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开放性试题汇编之仿写型
一.试题(共16小题)
1.(2023 铁东区一模)结合语境仿写画线句子。
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总让人流连忘返。我看青山换绿,感受到生机勃发的力量:我看小桥流水,感受到温馨闲适的意趣; , 。
2.(2023 重庆模拟)平凡的植物也能绽放出生命独特的光彩,给人心积极向上的力量。请从下面备选植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个句子,句式不限。
示例:翠竹——千磨万击依然挺直身躯,风霜雨雪仍旧保持本色。
备选植物:梅花 青松 秋菊
3.(2023 罗湖区校级模拟)【诗歌里的色彩】
在学校论坛里开展“古诗词中的色彩美”为主题的讨论交流活动,请你再写两句其它的古诗词跟贴分享自己的看法。
讨论主题:“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小深同学:“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歌中“黄”“翠”相间,鸟儿欢快,“白”“青”相和,白鹭充满活力,颜色丰富明亮,写出了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
我:
4.(2023 重庆模拟)借喻只出现喻体,往往使表达更具神韵。请从下列备选词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写一句话。
示例:瀑布——崇山峻岭间,一条拉链呼啦啦拉开两山翠绿,将白练倾泻而下。
备选词语:雾 烈日 星星 炊烟
5.(2023 铁西区一模)结合语境仿写画线句子使之与上下文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春天像一只闹钟,它唤醒小草,装点着大地焕发生机; , , 。感谢春天给我们纷飞的希望。
6.(2023 潍坊一模)【赞科技英雄】本次科技节要在宣传栏展示两位科学家的事迹,请你仿照材料一的示例,也为屠呦呦写一句话作为栏目结束语。
材料一 钱学森,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留学,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后克服重重阻挠回国,长期担任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材料二 屠呦呦,为使人类免受疟疾之害,她领导课题组潜心钻研,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从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该药品已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她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示例:钱学森:无私无畏,爱国之心冲破重重阻挠,火箭冲天,开创中国航天新局面。
7.(2023 立山区一模)仿写画线句。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草木葱茏中,奋发而上的枝丫;是风起云涌中,推起惊澜的后浪; , 。
8.(2023 重庆模拟)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你从备选的词语中任选一个作为意象,参照示例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情思。(句式不做要求)
示例:竹——风雨来了,你弯下腰;风雨走了,你挺起身。俯仰之间,韧性舒展,顽强地笑对风雨。
备选词语:菊 小溪 礁石
9.(2023 济南模拟)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2022年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首次变身为倒计时器。从“雨水”开始,到“立春”结束,二十四节气与古诗词、古谚语和完满生机的当代中国形象融为一体,以全新表达方式,惊艳亮相在全球观众面前。
请你选择以下其中一个节气,根据其气候或风俗特点,仿照下列句式,使之形成一首小诗。
春分 东风初来乍到,是小心翼翼的回暖。
芒种 芒种很忙,既有大麦、小麦等要抢着收割,又有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要播种。
冬至 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南方则是吃汤圆。
惊蛰,我愿意从冬眠中渐渐醒来,看看温暖的大自然。
小满,我愿意在春日中停止飞舞,听听悦耳的鸟鸣声。
,我愿意 , 。
10.(2023 市中区校级一模)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
①《竹里馆》中的“竹”
②《饮酒》(其五)中的“菊”
③《蒹葭》中的“蒹葭”
示例一:《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
示例二:《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
选择 ,植物的自语: , 。
选择 ,植物的自语: , 。
11.(2022 和县二模)文人都有一双慧眼,他们从平常事物中发现美丽,赋予情感,吟咏歌颂。请参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上两个句子。要求化用诗词,句式相近,语意连贯。
世间万物,皆有其美,无一不牵动着文人的情思。它可以是苏轼在料峭春风中瞥见的斜阳,它还可以是李煜在寂寞无言时望见的月钩,它可以是 它还可以是
12.(2022 永州模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们应珍惜和平,为图谋求国家富强,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请仿照例句仿写句子
示例:和平为光,世界为花,唯有以光育花,才可繁花似锦。
和平为土,世界为木,唯有 ,才 。
和平为 ,世界为 ,唯有 ,才 。
13.(2022 德清县模拟)阅读艾青的《冬日的林子》的节选部分,仿照诗句,写一节诗。要求内容贴切,结构相似。
冬日的林子
我欢喜走过冬日的林子——
没有阳光的冬日的林子
干燥的风吹着的冬日的林子
天像要下雪的冬日的林子
14.(2022秋 永川区期末)下面诗句节选自台湾诗人蒋勋的诗歌《愿》。请结合诗意,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自选恰当的意象,续写两行。使前后意蕴连贯,句式长短不限。
如果你是岛屿,我愿是环抱你的海洋。
如果你张起了船帆,我便是轻轻吹拂的风浪。
如果你远行,我愿是那路,准备了平坦,随你去到远方。
15.(2022 东莞市一模)植物的名称、内涵与寓意组成了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诗词。文人们的精雕细琢或妙手偶得,又让庭院气息和原野芬芳充盈其间。当你神游“故人庄”“浣花溪”时,你就会感受到植物与文学那份传唱千古的隽永关系。
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你从初中三年学过的古诗词中任意选择一种植物,结合诗词内容,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
示例:《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
16.(2022 九龙坡区模拟)请仿照示例,续写语义侧重点不同的两个句子。
示例:
①飘零的落叶,虽然护住了红花,自己却化作了春泥。
②飘零的落叶,虽然自己化作了春泥,却护住了红花。
仿句:
①
②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开放性试题汇编之仿写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6小题)
1.(2023 铁东区一模)结合语境仿写画线句子。
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总让人流连忘返。我看青山换绿,感受到生机勃发的力量:我看小桥流水,感受到温馨闲适的意趣; 我看长河落日 , 感受到雄浑壮阔的美丽 。
【考点】仿写与续写.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通读句段提供的语境,掌握中心意思,然后仿句。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修辞一致,语意连贯,内容符合要求。
根据中心句“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总让人流连忘返”可知,仿写的句子是由自然景象引发出内心的感受,表达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的主题,句式采用“我看……,感受到……”的形式。
示例:我看鱼翔浅底,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快乐;我看柳树萌芽,感受到生命萌发的生机。
【解答】答案:
示例:我看长河落日,感受到雄浑壮阔的美丽;我看鹰击长空,感受到搏击进取的力量。
【点评】解答仿写类题目,要注意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抓住语境中陈述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组织答案即可。
2.(2023 重庆模拟)平凡的植物也能绽放出生命独特的光彩,给人心积极向上的力量。请从下面备选植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个句子,句式不限。
示例:翠竹——千磨万击依然挺直身躯,风霜雨雪仍旧保持本色。
备选植物:梅花 青松 秋菊
【考点】仿写与续写.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作答本题,首先分析句式结构找到仿点,判断例句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最后看清要求确定主题。
【解答】解答时要围绕所选植物的特点,写出其象征意义。
答案:
示例:
梅花——不屑与百花争夺春天的艳丽,傲霜斗雪里绽放凛然意志。
青松——即便是立身破岩之中,依旧挺直腰板迎接风霜雨雪。
秋菊——选择迎寒怒放,顽强的生命总能为深秋平添几分色彩。
【点评】做此题一定要把握仿写句子的基本要求: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2、句式要统一。3、修辞要相同。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3.(2023 罗湖区校级模拟)【诗歌里的色彩】
在学校论坛里开展“古诗词中的色彩美”为主题的讨论交流活动,请你再写两句其它的古诗词跟贴分享自己的看法。
讨论主题:“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小深同学:“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歌中“黄”“翠”相间,鸟儿欢快,“白”“青”相和,白鹭充满活力,颜色丰富明亮,写出了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
我: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诗歌中“碧”“红”颜色鲜艳,对比强烈,渲染出夏日里蓬叶荷花绚烂生动的画面感。
【考点】仿写与续写.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围绕“古诗词中的色彩美”的主题,选出诗句,结合示例列举出诗中的颜色,写出诗中物/景的特点即可。
【解答】答案:
示例一:“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这一诗歌中“红”“白”“黄”颜色丰富鲜艳,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示例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诗歌中“碧”“红”颜色鲜艳,对比强烈,渲染出夏日里蓬叶荷花绚烂生动的画面感。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掌握很多诗词佳句,尤其是与题干要求相关的诗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诗歌的学习和积累。
4.(2023 重庆模拟)借喻只出现喻体,往往使表达更具神韵。请从下列备选词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写一句话。
示例:瀑布——崇山峻岭间,一条拉链呼啦啦拉开两山翠绿,将白练倾泻而下。
备选词语:雾 烈日 星星 炊烟
【考点】仿写与续写.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要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要注意内容上的连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表述正确即可。要恰当运用修辞,语言通顺。
【解答】分析题干和示例可知,仿写时要运用借喻的修辞手法,句中只出现喻体。题干还要求从备选词语:雾、烈日、星星、炊烟中任选一个。
示例1:雾——清晨雨后,薄薄的轻纱飘飘悠悠地升腾起来,缭绕着一座座峰巅岭腰。
示例2:烈日——蔚蓝的天空中,一个炽热的火球呼呼地喷着烈焰,将热气喷向大地。
示例3:星星——遥远的天空中,一颗又一颗的宝石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示例4:炊烟——一缕一缕的小辫子被天空抓在了手中,显得那么飘逸。
【点评】仿写句的类型有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仿写语句时要注意:是仿写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要与例句一致;二是所仿写的句子的内容与提示的内容要构成一个整体,语意连贯,合理顺畅。平时作文中也要多运用一些排比的句式,有助于提高仿写的能力。
5.(2023 铁西区一模)结合语境仿写画线句子使之与上下文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春天像一只闹钟,它唤醒小草,装点着大地焕发生机; 春天像一个化妆师 , 它打扮花朵 , 点缀着村庄五彩缤纷 。感谢春天给我们纷飞的希望。
【考点】仿写与续写.
【分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解答此题,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例句是“春天像……,它……,……”的形式,并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仿写的句子要和例句保持一致,符合语境。
【解答】答案:
示例:春天像一个化妆师 它打扮花朵 点缀着村庄五彩缤纷
【点评】解答仿写类题目,要注意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抓住语境中陈述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组织答案即可。
6.(2023 潍坊一模)【赞科技英雄】本次科技节要在宣传栏展示两位科学家的事迹,请你仿照材料一的示例,也为屠呦呦写一句话作为栏目结束语。
材料一 钱学森,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留学,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后克服重重阻挠回国,长期担任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材料二 屠呦呦,为使人类免受疟疾之害,她领导课题组潜心钻研,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从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该药品已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她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示例:钱学森:无私无畏,爱国之心冲破重重阻挠,火箭冲天,开创中国航天新局面。
【考点】仿写与续写.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赞颂一下“屠呦呦”,言简意赅,表达清晰,人物贡献要突出,感情真挚。
【解答】答案:
示例:屠呦呦,心系苍生,医者仁心克服重重困难,“青蒿素”问世,挽救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点评】语言表达要简洁流畅,叙述准确,言词得体,注意正确使用标点。
7.(2023 立山区一模)仿写画线句。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草木葱茏中,奋发而上的枝丫;是风起云涌中,推起惊澜的后浪; 是群星璀璨中 , 一往无前的流星 。
【考点】仿写与续写.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根据题意,用“是……中,……”的句子,恰当运用比喻,表述出青春勃发向上的样子即可。比如,青春是狂风暴雨中,奋然飞翔的雄鹰。
【解答】答案:
是群星璀璨中 一往无前的流星
【点评】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8.(2023 重庆模拟)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你从备选的词语中任选一个作为意象,参照示例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情思。(句式不做要求)
示例:竹——风雨来了,你弯下腰;风雨走了,你挺起身。俯仰之间,韧性舒展,顽强地笑对风雨。
备选词语:菊 小溪 礁石
【考点】仿写与续写.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要抓住意象的特点,理解其象征意义,再分析作答。
【解答】答案:
示例一:菊——深秋的清晨,寒风萧瑟,落叶纷飞,百花凋零。你绽放着最美的容颜,独立于寒风中。
示例二:小溪——发源于微末,无声无息地流淌。遇到山石,你努力越过;遇到绝壁,你轻轻转身。一路流淌一路壮大,成为河,成为江,诉说着坚持的意义。
示例三:礁石——一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被你打在脚下,摔成碎末。日出日落,你始终不语,默默迎着浪的冲刷,诉说着顽强的内涵。
【点评】解答仿写类题目,要注意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抓住语境中陈述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组织答案即可。
9.(2023 济南模拟)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2022年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首次变身为倒计时器。从“雨水”开始,到“立春”结束,二十四节气与古诗词、古谚语和完满生机的当代中国形象融为一体,以全新表达方式,惊艳亮相在全球观众面前。
请你选择以下其中一个节气,根据其气候或风俗特点,仿照下列句式,使之形成一首小诗。
春分 东风初来乍到,是小心翼翼的回暖。
芒种 芒种很忙,既有大麦、小麦等要抢着收割,又有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要播种。
冬至 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南方则是吃汤圆。
惊蛰,我愿意从冬眠中渐渐醒来,看看温暖的大自然。
小满,我愿意在春日中停止飞舞,听听悦耳的鸟鸣声。
春分 ,我愿意 到田野中自由漫步 , 看看绿色的大地 。
【考点】仿写与续写.
【分析】本题考查仿句。从题干给出的节气中选择一个,根据其气候或风俗特点,仿照“惊蛰,我愿意从冬眠中渐渐醒来,看看温暖的大自然”的句子样式写一句话,做到句式一致,修辞一致,语意贯通。补写的句子与前面的构成排比。
【解答】答案:
示例:春分 到田野中自由漫步 看看绿色的大地
【点评】仿句要求:在结构上,重视“形似”,分析例句在句式、修辞方法、句子成分、短语结构、前后过渡等方面的特征,使仿句形神相似;在内容上,重视“神似”,使仿句在陈述对象、思想内容、语气语调和情感基调等方面与例句前后连贯、语意衔接。
10.(2023 市中区校级一模)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
①《竹里馆》中的“竹”
②《饮酒》(其五)中的“菊”
③《蒹葭》中的“蒹葭”
示例一:《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
示例二:《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
选择 竹 ,植物的自语: 我的幽深、静 , 一如诗人你淡泊、超脱的心境 。
选择 蒹葭 ,植物的自语: 我“苍苍”的样子 , 愿疏解你寻找伊人的焦急心情 。
【考点】仿写与续写.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此题一方面要了解该诗的内容和该种植物的特点、寓意;另一方面要注意是“植物的自语”,应以第一人称的角度,仿照示例进行拟写即可。
【解答】答案:
示例一:竹。我的幽深、静谧;一如诗人你淡泊、超脱的心境。
示例二:蒹葭。我“苍苍”的样子;愿疏解你寻找伊人的焦急心情。
示例三:菊。我生长东篱之下;可否为你归隐的生活增添一缕馨香?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1.(2022 和县二模)文人都有一双慧眼,他们从平常事物中发现美丽,赋予情感,吟咏歌颂。请参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上两个句子。要求化用诗词,句式相近,语意连贯。
世间万物,皆有其美,无一不牵动着文人的情思。它可以是苏轼在料峭春风中瞥见的斜阳,它还可以是李煜在寂寞无言时望见的月钩,它可以是 范仲淹在思乡难归时听见的羌笛, 它还可以是 李清照在雨疏风骤后牵挂的海棠。
【考点】仿写与续写.
【分析】本题考查仿写语句。仿写时,内容要与上下文相关,句式上保持一致。
【解答】阅读题干可知需要围绕“万物的美”进行语句仿写,还要融入诗人的感悟和意向。采用的句式为:它可以是……在……的……。
答案:
示例:范仲淹在思乡难归时听见的羌笛,李清照在雨疏风骤后牵挂的海棠。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多阅读、多积累,还要多加练习。
12.(2022 永州模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们应珍惜和平,为图谋求国家富强,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请仿照例句仿写句子
示例:和平为光,世界为花,唯有以光育花,才可繁花似锦。
和平为土,世界为木,唯有 以土滋木 ,才 会结出累累硕果 。
和平为 水 ,世界为 茶 ,唯有 以水冲茶 ,才 可散发迷人的清香 。
【考点】仿写与续写.
【分析】本题考查语句仿写。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做这种题型一般是要根据提供的示例,仔细揣摩其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解答】阅读题干可知需要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围绕“世界和平”的主题仿写语句,采用的句式为“和平为……,世界为……,唯有……,才……”。
答案:
示例:以土滋木 会结出累累硕果
水 茶 以水冲茶 可散发迷人的清香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的仿写能力。做此类题要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13.(2022 德清县模拟)阅读艾青的《冬日的林子》的节选部分,仿照诗句,写一节诗。要求内容贴切,结构相似。
冬日的林子
我欢喜走过冬日的林子——
没有阳光的冬日的林子
干燥的风吹着的冬日的林子
天像要下雪的冬日的林子
【考点】仿写与续写.
【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仿写。仿照所给诗歌的结构特点,要体现反复如“冬日的林子”,语言要符合散文化、口语化的语言特点。
【解答】示例:
温暖的春天
我贪婪地享受温暖的春天
没有冰雪的温暖的春天
和煦的微风吹着的春天
杏花要开的温暖的春天
【点评】解答时,首先要看清楚题目要求,再对句子进行合理地改写即可。仿写句子时,首先要分析所给句子使用的手法,然后再仿写。题干给的句子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仿写时也应用反复。
14.(2022秋 永川区期末)下面诗句节选自台湾诗人蒋勋的诗歌《愿》。请结合诗意,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自选恰当的意象,续写两行。使前后意蕴连贯,句式长短不限。
如果你是岛屿,我愿是环抱你的海洋。
如果你张起了船帆,我便是轻轻吹拂的风浪。
如果你是小草,我愿是润泽你的春雨。
如果你是月亮,我愿是相伴于你左右的点点星光。
如果你远行,我愿是那路,准备了平坦,随你去到远方。
【考点】仿写与续写.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解答时注意题目要求,认清被仿写句子的句式特点和修辞特点。
【解答】所给的例句是比喻句,先把“你”比作“岛屿”,然后把“我”比作“海洋”,可以看出“我”和“你”之间应有陪伴扶持关系,希望对方好,希望对方幸福。这样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你”是小草,那么“我”就应是“春雨”。据此仿写即可。
答案:
示例:如果你是小草,我愿是润泽你的春雨。
如果你是月亮,我愿是相伴于你左右的点点星光。
【点评】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15.(2022 东莞市一模)植物的名称、内涵与寓意组成了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诗词。文人们的精雕细琢或妙手偶得,又让庭院气息和原野芬芳充盈其间。当你神游“故人庄”“浣花溪”时,你就会感受到植物与文学那份传唱千古的隽永关系。
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你从初中三年学过的古诗词中任意选择一种植物,结合诗词内容,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
示例:《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
【考点】仿写与续写.
【分析】本题考查语句仿写。仿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解答】此题一方面要了解该诗的内容和该种植物的特点、寓意;另一方面要注意是“植物的自语”,应以第一人称的角度,仿照示例进行拟写即可。
答案:
示例一:竹。我的幽深、静谧;一如诗人你淡泊、超脱的心境。
示例二:蒹葭。我“苍苍”的样子;愿疏解你寻找伊人的焦急心情。
示例三:菊。我生长东篱之下;可否为你归隐的生活增添一缕馨香?
【点评】做此题一定要把握仿写句子的基本要求: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2、句式要统一。3、修辞要相同。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16.(2022 九龙坡区模拟)请仿照示例,续写语义侧重点不同的两个句子。
示例:
①飘零的落叶,虽然护住了红花,自己却化作了春泥。
②飘零的落叶,虽然自己化作了春泥,却护住了红花。
仿句:
① 燃烧的木柴,虽然照亮了黑暗,自己却化作了灰烬。
② 燃烧的木柴,虽然自己化作了灰烬,却照亮了黑暗。
【考点】仿写与续写.
【分析】本题考查仿写语句。示例中两句话描写的对象都是落叶,都使用关联词“虽然……却……”,但①句强调“化作了春泥”,②句强调“护住了红花”,仿写的句子要和例句形式保持一致,两个句子语义侧重点也要不同。
【解答】答案:
示例:①燃烧的木柴,虽然照亮了黑暗,自己却化作了灰烬。
②燃烧的木柴,虽然自己化作了灰烬,却照亮了黑暗。
【点评】解答仿写类题目,要注意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抓住语境中陈述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组织答案即可。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