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 1O0 分, 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等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工整书写。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6 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下列各选项与表格中的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文明 社会治理 文化成就
① 《汉谟拉比法典》 最早的史诗
② 神化王权 最早的太阳历
③ 种姓制度 发明了 “0”
④ 城邦制度 神话、喜剧、悲剧
A. ①古埃及文明②古巴比伦文明③古印度文明④古希腊文明
B. ①古埃及文明②古巴比伦文明③古希腊文明④古印度文明
C. ①古巴比伦文明②古埃及文明③古印度文明④古希腊文明
D. ①古巴比伦文明②古埃及文明③古希腊文明④古印度文明
2. 史载,波斯贵族麦伽比佐斯在一次陪同国王狩猎狮子时, 用标枪刺死了狮子,挽救了国王的性命,
但违背了国王触碰猎物之前其他人不得行动的惯例,被以破坏法律、有篡位嫌疑罪判处死刑。这本质上说
明古代波斯
1
A.法律存在不合理的规定
C.国王是国家的最高主宰
B.崇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波斯帝国注重赏罚分明
3. 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由 22 个字母组成。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 由阿拉马字母 发展出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 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 再演化出拉丁字母。材料
主要反映了
A.西亚文明起源最早
C.世界文字的同源性
B.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
D.文字传播具有地域性
4. 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 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 40 多种农作物,后来传到世界各地,极大丰
富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应该属于美洲的
A. 玛雅文化 B. 阿兹特克文化
C. 印加文化 D. 印第安文化
5. 在中古西欧封建社会里, “所有或大部分公共权力、义务与土地占有权难以分解地交织在一起,整
个财政、军事和司法的统治制度都是私人财产法的部分”。该观点旨在强调
A. 各级封建主的权力和义务相对应 B. 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基本特征
C. 土地所有权成为社会权力的基础 D. 封君封臣制度易导致专制集权
6. 愿意效忠的人要脱帽、下跪、解下武器,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之中, 并说“阁下, 我是您的
人了”。然后,封臣把手放在《圣经》上起誓,表示效忠于他的主人。从中可以确定这一制度具有的特点 是
A. 上级对下级具有绝对领导权 B. 带有一定的契约性
C. 封君必须要保护封臣的权利 D. 二者互有权利义务
7.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
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 以及阿拉伯文化对古代世界文化的 继承和发展。据此可知
A. 《天方夜谭》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B. 文学作品是第一手史料
C. 《天方夜谭》能够还原历史原貌 D. 文史互证决定历史研究
8. 一位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 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
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材料意在强调
A. 企业家们真正开辟了新航路 B. 企业家为新航路提了供财力支持
C. 企业家是“寻金热”主要人物 D. 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
9. 此次远航, 其船队有 17 艘船,装载了三百名水手和上千移民,包括工匠、士兵、商人、律师、传教
士等职业,并随船运入马、牛、羊、猪、鸡等家养畜禽,谷物和果树的种子以及各类建筑材料和工具。此 次航行
A. 推动了各大洲之间的经济交流 B. 促进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C. 有利于改变世界人文地理格局 D. 结束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
10. 下图为某一时期的世界贸易简图。它反映了
A. 该时期世界市场最终得以确立 B. 全球各地建立起直接商贸关系
C.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领先全球 D. 新航路开辟后的国际分工格局
11. 有学者指出:“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点,而且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深刻的革
命,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理学范围。 ”该学者的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2
A. 近代科技对宗教改革运动的推进作用
C. 牛顿理性精神对启蒙运动的促成作用
B. 牛顿达到了近代科技的高峰
D. 经典力学促进相对论的诞生
3
12. 下表为 19 世纪英国各职业的比重。导致表中各职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农业占比 工商业占比 其他职业占比
1811 年 35% 45% 20%
1841 年 20% 43% 37%
1871 年 4% 55% 31%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殖民扩张
C. 资产阶级革命 D. 工业革命
13. 15 世纪意大利哲学家费其诺在一次同天主教会辩论时说:“在宇宙层级体系中,人虽然处于物质的
较低层次, 却是认识创造的中心,人可以通过沉思默想, 提升自我, 最终拥有与上帝沟通的能力 ”。这一 主张
A. 肯定人的价值和潜能 B. 提倡“因信称义”
C. 沉重打击了教会权威 D. 提倡“天赋人权” 14.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繁茂芜
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 宗教等等” 。这里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指的是
A. 剩余价值理论 B. 唯物主义理论
C. 群众创造历史 D. 共产主义学说
15. 学者郑昌发指出,如果从世界全局来考察西属拉美独立运动,它不仅打击和彻底冲垮了西班牙的封
建殖民主义体系,而且对欧洲、美洲的封建制度也是猛烈的冲击。他意在说明此运动
A. 有利于世界近代社会的转型 B.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C. 瓦解西方封建殖民主义体系 D. 彻底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16.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以下图片资料。据此判断, 这一主题应是
A. 拉美独立运动走向成熟 B. 亚非拉民族意识的觉醒
C. 国际工人运动开始兴起 D. 亚非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二、非选择题: 共 4 题, 第 17 题 13 分,第 18 题 12 分,第 19 题 13 分, 第 20 题 14 分, 共 52 分。
17. (13 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 Renaissance )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 rebirth) ,一是新生( new-birth),这两 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 从其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代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 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 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复生”和“新生”的具体内容,并说明当时资产阶级采取“复 生”这种方式的原因。 (6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2 分)
(3) 综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性质及共同影响。 (5 分)
18. (12 分) 阅读以下表格,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国别 代表 主要内容
1748 年 法国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 神》 提出的追求自由、主张法治、实行分权的理论
1795 年 德国 康德《论永久和平》 提出了民主和平论的概念,将宪法制共和国作 为永久和平的必要条件之一
1787 年 美国 《1787 年宪法》 实行联邦制;遵循“三权分立”原则
1789 年 法国 《人权宣言》 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 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1898 年 中国 戊戌变法 提出申民权、设议院,提倡实行君主立宪制
1912 年 中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 主要内容为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和实行责任内 阁制度
根据表格内容提取三条或以上相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 持论有据, 论证充分,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表述清晰)
4
19. (13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 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 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 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 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 家工具,1688 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 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 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 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 彼此制约, 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 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 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 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 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5 分)
(2) 材料二中体现了 1787 年宪法的哪些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对美国发展的 意义。 (6 分)
(3)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文明演进的共同趋势。 (2 分)
20. (14 分)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阅读材
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的冒险远航、殖民征讨和对殖民地的统治,都由封建王室直接控制。……在 殖民地,由国王任命封建贵族充任各殖民地的总督和都督,执掌军事、民政和司法大权。在土地制度方面, 所有占领的土地被宣布为王室所有, 由国王分封给殖民者和教会。在工商业政策方面, 奉行“重金主 义”(重商主义的早期形式)政策,使用奴隶开采银矿,掠夺大量金银财富。
——摘编自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二 从 1813 年印度被迫接受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后,英国的棉纱、棉布等大量机器工业品涌入印 度……英国的工业品不仅摧毁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 还打击了农村手工业,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结构, 从而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庄变成了生产鸦片、棉花和其他原料用以换取英国货物的农场。这样, 由英国生 产工业品, 由印度负责生产原料的国际分工形成了。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5
材料三 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 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 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
——摘编自爱德华 布朗《1905-1909 年波斯革命》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葡萄牙、西班牙殖民扩张的特点。 (2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葡萄牙、西班牙相比,英国在殖民扩张方式上的变化, 并分析 这一变化对印度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6 分)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为什么说“不能纯粹 归于偶然” 。 (6 分)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A C B A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A B A B
二、非选择题。
17.(13分)
(1)“复生”: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是对古希腊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的人文精神的继承发展,因此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生”。(2分)
“新生”: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反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因此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新生”。(2分)
原因: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交锋。(2分)
(2)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在思想文化领域,局限于社会上层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则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较广泛。(2分)
(3)文艺复兴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文化运动。(1分)
宗教改革性质:是一场新兴资产发动的反对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神权统治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1分)
共同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自然科技的发展。(3分)
18.(12分)
示例:
论题:启蒙运动影响资产阶级的社会变革。(2分)
阐述: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对后来资产阶级的社会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分权的思想,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平衡。这直接影响了美国的独立战争和中国的辛亥革命。例如美国在《1787年宪法》中实行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三权分立的原则,彼此制约与平衡。中国资产阶级发动辛亥革命后,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还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在政体方面,伏尔泰和孟德斯鸠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卢梭和康德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这些思想在后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中也有体现。例如美国和法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中国戊戌变法时提倡建立君主立宪制。伏尔泰提出“天赋人权”,孟德斯鸠提出追求自由,康德提出民主和平论的概念,将宪法制共和国作为永久和平的必要条件之一,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卢梭提出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这些思想在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和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都有体现。(8分)
综上所述,启蒙运动时期的分权、民主、自由、法治、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等思想对其后的资产阶级的社会变革产生重要的影响。(2分)
19.(13分)
(1)变化:由君主专制到权力受限,再到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2分)
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英国传统议会制度的影响;人民的长期斗争。(3分)
(2)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3分)
意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和民主制度;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美国成为世界强国提供了政治保障。(3分)
(3)趋势:民主化,法制化。(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2分)
20.(14分)
(1)特点:在王室主导下对殖民地实行直接控制,带有浓厚的封建和半封建色彩;掠夺的财富未转化为资本,导致两国不久走向衰落。(2分)
(2)变化:从直接的殖民掠夺为主到商品输出为主。(2分)
影响:积极:打破了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消极:印度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给印度人民带来了灾难。(4分)
(3)表现: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3分)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各国的民族意识增强。(3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