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考三轮复习考点+情景类专题十三 中国的自然资源(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中考三轮复习考点+情景类专题十三 中国的自然资源(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30 16:2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考三轮复习考点+情景类专题十三
中国的自然资源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行,这是史上第一次在北半球冬季举办的世界杯。在整个世界杯中充满了中国元素:中国铁建打造了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一 卢塞尔体育场,中国制造,中国的技术与支持--下图为卡塔尔地理位置简图及卡塔尔气候统计图。
[打造水池保供水]
为了增强饮用水的储水和供水能力,同时为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提供清洁水源,卡塔尔在沙漠中修建15个全世界最大的饮用水水池,其中的部分工程是由一家中国企业承建的。
(1)根据图文资料可知,卡塔尔当地 资源严重不足, 卡塔尔还可通过 (任答一点)措施来缓解该资源紧张的问题。
[中卡协议促发展]
在世界杯期间,中卡签订了一份长达27年的能源协议,这将进一步巩图中国与卡塔尔之间良好的双边关系,并将有助于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
(2)此次签订的能源协议中,最有可能签订的能源是( )
A.煤炭 B.天然气 C.风能 D.太阳能
(3)简述中卡能源协议的签订对我国的意义。
[光伏助力世界杯]
中国帮助卡塔尔建立了800兆瓦光伏电站,可以满足卡塔尔全国峰值电力需求的10%,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在卡塔尔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不仅为世界杯提供电力保障,这也是卡塔尔兑现举办一届“绿色世界杯”承诺的重要举措。
(4)根据图文材料,说出卡塔尔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条件。
2.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立国之本,图1为中国连片面积较大的梯田分布示意图,图2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图3为我国耕地等极比例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2信息,说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
梯田,山区人民农耕智慧的结晶。按照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时期形成的梯田和近现代形成的梯田(见图1)。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南北方的梯田存在较大差异。
(2)比较南北方梯田的差异,完成下列填空。
综合各种指标,我国耕地可划分为三个质量等级(见图3),一等为最好,三等为最差。
(3)针对我国耕地现状,提出在耕地利用中需采取的措施。
3.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在酒泉发射成功,酒泉的地理坐标在 附近,后于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面,这时我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长江、黄河都发源于我国第 阶梯,该地区的凸出自然特征是 ,主要民族是 族 ,这两大河水系中下游的大致地理界线是 线。
(3)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 ” ,在下游入海口附近分布着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 ,该地区去年疫情 反弹严重,北京支援该地物资应通过 铁路线运输。
(4)黄河是我国 最大的河,近年来经过科学整治其水质变得清澈了一些 ,治理措施有 (写上条即可)。
(5)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 ,因此国家修建了南水北调工程,中中线工程从 引水直达北京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的问题。
4.清泉奔流,南北情长。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陕西省也实施了“引汉济渭”工程。自古以来,渭河流域农业发达。图1示意南水北调工程,图2示意渭河流域引汉济渭工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1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入华北地区和 地区。
(2)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图1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黄河流域耕地类型以 为主 ,其中华北平原的粮食作物有 (列举一种)。
(3)渭河平原农业发达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写出两点)
(4)陕西省的“弓|汉济渭”可以缓解 (填“陕南”或“关中”或“陕北”)地区缺水的问题。节水比调水可能更重要, 请你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截至2022年1月,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系计调水量突破500亿立方米。此时进入冰期输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提供安全的水资源保障,国家体育场、国家速滑馆和首都体育馆等重要场馆都已经用上了“南水”。图左为南水北调中线穿越黄河工程,图中为南水北调路线图,图右为北京气候资料图。
(1)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的终点位于 平原 工业基地,工农业发达,水量大。
(2)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处于前期论证阶段,计划将 上游水资源调往_____ 上游,解决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 地区干旱缺水情况。
(3)试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在黄河下方穿越的原因。
(4)试分析为什么北京冬奥会需南水提供保障。
参考答案
1.[知识点]中东的气候中东的石油产区 中东水资源匮乏 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措施
[答案](1)水海水淡化 (农业滴灌技术)
(2)B
(3)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局面;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保障我国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
(4)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太阳辐射强、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地势广阔坦荡,土地资源丰富。
[分析]本大题以卡塔尔地理位置简图及卡塔尔气候统计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卡塔尔气候.能源资源、卡塔尔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 (1) 根据卡塔尔气候统计图分析,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卡塔尔当地水资源严重不足,卡塔尔可通过海水淡化、农业滴灌技术,修建蓄水池等措施来缓解该资源紧张的问题。
(2)读图分析,卡特尔位于波斯湾沿岸,油气资源丰富此次签订的能源协议中,最有可能签订的能源是天然气,B正确;故选B.
(3)中卡签订了一份长达27年的能源协议,能源协议的签订有助于满足中国市场对天然的需求,提升能源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局面,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保障我国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
(4)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地处沙漠地区,具有光照强度高,光照时间长等得天独厚的优点,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势广阔坦荡,土地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光伏发电市场需求大。
2.[知识点]土地资源的地位与利用类型 我国耕地的分布 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
[答案] (1)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耕地不足。(2点即可)
(2) 丘陵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3)珍惜和合理利用耕地,保护优质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优质产田面积。
[分析]本题以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梯田分布示意图及我国耕地等极比例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特点,南北方梯田的差异、耕地利用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素养。
[详解] (1) 由图可知,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草地、林地等多种土地类型;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的占比最大,耕地、林地所占比重较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耕地不足。
(2)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历史时期,梯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丘陵、山地和高原地带。人们依托降水多、气温高的自然条件,将坡地改造为水作梯田,种植水稻。到了近代,梯田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的旱作梯田既是农田,又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的作用。
(3)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发展也随之出现- -系列问题,保护和合理利用农村的耕地也成为我国解决农业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 珍惜和合理利用耕地,保护优质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优质产田面积。
3.[知识点]经纬网定位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黄河的治理
[答案](1) (40°N, 100°E) 昼长夜短
(2)一 高寒 藏 秦岭——淮河
(3) 水能宝库 沪宁杭工业基地 京沪
(4) 含沙量 植树种草
(5) 南多北少 汉江
[分析]本题以我国疆域图为材料,涉及经纬网判断、地球公转、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民族分布、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铁路干线、工业基地、黄河的治理及南水北调工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 (1) 读经纬网图可知,酒泉的经纬度约为(40°N, 100°E) ;北半球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昼夜均分,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变长夜变短,故4月16日我们这里应昼长夜短。
(2)长江、黄河都发源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 其大部分属于高原山地气候,“高寒是其突出的自然特征,主要民族为藏族。黄河、长江两大河水系中下游的大致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3)长江水能资源非常丰富,被称为我国的“水能宝库",今年疫情比较严重的沪宁杭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各地通过各种方式对该地区进行了支援,其中北京支援的物资主要通过联系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京沪铁路线运输。
(4)黄河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对黄河的治理,重点是做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通过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修建水库、堤坝等工程措施的科学整治,近年来,黄河的水质清澈了很多。
(5)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为了解决这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我国修建了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输送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其中中线工程是从长江中游的支流——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经过河南、河北等省区,输水到北京和天津,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
4.[知识点]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我国北方地区的河流 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壤 我国北方地区的旱作农业
[答案] ()西北
(2) 旱地小麦
(3) 灌溉水源充足 地形平坦
(4) 关中 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器具;发展节水农业等
[分析]本大题以“图1示意南水北调工程和“图2示意渭河流域引汉济渭工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南水北调工程调水地区、黄河流域耕地类型、华北平原的粮食作物、渭河平原农业发达的有利自然条件、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 (1) 根据图I南水北调工程图可知,主要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入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2)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图1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黄河流域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响度较少。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其中华北平原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
(3)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渭河平原农业发达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
(4)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陕西省的“引汉济渭”可以缓解关中地区资源型缺水问题的根本性措施。节水比调水可能更重要,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器具;发展节水农业等
5.[知识点]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答案](1)华北京津唐
(2) 长江黄河西北
(3)①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水太浑浊,泥沙含量大,需要做到水流分离"。②河底隧洞可免受温度等不利外力因素影响,检修维护相对简单。
(4)北京属于温带季风候区,冬季降水少;工业农业用水量较大。
[分析]本大题以南水北调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资源分布、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和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详解] (1) 读图可知,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的终点位于华北平原、京津唐工业基地,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同时华北地区也是我国重要农业发展区,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2)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项目处于前期论证阶段,为未建项目),指从四川长江上游支流雅砻江、大渡河等长江水系调水,至黄河上游青、甘、宁、蒙、陕、晋等地的长距离调水工程,是补充黄河,上游水资源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干旱缺水,促进黄河治理开发的战略工程,坝址处海拔高程2900 4000米.
(3)由于黄河成为阻碍南水北调的天然屏障,中线工程在黄河河床底部40米深处以开凿隧道的形式穿越黄河。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 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中线工程以隧道形式穿越黄河的主要原因是黄河下游是‘地上河"。
①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水太浑浊,泥沙含量大,需要做到“水流分离"。②河底隧洞可免受温度、等不利外力因素影响,检修维护相对简单。
(4)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同时位于华北平原,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冬奥会期间人员众多,用水量也较大,故需南水提供保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