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6-22 15:2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
封建传统教育长期占统治地位
教育在于“化民成俗” 使人具备“良知良能”,成为“君子”、“成人”
一、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古代
近代
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
清末
培养学子“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民国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教育辅之,更以美感完成其道德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建国初期 人民教育,教育逐步普及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毛泽东在清华大学视察二、改革发展教育的原因议一议: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视发展教育?
科技、经济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谁抓住了教
育,谁就抓住了在知识经
济竞争中的主动权。三、改革发展教育的措施说一说:
党和政府在改
革发展教育中采取
了哪些措施?
1、教育立法:
1986年颁布实
施《中华人民共和
国义务教育法》
评一评:《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
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
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你怎样理解上述法律条文中
你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我们上学是家长和
学校的事,家长和学
校让上学就上,不让
上学就不上。
不对,上学是我
们自己的事,既是
我们对国家和社会
的义务,也是我们
接受教育的权利,
必须依法执行。不
能让上学就上,不
让上学就不上。
辩一辩:
下面这种说法正确吗?你是怎么认识的? 我只要在学校里,就既
享受了权利,又尽了义务。
学习嘛,我想学就学,不想
学就不学,谁也管不着!看一看:下面图片说明了什么昔日简陋的学校今天花园式的校园学生在微机室上网查询中学生在校内的天
文台观测天象 2、增加投入:国家增加
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鼓
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二、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3、义务教育: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
的战略地位,把九年
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
国的奠基工程。全面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科教兴国: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决策是1995年5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来的。它是指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意义:
立足传统,面向现代化;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立足当今,面向未来。
是国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者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育面向现代化是基础,是核心。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教育必须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必须博采众长,了解和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经验,必须及时预测和研究未来社会的发展,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从而使我国的教育能自立于世界教育之林,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凭借其整体的优良素质主动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四、改革发展教育的成果基础教育(2000年)
1、全国有中小学六十四万多所,中小学生两亿多人。
2、全国85%的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95%以上的人口普及初等教育。
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初中入学率达到88.6%。 高等教育的发展江南大学211工程高等学校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结构日益合理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工作成绩显著(两个三分之一)建立学位制度,加强硕士生、博士生教育。高等教育发展的表现高等教育(2000年)
1、普通高等学校有一千多所,学生五百五十多万人。
2、仅2000年,我国毕业的学士生有九十多万人,硕士生有四万七千多人,博士生有一万一千多人。
3、高等学校承担863计划项目,占1/3以上;获得的国家发明奖,占全国1/3左右。博士毕业北京大学胡锦涛向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
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颁奖。 畅谈未来: 党和政府不仅为我们改
善了办学条件,还给我们免
除了学杂费、教科书费和住
校费,对生活困难的住校生
还给予生活补助费。我们应
该怎样立志成才,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