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30 22:4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怀宁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35小题,每题2分,35×2分=70分)
1.关于地壳物质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灰岩可变质为石英岩 B.花岗岩可由玄武岩生成
C.页岩可变质成为片麻岩 D.砾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
2.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自北向南注入里海,大规模开发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梯级开发为重点。俄罗斯鲟属于洄游性鱼类,每年春秋两季从里海沿伏尔加河上溯产卵。下图为里海部分水域及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伏尔加河梯级开发的限制性因素有
①凌汛多发 ②封冻期较长 ③夏季流量较大 ④河流落差较小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雾凇由过冷水汽(温度低于0℃)随微风在枝条等物体上不断冻结积聚而形成。西北内陆沙漠地区降雪后,在梭梭林等植株上容易出现雾凇现象(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西北内陆沙漠地区雾凇多形成于雪后晴朗的夜晚,其直接原因是
①空气湿度大 ②地表湿度大 ③地面辐射强 ④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该地同一植株上雾凇易形成于
A.迎风面 B.背风面 C.向阳面 D.背阴面
5.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地区可能出现
A.升温、暴雨 B.升温、干旱 C.降温、暴雨 D.降温、干旱
6.2019年3月,位于赤道以南的莫桑比克等国遭受热带气旋“伊代”的肆虐。以下各图正确反映“伊代”气流运动规律的是
A. B.
C. D.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及M(14°S,75°W)、N(13°S,38.5°W)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图中M、N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8.下列各地区,与N地的气候类型及成因一致的是
A.印度半岛 B.亚马孙平原
C.马达加斯加岛东部 D.澳大利亚西北部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北半球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英国温和多雨主要受
A.①控制 B.③控制
C.②控制 D.④控制
10.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受
A.③④交替控制 B.②③交替控制
C.①②交替控制 D.①④交替控制
11.考虑极地东北风寒风凛冽,中国北极黄河科考站的门窗朝向应避开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断裂 B.岩层褶皱 C.风沙侵蚀 D.流水侵蚀
13.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喷发物质差异 B.冷凝环境差异 C.地壳运动差异 D.风化侵蚀差异
2018年12月3日天气预报显示:受南下东移冷空气影响,华北地区将有5~6级大风,气温下降6~8℃,空气湿度减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
A.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B.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C.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D.气温升高、风力增强
15.该天气系统可能带来的灾害是
A.洪涝 B.滑坡 C.冻害 D.台风
16.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
A.降雪限制出行 B.减轻大气污染 C.带来丰富水源 D.浓雾阻碍交通
鳞坑(下图)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坑。鱼鳞坑具有蓄水功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修建鱼鳞坑的主要目的是
A.治理土壤盐碱化 B.治理水土流失
C.改造地表形态 D.开辟梯田种粮食
18.鱼鳞坑可显著减少所在区域水循环中的
A.水汽输送 B.蒸发 C.地表径流 D.下渗
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成为秋天最绚烂的乐章。10月底-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钓鱼台银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浙江的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是广东韶关南雄帽子峰镇赏银杏的好时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银杏林属于
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20.以上地区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地形 B.纬度 C.降水 D.光照
右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下图为巴黎和哈尔滨多年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与巴黎相比,哈尔滨
A.气温年较差较大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C.气温年较差较小 D.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小
24.导致巴黎和哈尔滨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下图为全球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箭头为气流运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图中各序号
A.①成因为热力作用 B.③影响下多阴雨天气
C.④以暖湿气流为主 D.极锋由⑤⑥交汇形成
26.出现图示环流状况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
A.草长莺飞二月天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秋雨梧桐叶落时 D.天涯霜雪霁寒宵
非洲大陆的梦幻之旅始于开罗,终点为开普敦,途经距赤道最近的雪山——肯尼亚山。小李在此次旅行途中写道:“再往前走,树木更加稀疏了,植被逐渐变少,裸露的岩石将你带到无边的沙漠中……”。右图为“肯尼亚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
27.与小李的描述相符的路段最可能是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8.对于肯尼亚山的推测正确的是
A.山地雨林受赤道低压影响降水多 B.M坡为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
C.①、②植被分别为荒漠、森林 D.山坡草甸比山麓草原更湿润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顺时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的产物。中医长期观察天地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气性变化,联系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总结了中医节气思想。“用热宜远热,用寒宜远寒”就是古人用药的智慧。《伤寒论》记载中医方剂“白虎汤”性寒味甘,服不可违时节。下图示意二十四节气顺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天地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变化 B.降水变化 C.生物习性 D.人类活动
30.推测下列最适合服用“白虎汤”的节气可能是
A.惊蛰 B.谷雨 C.小暑 D.霜降
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乙图中的丙国在甲图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2.正常年份,丁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最小值出现在
A.2月份 B.4月份 C.8月份 D.10月份
33.从中国乘船驶近①国附近时,人们都会感到海面风平浪静,其主要原因是
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B.高楼林立,降低了风速
C.受峡湾地形的影响 D.附近陆地的植被覆盖率高
山地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雪线是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读“安第斯山脉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4.依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自然带A最可能的是
A.热带草原带 B.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针阔混交林带
35.关于该山地林线与雪线说法正确的是
A.东坡与西坡相比,雪线更高、林线更低
B.东坡比西坡雪线要低,原因是东坡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
C.东坡比西坡雪线要低,原因是东坡为信风的背风坡,降水更少
D.东坡比西坡林线更低,原因是东坡水热条件更差
二、综合题(4大题。共30分。6分+6分+6分+12分=30分)
36.( 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 图示时刻,甲地吹____风,乙地吹____风。
(2) 与甲地相比,乙地风速更____(大或小),并说明原因____。
(3) 与丙地相比,丁地气压较____(高或低),盛行____(上升或下沉)气流。
37.( 6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 ,乙图是___ ,二者都是河流____地貌。
(2) 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 处分布,乙在___ _处分布。
(3) 描述图甲所示地貌形成过程:
-------------------------------------------------------------------------------------------------------------------------------------------------------------------------------------------------------------。
38.( 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贺兰山东麓分布着大片的戈壁滩,戈壁滩是沙石混杂的堆积体,地表覆盖着砾石,距山体越远砾石越小,砾石磨圆度较高。位于该地区的闽宁镇,在1996年以前曾是荒芜的“干沙滩”。在福建对口帮扶下,从西海固搬迁来的生态移民们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建立起了葡萄、枸杞及葡萄加工酿造等特色产业,使闽宁镇成为生态移民示范镇。图1为宁夏酿酒葡萄产区简图,图2为宁夏戈璧景观图。
材料二:贺兰山东麓种养葡萄采用“冬藏埋土(冬季将葡萄主藤埋进土里),迎春展藤”的生产方式,可使葡萄藤抵御极端低温天气越冬。某公司在该地采用“低沟矮种"的生产技术,将葡萄种在沟中,主藤沿最矮铁丝延展。图3为传统生产方式春季“展藤”的劳动场景,图4为“低沟矮种”示意图。
(1) 从气候角度,说明该地地表覆盖砾石且砾石磨圆度较高的原因。
(2) 请分析“低沟矮种"技术相较于传统平地种植方法的优势。
(3) 从产业振兴角度,简述闽宁镇的发展对其他乡村地区产业振兴的启示。
39.( 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温度是海水的基本性质之一,是反映海水热状况的物理量。下图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
(1) 简述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东西两岸年平均水温分布异同点。
(2) 分析纽芬兰附近海域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3) 阐释甲海域海一气之间的相互作用特点。
试卷第10页,共10页
怀宁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35×2分=70分)
1—5 DABAA 6—10 BCCDA 11—15 CADBC 16—20 BBCCB
21—25 BAACA 26—30 BCDAC 31—35 ACACB
1.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石英岩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排除A;花岗岩和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不可以互相转化,排除B;页岩变质成板岩,排除C;砾岩通过外力作用形成,D正确。故选D。
【点睛】地壳物质循环主要是三大岩石以及岩浆的互相转化,岩浆岩可以通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可以通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或者通过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沉积岩和岩浆岩也可以通过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2.A
【详解】图示可知伏尔加河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没有凌汛现象,①错误;伏尔加河流域纬度高,冬季结冰期长,河流流量小,限制了水能资源的利用,②正确;伏尔加河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以及大气降水较多形成汛期,③错误;伏尔加河流域源于丘陵地区,流经平原地区,河流落差较小,④正确。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凌汛条件:较低纬流向较高纬;河流有结冰期。
3.B 4.A
【解析】3.雾凇是过冷水汽在植株表面冻结形成的,与空气湿度大有关,与地表土壤湿度无关,①正确,②错误;地面辐射强,会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不利于水汽冻结;且夜晚地面辐射较弱,③错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使过冷水汽容易冻结,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④正确,②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由材料“雾凇由过冷水汽(温度低于0℃)随微风在枝条等物体上不断冻结积聚而形成”可知,该地同一植株上雾凇易形成于迎风面,A正确,B错误;向阳面和背阴面对雾凇形成的影响小,CD错误。故选A。
【点睛】白天气温主要与地面辐射有关,晴朗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辐射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气温较高;阴雨的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主要与大气逆辐射有关,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阴雨的夜晚气温较高。
5.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厄尔尼诺是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3至4℃,并影响了当地的气候,使得降水增多,美洲地区有持续暴雨,东南亚地区则持续干旱并发生大规模的森林大火,A正确,B错误;温度应当是升高,因此CD错误。故选A。
6.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气旋是低压天气系统,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南半球气旋顺时针旋转,北半球气旋逆时针旋转。读图分析,AC为反气旋;B为南半球气旋,D为北半球气旋。莫桑比克位于赤道以南,因此热带气旋“伊代”是南半球气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C 8.C
【解析】7.根据图像可得,M地位于南美洲低纬度西海岸区域,安第斯山脉的西侧,结合气候资料图可得,M地最低气温为15°C以上,全年降水稀少,因为为热带沙漠气候,N地全年高温,且全年降水量充沛,无明显季节变化,因此为热带雨林气候,故ABD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8.N地位于巴西的东南部,为来自于海洋上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充沛,且受巴西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也为热带雨林气候,同为来自于海洋上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充沛,受马达加斯加暖流影响增温增湿。C选项正确;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A选项错误;亚马孙平原是在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下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B选项错误;澳大利亚西北部热带草原的成因与印度半岛气候成因一致,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9.D 10.A 11.C
【解析】9.该图为北半球,根据所学知识,则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东北信风带,③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④为盛行西风带。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地中海气候介于南北纬30°——40°之间,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风向即为风的来向,极地东北风从东北方位吹过来,因此北极黄河科考站门窗应避开东北风上风向(东北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12.A 13.D
【解析】12.根据图片内容可知,XY两侧岩体并不连续,中间有断层线分布,且Y岩体较高,A正确;岩体内部岩层并未发生明显弯曲,并未发生褶皱,B错误;风沙和流水作用只会改变地表形态,对本题XY区域形成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
13.玄武岩属于喷出岩,且分别覆盖在XY岩体表层,易遭受外力侵蚀作用。结合图片信息,X表层玄武岩岩层较Y岩体厚,可以判断Y岩体由于海拔相对较高,比较易遭受外力作用破坏,D正确;根据材料,两则都属于玄武岩,A错误;冷凝环境和地壳运动差异对岩体厚度差异影响较小,BC错误。故选D
【点睛】断层造成岩层发生上下移动;褶皱使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背斜向斜;
14.B 15.C 16.B
【解析】1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天气系统是冷锋,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B正确,A错误;冷锋过境后,风力会减弱,CD错误;故选B。
15.冷锋会带来大范围的降温天气,因此会产生冻害,C正确,ABD与冷锋关系较小,故选C。
16.因为冷锋会带来大风天气,因此会减轻北京冬日的大气污染,B正确,空气湿度减少,说明没有降雪,AC错误;冷锋带来的大风天气会减少浓雾的产生,D错误;故选B。
【点睛】冷锋,是冷空气前锋的简称,它是南下冷气团的先头部队,是影响我国的最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尤甚。冬季每隔几天就会有一股冷空气从我国的西北、华北侵入内陆。冷锋过境时,会伴有偏北风加大、气压升高和温度降低等现象,有时会造成雨雪天气,夏季甚至会造成暴雨。一般情况下冷锋过境以后,当地将转受冷高压控制,天气变得晴朗。
17.B 18.C
【解析】17. 较抖的山坡,地下水埋藏深度较大,盐碱化程度低,A错误;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水保土作用,B正确;修建鱼鳞坑是通过改造微地形来达到阻滞泥沙、蓄积径流、增加下渗的目的,C错误;陡坡不适宜修建梯田种植粮食,D错误。故选B。
18.修建鱼鳞坑是通过改造微地形来达到阻滞泥沙、增加下渗从而使得地表径流减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主要有:调理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生产;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恢复地表植被;合理放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生活;采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19.C 20.B
【解析】19.根据图文信息,银杏叶由绿变黄,满地落叶可知,银杏林属于落叶阔叶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树叶变黄主要是因为气温转凉,数木需要落叶进入休眠期。北京(北纬40 度)、浙江(北纬27度左右)、广东(北纬23度左右),纬度由高至低,温度下降将至落叶临界时间不同,因此以上地区银杏树叶转黄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属于纬度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常绿针叶林属于地中海有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温带季风气候区;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21.B 22.A
【解析】21.材料提示,此为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看图可知,越向北方线速度值越小,说明此为北半球,再根据数值线速度在840--900之间,可推出此地区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因此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B正确,低纬度地区线速度在1447km/h以上,A错误。南半球线速度的大小是越向南数值越小,CD错误。故选B。
22.由图可知,a、b所处纬度相同,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只考虑纬度,那么线速度大小应该一样;以图中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可知,a点线速度大于b点;影响线速度的因素包括纬度和地势,排除纬度因素,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所以a点地势高于b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结论为:赤道处的线速度最快,且向两极减小,极点为零。
23.A 24.C
【解析】23.由图可知,与巴黎相比,哈尔滨气温年较差大,A正确,C错误;哈尔滨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匀,BD错误。故选A。
24.由图中气候资料分析可知,巴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哈尔滨是温带季风气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和多雨(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哈尔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影响,形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故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C正确;地形地势、纬度位置、人类活动不是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
25.A 26.B
【解析】25.由所学知识可知,①位于赤道附近,气流上升,是赤道低压带,其形成原因是赤道附近气温高,空气对流上升,即其成因是热力作用,A正确;③位于30°N附近,气流下沉,是副热带高压带,以晴朗干燥天气为主,B错误;④是由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③吹向赤道低压带①的东北信风,东北信风的性质是干热,C错误;图中⑤⑥均是由副热带高压带③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西风带,北半球极锋由西风带与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极地东风交汇形成,D错误。故选A。
26.由图可知,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以北,表明该季节全球气压带风带整体北移,约在6~8月,是北半球夏季。草长莺飞二月天是春季,A不符合题意;黄梅时节家家雨出现在6月~7月,B符合题意;秋雨梧桐叶落时出现在秋季,C不符合题意;天涯霜雪霁寒宵出现在冬季,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移动幅度约为5~10个纬度。
27.C 28.D
【解析】27.从日记内容“树木越加稀疏……将你带到漫无边际的沙漠”可知,该旅行者是从热带稀树草原带进入到热带荒漠带。甲段处于埃塞俄比亚高原附近,该段的气候主要是热带草原和高山高原气候,对应的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带和山地垂直带,A错;乙段在非洲东部高原地区,经过地区气候均为热带草原气候,B错;丙段起点位于20°S附近,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往南西部沿海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因此丙段会看到植被由稀树草原变为荒漠的场景,C对;丁段终点在开普敦附近,该地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错,故选C。
28.读图,山地雨林带位于热带草原带之上,其分布海拔为1000-2000米,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弱,该地降水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位于东南坡,受东南信风影响地形雨丰富,A错;山坡草甸分布的海拔在4000米左右,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而山麓草原分布海拔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因此山坡草甸比山麓草原湿润,D对;M坡为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B错;①处海拔高于②,森林与荒漠之间应该有灌丛和草原的过渡地带,C错。故选D。
【点睛】不是任何一个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只有山地达到一定高度,并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足以引起自然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急剧变化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因此山地自然带的发育往往与该山地所处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
29.A 30.C
【解析】29.春夏秋冬反映了季节变化,是气候因素,气候中的气温随季节而变化,春季气温回升,春天萌生;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夏天滋长;秋季气温开始下降,秋天收获;冬季气温低,冬天储藏;A正确;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气温,而不是降水,B错误;不同季节的农作物生长规律主要受气温影响,与生物习性、人类活动的关系较小,CD错误。故选A。
30.“白虎汤”性寒味甘,由材料“用寒宜远寒”,服用“白虎汤”的节气应选择气温较高的节气,惊蛰约在3月5日~6日,谷雨约在4月19日~21日,小暑约在7月6日~8日,霜降约在10月23日~10月24日,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四个节气中小暑气温最高,最适合服用“白虎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生物生长发育规律的最主要因素是气温(热量)。
31.A 32.C 33.A
【解析】31.丙国是新加坡,位马来半岛最南端的新加坡岛,是甲图中①;②是中南半岛上的泰国;③是中南半岛南端的越南;④是缅甸,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2.读图可知,丁河是湄公河,湄公河的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流域内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当地雨季一般在5~9月,雨季时雨水补给量大,丁河的径流量大,河口附近海水被大量淡水稀释,盐度小。在2月、4月、8月、10月四个月中,8月丁河流域处于雨季,径流量大,河口附近海水盐度最小,其它月均处于流域的旱季,河口径流量小,海口盐度较高,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33.读图可知,①国是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水平气流较弱,因此风平浪静,A符合题意 ;高楼林立,海峡地形都有可能产生风的狭管效应,有可能增大风速,因此不是海面风平浪静的原因,排除BC;附近陆地的植被覆盖率高,可能增加摩擦力,但海面摩擦力很小,因此风的原动力小才是海面风平浪静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A。
【点睛】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关系、河流径流注入多少、洋流、水域的封闭程度等。
34.C 35.B
【解析】34.由图可知,A自然带的下部(海拔较低处)为热带季雨林、上部(海拔较高处)为落叶阔叶林,由垂直自然带中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类似于当地向高纬方向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可推出A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5.由图可知,安第斯山脉东坡雪线比西低,但林线更高,A、D错误;东坡比西坡雪线要低,原因是东坡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雪线更低,B正确,D错误。故选B。
【点睛】高大山体阳坡雪线高于阴坡,湿润气流迎风坡雪线低于背风坡。
36.(1) 西北风 东北风
(2) 大 乙地的等压线密集
(3) 低 上升
【分析】本题以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
【详解】(1)甲地西侧高压,先定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再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西北风;乙地北侧是高压,先定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再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东北风。
(2)如图所示,乙地等压线更密集,风力更大。
(3)丙地是高亚中心,气压高,丁地是低压中心,气压较低,低压中心,中心气流上升。
【点睛】风力大小的判断:看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37.(1) 冲积扇 三角洲 堆积
(2) B A
(3)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携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形堆积体,称为冲积扇。
【分析】本大题以地貌景观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堆积地貌及其形成过程、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由图可知,甲图是以出山口为顶点的扇状堆积体,是山前冲积扇;乙图是河流入海口处形成的形似三角形状的泥沙堆积体,是河口三角洲。由所学知识可知,冲积扇和三角洲都是河流沉积(堆积)地貌。
(2)由所学知识可知,甲图中的山前冲积扇主要位于山区河流出山口附近,丙图中CB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可能发育有河流,B处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可能形成冲积扇。乙图中的河口三角洲主要位于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附近,丙图中A处是河流入海口,可能形成三角洲。
(3)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图地貌是冲积扇,是河流堆积地貌,其形成过程可从泥沙等物质来源、堆积条件等角度进行分析。河流在上游山区,因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河道展宽,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携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形堆积体,称为冲积扇。
38.(1)贺兰山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夏季暴雨时产生洪水,洪水将山上砾石搬运至山麓,坡度减缓,砾石和泥沙堆积;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强,砾石棱角不断剥落;风力大,磨蚀作用强,砾石棱角逐渐磨圆;大风多,将地表沙尘搬运带走,砾石由于颗粒大留在原地覆盖地表。
(2)便于机械化埋土,省工省时;无需拆滕,避免损伤主藤;低沟中灌溉水分不易散失(节约灌溉水源);沟间高垄因缺水不利于杂草生长。
(3)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发展观光农业、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益。
【分析】本大题以宁夏酿酒葡萄产区简图及戈壁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流水、风化等外力作用,农业发展措施,乡村振兴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从气候角度,说明该地砾石的来源,以及地表覆盖砾石且磨圆度较高的原因,主要从降水、气温的变化和风化、风力等外力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材料,贺兰山东麓分布着大片的戈壁滩。戈壁滩是沙石混杂堆积体,地表覆盖着砾石,距山体越远砾石越小,砾石磨圆度较高。说明砾石来自贺兰山,贺兰山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集中多暴雨,夏季暴雨时产生洪水,洪水将山上砾石搬运至山麓,坡度减缓,砾石堆积,所以距山体越远砾石越小。贺兰山东麓地区,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强,棱角剥落;旱季时,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较强,砾石棱角逐渐磨圆;同时,由于风力大,风力将地表沙尘搬运带走,砾石由于颗粒大.留在原地覆盖地表。
(2)根据“低沟矮种”示意图可知,冬季可用机械将垄上的土来埋藤,大量节省人工成本,提高效益;“低沟矮种”无需拆滕、展藤,避免损伤主藤;灌溉时直接在低沟中灌溉,水分不易散失,节约灌溉水源;由于直接在低沟中灌溉,沟间高垄因缺水不利于杂草生长,减少了除草的成本,减少了草与葡萄争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3)根据材料,闽宁镇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建立起了葡萄、枸杞及葡萄加工酿造等特色产业,使闽宁镇成为生态移民示范镇。可以得出要依据当的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闽宁镇不仅发展农业还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说明要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还可发展第三产业,如发展观光农业、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益。以特色农业发展,带动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通过特色农业发展还可以带动观光旅游,农业体验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
39.(1)相同点:大致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降低;不同点:同纬度年平均水温东岸高,西岸低;西岸年平均温差大,东岸年平均温差小。
(2)寒暖流交汇,海水易发生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翻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类到来;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域,能够聚集冷水性和暖水性的鱼类,渔业资源丰富。
(3)甲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该洋流水温高,向大气输送热量多;海洋水温高,蒸发量大;大气水汽含量较大,气流上升,大气降水丰富。
【分析】本大题以“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表层海水水温分布特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气相互作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由图可知,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东西两岸的水温均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降低。同一纬度,大洋东岸(亚洲大陆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较高,大洋西岸(北美东岸)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水温较低。年均温大洋东岸高于西岸,但在夏季,海域内水温整体较高,故可推测冬季东岸水温较高,西岸水温较低,即东部年均温差小,西部年均温差大。
(2)鱼类资源丰富说明鱼类数量多,种类多;数量多受水域面积、饵料来源等影响;种类多说明海域内水温复杂,能够满足不同鱼类对水温的要求。由所学洋流知识可知,纽芬兰岛位于北上墨西哥暖流与南下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深层营养物质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且在寒暖流交汇的水域,水温较为复杂,能够聚集冷水性和暖水性的鱼类,使渔业资源丰富。
(3)海—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水分交换和热量交换。由所学洋流知识可知,甲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温较高,向大气输送热量多;由于海洋水温高,蒸发量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充足;水汽充足,且水温较高,大气以上升为主,降水较为丰富。
答案第6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