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2 07:2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稳定、政治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盛世。三省六部制科学制创立,标志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经济上,出现了新式工具,推动了农业经济不断进步,手工业方面,丝织技术高超,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唐三彩的出现;商业繁荣、贸易频繁,长安、洛阳等成为闻名的大都会;文化上,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与进步;民族交往,唐朝奉行开明民族政策,各民族友好往来、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外交上,开放的外交政策和社会风气,使唐朝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国家。
(二)过程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的人和事,并经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掌握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图片的方法;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等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外开放和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保证;认识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贡献。
复习重点:
(一)隋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创立
(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及唐朝兴盛的原因
(三)唐代经济繁荣和开放的社会风气
(四)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和玄奘西
复习难点:秦朝和隋朝共同点的类比;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的对比。
复习时间:2018.5.22
复习方法:问题导学法 列表比较法
复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复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单元(板书课题),隋唐时期(581--907)是我国封建社会全面繁荣的时期,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达300多年的政权分裂局面。隋朝开通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创立了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社会风气积极向上,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今天我们就来个穿越一起目睹她的繁荣与开放。
(二)问题导学
1.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播放幻灯片,出示五个方面,要求学生用史实说明。
教师重点强调:A、科举制被称为“第五大发明”对后世影响深远;
隋文帝注重吏治改革;唐太宗善于纳谏,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唐玄宗注重节俭。
2.思考,为什么隋唐能出现繁荣与开放的局面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播放幻灯片
(三)对比归纳
1.教师导引:隋朝建立于581年,灭亡于618年,仅存在了37年,我们学过的短命王朝还有哪个朝代?(教师将时间轴画在白板上)秦朝(学生回答,播幻灯片)
要点强调: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隋唐都有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中央集权优越性,可以集中全国之力办大事。
2.教师导引:唐朝建立于618年,灭亡于907年,存在了300多年,其间最有作为的皇帝是谁?列举隋唐之前有作为的皇帝?
(学生回答:唐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是唐太宗;秦始皇、汉武帝是隋唐之前有作为的皇帝。)
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的历史功绩?(播放幻灯片让④,学生归纳概括共同点)
要点强调: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客观。
(四)史料实证
播放幻灯片⑤,材料题
(五)识图学史
播放幻灯片⑥
(六)深化拓展
联系实际概括当今中国社会的特点?(学生回答)
要点概括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领先世界的科技----动车、天眼、量子卫星等
C、“厉害了,我的国”
板书设计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581
隋建立
) (
907
唐灭亡
) (
618
隋亡、唐建
)
八、教学反思
(一)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深深体会到了多媒体教学的便利、直观,尽管本节课内容多,涉及了两个朝代,但由于运用了多媒体手段,比较顺利的完成了原定的教学任务。
(二)联系记忆方式是提高记忆效果的很好的方法。比如:将这节课的内容与秦、汉的内容相比较和联系,效果就很好。
(三)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将“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
(四)历史虽然是一门记忆性较强的学科,但绝不是死记硬背就能学好,这就要求教师在整合教材、重组教材上多下苦功,争取通过教师的精心备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师一定要善于运用对比、列表、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坚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