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初步认识中国的政治制度;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提高历史分析能力;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提高研读历史资料的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历史情景想象。
过程与方法:
观看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重点难点: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法 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 读图学史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 交互式白板、黑板、粉笔。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三部分以时间为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建新中国,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的里程碑意义,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发展起来,随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程中具有综合扩展和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这一课学好了,会给以后的中国现代史部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从认知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历史事件需要掌握的基本要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读图能力,但语言表达能力还很欠缺。
从已有的知识水平上看,学生通过对八年级上册内容的学习,已经能够清楚的认识新中国成立艰难曲折的史实。
从方法经验上看,学生对国旗、国歌、人民硬性纪念碑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较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课伊始,我会问大家还记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70年的国庆阅兵吗 视频导入——国庆阅兵(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并进一步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 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出示学习目标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学习重点)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首先,我会出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政治协商会议背景。
学生明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主题。之后我会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学生结合教材能够做出回答。紧接着我会在多媒体上出示有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一个纲领、两个选举、五个决定。
主席
最后在我的指导下,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及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暂时代行将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阅读课本,结合材料让学生提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史实,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二)开国大典
首先我会在多媒体上播放开国大典党的盛况,请学生结合教材归纳出开国大典举行的的时间和地点概况。
在此之后我会在多媒体上出示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如何理解开国大典党的历史意义是 学生结合史料大致说出答案,我将进行归纳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我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设计意图】自主阅读课本,做好圈点勾画,培养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
归纳分析——通过材料分析归纳新中国成立的艰难曲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深刻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含义。
(三)西藏和平解放
首先,我会出示《拉萨布达拉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
学生明确中国历史上唐代、元代、清代对西藏的管辖,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之后,我会在多媒体上播放事先做好的有关西藏和平解放的视频,之后请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出示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双方代表和谈判的过程以及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针对回答不完整的地方,进行补充并给予鼓励性评价,师生共同总结得出西藏和平解放显示新中国有能力解决历史上解决不了的问题。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之后我会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学生结合教材能够做出回答。紧接着我会在多媒体上出示有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一个纲领、两个选举、五个决定。 最后在我的指导下,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及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暂时代行将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交流讨论增强对史料的分析,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提高研读历史资料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给学生创设情景、展示图片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师小结:
课堂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经过近代百余年的斗争,中国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共和国之光在闪耀,中华儿女在前进的路上必定劈波斩浪,团结一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板书设计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筹建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
(内容、意义)
建立新中国: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概况、历史意义)
巩固新中国: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背景、方式、过程、历史意义)
(四)课堂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图片等资料入手给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带来浓浓的生活色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结合当今国情采用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强大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目标。上完课后结合学生当堂检测情况及作业反馈及时进行反思,在今后授课中要加大讲解力度补充足够的资料来引导学生对知识难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