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慢性子裁缝
和
急性子顾客
说课
目
录
1. 说教材
2. 说学情
3. 说教学目标
4. 说教学过程
6. 说板书设计
7.说反思
5.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部编版第六册第八单元第25课,本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这篇文章是作家周锐为我们带来的一篇童话故事,急性子顾客追不及待地想要穿上新衣服,4天内不断地变换要求;慢性子裁缝却没有一点儿不耐烦,始终不慌不忙地回应。整个故事妙趣横生,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对语文已有初步的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习惯也初步形成。他们需要两个变: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多采用课件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会认本课“缝 箱 ”等12个字,读准多音字“缝、夹”,会写“性 卷”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表现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四、说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
2.分角色朗读法。
3.学生自主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
播放动画,激趣导入
1.播放动画,出示词卡
正式上课之前播放一段动画片,让学生通过视频感知急性子、慢性子这两种物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接着出示词卡“急性子”“慢性子”,自然引出课题《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
2.两读课题,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分两次齐读课题,第一次读突出人物性格;第二次读突出人物身份。学生们看到动画中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在一起,产生的强烈对比,已经觉得很有趣,那课文中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由此自然导入新课。
【这个环节的设计中,两次读课题一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感,二是为了提升学生对题目的多元理解。】
环节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提出两个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圈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想一想课文中的急性子裁缝和慢性子顾客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其次,分组学习生字词:
学习本课生词,注意多音字“缝”;读好表示声音的字词;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组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这几个词都和衣服有关,里面都有衣字旁的字,并且这些词语都是顾客要求做的衣服款式,加上“春装”,四个款式就齐了。(这时随意将四种款式的衣服图片打乱贴在黑板上)通过分组学习,更容易识记字词。
我会读词
性子 箱子 交货 服务
夸奖 歪着头 承认 负责
泄气 手艺 一卷 裁缝
缝
fénɡ:缝合 缝补
fènɡ:门缝 裂缝
多音字
我会读词
cēng kāchā
噌 咔嚓咔嚓
我会读词
棉袄 夹袄 短袖衬衫
我会读词
棉袄 夹袄 短袖衬衫
棉袄
夹袄
短袖衬衫
春装
最后,划分段落,理清情节:
(1)通过圈画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就很容易发现,这个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结合课后题的表格,我们清楚的知道,课文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这个时候竖排贴板书: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
(2)贴完板书后与学生互动:顾客要做的衣服款式的图片都在老师这里,你能不能把它们和时间一一对应起来呢?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来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第一天
又过了一天
第三天
第二天
第一天——棉袄
第二天——夹袄
第三天——短袖衬衫
第四天——春装
棉袄
夹袄
短袖衬衫
春装
(3)贴完后请学生根据黑板上的顺序,简单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学生答完后顺势总结学法:我们借助黑板上的词语和插图,就能把故事内容有顺序的、概括性的梳理清楚了。这其实就是一种对文章内容的简要复述。简要复述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理清课文脉络。
【这个部分的设计意图是降低学生概括故事的难度,同时梳理出故事的内容结构,整体感知故事内容。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顺序简要复述,为后面品对话详细复述做好铺垫。】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急性子顾客迫不及待地想要穿上新衣服,4天内不断地改变要求,慢性子裁缝却没有一点不耐烦,始终不慌不忙地回应。
环节三:
填写表格,复述故事
(1)首先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急性子顾客要求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慢性子裁缝反应的句子。找出关键语句,提取主要信息,填写课本101页的表格。并提醒大家,填写表格要做到简洁、明了。
(2)接着,请学生根据这个表格把故事按顺序完整地复述一遍。 【这里复述故事,符合单元目标要求,并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时间 急性子顾客的要求 慢性子裁缝的表现
第一天 想做一件棉袄,希望尽早取货。
第二天
第三天
又过了一天
简单复述
劝说顾客明年冬天来取。
拽掉棉花,改成夹袄。
满口答应。
剪掉袖子,改成短袖衬衫。
点头答应。
接上袖子,改成春装。
道出实情,还没开始裁料。
环节四:
关注对话,了解性格
1.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塑造人物,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之间的对话很有意思,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第一组对话,指导分角色朗读,初步认识急性子和慢性子。
(1)同桌分角色朗读第1~13自然段,试着读出裁缝和顾客的语气。
(2)分别关注角色的语言、提示语等,圈画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词句。
2.读后交流表现顾客性子急的重点词句,学生谈感受。
3.接着交流表现裁缝性子慢的重点词句,学生谈感受。
4.比较提示语的不同位置,发现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在说话习惯上的不同。
5.从对话中,我们发现急性子的人说话干脆利落,做事雷厉风行;慢性子的人说话慢吞吞,做事拖拖拉拉。分角色朗读时,我们要突显那些最有表现力的词句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6.最后指名分角色朗读,加深体会,试着运用分角色朗读的语气复述这部分内容。
环节五: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进行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不同的语气。
【布置这项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表现自己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为下节课品读对话、详细复述做好准备。】
六、说板书设计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又过了一天
春装
短袖衬衫
夹袄
棉袄
板书设计
七、说反思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又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所以,教学时我将课后练习中的表格作为抓手,贯穿教学始终。首先,在自学生字、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炼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故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然后梳理故事内容,引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找出急性子顾客在这几天中提出了哪些要求,慢性子裁缝又是怎样应对的,将提取到的主要信息填写到表格中。再借助表格,尝试复述故事。
但是学生们初步接触复述练习,大部分只能停留在简要复述,无法做到具体复述,再加上复述故事的时间有限,有很多原本应有的精彩内容可能无法呈现。应该将这个版块布置成课后作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创作。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
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