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第一课时说课PPT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 号参加说课的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乡下人家》是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纯朴的乡村风景。”语文要素是:抓关键语句,初步体现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写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自己的感受。本篇课文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了乡村生活,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二、说学情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语言感悟能以及质疑的能力,并且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法,但此年龄段的孩子对身边的景物不太关注。对农村的学生来说,课文中的平凡景物、普通场面,他们司空惯,觉得平凡无奇,因而不能深人体味文中的意境。而市里的学生不太熟悉乡村生活,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加引导和点拨。
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第一课时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点也是教学重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能概括课文描写的六幅画面。(教学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击破难点,
我将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抓重点词句、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学生自读课文的时候,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悟体会;朗读贯穿全课教学,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乡下人家的美景中。
在学法上,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和读写结合法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丰富精神世界。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乡村美景。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会给学生欣赏一系列的乡村美景图片,并提问,像如此美妙的大自然的景物,知道在哪儿经常能欣赏到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顺势导入课题《乡下人家》。
设计意图:欣赏图片,了解乡村,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让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中带拼音的字读正确;
2.读认字词,识认准确。检查学生自认字词的情况,学生易认写错的字用多媒体出示:饰、冠、觅、瞧、耸、巢,教师相机指导渗透识字的方法;
3.猜词游戏,巩固字词。做猜词游戏,提高学生掌握词语的能力。
设计意图:扫除字词障碍,提高学生掌握词语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欣赏乡村美景。
1.小组合作探究:课文为我们描绘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再把描写这些场景的内容融入自己的情感读一读,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2.小组反馈,理清层次。
根据学生的反馈,归纳出以下几幅图画: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3.读写结合,感受乡村景象。
“从房前走到屋后,从春季看到秋季,从白天到夜晚,乡下人家总有着其独特的、迷人的美。”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引导学生伴着音乐带着感情再次读课文。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简单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四)整体回顾,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1.多媒体课件出示:乡下人家, 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引导学生用板书内容说话)接着老师说:做为身在异国他乡的杰出书法家陈醉云先生,看到家乡如此的美景怎么能不留恋,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叹。多媒体课件出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布置作业,巩固所学。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六、说板书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板书设计
瓜藤攀檐图
鲜花轮绽图 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 乡下人家 雨后春笋图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鸡鸭觅食图
院落晚餐图
织娘唱晚图
结束语
各位评委老师: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