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名著阅读):《艾青诗选》《水浒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名著阅读):《艾青诗选》《水浒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1 20:5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名著阅读):《艾青诗选》《水浒传》
一.名著阅读(共10小题)
1.(2023 长沙模拟)读下面一组诗,参考示例,从《北方》和《镜子》中任选一首,探究诗中意象的含义,请完成学习任务。
[示例]我来提问: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紫色的灵魂”如何理解?
我来解答:“紫色”是高贵、神圣的象征,“紫气东来”“紫禁城”。大堰河身份虽卑贱,但她慈爱、善良、勤劳,集中了人之美德,她的灵魂最高贵、最伟大;“紫色”也是伤痕的颜色,是凝血的颜色,是因窒息而死的人的颜色,代表了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大堰河苦难一生,结局悲惨,因而称之为“紫色的灵魂”。
(1)我来提问:   
(2)我来解答:   
《镜子》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
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会有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1979年
《北方》(节选)
一天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对我说:“北方是悲哀的。”不错北方是悲哀的。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1938年2月4日
《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1933年1月14日
2.(2023 杭州模拟)分析诗歌的意象是学习诗歌的关键一环。艾青曾在《诗论》中说:“诗人必须比一般人更具体地把握事物的外形与本质”,“诗人能使各种分离着的事物寻找形象的联系”。请阅读艾青在1937抗日战争期间写的《煤的对话》,说说诗中的“煤”这一意象具有怎样本质特征,它与当时的中华民族有怎样的联系。
煤的对话
你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分的怨愤里了吗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请给我以火
3.(2023 昭阳区校级一模)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复活的土地(节选)
艾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
(1)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期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和“   ”。
(2)艾青被称为“土地的歌者”,请你分析这首诗中“土地”这一意象的作用。
4.(2023 金溪县一模)读诗,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即要透过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请你品读《艾青诗选》中的下列诗句,结合主意象“土地”说说诗句的深层内涵。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中国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7年 2月28日)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我爱这土地》1938年11月17日)
5.(2022 馆陶县二模)阅读下面从名著中摘录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下面摘录的A、B两段文字分别节选自诗人艾青的《火把》和《   》。
A.“火把的烈焰赶走了黑夜”……每个都把火把举在自己的前面让火光照亮我们的脸……让我们的火把的烈焰把黑夜摇坍下来把高高的黑夜摇坍下来把黑夜一块一块地摇坍下来 B.今天在太阳照着的人群当中我决不专心寻觅那些像我自己一样惨愁的脸孔了……今天我听见太阳对我说“向我来从今天你应该快乐些呵……”
(2)请结合以上两首诗,谈一谈艾青诗歌中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6.(2023 蜀山区校级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迳到状元桥来。
【乙】李逵看着A,问戴宗道:“哥哥,这个黑汉子是谁?”戴宗对A笑道:“押司,你看这厮恁么粗鲁,全不识些体面!”李逵便道:“我问大哥,怎地是粗鲁?”戴宗道:“兄弟,你便请问‘这位官人是谁’便好,你倒却说‘这黑汉子是谁’,这不是粗鲁,却是什么?”
(1)以上文字节选自《水浒传》,【甲】文段涉及的故事情节是    ,【乙】文段中的“A”指的是    。
(2)请结合作品内容说说【甲】【乙】片段写到的鲁智深和李逵性格特点有何异同?
7.(2023 常熟市模拟)名著阅读。
施耐庵塑造人物善用“一箭双雕”的写法来使人物性格瑕瑜互见,更显人物形象的饱满。
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故事情节对武松的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
楼上月,此月也,濠边月,亦此月也。然而楼上之月,何其惨毒,濠边之月,何其幽凉。武松在楼上时,月亦在楼上,初不知濠边月色何如。武松来濠边时,月亦在濠边,竟不记楼上月明何似。都监一家看月之时,濠边月里并无一个,武松濠边立月之际,张家月下更无一人。嗟乎!一月普照万方,万方不齐苦乐,月影只争转眼,转眼生死无常。前路茫茫,世间总包,读书至此,不知后人又何以为情也。
(金圣叹《水浒传》第三十回央批)
8.(2023 安化县一模)根据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用四字短语概括出鲁达的性格。
鲁达又道:“(1)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子两个告道:“若是能勾得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2)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
……
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3)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投状元桥来。
(1)   
(2)   
(3)   
9.(2023 武安市一模)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问题。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只说林冲……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林冲听得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1)选文体现了林冲悲愤的心情,请分析他心情悲愤的原因。
(2)选文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雪在刁难林冲,雪也在挽救林冲。”结合上文,联系《水浒传》相关内容阐释你的理解。
10.(2023 惠山区校级一模)(1)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只见那人说道:“我自有伴当荡洒,不叫你休来,我等自要说话。”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这两个人来的不尴尬。”老婆道:“怎么的不尴尬?”小二道:“这两个人语言声音是东京人,初时又不认得管营,向后我将按酒入去,只听得差拨口里请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这人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我自在门前理会,你且去阁子背后,听说甚么。”老婆道:“你去营中寻林教头来,认他一认。”
①加点的“不尴尬”一词在语段中是什么意思?在原著中具体指什么事?
②美国作家赛珍珠翻译《水浒传》时,将书名译成《四海之内皆兄弟》。结合原著相关情节对上面语段中的兄弟情谊作简要分析。
(2)个人“小我”应融入国家“大我”。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从《朝花夕拾》《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四部名著中选择一个合适的人物,结合对这个人物的认识,阐述你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2023年中考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名著阅读):《艾青诗选》《水浒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名著阅读(共10小题)
1.(2023 长沙模拟)读下面一组诗,参考示例,从《北方》和《镜子》中任选一首,探究诗中意象的含义,请完成学习任务。
[示例]我来提问: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紫色的灵魂”如何理解?
我来解答:“紫色”是高贵、神圣的象征,“紫气东来”“紫禁城”。大堰河身份虽卑贱,但她慈爱、善良、勤劳,集中了人之美德,她的灵魂最高贵、最伟大;“紫色”也是伤痕的颜色,是凝血的颜色,是因窒息而死的人的颜色,代表了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大堰河苦难一生,结局悲惨,因而称之为“紫色的灵魂”。
(1)我来提问: 阅读艾青的《镜子》,思考诗歌中的“镜子”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 
(2)我来解答: 诗中的“镜子”是直言刚烈之士的典型,“平面”展现了镜子出身普通,“真实”“不隐瞒缺点”“谁都从中发现自已”表现了镜子的率直与忠诚。 
《镜子》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
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会有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1979年
《北方》(节选)
一天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对我说:“北方是悲哀的。”不错北方是悲哀的。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1938年2月4日
《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1933年1月14日
【考点】《艾青诗选》;名著情节.
【分析】《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赏析。文章要求“从《北方》和《镜子》中任选一首,探究诗中意象的含义”,根据示例可知要从文章意象出发提问。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赏析。上题从诗歌意象提问,本题要结合结合诗歌内容、情感分析作答。
答案:
(1)示例:阅读艾青的《镜子》,思考诗歌中的“镜子”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
(2)示例:诗中的“镜子”是直言刚烈之士的典型,“平面”展现了镜子出身普通,“真实”“不隐瞒缺点”“谁都从中发现自已”表现了镜子的率直与忠诚。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2.(2023 杭州模拟)分析诗歌的意象是学习诗歌的关键一环。艾青曾在《诗论》中说:“诗人必须比一般人更具体地把握事物的外形与本质”,“诗人能使各种分离着的事物寻找形象的联系”。请阅读艾青在1937抗日战争期间写的《煤的对话》,说说诗中的“煤”这一意象具有怎样本质特征,它与当时的中华民族有怎样的联系。
煤的对话
你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分的怨愤里了吗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请给我以火
【考点】《艾青诗选》.
【分析】《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运动”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该诗歌集创作于1979年。
【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的意象及其特点。艾青的《煤的对话》写干1937年春,1937年正是中华民族的危难关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经受了无数次的苦难,他们经受着各种压迫和剥削,默默地在社会的最低层生活。然而,他们并没有“死”,一日遇到新的契机,遇到新的思想,他们便会揭竿而起,燃烧起涤荡旧世界的冲天大火。中华民族的这种生存状态,这种情绪,这种品格,诗人想到了“煤”,煤长期埋藏在地下,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然而,它们具有一种优秀的品格:遇着火就会燃烧,就会发光发热。诗人以“煤”来写苦难的。中华民族,从而赞颂了不甘平庸,不愿受压迫,执着进取的精神。
答案:
长期深藏地下,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热能巨大,一日燃烧便烈火熊熊。“煤”不仅是被压迫的苦难的中华民族的象征,而且是不甘平庸,不愿受压迫,执着进取的精神象征!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2023 昭阳区校级一模)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复活的土地(节选)
艾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
(1)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期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土地 ”和“ 太阳 ”。
(2)艾青被称为“土地的歌者”,请你分析这首诗中“土地”这一意象的作用。
【考点】《艾青诗选》;名著情节.
【分析】《艾青诗选》收集了艾青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他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他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的国土而英勇斗争。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期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2)本题考查诗歌中的意象。《复活的土地》是艾青193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本诗写了腐朽的日子,河岸上,播种者的意象,突出了诗人对新时代的憧憬与向往,预言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即将来临,也体现了诗人对解放的向往与爱国之情。“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答案:
(1)土地 太阳
(2)“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4.(2023 金溪县一模)读诗,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即要透过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请你品读《艾青诗选》中的下列诗句,结合主意象“土地”说说诗句的深层内涵。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中国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7年 2月28日)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我爱这土地》1938年11月17日)
【考点】《艾青诗选》.
【分析】《艾青诗选》是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火把》《向太阳》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答】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分析。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其《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复活的土地》等作品都是以“土地”为意象的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的“雪”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领土的侵略,“寒冷”是作者对国土沦丧的忧郁与痛苦感受。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土地”象征贫穷落后,是多灾多难的祖国的象征,诗人表达对“土地”的热爱,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对人民最深沉的爱。
答案:
“土地”是中国国土,象征着祖国。第一句的修饰语“雪”是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国土的侵略,表明作者的忧郁;第二句“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明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爱,奋死抗争,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5.(2022 馆陶县二模)阅读下面从名著中摘录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下面摘录的A、B两段文字分别节选自诗人艾青的《火把》和《 向太阳 》。
A.“火把的烈焰赶走了黑夜”……每个都把火把举在自己的前面让火光照亮我们的脸……让我们的火把的烈焰把黑夜摇坍下来把高高的黑夜摇坍下来把黑夜一块一块地摇坍下来 B.今天在太阳照着的人群当中我决不专心寻觅那些像我自己一样惨愁的脸孔了……今天我听见太阳对我说“向我来从今天你应该快乐些呵……”
(2)请结合以上两首诗,谈一谈艾青诗歌中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考点】《艾青诗选》.
【分析】《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在这些诗歌中,诗人艾青以激越抒情的笔触,吟唱多灾多难的祖国大地和旷野农村,礼赞太阳、黎明、火把,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B段文字出自艾青的诗歌《向太阳》。
(2)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艾青的很多诗比如《火把》《向太阳》等都以太阳、光、火等一系列物象作为诗歌意象。艾青的作品感情充沛,激人奋进,像太阳一样有着永恒的魅力,像火把一样给人温暖,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A段中“火把的烈焰赶走了黑夜”象征光明驱走黑暗,“让火光照亮我们的脸”象征了光明照亮前行的路。B段中“太阳”这一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这首诗中的中心意象是“太阳”,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答案:
(1)向太阳
(2)示例: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 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如A诗《火把》不仅鼓舞人们寻找方向,而且也照亮了作者自己的革命道路。B诗《向太阳》“在太阳照着的人群当中/我决不专心寻觅/那些像我自己一样惨愁的脸孔了”“你应该快乐些呵……”充满了热情、乐观和希望。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6.(2023 蜀山区校级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迳到状元桥来。
【乙】李逵看着A,问戴宗道:“哥哥,这个黑汉子是谁?”戴宗对A笑道:“押司,你看这厮恁么粗鲁,全不识些体面!”李逵便道:“我问大哥,怎地是粗鲁?”戴宗道:“兄弟,你便请问‘这位官人是谁’便好,你倒却说‘这黑汉子是谁’,这不是粗鲁,却是什么?”
(1)以上文字节选自《水浒传》,【甲】文段涉及的故事情节是  拳打镇关西 ,【乙】文段中的“A”指的是  宋江 。
(2)请结合作品内容说说【甲】【乙】片段写到的鲁智深和李逵性格特点有何异同?
【考点】《水浒传》;名著人物;名著情节.
【分析】《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108条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揭露了封建朝廷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为,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联系“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迳到状元桥来”可知文段涉及的故事情节是:拳打镇关西;联系“李逵看着A,问戴宗道:‘哥哥,这个黑汉子是谁’”可知A是:宋江。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联系“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迳到状元桥来”可知鲁达并非一味莽撞地去寻镇关西,而是阻止店小二报信,等金氏父女安全了方才去找镇关西,足可说明,鲁达做事粗中有细,有条有理。联系“李逵看着A,问戴宗道:‘哥哥,这个黑汉子是谁’”可知李逵在不明白对方身份的情况下贸然开口,称呼宋江为“黑汉子”,不顾及对方的颜面,可见李逵见人不懂什么客套和应酬之事,不受礼节约束的率直、粗鲁个性。
答案:
(1)拳打镇关西 宋江
(2)鲁达做事粗中有细,有条有理;李逵不受礼节约束,率直粗鲁。
【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7.(2023 常熟市模拟)名著阅读。
施耐庵塑造人物善用“一箭双雕”的写法来使人物性格瑕瑜互见,更显人物形象的饱满。
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故事情节对武松的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
楼上月,此月也,濠边月,亦此月也。然而楼上之月,何其惨毒,濠边之月,何其幽凉。武松在楼上时,月亦在楼上,初不知濠边月色何如。武松来濠边时,月亦在濠边,竟不记楼上月明何似。都监一家看月之时,濠边月里并无一个,武松濠边立月之际,张家月下更无一人。嗟乎!一月普照万方,万方不齐苦乐,月影只争转眼,转眼生死无常。前路茫茫,世间总包,读书至此,不知后人又何以为情也。
(金圣叹《水浒传》第三十回央批)
【考点】《水浒传》;名著人物;名著情节.
【分析】《水浒传》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地塑造了许多起义英雄的光辉形象,并通过他们不同的反抗道路展现了起义如何由零散的复仇星火发展到燎原大火的斗争过程。
【解答】《水浒传》中武松替兄报仇后,被刺配孟州牢狱。武松受施恩情意,醉打蒋门神夺快活林以谢之。表现了武松知恩图报的性格。后遭张都监陷害,被刺配恩州。后知道自己受诬是蒋门神与张团练勾结张都监一手策划后,武松赶回孟州城到鸳鸯楼上。武松二话不说,举刀就砍。不多时,便将几个恶人变做刀下鬼。即“都监一家看月之时,濠边月里并无一个,武松濠边立月之际,张家月下更无一人。”武松血溅鸳鸯楼,蘸血,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字后出城,落发换服,远避他乡。既表现了武松敢作敢为、敢于反抗的精神,但同时也暴露了他滥杀无辜的缺点。这样“一箭双雕”的写法来使武松性格瑕瑜互见,更显人物形象的饱满。
答案:
武松得知自己受诬是蒋门神与张团练勾结张都监一手策划后,武松赶回孟州城到鸳鸯楼上,血溅鸳鸯楼,既表现了武松敢作敢为、敢于反抗的精神,但同时也暴露了他滥杀无辜的缺点。可谓“一箭双雕”,使武松性格瑕瑜互见,更显人物形象的饱满。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作品的主题,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8.(2023 安化县一模)根据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用四字短语概括出鲁达的性格。
鲁达又道:“(1)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子两个告道:“若是能勾得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2)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
……
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3)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投状元桥来。
(1) 直爽,热心。 
(2) 爽快,仗义疏财。 
(3) 耐心,做事周全。 
【考点】《水浒传》;名著人物.
【分析】《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解答】(1)文段中从鲁达的言行“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可以看出,鲁达是一个热心肠,做事直爽果断的一个人。
(2)“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可以看出鲁达慷慨大方、仗义疏财、侠肝义胆的性格特点。
(3)“坐了两个时辰”,说明坐的时间长,由此可知鲁达做事并不是一味莽撞,他粗中有细,等金氏父女安全了方才去找镇关西,足可说明,鲁达做事有条有理,想得周全。
答案:
(1)直爽,热心。
(2)爽快,仗义疏财。
(3)耐心,做事周全。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9.(2023 武安市一模)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问题。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只说林冲……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林冲听得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1)选文体现了林冲悲愤的心情,请分析他心情悲愤的原因。
(2)选文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雪在刁难林冲,雪也在挽救林冲。”结合上文,联系《水浒传》相关内容阐释你的理解。
【考点】《水浒传》;名著情节.
【分析】《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分析。解答此题,要联系原著的相关知识,分析作答。《水浒传》中的林冲之所以悲愤,是因为他屡次受到高俅等的陷害。
(2)本题考查名著语句赏析。解答此题,要联系现代文阅读的相关知识,分析作答。环境描写,对于渲染悲壮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雪在刁难林冲,雪也在挽救林冲”意思是,林冲因雪受难,又侥幸因雪逃生。几段文字所写的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的故事。第一段中“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第二段中“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这几句是景物描写。第三段中“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从情节发展角度看,风雪之中,强调风势猛烈为后文的火势凶猛埋下了伏笔,对屋的描写为后文林冲避寒山神庙免于死难埋下了伏笔。林冲因雪而受冷,是“雪在刁难林冲”。林教头因冷躲过一劫,离开草料场,又在山神庙听见陆虞候等人密谋,得知自己被陷害的真相,从而忍无可忍,出手杀人,走上反抗之路,雪夜上梁山。这是“雪在挽救林冲”。所以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时天气寒冷恶劣的情形,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答案:
(1)林冲悲愤是因为屡受高俅等陷害而命运悲惨。
(2)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的心情;都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雪在刁难林冲”是由于风雪太大,林冲无法回到草料场,只能在外借宿。“雪也在挽救林冲”是因为林冲在山神庙外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密谋,知道自己处境艰难的原因,不再软弱,一怒之下杀了陆虞候等人,雪夜上梁山。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10.(2023 惠山区校级一模)(1)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只见那人说道:“我自有伴当荡洒,不叫你休来,我等自要说话。”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这两个人来的不尴尬。”老婆道:“怎么的不尴尬?”小二道:“这两个人语言声音是东京人,初时又不认得管营,向后我将按酒入去,只听得差拨口里请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这人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我自在门前理会,你且去阁子背后,听说甚么。”老婆道:“你去营中寻林教头来,认他一认。”
①加点的“不尴尬”一词在语段中是什么意思?在原著中具体指什么事?
②美国作家赛珍珠翻译《水浒传》时,将书名译成《四海之内皆兄弟》。结合原著相关情节对上面语段中的兄弟情谊作简要分析。
(2)个人“小我”应融入国家“大我”。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从《朝花夕拾》《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四部名著中选择一个合适的人物,结合对这个人物的认识,阐述你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考点】《水浒传》;名著人物;名著情节.
【分析】《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108条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揭露了封建朝廷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为,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解答】(1)①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结合语境可知,因为“这两个人语言声音”李小二与他的老婆对他们的身份产生了怀疑,怀疑他们是高太尉的人,来到此处可能与林冲有关系,于是决定去营中寻林教头来认一认。可知此处“尴尬”是这几人来路不明,鬼鬼祟祟。
②本题考查名著情节。选择自己相熟悉的情节,围绕“四海之内皆兄弟”进行合理阐述即可。如:林冲当初在东京时关照李小二,救了他免受官司,又与他赔了些钱财。李小二一直记得这份恩情,在林冲发配沧州时,请他来家里做客,在听到有人要害林冲时,急忙告知林冲,让他多加警惕。林冲在李小二落魄时出手相助,李小二能知恩图报,可见其间深厚的兄弟情谊。
(2)本题考查名著评价。其实,爱国并不需要你付出多么巨大的努力,成就多么伟大的事业,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只要你做了自己觉得是正确的、对国家有利的事,那就是爱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 柯察金和我们一样拥有丰富多彩的童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也受到不公平待遇,常常会被人毒打,恨透了沙皇。当他的哥哥加入了共青团,革命的浪潮开始涌动,他也毅然拿起了枪,与侵略者作斗争。当他在战斗中失去了双腿并且双目失明后,但他却不消沉,拿起笔在文坛上继续“战斗”。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在艰苦暴风里诞生》的前几章,终于完成了。
答案:
(1)①“尴尬”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来路不明”“鬼鬼祟祟”,指陆谦、富安鬼鬼祟祟密谋火烧草料场,加害林冲。
②示例:林冲当初在东京时关照李小二,救了他免受官司,又与他赔了些钱财。李小二一直记得这份恩情,在林冲发配沧州时,请他来家里做客,在听到有人要害林冲时,急忙告知林冲,让他多加警惕。林冲在李小二落魄时出手相助,李小二能知恩图报,可见其间深厚的兄弟情谊。
(2)示例:鲁迅。生活于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我们在《朝花夕拾》中读到的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求学、日本留学,从“医学救国”到“文学救国”,始终映射着对民族变革和发展的初心。鲁迅启示我们: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必然与时代、国家紧密相连。
【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