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3] 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情景类题目训练: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
1、去年7月初,小科参观了“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他对用金箔制作的太阳神鸟(空气中保存完好)、用铜制作的太阳形器、用玉石(含Al2O3)制作的四节玉琮、用铜锡合金制作的青铜大立人作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保存太阳神鸟时需隔绝空气以防被氧化 B.加工太阳形器时未体现金属延展性
C.清洗玉琮时可使用稀盐酸等强酸性溶液 D.制作大立人时需几种金属熔合在一起
【答案】D
【解析】A.太阳神鸟用金箔制成,而金箔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不易被氧化,故A错误;B.加工太阳形器时,金属的形状肯定要发生改变,肯定利用金属的延展性,故B错误;C.玉石中的Al2O3会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C错误;D.青铜大立人用铜锡合金制作,需要几种金属熔合在一起,故D正确。故选D。
2、“宏观-微观一符号一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2022年11月29日,神州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火箭助推器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微观构成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从最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C.从符号表征看: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4
D.从宏观物质看:反应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答案】D
【解析】A、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B、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不符合题意; C、 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4 ,不符合题意;D、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符合题意;故选D。
3、2021年9月,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如图为合成第一步中利用氢气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由一种原子构成 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6:9 D.乙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等
【答案】A
【解析】A、由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3H2+CO2=CH4O+H2O,甲物质由分子构成,符合题意;B、 该反应生成物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 ,不符合题意;C、 生成物的质量比为32:18=16 : 9 ,不符合题意;D、 乙和丁中同种元素为氧元素,化合价相等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二氧化碳汽化吸热完成制冰的直冷制冰新技术。下列相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
A.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水不属于氧化物
B.液态CO2汽化属于化学变化
C.该制冰新技术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D.该制冰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本身都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A、 二氧化碳和水都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 液态CO2汽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不符合题意;C、 该制冰新技术节约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符合题意;D、 该制冰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本身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
5、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青铜面具和黄金面具,是我国考古史上非常重要的文物。出土的青铜面具表面有不少铜锈(Cu2(OH)2CO3),而黄金面具色泽光亮,最薄处仅2 m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铜裸露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成铜锈 B.越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越容易生成氧化物
C.金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用来做面具 D.铜生成铜锈的过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答案】A
【解析】铜与水和氧气反应才会生锈,故A错误符合题意;越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越容易生成氧化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金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用来做面具,故C正确不合题意;铜生成铜锈的过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
6、小宁同学在做完铁与稀硫酸反应实验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M全部倒入盛有一小块铜锌合金的烧杯中,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对此他有如下的实验现象和结论:①M中不可能含铁单质;②烧杯中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③滤液中一定含有ZnSO4和FeSO4;④滤渣中可能含有三种金属单质;⑤滤液中可能含有两种金属离子。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①将铁与硫酸反应后的混合物M全部倒入盛有一小块铜锌合金的烧杯中,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混合物中溶液成分为硫酸和硫酸亚铁,M中不可能含铁单质,正确;②若锌过量,烧杯中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错误;③滤液中一定含有ZnSO4,可能含有FeSO4,错误;④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可能有锌,可能含有三种金属单质,正确;⑤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锌,可能有硫酸亚铁,可能含有两种金属离子 ,正确;故选B。
7、2021年9月,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如图为前驱反应中利用氢气和二氧化碳制“净零”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了三种分子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4 ∶ 1
C.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由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CO2+3H2一定条件CH4O+3H2O; A、生成了两种分子 ,不符合题意; B、 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3 ∶ 1 ,不符合题意;C、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符合题意; D、 该反应生成物中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 ,不符合题意;故选C。
8、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的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和燃料如表所示。奥运火炬的迭代,体现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下列有关两种火炬的说法正确的是( )
“祥云”火炬 “飞扬”火炬
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 铝合金 碳纤维复合材料
燃料 丙烷(C3H8) 氢气(H2)
A.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都属于金属单质 B.燃料都具有氧化性
C.燃料燃烧后,生成物都有水 D.燃料都属于有机物
【答案】C
【解析】A.“飞扬”火炬的材料不属于金属单质,故A错误;B.氢气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C.丙烷和氢气燃烧都生成水,故C正确;D.氢气属于无机物,故D错误。故选C。
9、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出土了许多青铜器。如图一件青铜器表面布满绿色物质。青铜是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Cu,Sn(锡)合金,与纯铜相比,耐磨且耐腐蚀。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青铜器表面的绿色物质是Cu与空气中的CO2、O2、H2O共同作用的结果
B.青铜是Cu和Sn(锡)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C.用CuSO4溶液能验证Cu,S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古代用铜作器皿,主要是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弱
【答案】B
【解析】A、 青铜器表面的绿色物质是铜绿,是Cu与空气中的CO2、O2、H2O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符合题意;B、青铜是铜和锡形成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用CuSO4溶液与金属锡反应,能验证Cu,S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不符合题意; D、 古代用铜作器皿,主要是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弱,不易锈蚀,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为提高广大市民骑电瓶车出行的安全,今年国家大力推行新国标电瓶车,下图甲为电瓶车的结构图、表为结构的主要成分或材料:
(1)如图电瓶车的把手、车胎、外壳、电池中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结构是 。
(2)铜丝能作为连接电瓶车中灯泡和电池的导线,这是利用了金属铜具有良好的 性。
(3)锂电池是目前比较前沿的电池技术,在电池放电时采用Li和MnO2进行反应生成LiMnO2。请写出锂电池放电时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车胎、外壳 (2)导电 (3)Li+MnO2=LiMnO2
【解析】(1) 电瓶车中车胎、外壳所用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2)铜丝能作为连接电瓶车中灯泡和电池的导线,这是利用了金属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3)由题中信息可知Li和MnO2反应生成LiMnO2,反应方程式为Li+MnO2=LiMnO2。
11、在佛教中受到尊敬和供奉的舍利子是得道高僧们死后火化所产生的结晶体,如图1。网上有视频解释如何用鸡骨头制作“舍利子”:将鸡骨头进行高温灼烧,先将骨骼中的有机物碳化直到完全分解,得到骨灰。骨灰的成分主要为羟基磷酸钙以及未燃烧完的碳。对骨灰进一步高温灼烧,骨灰会被熔化,温度更高时,羟基磷酸钙分解为磷酸钙,分解率与温度的关系 如图2所示。磷酸钙会在1300℃左右熔化,冷却后形成白色有玻璃光泽的坚硬小球,即“鸡骨 舍利子”。在此过程中若有其它元素进入,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
(1)磷酸钙[Ca3(PO4)2]在物质分类中属于_____;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得道高僧”的火化仪式往往比较隆重,火化持续时间更长,会比一般僧人更容易得到“舍利子”,请从舍利子形成原因的角度进行分析。
【解析与答案】(1)磷酸钙在物质分类中属于盐;答案为C ;(2)舍利子的形成需要羟基磷酸钙分解和磷酸三钙的熔化,这两者都需要达到1300℃高温灼烧。古时候一般僧人火化时温度不容易达到这个条件。只有信徒较多的高僧,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火化所用的可燃物充足,能达到形成“舍利子”的温度,所以比普通人更容易形成“舍利子” 。
12、现代炼铁的主要方法是高炉炼铁,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的进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经发生系列反应后最终得到生铁(如图所示)。
(1)从出铁口得到的为生铁,含 2%~4.5%的碳,在物质分类上其属于 。
(2)用赤铁矿(Fe2O3)为原料炼铁需要还原剂CO,其来源是以焦炭为原料,经①与②两个化学变化过程,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某大型高炉年产生铁4×106吨(设生铁的含铁质量分数为98%,在冶炼过程中铁的损耗不计),则需要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70%的赤铁矿石多少万吨
【答案】(1)混合物 (2)C+CO2高温 2CO (3)800万吨
【解析】(1)生铁是铁与碳形成的合金,属于混合物;(2) 反应②为碳与二氧化碳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CO2高温 2CO ;(3)解:设需要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70%的赤铁矿石x吨,根据3CO+ Fe2O3高温2Fe+3CO2中Fe2O3与Fe的质量关系有,160/70%x=112/(4×106吨×90%)x=8×106 吨=800万吨。
13、为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嘉兴开展了有轨电车建设,如图为嘉兴有轨电车的效果图。其中嘉兴南站一安乐路的有轨电车已经于今年6月底试运行,该线全长约20千米,单车座位约250人,全程运行平均速度可达24千米/小时。
(1)为防止钢轨生锈,要在钢轨上喷涂防锈涂料。该防锈方法的原理是 。
(2)有轨电车运行后,电车从嘉兴南站出发车行驶到安乐路站,全程约需要多少时间
(3)已知某50座的燃油大客车每百公里耗油20L,燃烧1升汽油排放二氧化碳2.4千克。若有轨电车从嘉兴南站到安乐路站运行一趟所坐满的乘客全由该大客车来运输,使用有轨电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多少千克 (假设有轨电车不排放二氧化碳)
【答案】(1)隔绝氧气和水或隔绝空气(2) 50min (3)48千克或86.4 千克
【解析】(1)为防止钢轨生锈,要在钢轨上喷涂防锈涂料。该防锈方法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或隔绝空气。解: ;(3)解:mCO2=5×20公里×2.4千克×20L/100公里=48千克;如果按一辆大巴来回接送,那就是开 9 次,结果是 86.4 千克。
14、2021年11月1日建党100周年纪念币开始兑换,纪念币外环部分是铜锌合金。为测定外环的铜锌合金(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制作硬币材料余料样品粉末10g于烧杯中,加入稀硫酸,用精密仪器测得反应中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的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样品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g。
(2)该样品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完全反应,过滤,滤液中锌元素的质量为 g。
【答案】(1)0.2 (2)35% (3)6.5
【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当加入100g稀硫酸时,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9.8g,则生成氢气的质量:100g+10g-109.8g=0.2g;(2)设g黄铜粉末中锌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 H2↑ 中Zn与 H2↑质量关系有,65:2=x:0.2g 得x=6.5g ,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g-6.5g)/10g×100%=35%。(3)反应结束后,样品中的锌全部进入溶液,因此滤液中锌元素的质量等于样品中锌的质量,即6.5g。
15、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请回答:
(1)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领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铝合金等,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2)我国对石墨烯技术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 性。
(3)我国白主设计建造的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使用了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其中橡胶属于 (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复合材料
(4)我国在氢能汽车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氢为燃料的电池技术。
氢气作为理想能源前景广阔,现通过生物法制得的氢气中混有CO、O2和水蒸气等(氢气的体积分数通常为60%~90%),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灼热的Cu丝和干燥装置。该除杂方案是否正确? ,理由是 。
【答案】(1)铝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膜(Al2O3)可以保护内部金属铝 (2)导电性
(3)b (4)不正确;通过灼热的铜丝网时,混合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
【解析】(1)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膜(Al2O3)可以保护内部金属铝;(2)石墨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导电性。(3)有机高分子材料又称聚合物或高聚物,一类由一种或几种分子或分子团(结构单元或单体)以共价键结合成具有多个重复单体单元的大分子。它们可以是天然产物如纤维、蛋白质和天然橡胶等,也可以是用合成方法制得的,如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等非生物高聚物等。故选b。(4)该除杂方案不正确,理由是:通过灼热的铜丝网时,混合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
16、垃圾分类及利用垃圾发电和产生沼气等是目前世界各国处理垃圾的常用办法。当垃圾中的生物体在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腐烂时,会放出一种气体,我们把它称为沼气。沼气通常含有60%的甲烷(CH4),其余的大部分是CO2。沼气是很好的燃料,可用于家庭烹调、取暖和照明。目前我国农村中建造了大量的沼气池,据测算,平均每立方米大小的沼气池一天产生沼气量是0.2m3.而每立方米的沼气可以供6口之家三餐的烹调所用,可以使3吨的卡车运行3千米,可以点亮60W电灯工作6小时。请问:
(1)甲烷是一种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每立方米的沼气最多可转化 焦的电能:
(3)沼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 。
(4)垃圾发电已经在世界各国兴起,利用焚烧炉的火焰加热锅炉,所产生的蒸汽可以带动发电机组。据计算,每燃烧1吨垃圾,可以得到7.2×108J的电能,这些能量相当于多少千克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烟煤的热值约2.9×107J/kg)
【答案】(1)有机物 (2)1.296×106J (3)CH4+O2点燃 CO2+2H2O (4)24.8kg。
【解析】(1)根据甲烷的化学式CH4可知,它含有大量碳元素,应该为有机物。(2)每立方米的沼气最多可转化的电能:W=Pt=60W×(3600s×6)=1.296×106J; (3)甲烷与氧气在空气中点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O2点燃 CO2+2H2O;(4)这些热量相当于燃烧烟煤的质量:。
17、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源于宋代名作《千里江山图》(如图甲)。
(1)《千里江山图》色彩艳丽,璀璨夺目,这与所用矿石颜料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有关。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开始利用赭石炼铁,主要反应原理是Fe2O3+3CO高温2Fe +3CO2,其中属于还原剂的是 。
(2)高温中属于的置模拟炼铁。A为尾气处理装置,它具备吸收CO2与收集CO的功能,请画出两根导管a、b在瓶A中的部分。
(3)丙图是玻璃管中氧化铁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请画出生成铁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和坐标。
(4)实际生产中工厂常用100吨含Fe203的质量分数为80%的铁矿石炼铁,求可提炼出含铁的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多少吨?(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CO (2)见解析 (3)见解析 (4)58.3t
【解析】(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时,一氧化碳为还原剂,氧化铁为氧化剂; (2)A装置吸收二氧化碳且收集CO,则需长导管进气,以便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利用排液体法收集CO,则排水也需长导管,由此绘制图像;(3)由图像可知,当时间在t1时,氧化铁开始被还原,即铁开始生成,至t2时反应结束,此时铁的质量为,即铁的质量与时间关系图像起点为(0,t1),然后开始增加,至点(t2,11.2)是保持不变,由此绘制图像。
(4)设 可提炼出含铁的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 质量为x,根据化学方程式:Fe2O3+3CO高温2Fe +3CO2中Fe2O3与Fe 质量关系有,160:112= 100t×80%: 96%x,x=58.3t 。
18、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外学习任务:调查化工颜料店出售的涂料添加剂“银粉”是什么金属?某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分别获得了“银粉”可能是银粉、铝粉、锌粉这三种不同结果。为了确定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 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为了进一步确定“银粉”是铝还是锌, 学习小组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并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在绘制锌的图像时,a点所对应的锌的质量m为多少 (通过计算回答)
(3)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 克。根据上图可知,“银粉”是 ,另请计算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气泡 (2)6.5g (3)铝粉;14.6%
【解析】(1)银不与盐酸反应,铝和锌都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所以加入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可证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由图像可知,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为0.2克,设锌的质量为x;根据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中 Zn与H2↑质量关系有, 65:2=x:0.2g得 x=6.5g; (3)产生0.2克氢气所用锌质量为6.5克,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g,说明“银粉”为铝粉,由氢元素质量守恒可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7.3g,则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3] 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情景类题目训练: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
1、去年7月初,小科参观了“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他对用金箔制作的太阳神鸟(空气中保存完好)、用铜制作的太阳形器、用玉石(含Al2O3)制作的四节玉琮、用铜锡合金制作的青铜大立人作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保存太阳神鸟时需隔绝空气以防被氧化 B.加工太阳形器时未体现金属延展性
C.清洗玉琮时可使用稀盐酸等强酸性溶液 D.制作大立人时需几种金属熔合在一起
2、“宏观-微观一符号一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2022年11月29日,神州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火箭助推器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微观构成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从最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C.从符号表征看: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4
D.从宏观物质看:反应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3、2021年9月,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如图为合成第一步中利用氢气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由一种原子构成 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6:9 D.乙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等
4、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二氧化碳汽化吸热完成制冰的直冷制冰新技术。下列相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
A.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水不属于氧化物 B.液态CO2汽化属于化学变化
C.该制冰新技术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D.该制冰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本身都发生变化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青铜面具和黄金面具,是我国考古史上非常重要的文物。出土的青铜面具表面有不少铜锈(Cu2(OH)2CO3),而黄金面具色泽光亮,最薄处仅2 m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铜裸露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成铜锈 B.越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越容易生成氧化物
C.金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用来做面具 D.铜生成铜锈的过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6、小宁同学在做完铁与稀硫酸反应实验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M全部倒入盛有一小块铜锌合金的烧杯中,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对此他有如下的实验现象和结论:①M中不可能含铁单质;②烧杯中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③滤液中一定含有ZnSO4和FeSO4;④滤渣中可能含有三种金属单质;⑤滤液中可能含有两种金属离子。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2021年9月,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如图为前驱反应中利用氢气和二氧化碳制“净零”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了三种分子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4 ∶ 1
C.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8、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的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和燃料如表所示。奥运火炬的迭代,体现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下列有关两种火炬的说法正确的是( )
“祥云”火炬 “飞扬”火炬
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 铝合金 碳纤维复合材料
燃料 丙烷(C3H8) 氢气(H2)
A.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都属于金属单质 B.燃料都具有氧化性
C.燃料燃烧后,生成物都有水 D.燃料都属于有机物
9、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出土了许多青铜器。如图一件青铜器表面布满绿色物质。青铜是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Cu,Sn(锡)合金,与纯铜相比,耐磨且耐腐蚀。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青铜器表面的绿色物质是Cu与空气中的CO2、O2、H2O共同作用的结果
B.青铜是Cu和Sn(锡)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C.用CuSO4溶液能验证Cu,S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古代用铜作器皿,主要是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弱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为提高广大市民骑电瓶车出行的安全,今年国家大力推行新国标电瓶车,下图甲为电瓶车的结构图、表为结构的主要成分或材料:
(1)如图电瓶车的把手、车胎、外壳、电池中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结构是 。
(2)铜丝能作为连接电瓶车中灯泡和电池的导线,这是利用了金属铜具有良好的 性。
(3)锂电池是目前比较前沿的电池技术,在电池放电时采用Li和MnO2进行反应生成LiMnO2。请写出锂电池放电时的化学方程式 。
11、在佛教中受到尊敬和供奉的舍利子是得道高僧们死后火化所产生的结晶体,如图1。网上有视频解释如何用鸡骨头制作“舍利子”:将鸡骨头进行高温灼烧,先将骨骼中的有机物碳化直到完全分解,得到骨灰。骨灰的成分主要为羟基磷酸钙以及未燃烧完的碳。对骨灰进一步高温灼烧,骨灰会被熔化,温度更高时,羟基磷酸钙分解为磷酸钙,分解率与温度的关系 如图2所示。磷酸钙会在1300℃左右熔化,冷却后形成白色有玻璃光泽的坚硬小球,即“鸡骨 舍利子”。在此过程中若有其它元素进入,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
(1)磷酸钙[Ca3(PO4)2]在物质分类中属于_____;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得道高僧”的火化仪式往往比较隆重,火化持续时间更长,会比一般僧人更容易得到“舍利子”,请从舍利子形成原因的角度进行分析。
12、现代炼铁的主要方法是高炉炼铁,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的进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经发生系列反应后最终得到生铁(如图所示)。
(1)从出铁口得到的为生铁,含 2%~4.5%的碳,在物质分类上其属于 。
(2)用赤铁矿(Fe2O3)为原料炼铁需要还原剂CO,其来源是以焦炭为原料,经①与②两个化学变化过程,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某大型高炉年产生铁4×106吨(设生铁的含铁质量分数为98%,在冶炼过程中铁的损耗不计),则需要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70%的赤铁矿石多少万吨
13、为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嘉兴开展了有轨电车建设,如图为嘉兴有轨电车的效果图。其中嘉兴南站一安乐路的有轨电车已经于今年6月底试运行,该线全长约20千米,单车座位约250人,全程运行平均速度可达24千米/小时。
(1)为防止钢轨生锈,要在钢轨上喷涂防锈涂料。该防锈方法的原理是 。
(2)有轨电车运行后,电车从嘉兴南站出发车行驶到安乐路站,全程约需要多少时间
(3)已知某50座的燃油大客车每百公里耗油20L,燃烧1升汽油排放二氧化碳2.4千克。若有轨电车从嘉兴南站到安乐路站运行一趟所坐满的乘客全由该大客车来运输,使用有轨电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多少千克 (假设有轨电车不排放二氧化碳)
14、2021年11月1日建党100周年纪念币开始兑换,纪念币外环部分是铜锌合金。为测定外环的铜锌合金(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制作硬币材料余料样品粉末10g于烧杯中,加入稀硫酸,用精密仪器测得反应中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的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样品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g。
(2)该样品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完全反应,过滤,滤液中锌元素的质量为 g。
15、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请回答:
(1)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领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铝合金等,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2)我国对石墨烯技术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 性。
(3)我国白主设计建造的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使用了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其中橡胶属于 (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复合材料
(4)我国在氢能汽车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氢为燃料的电池技术。
氢气作为理想能源前景广阔,现通过生物法制得的氢气中混有CO、O2和水蒸气等(氢气的体积分数通常为60%~90%),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灼热的Cu丝和干燥装置。该除杂方案是否正确? ,理由是 。
16、垃圾分类及利用垃圾发电和产生沼气等是目前世界各国处理垃圾的常用办法。当垃圾中的生物体在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腐烂时,会放出一种气体,我们把它称为沼气。沼气通常含有60%的甲烷(CH4),其余的大部分是CO2。沼气是很好的燃料,可用于家庭烹调、取暖和照明。目前我国农村中建造了大量的沼气池,据测算,平均每立方米大小的沼气池一天产生沼气量是0.2m3.而每立方米的沼气可以供6口之家三餐的烹调所用,可以使3吨的卡车运行3千米,可以点亮60W电灯工作6小时。请问:
(1)甲烷是一种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每立方米的沼气最多可转化 焦的电能:
(3)沼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 。
(4)垃圾发电已经在世界各国兴起,利用焚烧炉的火焰加热锅炉,所产生的蒸汽可以带动发电机组。据计算,每燃烧1吨垃圾,可以得到7.2×108J的电能,这些能量相当于多少千克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烟煤的热值约2.9×107J/kg)
17、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源于宋代名作《千里江山图》(如图甲)。
(1)《千里江山图》色彩艳丽,璀璨夺目,这与所用矿石颜料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有关。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开始利用赭石炼铁,主要反应原理是Fe2O3+3CO高温2Fe +3CO2,其中属于还原剂的是 。
(2)高温中属于的置模拟炼铁。A为尾气处理装置,它具备吸收CO2与收集CO的功能,请画出两根导管a、b在瓶A中的部分。
(3)丙图是玻璃管中氧化铁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请画出生成铁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和坐标。
(4)实际生产中工厂常用100吨含Fe203的质量分数为80%的铁矿石炼铁,求可提炼出含铁的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多少吨?(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8、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外学习任务:调查化工颜料店出售的涂料添加剂“银粉”是什么金属?某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分别获得了“银粉”可能是银粉、铝粉、锌粉这三种不同结果。为了确定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 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为了进一步确定“银粉”是铝还是锌, 学习小组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并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在绘制锌的图像时,a点所对应的锌的质量m为多少 (通过计算回答)
(3)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 克。根据上图可知,“银粉”是 ,另请计算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