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情景类题目训练:空气(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3]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情景类题目训练:空气(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30 20:53:1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3] 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情景类题目训练:空气
1、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D.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2、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 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3、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在2023年春节来临之际,不少企事业单位员工就地过年。为了缓解大家的思乡之情,各省市开启了各种新型过年活动。我市也组织“家乡风味的厨艺大赛”,下列是小科与妈妈在准备牛排时的对话:
小科叙述中的“ ”可能是(  )
A.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 D.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
4、2022年4月28日,我国科研人员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并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可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该成果可简化为如图所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催化室1内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H2O+CO2一定条件O2+CO
B.晶界铜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电催化室2内CO和H2O生成CH3COOH的过程是复分解反应
D.整个过程将CO2变废为宝,符合绿色科学,不需要消耗能量
5、温州苍南碗窑已有600多年的传统制碗工艺,烧制碗、盘、杯、盏等陶瓷器皿,尤以青花瓷碗闻名。
(1)碗窑古村落可以看作是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下列是瓷器制作工艺流程,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制坯 B.晒坯 C.彩绘 D.烧窑
(3)烧窑过程中,窑工通过减小窑炉风机的转速减弱火势过猛现象。这是因为使陶瓷(  )
A.降低了着火点 B.升高了着火点 C.接触更少空气 D.接触更多空气
6、近几年,北极甲烷大爆发,整个北极地区的永久冻结带在快速融化,甲烷冒着泡从水中涌出。随着西伯利亚永久冻结带的融化,甲烷释放量的增长可能会加速气候的变化。
(1)甲烷大量释放到空气中,会加剧   。
(2)甲烷从水中涌出的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是由于受到的   减小。
7、目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 ℃,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的碳平衡被破坏。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CO2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CO2量,重新实现碳平衡,如图是碳循环和碳中和策略的示意图。
(1)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可采取的碳中和策略②有   。
(2)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除图中策略外,还可用化学方法人工捕获,如将空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写出用氢氧化钾捕获CO2的化学方程式:   。
8、太空空间站是供宇航员长期生活的全封闭场所。为保障宇航员正常的生命活动,舱内氧气体积百分比维持在22%左右。其中少部分氧气由宇航员从地球带入太空,而大部分氧气是在太空站就地取材制备出来的。以下是两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方法一:利用宇航员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金属过氧化物反应产生O2,同时降低舱内CO2的浓度。
方法二:将宇航员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水、排出的尿液,经过尿处理、废水净化处理等方式转化成蒸馏水并回收,利用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能,将蒸馏水电解产生氧气。太空舱内对应的物质转化图如图。
(1)方法一中,过氧化钠(Na2O2)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O2=2X+O2,则X的化学式为   。
(2)据测试,每位宇航员在正常工作时每天吸入的空气量为9000升,呼出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从22%降为15%,请通过计算说明,仅通过尿液及生活废水的回收来制备氧气,   ( 选填“能”或“否”)维持空间站内氧气体积含量始终为22%?(有关数据见表格)
产生生活废水量 800克(每人、每天)
排尿液量 1200克(每人、每天)
废水处理、尿处理的蒸馏水回收率 80%
氧气的密度 1.422克/升(太空船内)
(3)目前太空站内往往采取方法二来制取氧气。请结合“太空舱生命保障系统图”,从改善太空舱内宇航员生活环境的角度,说明用这种方式制取氧气的优点(写出一点)。   
9、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做好消毒至关重要,酒精和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剂,但若使用不当可能会引发不良后果。
(1)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明火的作用是   。
(2)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它和洁厕灵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 2HCl + NaClO = NaCl + H2O + X↑,X气体有毒,因此二者不能混合使用。那么X的化学式为   。
10、如图所示是放置在某企业门卫附近,按照“救人第一、救早灭小”原则配置的微型消防站,里面配有干粉灭火器、高压水枪(含水带)、灭火毯、消防服等消防器材。有一次,小宁发现多辆电瓶车接在同一接线板上充电,造成接线板处突然起火。危急时刻,门卫师傅从微型消防站拎出干粉灭火器奔向起火点,迅速将火扑灭。
(1)起火原因最有可能是私拉电线造成电路   (填“短路”或“过载”)引起的。
(2)选择干粉灭火器灭火在灭火方法上与   (填“高压水枪”或“灭火毯“)是一样的。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搭载中国首台空间应用燃料电池,计划开展燃料电池空间在轨试验。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送到燃料电池中,经过催化剂作用,通过质子交换膜,再与氧气反应,同时产生电流。
(1)请写出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
12、2023年2月,宁波市甲型H1N1流感进入多发期,奥司他韦(C16H28N2O4)主要用于甲型流感的治疗和预防。但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不宜长期服用,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1)1个奥司他韦分子共有 个原子;
(2)奥司他韦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 ;
(3)从组成成分看,奥司他韦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13、抗流感药物“达菲”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对禽流感最有疗效的药物后,全球对达菲的市场需求膨胀,价格上涨几倍,全球蔓延的H1N1甲型流感,早期用达菲有显著效果。“达菲”原料莽草酸是我国传统香料八角茴香的重要成分,根据草莽酸的化学式(C7H10O5)计算:
(1)草莽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草莽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3)174克草莽酸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
(4)目前“达菲”两颗装售价涨至30元,其中一颗“达菲”药物质量为75mg,其中草莽酸占该药质量的80%,而目前草莽酸的市场价为3元/克,则一颗“达菲”中草莽酸的成本价为多少元?
14、2022年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体化保护 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 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1)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下 列对节能减排的建议可行的是(  )。
A.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B.推广使用太阳能发电
C.鼓励民众公交出行 D.电脑不用时长时间开着
(2)为了吸收CO2,实现再生转化,我国科学家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CO2和H2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会生成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此方法生产64kg的甲醇,可以回收CO2   kg。
15、PPR材料密度为0.90克/厘米3,半透明,用它制水管时需添加阻光材料。以防止水的二次污染.市场上管材质量不一,劣质PPR管因掺入碳酸钙,以致管材强度降低、极易渗水CCTV 10《我爱发明》拦目介绍了快速识别PPR管材优劣方法。具体如下:
A.观察管中的明亮程度,若明亮则未添加阻光材料;B.将管材灼烧,在剩余物中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掺入碳酸钙;C.等质量的劣质管材比优质管材体积略小。据此,取60克PPR管,与2004年后发行的1元硬币捆绑在一起浸没水中 观察管材的浮沉情况。请据此回答:
(1)按照方法C检测,当优质、劣质两种管材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较大的是   管材;
(2)检测方法B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3)PPR管也是塑料管的一种,它的原料是采用可循环再用的环保物料,它属于 (选填无机非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4)取7克的PPR管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22克,水9克,其组成的元素及其原子个数比为   。
16、中国“天宫”空间站设计有水处理系统,通过蒸馏将宇航员的汗液、尿液等进行回收处理,并用于电解制氧气。
(1)尿液加热蒸馏时会产生有毒物质,为安全起见,必须在较低温度下使尿液中的水,可采取的方法是   。
(2)3名航天员每天约需1650升氧气,若每天净化回收5.4千克水并全部用于电解制氧气,能否满足航天员呼吸所需?(氧气的密度为1.3克/升,2H2O通电2H2↑+O2↑)
(3)除电解水之外,制取氧气的方法还有:①超氧化物制氧:4KO2+2CO2=2K2CO3+3O2;②氯酸盐热分解制氧:2NaClO32NaCl+3O2↑。在航天器中,最终选择了电解水制氧气,相较方法①和②,其优势是   。
17、2022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中和”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实现碳中和,一是 要减排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发展增汇技术即二氧化碳的吸收技术。
资料一:浙江大学研发了“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用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碳。
资料二: 2020年1月,李灿院士领先的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在兰州试车成功。
(1)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该技术,本质是利用微藻的   作用实现固碳。自然界中的淀粉一般也是通过绿色植物的该生理活动合成,请写出该生理活动的文字表达式:
 。
(2)“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简单流程如图,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据图分析,甲醇合成时,利用氢能合成甲醇的反应物为   ;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二氧化碳,则3.2吨甲醇(CH3OH)与   吨二氧化碳含碳量相当。
(3)碳中和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请你例举一条生产、生活中减少碳排放的措施:  。
18、2021年12月9日下午,天宫课堂开讲,这是我国空间站时代的第一课。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展示了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等物理现象,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
[实验一]浮力消失实验,现象:地面上,乒乓球会浮在水面上。但当王亚平在太空中,将乒乓球送入水中却静止在水中间,如图。
[实验二]水膜张力,现象:王亚平将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并抽出后,形成一个水膜。随后,她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小纸花,纸花在水膜上绽放,水膜却依然完好。
[实验三]水球光学实验,现象:当实验二中的水膜经注水变成大水球后,再往水球中注人空气,水球上形成一大一小,一正一反的双重人像。
[实验四]泡腾片实验,现象:在这项实验中,在地球.上同学将泡腾片放进水杯中时容器底部产生细密的气泡,不断浮出水面。但当王亚平往水球里塞入泡腾片,水球中产生很多小气泡,但气泡并没有离开水
球,而是一直附着在水球内部,如图。
(1)在实验一中,由于天宫一号在太空中处于   状态,玻璃杯中的水不受重力,所以水不会对乒乓球产生浮力作用,乒乓球就不会浮起来。
(2)在实验二中,往水膜里注水,很快能变成一个大水球,这说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的特点。
在实验三中,向水球中注人空气后,中间形成的正立、缩小的像,是因为空气泡对光具有  作用,其成像特点类似于   镜。
(3)在实验四中所用的泡腾片溶于水时,其成分中碳酸氢钠(NaHCO3)与柠檬酸(C、H、O)发生反应为:3NaHCO3 +C6 H7O8=Na3C6H5O7+3H2O十3CO2↑。
现将1片泡腾片(4g/片)加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记录烧杯中物质总质量变化如表所示:(假设气体全部扩散,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时间/min 0 t1 t2 T3 T4
总质量/g 250.00 249.68 249.48 249.34 249.3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每片泡腾片中柠檬酸的质量分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3] 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情景类题目训练:空气
1、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D.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答案】B
【解析】这些年来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导致了全球气温变暖,所以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利用二氧化碳,会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正确;B.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合理,一次性餐具是一种浪费资源的表现,B错误;C.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生成,C正确;D.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以节约资源,有利于实现碳中和,D正确。
2、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 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正确;B.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不正确;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正确;D.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不正确。
3、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在2023年春节来临之际,不少企事业单位员工就地过年。为了缓解大家的思乡之情,各省市开启了各种新型过年活动。我市也组织“家乡风味的厨艺大赛”,下列是小科与妈妈在准备牛排时的对话:
小科叙述中的“ ”可能是(  )
A.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 D.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
【答案】C
【解析】小科叙述中的“ ”是针对木瓜蛋白酶能加速蛋白质分解,联想到学过催化剂加速反应速率的实验原理。A、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是使药品充分反应,没有提高速率,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是为了验证碳酸的生成,与速率无关,不符合题意;C、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加速过氧化氢分解,符合题意;D、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是提供反应物,与速率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4、2022年4月28日,我国科研人员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并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可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该成果可简化为如图所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催化室1内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H2O+CO2一定条件O2+CO
B.晶界铜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电催化室2内CO和H2O生成CH3COOH的过程是复分解反应
D.整个过程将CO2变废为宝,符合绿色科学,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B
【解析】A、 电催化室1内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CO2一定条件O2+2CO ,不符合题意;B、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符合题意; C、 电催化室2内CO和H2O生成CH3COOH的过程,同时生成氧气,不是复分解反应 ,不符合题意; D、 整个过程将CO2变废为宝,符合绿色科学,但需要消耗能量 ,不符合题意;故选B。
5、温州苍南碗窑已有600多年的传统制碗工艺,烧制碗、盘、杯、盏等陶瓷器皿,尤以青花瓷碗闻名。
(1)碗窑古村落可以看作是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下列是瓷器制作工艺流程,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制坯 B.晒坯 C.彩绘 D.烧窑
(3)烧窑过程中,窑工通过减小窑炉风机的转速减弱火势过猛现象。这是因为使陶瓷(  )
A.降低了着火点 B.升高了着火点 C.接触更少空气 D.接触更多空气
【答案】(1)C ( 2)D (3)C
【解析】种群是指某一地区同一物种的总和;群落是指某一地区所有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某一地区,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总和;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为物理变化;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可燃物;第二,助燃剂,通常是氧气;第三,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碗窑古村落中包含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所以属于生态系统;故答案为:C;(2)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所以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ABC都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D;(3)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可燃物;第二,助燃剂,通常是氧气;第三,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烧窑过程中,窑工通过减小窑炉风机的转速减弱火势过猛现象。这是因为使陶瓷接触更好地空气,C正确;故答案为:C。
6、近几年,北极甲烷大爆发,整个北极地区的永久冻结带在快速融化,甲烷冒着泡从水中涌出。随着西伯利亚永久冻结带的融化,甲烷释放量的增长可能会加速气候的变化。
(1)甲烷大量释放到空气中,会加剧   。
(2)甲烷从水中涌出的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是由于受到的   减小。
【答案】(1)温室效应 (2)液体压强
【解析】(1)从题干信息中心可以知道:北极甲烷大爆发,整个北极地区的永久冻结带在快速融化,说明甲烷是温室气体,会加剧温室效应;(2) 液体会对进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液体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液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甲烷从水中涌出的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是由于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故答案为:(1)温室效应(2)液体压强。
7、目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 ℃,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的碳平衡被破坏。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CO2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CO2量,重新实现碳平衡,如图是碳循环和碳中和策略的示意图。
(1)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可采取的碳中和策略②有   。
(2)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除图中策略外,还可用化学方法人工捕获,如将空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写出用氢氧化钾捕获CO2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节能减排,改善能源结构等 (2)2KOH+CO2=K2CO3+H2O
【解析】(1)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可采取的碳中和策略:节能减排,改善能源结构等。 (2)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2KOH+CO2=K2CO3+H2O。
8、太空空间站是供宇航员长期生活的全封闭场所。为保障宇航员正常的生命活动,舱内氧气体积百分比维持在22%左右。其中少部分氧气由宇航员从地球带入太空,而大部分氧气是在太空站就地取材制备出来的。以下是两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方法一:利用宇航员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金属过氧化物反应产生O2,同时降低舱内CO2的浓度。
方法二:将宇航员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水、排出的尿液,经过尿处理、废水净化处理等方式转化成蒸馏水并回收,利用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能,将蒸馏水电解产生氧气。太空舱内对应的物质转化图如图。
(1)方法一中,过氧化钠(Na2O2)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O2=2X+O2,则X的化学式为   。
(2)据测试,每位宇航员在正常工作时每天吸入的空气量为9000升,呼出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从22%降为15%,请通过计算说明,仅通过尿液及生活废水的回收来制备氧气,   ( 选填“能”或“否”)维持空间站内氧气体积含量始终为22%?(有关数据见表格)
产生生活废水量 800克(每人、每天)
排尿液量 1200克(每人、每天)
废水处理、尿处理的蒸馏水回收率 80%
氧气的密度 1.422克/升(太空船内)
(3)目前太空站内往往采取方法二来制取氧气。请结合“太空舱生命保障系统图”,从改善太空舱内宇航员生活环境的角度,说明用这种方式制取氧气的优点(写出一点)。   
【答案】(1)Na2CO3 (2)能 (3)能够实现水和氧气的循环,帮助维持宇航员日常生活
【解析】(1)所给方程式中各原子种类及个数为:钠4、氧8、碳2,反应后为:氧2,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2X中含有4个钠原子、6个氧原子和2个碳原子,则X化学式为 Na2CO3 ;
(2)由表中数据可知, 产生生活废水量每人每天800g,排尿液量每人每天1200g, 废水处理、尿处理的蒸馏水回收率 ,则水的质量为2000g×80%=1600g,设电解水生成氧气质量为x,根据2H2O通电2H2↑+O2↑中H2O与O2↑质量比, 36/1600g=32/x,得x=1422g;则电解水产生氧气体积为1422g/ 1.422克/升 =1000L, 每位宇航员在正常工作时每天吸入的空气量为9000升,呼出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从22%降为15%, 即需氧气量为630L,则仅通过尿液及生活废水的回收来制备氧气,能维持空间站内氧气体积含量始终为22%。(3)采取方法二来制取氧气能够实现水和氧气的循环,帮助维持宇航员日常生活。
9、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做好消毒至关重要,酒精和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剂,但若使用不当可能会引发不良后果。
(1)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明火的作用是   。
(2)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它和洁厕灵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 2HCl + NaClO = NaCl + H2O + X↑,X气体有毒,因此二者不能混合使用。那么X的化学式为   。
【答案】(1)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2)Cl2
【解析】(1)燃烧的条件需要可燃物在助燃剂的作用下,并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明火可以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原子数目都保持不变。反应前有3个氯原子,1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因此反应后也应存在3个氯原子,1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此时还少2个氯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 Cl2 。
10、如图所示是放置在某企业门卫附近,按照“救人第一、救早灭小”原则配置的微型消防站,里面配有干粉灭火器、高压水枪(含水带)、灭火毯、消防服等消防器材。有一次,小宁发现多辆电瓶车接在同一接线板上充电,造成接线板处突然起火。危急时刻,门卫师傅从微型消防站拎出干粉灭火器奔向起火点,迅速将火扑灭。
(1)起火原因最有可能是私拉电线造成电路   (填“短路”或“过载”)引起的。
(2)选择干粉灭火器灭火在灭火方法上与   (填“高压水枪”或“灭火毯“)是一样的。
【答案】(1)过载 (2)灭火毯
【解析】(1)私拉电器连接大功率用电器时,会造成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从而超过电线的最大承载能力,从而引起火灾,故选过载。(2)干粉灭火器和灭火毯,都是通过隔绝可燃物的方法灭火,即二者的灭火原理相同。
11、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搭载中国首台空间应用燃料电池,计划开展燃料电池空间在轨试验。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送到燃料电池中,经过催化剂作用,通过质子交换膜,再与氧气反应,同时产生电流。
(1)请写出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
【答案】(1)2H2+O2 点燃 2H2O (2)反应产物不污染环境(或零排放)
【解析】(1)氢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2H2+O2 点燃 2H2O 。(2)氢燃料电池的反应产物为水,则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反应产物不污染环境(或零排放)。
12、2023年2月,宁波市甲型H1N1流感进入多发期,奥司他韦(C16H28N2O4)主要用于甲型流感的治疗和预防。但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不宜长期服用,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1)1个奥司他韦分子共有 个原子;
(2)奥司他韦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 ;
(3)从组成成分看,奥司他韦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答案】(1) 50 (2)48:7 (3)有机物
【解析】(1)1个奥司他韦分子共有16+28+2+4=50个原子;(2)奥司他韦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2=48:7;(3)奥司他韦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13、抗流感药物“达菲”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对禽流感最有疗效的药物后,全球对达菲的市场需求膨胀,价格上涨几倍,全球蔓延的H1N1甲型流感,早期用达菲有显著效果。“达菲”原料莽草酸是我国传统香料八角茴香的重要成分,根据草莽酸的化学式(C7H10O5)计算:
(1)草莽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草莽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3)174克草莽酸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
(4)目前“达菲”两颗装售价涨至30元,其中一颗“达菲”药物质量为75mg,其中草莽酸占该药质量的80%,而目前草莽酸的市场价为3元/克,则一颗“达菲”中草莽酸的成本价为多少元?
【答案】(1)42:5:40 (2)48.3% (3)84g (4)0.18元
【解析】(1)草莽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0:16×5=842:5:40;(2)草莽酸中碳元素的含量:C%=12×7/(12×7+1×10+16×5)≈48.3%; (3)碳元素质量:174g×48.3%=84g。(4)草莽酸的质量:75mg×80%=0.06g,成本价0.06克×3元/克=0.18元。
14、2022年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体化保护 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 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1)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下 列对节能减排的建议可行的是(  )。
A.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B.推广使用太阳能发电
C.鼓励民众公交出行 D.电脑不用时长时间开着
(2)为了吸收CO2,实现再生转化,我国科学家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CO2和H2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会生成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此方法生产64kg的甲醇,可以回收CO2   kg。
【答案】(1)B;C (2)CO2+3H2催化剂 CH3OH+H2O;88
【解析】(1)在没有很好的替代产品前,不能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A错误;推广使用太阳能发电,代替燃煤发电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B正确;鼓励民众公交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可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C正确;电脑不用时长时间开着会耗费电能,D错误; (2) CO2和H2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会生成甲醇(CH3OH)和水, 反应方程式为 CO2+3H2催化剂 CH3OH+H2O ; 若用此方法生产64kg的甲醇,设可以回收二氧化碳质量为x;根据CO2+3H2催化剂CH3OH+H2O中CO2与CH3OH质量关系,有 44: 32=x:64kg, x=88kg。
15、PPR材料密度为0.90克/厘米3,半透明,用它制水管时需添加阻光材料。以防止水的二次污染.市场上管材质量不一,劣质PPR管因掺入碳酸钙,以致管材强度降低、极易渗水CCTV 10《我爱发明》拦目介绍了快速识别PPR管材优劣方法。具体如下:
A.观察管中的明亮程度,若明亮则未添加阻光材料;B.将管材灼烧,在剩余物中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掺入碳酸钙;C.等质量的劣质管材比优质管材体积略小。据此,取60克PPR管,与2004年后发行的1元硬币捆绑在一起浸没水中 观察管材的浮沉情况。请据此回答:
(1)按照方法C检测,当优质、劣质两种管材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较大的是   管材;
(2)检测方法B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3)PPR管也是塑料管的一种,它的原料是采用可循环再用的环保物料,它属于 (选填无机非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4)取7克的PPR管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22克,水9克,其组成的元素及其原子个数比为   。
【答案】(1)优质 (2)CaCO3+2HCl═CaCl2+H2O+CO2↑ (3)有机合成材料(4)C:H=1:2
【解析】(1) 等质量的劣质管材比优质管材体积略小 ,则当优质、劣质两种管材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较大的是优质管材;(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PPR管是塑料管的一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4)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可知,PPR管中碳元素质量为,氢元素质量为,说明PPR材料中不含氧元素,其中碳和氢原子个数比为。
16、中国“天宫”空间站设计有水处理系统,通过蒸馏将宇航员的汗液、尿液等进行回收处理,并用于电解制氧气。
(1)尿液加热蒸馏时会产生有毒物质,为安全起见,必须在较低温度下使尿液中的水,可采取的方法是   。
(2)3名航天员每天约需1650升氧气,若每天净化回收5.4千克水并全部用于电解制氧气,能否满足航天员呼吸所需?(氧气的密度为1.3克/升,2H2O通电2H2↑+O2↑)
(3)除电解水之外,制取氧气的方法还有:①超氧化物制氧:4KO2+2CO2=2K2CO3+3O2;②氯酸盐热分解制氧:2NaClO32NaCl+3O2↑。在航天器中,最终选择了电解水制氧气,相较方法①和②,其优势是   。
【答案】(1)在低压环境下蒸馏 (2)能满足航天员呼吸所需。(3)原料易得;实现水循环利用;空间站电能充足,无需考虑耗能
【解析】(1)尿液加热蒸馏时会产生有毒物质,为安全起见,必须在较低温度下使尿液中的水,可采取的方法是:在低压环境下蒸馏。(2)解:氧气的质量为1650L×1.3 克/升=2145 克=2.145千克,根据2H2O通电2H2↑+ O2↑中H2O与 O2质量比有,36/5.4kg=32/x,x=4.8kg 。因为4.8kg>2.145kg,能满足航天员呼吸所需。
17、2022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中和”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实现碳中和,一是 要减排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发展增汇技术即二氧化碳的吸收技术。
资料一:浙江大学研发了“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用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碳。
资料二: 2020年1月,李灿院士领先的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在兰州试车成功。
(1)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该技术,本质是利用微藻的   作用实现固碳。自然界中的淀粉一般也是通过绿色植物的该生理活动合成,请写出该生理活动的文字表达式:
   。
(2)“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简单流程如图,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据图分析,甲醇合成时,利用氢能合成甲醇的反应物为   ;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二氧化碳,则3.2吨甲醇(CH3OH)与   吨二氧化碳含碳量相当。
(3)碳中和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请你例举一条生产、生活中减少碳排放的措施:  。
【答案】(1)光合;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氢气和二氧化碳;4.4 (3)少开私家车(合理即可)
【解析】(1)藻类作为植物,能够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生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所以 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该技术,本质是利用微藻的光合作用实现固碳。 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为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醇合成时,利用氢能合成甲醇的反应物为 H2和CO2;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二氧化碳 , 3.2吨甲醇(CH3OH) 中碳的质量为:mc=mCH3OH×C%=3.2g×=1.2g;所以二氧化碳中也含有1.2g碳,二氧化碳中的碳二氧化碳中占得比例是=;所以mco2=1.2g/()=4.4g (3) 少开私家车,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节约用纸等。
18、2021年12月9日下午,天宫课堂开讲,这是我国空间站时代的第一课。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展示了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等物理现象,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
[实验一]浮力消失实验,现象:地面上,乒乓球会浮在水面上。但当王亚平在太空中,将乒乓球送入水中却静止在水中间,如图。
[实验二]水膜张力,现象:王亚平将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并抽出后,形成一个水膜。随后,她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小纸花,纸花在水膜上绽放,水膜却依然完好。
[实验三]水球光学实验,现象:当实验二中的水膜经注水变成大水球后,再往水球中注人空气,水球上形成一大一小,一正一反的双重人像。
[实验四]泡腾片实验,现象:在这项实验中,在地球.上同学将泡腾片放进水杯中时容器底部产生细密的气泡,不断浮出水面。但当王亚平往水球里塞入泡腾片,水球中产生很多小气泡,但气泡并没有离开水
球,而是一直附着在水球内部,如图。
(1)在实验一中,由于天宫一号在太空中处于   状态,玻璃杯中的水不受重力,所以水不会对乒乓球产生浮力作用,乒乓球就不会浮起来。
(2)在实验二中,往水膜里注水,很快能变成一个大水球,这说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的特点。
在实验三中,向水球中注人空气后,中间形成的正立、缩小的像,是因为空气泡对光具有  作用,其成像特点类似于   镜。
(3)在实验四中所用的泡腾片溶于水时,其成分中碳酸氢钠(NaHCO3)与柠檬酸(C、H、O)发生反应为:3NaHCO3 +C6 H7O8=Na3C6H5O7+3H2O十3CO2↑。
现将1片泡腾片(4g/片)加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记录烧杯中物质总质量变化如表所示:(假设气体全部扩散,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时间/min 0 t1 t2 T3 T4
总质量/g 250.00 249.68 249.48 249.34 249.3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每片泡腾片中柠檬酸的质量分数。
【答案】(1)失重 (2)相互作用力;发散﹑凹透 (3)24%
【解析】(1)在实验一中,由于天宫一号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玻璃杯中的水不受重力,所以水不会对乒乓球产生浮力作用,乒乓球就不会浮起来。(2)在实验二中,往水膜里注水,很快能变成一个大水球,这说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在实验三中,向水球中注人空气后,中间形成的正立、缩小的像,是因为空气泡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其成像特点类似于凹透镜。(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g-249.34g=0.66g;设泡腾片中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x,
3NaHCO3 +C6 H7O8=Na3C6H5O7+3H2O十3CO2↑ ;
207 132
4gx 0.66g
;解得:x=2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