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陈涉世家说课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陈涉世家说课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1 20:1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司马迁
陈涉世家
司 马 迁
一、教材解读:
1、本课在本单元的地位:
《陈涉世家》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22课。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料翔实,文笔流畅,鲁迅先生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因而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教学目标及依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7—9年级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部分实词、虚词的含义,了解固定的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这次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情况和起义发动的经过,认识陈涉的胆识才略以及他在反秦统治斗争中的作用。
2、学习陈涉少有壮志,壮有所为,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部分实词、虚词的含义,了解固定的文言句式。
2、了解这次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情况和起义发动的经过,认识陈涉的胆识才略以及他在反秦统治斗争中的作用。
3、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教材处理
初三文言文都有了质的提升——篇幅较长、知识点增多。
因而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在疏通文意和理解分析等方面很不给力。因此,我安排三个课时学习这篇文言文。此外,还硬性要求学生先行自学这篇课文。所以,我在处理这篇文章时,采取的“先兵后礼”的策略。
二、教学方法分析:
1、教法:主要采用讲读法、讨论法,辅以一些激励策略,启发鼓励学生。
讲读法:就是我负责降低篇幅的难度,学生配合学习。(讲是为了降低篇幅难度)
讨论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一方面针对某一问题展开对话,另一方面布置任务相互监督完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优生掌握,帮差生识记课文。)
2、学法: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建立帮带小组,实行小组讨论等方法。
三、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课时
(一)导入——这两年,网上有个热词叫“逆袭”。大意是反击、还击。当然实际的用法远比这个宽泛。我们今天就来看看“
一个农民的逆袭——《陈涉世家》”。
(设计说明:标题党,吸引眼球,也是引起注意。)
(二)诵读——疏通字词句义
1.预习时自读,查阅难解字的读音或者意义。
2.听1遍。听课文录音读,标记自己没有读正确的读音和长句的断句。
如,读准下列字音:阳夏、辍耕、怅恨、鸿鹄、谪戍、罾、烹、篝、恚、笞、社稷……
3.自读2遍。学生各自自由的朗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故事脉络,字词)
如:
①古今异义:亡、等、间、尝、往往等;
②一词多义:次、数、书、王、为等;
③重点虚词:之、以等;
④通假字:谪、唱、以、被等。(20-25分钟)
(三)讲读、合作学习
4.学习第一段。(15分钟)
全文就三段,不妨将“标题党”进行到底,于是我列了三个小标题,每段一个。
第一段:一个农民 ——
一个农民不可怕 就怕他说志气话
第二段:一个农民的逆袭——
屯大泽丹书鱼腹 藏野祠篝火狐鸣
第三段:一个农民的成功逆袭——
王侯将相宁有种 陈王举义真英雄
标题不一定全部反映类容,也不一定全部押韵。因为它只是作为导入。
第一课时后的作业
分小组完成任务,自主翻译后面两个自然段。(第二课时抽一个小组检查,第三课时就随机抽检查,这样就迫使每个学生都得去搞清楚基础知识。)
第二、三课时
(这两个课时流程相似,就放在一起说。)
流程:
一、导入——标题导入
二、作业检查(二、三课时采用不同的方式去检查是进一步夯实基础的必要)
三、自主探究问题
第二、三课时需要探讨的一些问题
(一)结合以上内容,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
②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
③陈胜为起义作了哪些舆论准备?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起义采取了那些策略?)
④起义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是怎样的?
(二)理清叙事脉络,试将文中的故事情节用“四字词语”概括出来。
“少时佣耕”→“胸怀大志”→“谪戍渔阳”→“遇雨失期”→“陈吴谋划”→“行卜念鬼”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激怒将尉”→“并杀二尉” →“召令徒属”→“为坛而盟” →“所向披靡”→“队伍壮大”→“陈县称王”→“应者如云”。
(三)探讨人物形象
(设计说明: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可通过读人物语言、说人物事例、比人物变化来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还能给我们以启示。)
1、演读人物语言——在文中画出陈胜的语言,说说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如:①“苟富贵,无相忘。”——读出因失望而叹恨、而又有所祈愿的语气,体现陈涉与佣者同甘共苦思想;
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读出自己的心志不为人知的感叹语气,表明陈涉胸怀大志;
……
2、评说人物事例——结合课文中的事例,说说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①“少时佣耕”的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甘受压迫受奴役、胸怀大志的人;
②“陈吴谋划”的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关心天下大事,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洞察力的人;
③“发动起义”的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胆识、有谋略、有杰出组织领导才能的人;
……
3、对比人物变化——阅读课后练习三,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
(肯定、否定)
4、启发:我们从小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付出实践
第二、三课时的作业
1、熟读背诵全文(识记注释)
2、完成《导学案》上相应位置的作业
四、板书设计:
谋划起义
发动起义
原因
直接
根本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天下苦秦久矣。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丹书鱼腹
篝火狐鸣
起义开始
起义初期的迅猛发展和陈胜立国的经过。
概述此后诸郡县反秦斗争的情形。
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
策略
舆论
少时佣耕
苟富贵,无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一个农民不可怕 就怕他说志气话
屯大泽丹书鱼腹 藏野祠篝火狐鸣
王侯将相宁有种 陈王举义真英雄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