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3] 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情景类题目训练:地球和宇宙
1、第19届亚运会原定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在杭州开幕。下列有关这天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月相是新月 B.浙江各地区昼夜等长
C.地球运行到图中③④之间 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温州城区坐落于温瑞平原,被瓯江、楠溪江等分割成几块(如图所示),向内纵深地区湖荡连绵。形成这种地形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冰川 B.流水 C.风力 D.生物
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托木尔峰(如图)终年白雪皑皑,奇特的自然地貌犹如鬼斧神工。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海浪 B.冰川 C.流水 D.风力
4、今年3月24日我国南部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月掩金星”天象:金星的光芒被月亮掩盖,如同日食一般。
下列模拟图能表示当时金星、地球、月亮位置关系的是( )
A. B. C. D.
5、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在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2月6日18时24分再次发生7.8级地震。下列关于此次地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地震的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发生地震后,应立即转移人群至空旷安全地带,防止余震的发生
C.此次地震释放大量能量,会引起地形的变化
D.地震后,卫生防疫部门对灾区应进行大规模的消毒杀菌行动
6、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3月8日早上5时15分,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发生4.5级地震,广东省地震局官网消息,震中当地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报告,当地群众情绪稳定。当地震发生时,可采取的自我保护应急措施有( )
①乘汽车逃命 ②迅速跑到开阔的地方 ③乘电梯下楼逃生
④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下面,就地避震 ⑤站着不动
A.①③ B.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7、2022年11月29日(农历十一月初六),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发射成功,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当天的月相是( )
A. B. C. D.
8、2022年9月18日14时44分,中国台湾花莲县(北纬23.15°,东经121.35°)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造成台湾全岛震感强烈,浙江的宁波(约东经121°,北纬30°)等地反映震感明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宁波市既处于北半球又处于东半球
B.台湾处在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是地震多发地区
C.地震发生时,高层住宅的室内人员应到厨房、卫生间等狭小的空间进行躲避
D.地球内部力量是此次地震的动力来源
9、2022年6月5日(农历五月初七),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并顺利将神舟14号载人飞船送人预定轨道;下午5点42分,神舟14号载人飞船完成和空间站核心舱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的月相是上弦月是平衡的
B.这一天起接下来一周内,白昼逐渐变短,夜晚逐渐变长
C.对接成功后的组合体运行时可视为绕地球做匀速运动,则组合体受力
D.对接成功时,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2022年5月12日,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发布了如图所示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该黑洞距离我们2.59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431万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年是长度单位
B.所有恒星演化的最后阶段都变成黑洞
C.该黑洞虽然是银河系中心,但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D.该图片显示的是该黑洞周边2.59万年前的景象
11、2022年第12号台风“梅花”于9月8日生成,后向西北移动。9月14日20时30分左右,“梅花”在浙江舟山普陀沿海一带(29.9°N、122.3°E)登陆。下列叙述中有误的是( )
A.侵袭我国的台风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B.“梅花”登录的位置处于地球的北半球、东半球
C.台风来临时,应关紧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尽量不要外出
D.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巨浪,并引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
12、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被誉为“地球之巅”。2020年5月27日,我国高程测查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峰顶测量任务。下列关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和登顶当天地球公转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板块碰撞形成、登顶当天地球位置处于①~②之间
B.板块张裂形成、登顶当天地球位置处于①~②之间
C.板块碰撞形成、登顶当天地球位置处于④~①之间
D.板块张裂形成、登顶当天地球位置处于④~①之间
13、2021年1月15日,一场“灭国级”火山灾难在汤加海域爆发,火山灰遮蔽了汤加的全部领土,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下列有关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喷出的物质有气态、液态两种 B.火山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C.火山喷发可以释放大量的核能 D.我国属于多火山国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2021年7月18日(农历六月初九)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传回拍摄的火星全景日落视频,视频中还能听到呼呼的风声。下列有关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这一天地球运动到①和②之间
B.探测器与地面控制系统靠超声波传递信息
C.传回的视频中能听到风声,说明火星上有大气层
D.三天前,若天气晴好,浙江各工的夜空可以看到满月
15、2022年11月8日,一场千载难逢的天象“月全食掩天王星”悄然登场!在全食阶段,恰好又发生“月掩天干细胞王星”,相关天文专家表示,这样的天象堪称“千年一遇”,下一次要等到4344年!请问,在当天月相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16、从全球来看,今年强震已发生多次,我国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111次,最大地震是1月30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的6.1级地震。科学的避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员伤亡。以下避震方法中你认为不合理的做法是( )
A.如果在室内(楼房),可选择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小跨度卫生间、厨房等处躲藏
B.如果在室外,要躲在高大建筑附近、高架桥下
C.若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在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序撤离
D.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17、2022 年诸多罕见的天象奇观排成队让不少人眼花缭乱。在经历了流星雨,“五星合月”“七星连珠”、日食等天象大戏后,11月8日,出现了月全食的超级血月!如图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天肯定是农历初一 B.这天月球所处的位置是1
C.如某日月球运行在位置4时,月相是下弦月 D.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月食,否则会危害眼睛健康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2022年10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在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发现了1个尺度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该系统比银河系大20倍,为研究宇宙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关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年作为时间单位,可以衡量银河系的直径
B.热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且温度相应下降
C.宇宙的结构层次是: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D.“地心说”宇宙体系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是发展“日心说”宇宙体系
19、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自2021年10月16日与空间站对接后开始太空飞行,空间站距离地面约为400千米,环绕地球一圈的时间约为90分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在经历183天的在轨飞行后,神州十三号于2022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六) 9时56分成功降落地面,标志着我国的航天航空技术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1)空间站在环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 (填“不变”或“改变”) ;从空间站的视角看,地球在 (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自转。
(2)如图甲所示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在神州十三号返回的这天,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选填“AB”、“BC”、 “CD”、“DE" ),当天月相是图乙中的 。
(3)已知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现将神州十三号的运动轨迹近似看成圆形且与赤道在同一平面上(图丙),计算其绕行地球的平均速度约是多少千米/时?(圆的周长公式L=2πr,π取3)
20、2021年10月14日,“羲和号”探日卫星顺利升空,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
(1)太阳是一颗 (选填“恒星”或“行星”)。
(2)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产生的。
(3)“羲和号”运行在距离地面大约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如果你是“羲和号”的设计师,根据其工作环境,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是 等方面。
2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功实现了人类在月球背面的首次软着陆,为人类探索月球打开了新的篇章。
(1)月球土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钛等多种金属矿物,工业上常利用钛矿石(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冶炼金属钛,FeTiO3中Ti元素的化合价是 。
(2)嫦娥四号还成功地完成了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搭载的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中,有空气、水、土壤、果蝇、酵母和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四种种子等,通过光导管引进月球表面自然光线,这些组成了一个 。下图为拟南芥的分类地位图示,在二歧式检索表中包含了拟南芥和玉米、银杏等植物,则其中表示拟南芥的是 (选填“P”、“Q”、“R”或“S”)。
(3)月昼时,在月球背面观察太阳,可以发现太阳相对月球应该是 (选填“东升西落”或“西升东落”)。
(4)嫦娥四号受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影响,温度最低时可达零下200℃,最高可超过10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而探头等设备运行温度一般为-40~+50℃左右,一旦温度超出正常范围可能会造成设备的功能失效,甚至损坏。上海硅酸盐所研制的低吸辐比柔性薄膜二次表面镜为巡视器的正常工作提供温控保障,低温多层隔热组件,能使这些部件的温度保持在正常运行温度范围内,可以双向隔热,由此可知这种材料的热学特性是 。
22、今年5月15日07 时18 分,“天问一号”终于在火星上稳稳地着陆,火星上留下中国的“脚印”,同时也为我国的宇宙探测之路迈出重要一步。“祝融号”火星车将对火星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大气、水冰、磁场等展开科学探索。
(1)如图1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用图1中字母表示)。
(2)着陆器离开着陆运载器后,利用缓冲火箭和姿态控制火箭进行二次减速,从力的作用效果看,这说明 。
(3)着陆器带着火星车(图2)在一定高度实现悬停,之后是竖直下降着陆。为减缓触地瞬间的冲击力,此过程反推火箭一直是点燃的。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着陆器与火星车整体只受到重力G与反推力F的作用。从悬停到着陆,整个过程反推力的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则处于匀速下降的阶段为 。(用图3中字母表示)
(4)探测发射前,在地球水平地面上进行了测试,“祝融号”火星车匀速直线行驶240m用时60min,若车的质量为240kg,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300N,6个网状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4m2。火星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帕?(g取10N/k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3] 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情景类题目训练:地球和宇宙
1、第19届亚运会原定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在杭州开幕。下列有关这天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月相是新月 B.浙江各地区昼夜等长
C.地球运行到图中③④之间 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答案】C
【解析】A. 月相是以农历的日期为主,农历八月十五,是满月,所以A错误; B. 2022年9月10日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的人来说昼长于夜,B错误;C.③是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④是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间是9月23日左右,所以9月10日 ,浙江各地区运行在③和④之间,正确;D.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故答案为:C。
2、温州城区坐落于温瑞平原,被瓯江、楠溪江等分割成几块(如图所示),向内纵深地区湖荡连绵。形成这种地形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冰川 B.流水 C.风力 D.生物
【答案】B
【解析】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主要是受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流水(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石灰岩溶蚀形成溶洞、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泥沙沉积形成平原和三角洲、大峡谷; 温州城区坐落于温瑞平原,被瓯江、楠溪江等分割成几块(如图),向内纵深地区湖荡连绵。形成这种地形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 故答案为:B。
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托木尔峰(如图)终年白雪皑皑,奇特的自然地貌犹如鬼斧神工。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海浪 B.冰川 C.流水 D.风力
【答案】B
【解析】外力作用是有——冰川,风化,水的搬运、侵蚀作用,植物的破坏等因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托木尔峰(如图)终年白雪皑皑,奇特的自然地貌犹如鬼斧神工。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冰川;故答案为:B。
4、今年3月24日我国南部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月掩金星”天象:金星的光芒被月亮掩盖,如同日食一般。
下列模拟图能表示当时金星、地球、月亮位置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今年3月24日我国南部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月掩金星”天象:金星的光芒被月亮掩盖 ,说明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挡住了太阳的光,所以A正确;故答案为:A。
5、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在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2月6日18时24分再次发生7.8级地震。下列关于此次地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地震的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发生地震后,应立即转移人群至空旷安全地带,防止余震的发生
C.此次地震释放大量能量,会引起地形的变化
D.地震后,卫生防疫部门对灾区应进行大规模的消毒杀菌行动
【答案】A
【解析】A. 土耳其发生地震的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A错误;B. 发生地震后,应立即转移人群至空旷安全地带,防止余震的发生,正确;C. 此次地震释放大量能量,会引起地形的变化 ,正确;D. 地震后,卫生防疫部门对灾区应进行大规模的消毒杀菌行动 ,正确;故答案为:A。
6、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3月8日早上5时15分,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发生4.5级地震,广东省地震局官网消息,震中当地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报告,当地群众情绪稳定。当地震发生时,可采取的自我保护应急措施有( )
①乘汽车逃命 ②迅速跑到开阔的地方 ③乘电梯下楼逃生
④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下面,就地避震 ⑤站着不动
A.①③ B.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当地震发生时,可采取的自我保护应急措施有: ②迅速跑到开阔的地方 ;④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下面,就地避震;故答案为:B。
7、2022年11月29日(农历十一月初六),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发射成功,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当天的月相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月相农历十一月初六是上弦月,右边一半暗,左边一半亮;A是峨眉月,在农历初三初四;C是满月,在农历十五;D是下弦月,在农历的二十二、二十三;故答案为:B。
8、2022年9月18日14时44分,中国台湾花莲县(北纬23.15°,东经121.35°)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造成台湾全岛震感强烈,浙江的宁波(约东经121°,北纬30°)等地反映震感明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宁波市既处于北半球又处于东半球
B.台湾处在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是地震多发地区
C.地震发生时,高层住宅的室内人员应到厨房、卫生间等狭小的空间进行躲避
D.地球内部力量是此次地震的动力来源
【答案】B
【解析】A.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东半球的范围是(20°W-160°E),所以宁波市既处于北半球又处于东半球,正确;B. 台湾处在环太平洋周围的陆地和海域,是地震多发地区,错误;C. 地震发生时,高层住宅的室内人员应到厨房、卫生间等狭小的空间进行躲避 ,正确;D. 地球内部力量是此次地震的动力来源,正确;故答案为:B。
9、2022年6月5日(农历五月初七),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并顺利将神舟14号载人飞船送人预定轨道;下午5点42分,神舟14号载人飞船完成和空间站核心舱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的月相是上弦月是平衡的
B.这一天起接下来一周内,白昼逐渐变短,夜晚逐渐变长
C.对接成功后的组合体运行时可视为绕地球做匀速运动,则组合体受力
D.对接成功时,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答案】A
【解析】A.6月5日在上半月,月相是上弦月,故A正确;B.6月5日还未到达夏至,则在接下来一周内,白昼时间继续延长,黑夜时间继续变短,故B错误;C.对接后组合体围绕地球做曲线运动,此时受力不平衡,故C错误;D.对接成功后,以空间站为参照物时,神州十四号的位置保持不变,那么它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A。
10、2022年5月12日,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发布了如图所示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该黑洞距离我们2.59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431万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年是长度单位
B.所有恒星演化的最后阶段都变成黑洞
C.该黑洞虽然是银河系中心,但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D.该图片显示的是该黑洞周边2.59万年前的景象
【答案】B
【解析】A. 光年是长度单位,正确;B. 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最后阶段是黑矮星,质量极大恒星演化的最后阶段都变成黑洞,B错误; C. 该黑洞虽然是银河系中心,但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正确; D. 该图片显示的是该黑洞周边2.59万年前的景象,正确;故答案为:B。
11、2022年第12号台风“梅花”于9月8日生成,后向西北移动。9月14日20时30分左右,“梅花”在浙江舟山普陀沿海一带(29.9°N、122.3°E)登陆。下列叙述中有误的是( )
A.侵袭我国的台风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B.“梅花”登录的位置处于地球的北半球、东半球
C.台风来临时,应关紧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尽量不要外出
D.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巨浪,并引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
【答案】D
【解析】A. 侵袭我国的台风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正确;B.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东半球的范围是(20°W-160°E);“梅花”在浙江舟山普陀沿海一带(29.9°N、122.3°E)登陆。梅花”登录的位置处于地球的北半球、东半球,正确; C. 台风来临时,应关紧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尽量不要外出,正确;
D. 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巨浪,是地球外力因素作用导致的,但是并不会引发地震灾害,地震是地区内部原因导致耳,但是都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D错误; 故答案为:D。
12、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被誉为“地球之巅”。2020年5月27日,我国高程测查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峰顶测量任务。下列关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和登顶当天地球公转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板块碰撞形成、登顶当天地球位置处于①~②之间
B.板块张裂形成、登顶当天地球位置处于①~②之间
C.板块碰撞形成、登顶当天地球位置处于④~①之间
D.板块张裂形成、登顶当天地球位置处于④~①之间
【答案】A
【解析】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属于板块的碰撞形成大巨大山脉。5月27日, 我国高程测查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此时地球公转处于春分和夏至之间,在题目中处于①~②之间。故选A。
13、2021年1月15日,一场“灭国级”火山灾难在汤加海域爆发,火山灰遮蔽了汤加的全部领土,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下列有关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喷出的物质有气态、液态两种 B.火山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C.火山喷发可以释放大量的核能 D.我国属于多火山国
【答案】B
【解析】A. 火山喷出的物质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气态的有二氧化硫,水蒸气等;固态的有火山尘,火山弹等;液态的有岩浆等;A错误;B.火山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B正确;C.火山喷发可以释放大量的热能,C错误; D. 我国属于火山国家,但是我国的火山大多数是休眠火山,活火山较少,所以我国不属于多火山国;故答案为:B。
14、2021年7月18日(农历六月初九)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传回拍摄的火星全景日落视频,视频中还能听到呼呼的风声。下列有关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这一天地球运动到①和②之间
B.探测器与地面控制系统靠超声波传递信息
C.传回的视频中能听到风声,说明火星上有大气层
D.三天前,若天气晴好,浙江各工的夜空可以看到满月
【答案】C
【解析】A. 2021年7月18日,该日在②夏至日和③秋分日之间,A错误; B. 探测器与地面控制系统靠电磁波传递信息,因为在外太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错误;C.传回的视频中能听到风声,说明火星上有大气层,正确;D. 今天是农历的六月初九,三日前为农历的初六,浙江各地的夜空可以看见上弦月,D错误;故答案为:C。
15、2022年11月8日,一场千载难逢的天象“月全食掩天王星”悄然登场!在全食阶段,恰好又发生“月掩天干细胞王星”,相关天文专家表示,这样的天象堪称“千年一遇”,下一次要等到4344年!请问,在当天月相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月食发生在农历的十五,此时地球处在月亮和太阳之间,月相为满月,B正确;故答案为:C。
16、从全球来看,今年强震已发生多次,我国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111次,最大地震是1月30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的6.1级地震。科学的避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员伤亡。以下避震方法中你认为不合理的做法是( )
A.如果在室内(楼房),可选择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小跨度卫生间、厨房等处躲藏
B.如果在室外,要躲在高大建筑附近、高架桥下
C.若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在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序撤离
D.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答案】B
【解析】A. 如果在室内(楼房),可选择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小跨度卫生间、厨房等处躲藏,正确;B.如果在室外,不要躲在高大建筑附近、高架桥下,错误; C. 如果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在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序撤离,正确; D.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头部是脆弱部位,正确;故答案为:B。
17、2022 年诸多罕见的天象奇观排成队让不少人眼花缭乱。在经历了流星雨,“五星合月”“七星连珠”、日食等天象大戏后,11月8日,出现了月全食的超级血月!如图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天肯定是农历初一 B.这天月球所处的位置是1
C.如某日月球运行在位置4时,月相是下弦月 D.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月食,否则会危害眼睛健康
【答案】C
【解析】A.根据材料,该日出现的是月全食,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中间,出现的月相是满月,农历的十五或十六,A错误;B.满月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的中间,所以在月球在3号位置,B错误; C.如某日月球运行在位置4时,月相是下弦月,对应的农历日期是农历的二十二和二十三,C正确; D. 月食一般发生在夜晚,此时的亮度较小,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月食,D错误;故答案为:C。
18、2022年10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在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发现了1个尺度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该系统比银河系大20倍,为研究宇宙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关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年作为时间单位,可以衡量银河系的直径
B.热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且温度相应下降
C.宇宙的结构层次是: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D.“地心说”宇宙体系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是发展“日心说”宇宙体系
【答案】B
【解析】A.光年是光在一年走过的路程,是属于长度单位。故A错误。B.科学家猜测137亿年前,宇宙是一个极小、极热、密度极大的原始火球,后来发生爆炸并迅速膨胀。故B正确。C.宇宙的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统→太阳系或其他恒星系→银河系及河外星系→宇宙。故C错误。D.“地心说”的作品是摆脱了神话的影响,使人们不在局限于天圆地方的观念。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9、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自2021年10月16日与空间站对接后开始太空飞行,空间站距离地面约为400千米,环绕地球一圈的时间约为90分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在经历183天的在轨飞行后,神州十三号于2022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六) 9时56分成功降落地面,标志着我国的航天航空技术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1)空间站在环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 (填“不变”或“改变”) ;从空间站的视角看,地球在 (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自转。
(2)如图甲所示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在神州十三号返回的这天,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选填“AB”、“BC”、 “CD”、“DE" ),当天月相是图乙中的 。
(3)已知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现将神州十三号的运动轨迹近似看成圆形且与赤道在同一平面上(图丙),计算其绕行地球的平均速度约是多少千米/时?(圆的周长公式L=2πr,π取3)
【答案】(1)改变;自东向西 (2)AB;C (3)27084km/h
【解析】(1)空间站在环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其运动方向在改变,故其运动状态改变。环绕地球一圈的时间约为90分钟 ,地球自转一周为24小时,故从空间站的视角看,地球在自东向西自转。(2)神州十三号返回的这天为4月16日,处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即太阳直射点在AB之间。当天为农历三月十六,月相为满月,故是图乙中的C。解:s=2π(R速+h速)=2×3×(6371km+400km)=40626km ;t=90min=1.5h;v= =27084km/h。
20、2021年10月14日,“羲和号”探日卫星顺利升空,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
(1)太阳是一颗 (选填“恒星”或“行星”)。
(2)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产生的。
(3)“羲和号”运行在距离地面大约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如果你是“羲和号”的设计师,根据其工作环境,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是 等方面。
【答案】(1)恒星 (2)核聚变 (3)耐高温、防辐射等
【解析】(1)太阳是一颗恒星。(2)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核聚变产生的。(3)根据太阳表面具有超高的温度等情况分析,设计时需要考虑耐高温、防辐射等。
2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功实现了人类在月球背面的首次软着陆,为人类探索月球打开了新的篇章。
(1)月球土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钛等多种金属矿物,工业上常利用钛矿石(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冶炼金属钛,FeTiO3中Ti元素的化合价是 。
(2)嫦娥四号还成功地完成了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搭载的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中,有空气、水、土壤、果蝇、酵母和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四种种子等,通过光导管引进月球表面自然光线,这些组成了一个 。下图为拟南芥的分类地位图示,在二歧式检索表中包含了拟南芥和玉米、银杏等植物,则其中表示拟南芥的是 (选填“P”、“Q”、“R”或“S”)。
(3)月昼时,在月球背面观察太阳,可以发现太阳相对月球应该是 (选填“东升西落”或“西升东落”)。
(4)嫦娥四号受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影响,温度最低时可达零下200℃,最高可超过10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而探头等设备运行温度一般为-40~+50℃左右,一旦温度超出正常范围可能会造成设备的功能失效,甚至损坏。上海硅酸盐所研制的低吸辐比柔性薄膜二次表面镜为巡视器的正常工作提供温控保障,低温多层隔热组件,能使这些部件的温度保持在正常运行温度范围内,可以双向隔热,由此可知这种材料的热学特性是 。
【答案】(1)+4 (2)生态系统;R (3)东升西落 (4)月球没有大气层/昼夜更替时间长;能有效阻隔热传递/外部高温时阻止外部热量向内部传递,外部寒冷时阻止内部热量向外部传递。
【解析】(1)Fe的化合价为+2,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2)+x+(-2)×3=0,解得:x=+4。(2)该环境中既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还有生物因素,这些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拟南芥叶呈倒卵形,对应的是R。(3)月球也在自西向东的自转,所以可以看到太阳也是东升西落的。(4)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太阳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上,白天太阳光得不到削弱,晚上也没有大气逆辐射,所以月球上的气温就没有像地球大气一样的调节作用;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相同,月球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30天,这就造成了白天太阳长时间照射,温度很高,晚上长时间没有太阳照射,温度很低,使得昼夜温差很大。该材料在白天要能够有效的防止太阳照射的热量进入,晚上要很好的防止热量的散失,故应该选择能有效地阻隔热量传递(当温度降低时,能有效阻隔热量的散失:当温度升高时能存势量传入)的材料。
22、今年5月15日07 时18 分,“天问一号”终于在火星上稳稳地着陆,火星上留下中国的“脚印”,同时也为我国的宇宙探测之路迈出重要一步。“祝融号”火星车将对火星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大气、水冰、磁场等展开科学探索。
(1)如图1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用图1中字母表示)。
(2)着陆器离开着陆运载器后,利用缓冲火箭和姿态控制火箭进行二次减速,从力的作用效果看,这说明 。
(3)着陆器带着火星车(图2)在一定高度实现悬停,之后是竖直下降着陆。为减缓触地瞬间的冲击力,此过程反推火箭一直是点燃的。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着陆器与火星车整体只受到重力G与反推力F的作用。从悬停到着陆,整个过程反推力的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则处于匀速下降的阶段为 。(用图3中字母表示)
(4)探测发射前,在地球水平地面上进行了测试,“祝融号”火星车匀速直线行驶240m用时60min,若车的质量为240kg,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300N,6个网状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4m2。火星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帕?(g取10N/kg)
【答案】(1)D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bc (4)6×104pa。
【解析】(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根据图中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其中表示火星的是D。(2)由于力的作用效果下,着陆器离开着陆运载器后,利用缓冲火箭和姿态控制火箭进行二次减速,因此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着陆器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由于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因此处于匀速下降的阶段为bc。解:G=mg=240kg×10N/kg=2400N;P= =6×104p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