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第十五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电影《锦衣卫》第6:00开始播放
问题:
锦衣卫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为什么只有看到皇帝兵符才展开行动?
锦衣卫和东厂的出现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意味?第十五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比一比猜一猜,这是谁?天为罗帐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半不敢长伸腿,深恐江山一脚穿。
——凤阳乞丐打油诗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花鼓朱元璋即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
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一)明朝建立三要素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1368年
朱元璋
应天(南京)
我怎样才能加强
君权呢?二、加强君权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
加强君权的措施?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改革行政机构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 →设“六部”2.建立特务机构:--锦衣卫3.强化思想控制--四书五经,“八股”取士4.分藩封王改革行政机构。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民政)提刑按察司(刑狱)都指挥使司(军政)废行省思考:
(1)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2)三司的职责是什么?改革行政机构。②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皇帝吏户礼兵刑工阅读小故事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明朝时国子监祭酒宋讷
某日独坐生气,面有怒容.第二天上朝时,明太祖
问他昨天为何生气,宋讷吃了一惊,照实说了.明
太祖叫人把检校偷着给他画的像拿来看,宋讷才
大吃一惊……..
那么,故事中的检校的身份是什么呢?
他们的这种无孔不入行为又反映了什么问题呢?讨论:电影《锦衣卫》问题:
锦衣卫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为什么只有看到皇帝兵符才展开
行动?
锦衣卫和东厂的出现蕴含着怎样
的历史意味? 锦衣卫印明朝君权的加强明代锦衣卫明太祖锦衣卫目的锦衣卫特点锦衣卫组成——皇帝侍卫亲军——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皇帝直接指挥 不受法例约束前朝历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秦汉明——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文化方面:八股取士: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范围:四书五经
格式: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之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顾炎武八股取士说明了科举制到明朝时已趋于僵化,这是明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君权的重要表现。通过科举考试来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如果你是明朝的科举考官,你会如何命题?如果你是明朝的科举考生,你将如何答题?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的建议,实行削藩政策。 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靖难”的旗号,在1399年起兵南下争夺皇位。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役”。三、建文帝加强君权的措施 建文帝(朱元璋之孙)
削藩反抗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 “靖难之役”:背景
经过
结果建文帝削藩。燕王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燕王获胜,称帝,是为明成祖。三、明成祖强化君权的措施1.迁都北京2.继续推行削藩政策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宦官统领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 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故宫——皇权的中心皇帝中央地方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内阁锦衣卫东 厂皇 帝群臣人民 知识分子地方中央皇族小结: 明朝君权的加强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七嘴八舌议明朝如果时光倒回,你愿意回到明朝生活吗?说出你的理由!123456PK对抗7请回答:
1、朱元璋为什么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2、明朝类似的机构还有什么?
一天早朝,明太祖朱元璋问官员宋讷,昨天晚上为什么发怒,宋讷先是一惊。只见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夜生气表情的画像。一时间宋讷骨悚然,解释道:因有下属打坏了茶具。明太祖这才放心。21.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
A.长安 B.东京 C.北京 D.南京2 . 明朝设立东厂特务机构的是( )
A.明成祖 B.明太祖
C.明英宗 D.明景帝DA3 1.2000年10月,在江苏苏州出现了一家以“锦
衣卫”命名的国有企业。很多人对这种命名提出
尖锐批评。“锦衣卫”一词所反映 的实质是( )
A.经济的高度发展 B.专制制度的强化
C.国家监督机构的完善 D.思想文化的繁荣
2. “八股文”最早出现在( )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明太祖时 D.明成祖时Bc2 . 下列内容不属于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考生的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
C.文章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
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1 .明朝的建立时间在( )
A.1368年 B.1399年
C.1421年 D.1402年AD2 .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 )
A.梵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5
1 .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
A.秦朝和唐朝 B.西汉和唐朝 C.秦朝和明朝 D.西汉和明朝cB61、明朝时期,明成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实行削藩政策 ②设锦衣卫 ③废丞相 ④设东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2、明初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的目的
是 ( )
? A.更改旧的机构名称 B.加强君主权力
C.扩大机构的管理权限 D.解除元朝的民族压迫cB 上图是科举考生看榜图,请说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
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影响 影响:(1)进步性:起到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稳定和重建封建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至明成祖永乐年间,政局稳定,国力强盛,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鼎盛王朝。(2)消极性:从其动机看,仍然是维护和巩固一家一姓的统治,具有反动性。从其采取的措施看,是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将对全国的统治最大限度地置于皇帝一人之下,杜绝和排斥其他人的干预,这就从根本上预伏了更大更强烈的统治危机。同时也从反面说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可供调节的余地越来越小,从而说明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讨论:明朝加强专制的措施为什么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因为它标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从而只得依靠用强权,靠利用皇权的绝对化、特务,靠制造冤狱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控制。一方面,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违背了历史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的统治基础,表现了更大的消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