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注]时也。”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现: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
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
始劝项梁立义帝,谐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
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节选自苏轼《范增论》,有删改)
【注】即子冠军:指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攻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
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项羽矫诏杀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
B.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
C.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
D.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北”“河南”,指的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与现在的河北省、河南省不完全一样。
B.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此为前堂的规定。在室内的座次则以坐西
向东为最尊,文中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C.赐骸骨,意为请求致仕即告老还乡,与致仕、休致、乞身、归老、下车等意思基本一致。
D.关,文中指函谷关,“沛公欲王关中”的“关中”指的就是函谷关以西,泛指战国末期秦之故
地。
12.下列对两段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羽好大喜功。刘邦卑辞谢罪,项羽为表示自己的雅量脱口说出告密人,说明他先前的怒气己
烟消云散,剑拔弩张的形势稍有缓和。
B.范增老谋深算。他深知刘邦的志向,想要利用宴会杀刘邦,暗示项羽,而项羽不回应,无奈之
下他又命项庄舞剑,意在刺杀刘邦。
C.苏轼认为范增应该及早脱离项羽,并认为他错失了最好的机会。苏轼认为范增应在鸿门宴后,
或在宋义被杀后就及时离开才好。
D.苏轼认为义帝是天下的贤君。义帝派遣刘邦入关而没有派遣项羽,提拔卿子冠军做上将军,这
些做法都体现了义帝的贤明之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译文:
(2)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
译文:
14.乙文末句,苏轼为什么说项羽在杀义帝时就怀疑范增了?请简要说明。(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曲,完成15一16题。
实娥冤(节选)
关汉卿
【滚绣球】有日月朝幕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
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