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表里的生物 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时练

文档属性

名称 16表里的生物 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时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1 14:52:42

内容文字预览

(共20张PPT)
表里的生物
Biǎo Lǐ De Shēng Wù
第二课时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在探究表里的生物时,“我”经历了怎样的思维过程?(填序号)
A.提出观点 B.证实猜测 C.作出新猜测
D.产生疑问 E.产生新疑问 F.作出猜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D
F
E
C
文中的我为什么认定父亲的表里藏着生物呢?试着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面对我对这块表的好奇,父亲是什么态度?
“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1.只许听,不许动。
2.小孩儿不许动表。
3. 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4.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
5.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xiē)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螫(zhē)你。
好奇心强
三次较量 父子较量的结果
3——9自然段
10——11自然段
12——19自然段
好奇心增加
看到表里面
猜测被证实
一天,我对父亲说: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第一次较量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第二次较量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却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螫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第三次较量
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
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
夏天蝉在绿树上叫,
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
爱观察
作者举了哪些例子说明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并且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爱观察
对比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反问
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善思考爱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为什么呢?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14
15
13
17
18
16
执着
好奇心强
19
为什么“我吓了一跳”,却还“感到愉快”?
17
想不通为什么表里会有蝎子
大胆的猜想通过长期仔细的观察得以验证,成功的喜悦带来了欢乐
善思考、想象力丰富
19
你从画“ ”的句子中感受到了
什么?
“我”的心中充满了美妙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爱观察
善思考
好奇心强
一起来说一说“我”的特点吧!
想象力丰富
执 着
……
“我”为什么后来不说了?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你是否也说过类似的话呢?把你的相似经历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吧。
对父亲的话深信不疑
见人就说
有人觉得文中的“我”太无知了,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课后作业
查找并阅读冯至的作品《彩色的鸟》和《猫儿眼》,把这些有趣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共15张PPT)
课题 观点 具体事例
学弈 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两个小孩学弈的具体事例。
两小儿辩日 日始出时去人近,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远,日中时近也。 自己观察的现象,从视觉、触觉两个角度证明自己的观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三个不同年代不同领域科学家的具体事例。
怀 表
手 表
表里的生物
Biǎo Lǐ De Shēng Wù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冯志:河北涿县人,原名冯承植。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发表了许多诗与散文。
主要作品: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等,鲁迅评价他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次毛泽东曾握住冯至的手,说他写《杜甫传》是“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我会读
蝎子 钵子 蝈蝈 机器 钟楼 街心
盲人 单调 齿轮 唯恐 丑恶 恐怖 证实 蟋蟀 蛰
xiē
diào
máng

guō
xī shuài
zhē
è


cuì
lán


è

shuài

我会写







默读课文,根据自学提示,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习提示:
圈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想想围绕“表里的生物”每个时间点上发生了什么。
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概括。
小时候
一天
过了许多天
此后
后来
2
3
1
5
6
4
8
9
7
11
12
10
14
15
13
17
18
16
20
21
19
时间 发生了什么
请根据圈画内容梳理表格。
小时候
一天
过了许多天
此后
后来
“我”对声音的认知及对父亲的怀表产生疑问。
“我”想动父亲的怀表,被父亲拒绝,这件事激发了“我”的好奇心。
父亲让“我”看表,但是只许看不许动。
“我”多次请求父亲让“我”看表,在“我”的追问下父亲说摆来摆去的是蝎子的尾巴。
“我”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活的蝎子。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但父亲不许“我”动手表,这让“我”很痛苦。
后来父亲打开表让“我”观看,并解答了“我”的疑问, “我”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只小蝎子。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科学精神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说说文中的“我”探究了什么问题,是怎样探究的。默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我”的想法
产生疑问
证实猜测
大胆猜测
得出结论
2
3
1
5
6
4
8
9
7
11
12
10
14
15
13
17
18
16
20
21
19
新疑问
新猜测
得出结论
新疑问
新猜测
“我”的想法
产生疑问
证实猜测
大胆猜测
探究和思考的过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 表里的生物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感受科学魅力。
语言运用: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思维能力:能够聚焦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对人物进行评价。
审美创造:体会“我”善于思考爱观察的精神,树立科学精神。
关注字词:“脆”字要提示右边的“危”字,最后两笔是横折钩和竖弯钩。
【教学目标】
1.会写“脆、拦”等4个字,会写“机器、钟楼”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重点】
1. 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第一课时
一、要素引入 调动学生已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第五单元,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学弈》《两小儿辩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三篇我们一直在围绕“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这一语文要素进行学习的。
这是我们所学过的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和它有关…… (音频出示怀表的声音)
这是什么声音呢?表里的声音。这是表里的声音,而且是一块怀表。你们知道这表里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吗?机械。但是,文中的小男孩认为表里有个生物,当他长大以后,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他就写出了这样的题目,一起读课题。齐读课题《表里的生物》。
二、了解作者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今属河北)人,现代诗人、学者。鲁迅曾称赞他是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有一次毛泽东曾握住冯至的手,说他写《杜甫传》是“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代表作有《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等。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字词
出示词语:
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纠正“蝎子 ”“钵子”“盲人”“蟋蟀”等词语。
读准多音字:单调diào
重点指导“脆”等容易写错的字。书写“脆”字时注意右半部分的“危”字,最后两笔是横折钩和竖弯钩。
四、梳理时间线,概括内容
1.五年级学习了快速阅读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根据自学提示,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汇报交流: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第1自然段的“小时候”,第3自然段“一天”,第10自然段“过了许多天”,第12自然段“此后”,第20自然段“后来”。
学生互相说一说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但父亲不许“我”动手表,这让“我”很痛苦,后来父亲打开表让“我”观看,并解答了“我”的疑问, “我”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只小蝎子。
3.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说说文中的“我”探究了什么问题,是怎样探究的。默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学生汇报:第1自然段的相关语句是“我”当时的想法和作者产生的疑问。
第9自然段的相关语句是作者的大胆猜测。
第12自然段的相关语句爸爸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第13自然段的相关语句是作者得出的结论。
作者又提出了新疑问,相关语句是第18自然段“为什么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紧接着“我”又有了新的猜测,相关语句是第19自然段的。
小结:根据同学们找到的相关句子,我们可以知道“我”我研究思考的过程是交代“我”的想法——产生疑问——大胆猜测——证实猜测——得出结论——新疑问——新猜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一起总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了解了“我”探究和思考的过程。“我”经历了怎样的思维过程?
二、揭示冲突,锁定“好奇”
1.文中的我为什么认定父亲的表里藏着生物呢?试着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板书:表里的生物)
面对我对这块表的好奇,父亲是什么态度?
2.哪些话表达了父亲的态度“不许动”?指名读句子。
3.儿子对表里的生物有莫大的好奇心,父亲先后五次表明了态度,看看父子间发生了几次较量。
4.在这三场较量中,儿子一直没有放弃那份好奇。指名分角色朗读三次较量。
尽管父亲的一直反对,“我”却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三次较量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增强了对表的好奇,还看到了表里面那美丽的世界,最后还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6. “我”通过自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从父亲口中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表里面真的有生物。
7.父亲的反对没让“我”知难而退,反而刺激了 “我”,让“我”的好奇心在与父亲的三次交锋中不断得到了增强。你觉得文中的“我”除了好奇心强,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交流:“我”是一个爱观察善思考的孩子。
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这句话是作者的的想法,通过这句话可以感受到“我”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交流语句: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有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
通过“早晨”“夜里”“夏天”“秋晚”这几个时间词,可以感受到在“我”无时不刻在观察,“我”是一个爱观察的孩子。这段话当中还写到了许多“我”观察到的事物——“鸟”“狗”“蝉”“虫”“钟”“三弦”,这种种事物也正是“我”爱观察的体现。正是因为这些生物都能发出声音,所以我认定表里也有生物。(板书:观点 发出声音 活的生物)
没有一刻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通过这句话可以感受到“我”是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孩子,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交流:“我”是一个不断追问热爱思考的孩子。
第一自然段:哪里有死东西回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比较朗读,体会反问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从中可以感受到“我”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还有哪些地方体现出我爱追问爱思考?第11自然段——18自然段,“为什么还要蒙着一层玻璃呢?”“为什么呢?”“为什么把他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样好的表里?”从“我”的这些疑问中,我感受到“我”是个好奇心强且执着的人。
指导分角色朗读。
小结:我是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不断发问的孩子。
8. 为什么“我吓了一跳”,却还“感到愉快”?
你从“这里的蝎子与一般的蝎子不同”体会到什么?“我”觉得自己的猜测得到证实,心中充满了美妙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9.句子中“这样的话”指的是什么?“我”为什么“不说了”?
交流句子: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后来慢慢明白其实表里没有生物。你是否也说过类似的话呢?把你的相似经历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吧。
预设:小时候,我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 ”妈妈告诉我:“你是从花心里钻出来的。”我高兴极了,我把这个惊人的发现告诉小伙伴们。小伙伴们半信半疑,还和我一起蹲守在盛开的鲜花旁边,观察有没有小孩子从花心里面钻出来。当然我们什么也没有看到。后来,我慢慢长大了,懂得的知识也逐渐多了,通过看一些书籍,了解了人是从哪儿来的,就不再说类似的话了。
四、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有人觉得文中的“我”太无知了,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预设:不赞同。“我”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儿童的思维去认知事物,正是这种好奇心引领我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
课后查找并阅读冯至的作品《彩色的鸟》和《猫儿眼》,把这些有趣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表里的生物
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狗吠(fèi quán)   盲人(wánɡ mánɡ)
神秘(mì bì)   蝎子(xiē jiē)
二、读拼音,写词语。
秋天的夜晚,你蹲在草丛旁可以听见xī shuài(   )弹琴的声音,那琴声qīnɡ cuì(   )悦耳,为秋夜增添了迷人的魅力。
三、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栏 拦 (   )杆  阻(   )  (   )截
布 怖  恐(   )  (   )置  (   )匹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
2.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
3.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这句话是对“我”的________描写,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类似的句子我也能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1)“感到愉快”是因为______________,“我的猜测”指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我”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B.“我”的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C.表明父亲是一个循循善诱的人。
六、课内阅读。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1.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使用了分号,分号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是(  )。
A.并列  B.因果  C.转折  D.选择
3.“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这句话的作用是(  )。
A.总领全文 B.点题 C.引起下文 D.对比
4.小时候,“我”有一个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悠悠童心
当我和童年告别时,没有和它握过手,没有和它谈过心,更没有向它说一声“再见”!
但每当我看见儿童——捉迷藏、跳房子、办家家酒……我的血就加快了流速,全身微微发热,心里格外兴奋。每当我和儿童一起玩的时候——唱歌、踢毽子、跳绳……我就忘记了我已是20多岁的人。
我盼望成天和他们在一起。终于在一起了!
难忘啊——我们一起在蔚蓝的天空下阅读优美的散文、诗句,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我们一同在乡间田野上畅谈,又登上俏丽的小山,拾片红叶,采朵秋菊,跟着放牛娃唱牧歌;我们在充满神秘、哲理的松树林里捉迷藏,你找,我躲,这儿露出一角衣襟,那儿又冒出半个脑袋,林里充满了朗朗的笑声。
这些声音常常掀开我童年的窗帘——
那时,我是一个“饥饿”的孩子。
法国的雨果说过,好奇是饥饿的粮食,每遇到它就想吃。那么我的饥饿可算是个好奇症吧!
因为这“病”的缘故,我很小就会拆卸玩具、收音机,安装小汽船,修手电筒。
知道了洋娃娃为什么会“哇哇”地叫;怎么使一块铁皮不沉水;懂得了野鸭为什么叫候鸟,而喜鹊又叫留鸟;想象着今后要到天宫去取桂花酒,下海里龙宫找龙王。
因为这“病”的缘故,妈妈说我是个淘气的野孩子;叔叔因为我拆收音机罚我看三本书;隔壁李奶奶说我长大了要翻天的。
啊,我希望我的“好奇症”继续下去,永远保持童心,永远在好奇中生活,永远过那追求、探索、惊奇、天真、快乐的儿童生活。
童心,童心把我带回到了50个小朋友的欢快笑声之中。
童心在跳动!在唱歌!在舞蹈!悠悠童心在我的心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神奇——(   )   探究——(   )
2.文章中的“饥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全文,你认为作者的职业是________,作者最突出的个性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没有和童年说“再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觉得留住童年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散文,看起来很散乱,可是你细细地读,就会发现文章条理很清晰,作者在文章开头先交代________________,接着写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再回忆________________,最后抒写自己现在的心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也像作者一样有“好奇症”吗?把你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fèi mánɡ mì xiē
二、蟋蟀 清脆
三、栏 拦 拦 怖 布 布
四、1.低沉 2.丑陋 3.沮丧
五、1.心理 强烈的好奇心,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老师的关心,使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 2.(1)我的猜测没有错 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2)C
六、1.在作者看来,一切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2.A 3.C 4.“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声音,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我”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
七、1.神秘 探索 2.充满好奇心 3.教师 永远保持一颗童心 一直保留童心 留住探究心、好奇心 4.自己的个性 自己仍愿和孩子们在一起拥有童心 自己的童年时代 仍是和孩子们在一起 5.【示例】有。我的“奇思妙想”是发明一种可以看到未来的机器,看看将来的自己会遇到什么事情,如果将来发生了无法挽回的事情,那我现在就可以努力改变,不让那件事情发生,生活就不会有悲伤,永远都是快乐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