的手指,我发现大拇(mǔ mǒu)   指在五指中是最肯吃苦的;食指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yòu yǎo)   窕(tiǎo
zhǎo),   他的工作比大拇指复杂(zhá zá)   ;无名指和小指能力最薄(bó báo)   弱,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rōng
yōng)   。
2.(统编版五下 22《手指》课时测评卷)给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bó báo bò
(1)姐姐最喜欢吃这种薄   荷口味的薄   饼。
(2)他穿得很单薄   ,在薄
   雾中瑟瑟发抖。
3.(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2《手指》同步练 人教部编版)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
打 解 抹 拧 拉
研 掏 蘸 翻
   胡琴
   算盘    螺丝
   纽扣
   脂粉    药末
   耳朵
   鼻涕    书页
4.(22.手指练习)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驯良 驯服
这匹白马现在看起来很   ,可当初   它是多么不容易啊!
(2)脆弱 软弱
身体的   并不代表内心的   ,只要意志坚强,任何人都是命运的主人。
5.(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 课时练)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
堂皇   
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附庸   
形容气势宏大。
养尊处优   
单薄;不雄厚;不坚强。
薄弱   
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6.(统编版五下 22《手指》课时测评卷)选择加下划线的词语在句子中正确的意思。
简单:A.结构单纯;头绪少。B.(经历、能力等)平凡。C.草率;不细致。
①他只不过是简单应付罢了。   
②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③他头脑简单,做不了这么复杂的工作。   
7.(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2 手指 同步练习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手指》是现代作家   先生写的一篇   。文章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最后总结告诉我们   。
8.(《手指》 作业2)按要求完成。
(1)读句子,完成练习。
“舞蹈演员的手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①这是一个   句。
②这句话写出了无名指和小指   的姿态。
(2)“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①这句话以   比作   ,阐明了   的道理。
②我能用同样的手法写句子。   
(3)体会例句,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手:把手张开是一朵鲜花,人的一生注定为美挥洒;
把手合拢是一枚果实,含辛茹苦收藏天地精华。
脚步:把脚迈开就像   ,   。
把脚停下就像   ,   。
二、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手指(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9.大拇指形状特点不美,作者是从   、   、   这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10.文中的过渡句是   。作用是   。
11.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请你仿照着写一写大拇指的作用。   
(《手指》 作业3)课外阅读。
十根手指
我的十根手指,由指甲、指肉、指神经等组成,这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全身上下,它们是最忙碌的: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天天如此,不厌其烦,使得我的脸蛋干净整洁;肚子饿了,它们就去淘米、洗菜、生火;香喷喷的饭菜做好了,对嘴巴是个极大的诱惑,口水流得都有三千尺长了,手指却还在忙活着,它们既要招呼其他人,又要舀菜盛饭,好塞住着急的嘴巴;酒足饭饱,嘴巴、肚子都满足了,手指还要做家务,刷锅洗碗,分类叠放杂乱的东西,再拿湿毛巾擦桌子、椅子,而后操起扫把,像孙悟空抡金箍棒那样抡两圈,五根手指在上,五根手指在下,抓牢了,“刷刷”扫起来;头疼了,它们就揉揉;腿酸了,它们来捶捶。
我的手指如此好,从不索求东西,也不抱怨南北,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可我却不明白它们的好。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弄脏了它们,瞧它们可怜得——打扮了别人的体面,自己却落得灰头土脸的下场;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任它们“鼻青脸肿”。
终于有一天,它们生病了,无力做任何事情,连拿杯子都是抖的。全身的器官,除了它们,其他都是被服侍惯了的主,自己都管不了,谁还会管它们。一天,两天……大家实在过不下去了,大声哭叫着。无奈,我只好暂时请了别的“手”来应急。
手指终究还是自己的好。请来的,也勤快,也懂事,就是不合心,不懂我。要么菜里放的盐多了,要么饭煮得过烂了,再就是喝的水里糖放得少了。
我明白这十根手指的好了。希望它们快点好起来。
12.短文的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在文中找出。请你举出两个体现这一特点的例子。
13.“我”是怎样对待手指的?请用几个词语来概括手指的惨状。
14.请来的“手”有哪些问题?
1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
A.要爱护我们的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它们的重要。
B.所有的事都应该自己动手,不要请他人帮忙。
C.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三、语言表达
16.(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2《手指》同步练 人教部编版)(原创题)读下面的小古文,写出它们各自的本领。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有何功居我上?”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我上?”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口:    鼻:   
眼:    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mǔ;yǎo;tiǎo;zá;bó;yōng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拇指”应读mǔ,韵母是u不是ou;“窈窕”应读yǎo tiǎo,是文静美好的意思;“复杂”应读zá,声母是z不是zh;“薄弱”应读bó,读 báo时一般与“厚”相对;“附庸”应读yōng,声母是y不是r。
故答案为:mǔ;yǎo;tiǎo;zá;bó;yōng。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2.【答案】(1)bò;báo
(2)bó;bó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故答案为:(1)bò、 báo;
(2)bó、 bó;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3.【答案】拉;打;拧;解;研;蘸;掏;抹;翻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动词+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或课文合理搭配即可。
故答案为:拉、打、拧、解、研、蘸、掏、抹、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4.【答案】(1)驯良;驯服
(2)软弱;脆弱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1)“驯良”是听话、温良的意思,是形容词,“驯服”是动词,指通过训练使它服从,“这匹白马现在看起来很1,”这里应填“驯良”;“可当初2它是多么不容易啊!”这句应填“驯服”。(2)“脆弱”一般指经受不起挫折,对事物敏感、患得患失,不坚强,“软弱”指身体衰弱无力气,不坚强;形容“身体”应该用“软弱”,形容“内心”应该用“脆弱”。
故答案为:(1)驯良;驯服;(2)软弱;脆弱。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5.【答案】形容气势宏大。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单薄;不雄厚;不坚强。形容事物在外界影响下容易受挫折、被破坏或发生动摇的状况。
【知识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此题是给词语找出相应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故答案为:1、形容气势宏大。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2、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3、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4、单薄;不雄厚;不坚强。形容事物在外界影响下容易受挫折、被破坏或发生动摇的状况。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词语与词义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理解、积累和识记。
6.【答案】C;A;B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词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词语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故答案为:C、A、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词的理解,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词语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入座。
7.【答案】丰子恺;散文;各有不同的姿态、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姿态、性格;团结就是力量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丰子恺;散文;各有不同的姿态、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姿态、性格 ;团结就是力量。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8.【答案】(1)反问句;优美
(2)“手指的全体”;“人群的全体”;团结就是力量。;孔雀的尾巴一开屏,就像仙女打开了手上的折扇,阳光下还能看见像珍珠粉在闪烁似的光芒,美极了。
(3)用一把尺子去丈量地球;感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震撼;一把圆规回到了终点;停留的地方总有你值得拥有的东西。
【知识点】修辞手法;句子排序、仿写;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舞蹈演员的手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这个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两两根手指”比作““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写出了无名指和小指的优美的姿态;(2)“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句话把“手指的全体”比作“人群的全体”,说明了团结起来力量大。仿写时可以借鉴这种比喻的修辞方法,进行仿写句子。(3)““把手张开是一朵鲜花,人的一生注定为美挥洒; 把手合拢是一枚果实,含辛茹苦收藏天地精华。”这句是运用了比喻中的暗喻,把手比作“鲜花”和“果实”,象征人的付出和收获。仿写时要运用这种暗喻的手法进行仿写。
故答案为:(1)反问句;优美;(2)“手指的全体”;“人群的全体”;团结就是力量;孔雀的尾巴一开屏,就像仙女打开了手上的折扇,阳光下还能看见像珍珠粉在闪烁似的光芒,美极了。(3)用一把尺子去丈量地球;感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震撼;一把圆规回到了终点;停留的地方总有你值得拥有的东西。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9.体形;头形;构造
10.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引出下文
11.排比;拟人;握笔的时候,叫他用力压住;称赞别人的时候,叫他骄傲地伸出来。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9.结合短文内容,文中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三个方面写出了大拇指形状特点不美的表现。抓中重点句子,进行总结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体形;头形;构造
10.阅读短文,“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故答案为: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11.“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拇指的作用。结合生活的实际,写出自己认识到的大拇指的作用。
故答案为:排比;拟人;握笔的时候,叫他用力压住;称赞别人的时候,叫他骄傲地伸出来。
【答案】12.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 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肚子饿了,它们就去做饭。
13.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 灰头灰脸、鼻青脸肿。
14.不合心,不懂“我”。
15.A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2)考查内容筛选理解。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范围第3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考查内容筛选理解。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范围第5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
12.由第2自然段可知,此段围绕“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写了“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 “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肚子饿了,它们就去做饭。 ”“做家务,刷锅洗碗,分类叠放杂乱的东西,再拿湿毛巾擦桌子、椅子”“头疼了,它们就揉揉;腿酸了,它们来捶捶。”
故答案为: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 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肚子饿了,它们就去做饭。
13.由第3自然段“ 可我却不明白它们的好。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弄脏了它们,瞧它们可怜得——打扮了别人的体面,自己却落得灰头土脸的下场;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任它们“鼻青脸肿”。 ”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 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 灰头灰脸、鼻青脸肿。
14.由第5自然段第2句话“ 请来的,也勤快,也懂事,就是不合心,不懂我。要么菜里放的盐多了,要么饭煮得过烂了,再就是喝的水里糖放得少了。 ”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不合心,不懂“我”。
15.A: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要爱护我们的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它们的重要。正确。
B:所有的事都应该自己动手,不要请他人帮忙。不正确。
C: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正确。
故答案为:A
16.【答案】略;略;略;略
【知识点】字义;文言文阅读
【解析】【分析】由第一语句“我谈古今是非,尔有何功居我上?”可知,口的本领是谈古论今。由第二语句“饮食非我不能辨。”可知,鼻的本领是辨别气味。由第三语句“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唯我当先”可知,眼的本领是看事物。由第四语句“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可知,眉的本领是负责礼节和仪式。
故答案为:谈古论今;辨别气味;看事物;负责礼节和仪式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译文及注释:嘴巴和鼻子争上下。嘴巴说:“我谈古论今,你有什么能耐待在我上面?”鼻子说:“所有的饮料食物没有我就不能分辨。”眼睛对鼻子说:“我近可以分辨毫毛尖端(那么细微的事物),远可以观察到天边,惟有可应当排名最先。”又对眉毛说:“你有什么功劳待在我上面?”眉毛说:“我虽然没有实际用途,也就如同这世上有宾客,(他们)对主人有什么益处?(但是)没有就不符合礼节和仪式。如果没有眉毛,那成什么面目了啊?”毫:指细毛。毛笔的笔头称为笔毫,根据笔毫的材质不同分为紫毫、狼毫、羊毫、兼毫等类型。还有“明察秋毫”里的“毫”,指秋天里最早长出来的最细小的绒毛。而“毫端”就是毫毛的顶端。饮食:饮料和食物。鉴:观察,审察。益:益处,好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