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西游记》(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西游记》(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1 20:4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西游记》
一.名著阅读(共10小题)
1.(2023 秦都区校级二模)根据下面的内容,探究鲁迅的儿童教育观,补全表格。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
篇目 事件 主张
《五猖会》 在看五猖会前被父亲强迫要求背诵《鉴略》 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③    衍太太看见孩子吃冰,视而不管,还加以怂恿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2.(2023 东营区校级一模)名著阅读。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
文段选自《   》,文中“他”的名字叫    。“他”的性格特征是    。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3.(2023 西青区校级模拟)阅读下列片段,按要求答题。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1)上面文段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填篇名),文中的“她”   (填人名),是作者十分怀念的长者。
(2)请结合上面的文字,说说“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4.(2022 陕西模拟)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选段中的“她”是指①   ;“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写出了“我”的②   之情。
5.(2022 灵山县校级模拟)名著阅读。
乡风民俗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悠久的生活文化和历史文化现象。《朝花夕拾》就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中国民俗文化风情图。
(1)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作品 有关乡土风俗的事件 寓意
《阿长与<山海经>》 ①    祝愿一年到头顺顺利利
《五猖会》 古老的传统民俗和民间宗教活动 ②   
《无常》 ③    祭拜,酬谢神灵
《狗 猫 鼠》 在床头贴花纸 有喜庆之事,祈求好运
(2)如果鲁迅要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温馨的回忆”。下面哪两个人物不能入群?请选出人物并说明理由。
双喜 阿长 范爱农 衍太太
6.(2023 惠水县一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修行路上翻越过许多山。请仿照示例,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座山,结合相关故事情节,概括在这座山上发生的事及对孙悟空成长的意义。
(1)五行山(2)火焰山(3)灵山
示例:花果山
花果山是孙悟空的出生地,生活舒适的他不满足于现状,于是出海拜师学艺,终于在菩提祖师的教导下练就了一身本领。成长意义:走出舒适圈,人生才有意义。
7.(2023 历城区模拟)阅读下面选段,完成题目。
沙僧道:“似送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那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
(1)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     这一故事情节,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潜台词是    ,从中可以看出八戒     的心理。
(2)根据选段总结唐僧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其他情节写出唐僧另外一个特点。
8.(2023 海口一模)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见阎君!”行者叉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行者全不认真。罗刹害怕,回头要走。行者道:“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行者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
(1)上面摘录的文字是《   》中    故事。文中的“罗刹”是    之妻。“罗刹”之子是    。
(2)唐僧师徒四人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路同甘共苦,披荆斩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作为一个励志故事,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9.(2023 永州模拟)名著阅读。
这一场,来来往往,斗经三十回合,不见强弱。八戒又使个佯输计,拖了钯走。那 A 随后又赶来,拥波捉浪,赶至崖边。八戒骂道:“你这个泼怪!你上来!这高处,脚踏实地好打!”那 A 骂道:“你这厮哄我上去,又教那帮手来哩。你下来,还在水里相斗。”原来那 A乖了,再不肯上岸,只在河沿与八戒闹吵。却说行者见他不肯上岸,急得他心焦性爆,恨不得一把捉来。……这流沙河的妖怪,乃是卷帘大将临凡,因为在天有罪,堕落此河,忘形作怪。他曾被菩萨劝化,愿归师父往西天去的。
以上文字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该书作者是    。选段中人物A名字是    ,此文段选自名著中的    (填情节)在该书中A的性格特点是    。
10.(2023 广东模拟)阅读下面名著语段,回答问题。
语段一:
行者道:“兄弟,你说的也是,奈何师父不听人说,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才然这风,是那上吊的孩儿弄的。我认得他是个妖精,你们不识,那师父也不识,认作是好人家儿女,教我驮着是老孙算计要摆布他,他就弄个重身法压我。是我把他掼得粉碎,他想是又使解尸之法,弄阵旋把我师父摄去也。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既是贤弟有此诚意老孙进退两难。”
语段二:
“阿罗纳克斯先生,”尼摩艇长平静地说道,“他们无法通过舱盖口进到”鹦鹉螺’号舱内来的,即使舱盖是敞开的。”……
舱盖板朝外打开。有二十多张模样吓人的面孔显现在众人面前。可是,第一个将手放到梯子栏杆上的土著人,被某种我看不见的不知什么力量弹了一下,慌忙逃开,边跑边跳边喊,吓得不成人样了。
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神话小说往往给人启迪,并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语言。请阅读语段一并参照标例,再举一例说明《西游记》中的“神通”与现代科技文明的联系。
(1)示例:《西游记》中的情节:“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对应现代科技:“相对论”。
(西游记》中的情节:   ,对应现代科技:   。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请结合语段二回答书中哪些想象的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并说说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
2023年中考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西游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名著阅读(共10小题)
1.(2023 秦都区校级二模)根据下面的内容,探究鲁迅的儿童教育观,补全表格。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
篇目 事件 主张
《五猖会》 在看五猖会前被父亲强迫要求背诵《鉴略》 ① 要放任孩子的天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 三味书屋枯燥乏味,询问“怪哉”一虫是怎么回事却得不到答案。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③ 《琐记》  衍太太看见孩子吃冰,视而不管,还加以怂恿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考点】《朝花夕拾》;名著情节.
【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解答】①本题考查是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名著的阅读和理解。《五猖会》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②本题考查名著事件。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充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可知,三味书屋枯燥乏味,询问“怪哉”一虫是怎么回事却得不到答案。
③本题考查名著篇目。由“衍太太”“吃冰”可知,出自《琐记》。
答案:
①要放任孩子的天性
②三味书屋枯燥乏味,询问“怪哉”一虫是怎么回事却得不到答案
③《琐记》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2.(2023 东营区校级一模)名著阅读。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
文段选自《 范爱农 》,文中“他”的名字叫  范爱农 。“他”的性格特征是  孤傲、正直、倔强 。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本文写人记事朴实平易,刻画人物多用白描手法,简单描写人物的形体、语言,个性尽现其中,十分生动。 
【考点】《朝花夕拾》;名著人物.
【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从“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可知,文段出自《范爱农》,“他”指的就是范爱农。分析范爱农这个人物形象,我们要结合他在故事中的言行。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坦率正直。他有一颗爱国心,有进步思想,追求自由平等。鲁迅先生通过《范爱农》这篇文章表达对他的同情。考查学生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可以从写作手法,表达方式,文本内容和主旨,细节描写等方面来进行赏析,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范爱农》,范爱农,孤傲、正直、倔强。示例:本文写人记事朴实平易,刻画人物多用白描手法,简单描写人物的形体、语言,个性尽现其中,十分生动。
【点评】名著阅读的考查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种题型,在日常学习中,学生需要注意积累,要把考试范围内的名著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作者,内容简介,作品主旨,其中的经典情节等要牢记。
3.(2023 西青区校级模拟)阅读下列片段,按要求答题。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1)上面文段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阿长与<山海经> 》(填篇名),文中的“她” 阿长 (填人名),是作者十分怀念的长者。
(2)请结合上面的文字,说说“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考点】《朝花夕拾》.
【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由“哥儿,你牢牢记住”阿妈,恭喜恭喜”等语句可知选段出自《朝花夕拾》里的《阿长与<山海经>》选文,“哥儿”即鲁迅,“阿妈”即阿长,描写的是长妈妈在过年时嘱“我”大年初一必须要说吉利的话,做吉利的事。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人物的相关描写和事件分析。由“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可知,从她嘱鲁迅要在大年初一先说恭喜和说完后吃福橘看出,她在意并且相信这些说法,体现了她封建迷信。由“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质流流……”可知,她希望把自己认为好的也带给鲁迅,表明她心地善良,关心孩子,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
答案:
(1)《阿长与<山海经>》阿长(长妈妈)
(2)虽然迷信,但是心地善良,并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希望(热情、善良、关心孩子)的人。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4.(2022 陕西模拟)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选段中的“她”是指① 衍太太 ;“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写出了“我”的② 愧疚 之情。
【考点】《朝花夕拾》;名著人物.
【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理解。《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叙述了父亲临终时“我”在衍太太的催促下不断大呼父亲的一幕,作者认为自己也是导致父亲死亡的原因,在父亲脸上显现的痛苦说明父亲离开人世时是不平静的,他感到愧疚与悔恨,同时封建迷信要让长辈不能安安静静的走才能魂安,但事实上鲁迅觉得他呼唤父亲反而让父亲走的时候非常不安心。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愧疚的心情,应该让父亲在那一刻平静地死去。
答案:
①衍太太 ②愧疚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5.(2022 灵山县校级模拟)名著阅读。
乡风民俗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悠久的生活文化和历史文化现象。《朝花夕拾》就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中国民俗文化风情图。
(1)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作品 有关乡土风俗的事件 寓意
《阿长与<山海经>》 ① 春节吃福橘  祝愿一年到头顺顺利利
《五猖会》 古老的传统民俗和民间宗教活动 ② 希冀降福给自己 
《无常》 ③ 迎神赛会,戏剧舞台上看“无常”,捧着饭菜“送无常”  祭拜,酬谢神灵
《狗 猫 鼠》 在床头贴花纸 有喜庆之事,祈求好运
(2)如果鲁迅要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温馨的回忆”。下面哪两个人物不能入群?请选出人物并说明理由。
双喜 阿长 范爱农 衍太太
【考点】《朝花夕拾》.
【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①由“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可知,春节风俗吃福橘。
②“五猖”为邪恶之神,在人间常做坏事,偷东西、抢劫、放火、调戏妇女,但他们又喜欢恶作剧,把偷抢张家的东西,又放到李家去,要是看某人顺眼,就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他。老百姓对“五猖”既怕又敬,于是就祭祀起来以博其高兴,希冀降福给自己。
③《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因为他是勾魂使者,所以民间凡有一个人死掉之后,就得用酒饭恭送他。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双喜不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他是鲁迅小说《社戏》中的人物所以不能入群。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不健康的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对作者来说,衍太太并不能带给作者“温馨的回忆”。所以不能入群。
答案:
(1)①春节吃福橘。
②希冀降福给自己。
③迎神赛会,戏剧舞台上看“无常”,捧着饭菜“送无常”。
(2)双喜、衍太太。双喜是鲁迅的小说《社戏》中的人物;衍太太为人刻薄、自私虚伪,无法体现“温馨的回忆”。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6.(2023 惠水县一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修行路上翻越过许多山。请仿照示例,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座山,结合相关故事情节,概括在这座山上发生的事及对孙悟空成长的意义。
(1)五行山(2)火焰山(3)灵山
示例:花果山
花果山是孙悟空的出生地,生活舒适的他不满足于现状,于是出海拜师学艺,终于在菩提祖师的教导下练就了一身本领。成长意义:走出舒适圈,人生才有意义。
【考点】《西游记》;名著情节.
【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情节。五行山是如来佛祖镇压孙悟空五百年的地方,这五百年孙悟空独自被镇压,体验了人世间的孤独、寂寞,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了孙悟空的心性,所以五行山对于孙悟空来说是守住寂寞,沉淀心性,厚积薄发的过程。即使本领高强,孙悟空也经过三次锤炼,才借的真正的芭蕉扇,这座山意味着战胜困难有时需要付出多次努力。灵山是取经的终点,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方取得真经,来到灵山,就是来到了成功的终点,意味着付出终有回报。
答案:
示例一: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虽然失去自由,但是也磨练了他的心性,在观世音菩萨提出让他入佛门修行的时候,他欣然同意。成长意义:失去自由之时正是磨练心性反思自我之际,磨练可以使人更加沉稳自律。
示例二:路阻火焰山,孙悟空想尽办法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终于灭了火焰山之火。成长意义: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相信方法一定会比困难多。
示例三:灵山是取经的终点,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方取得真经,来到灵山,就是来到了成功的终点,成长意义:只要付出终会有回报的。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7.(2023 历城区模拟)阅读下面选段,完成题目。
沙僧道:“似送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那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
(1)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  一借芭蕉扇  这一故事情节,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潜台词是  不要到西边去取经了 ,从中可以看出八戒  看到困难就想退缩  的心理。
(2)根据选段总结唐僧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其他情节写出唐僧另外一个特点。
【考点】《西游记》;名著人物;名著情节.
【分析】《西游记》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根据语段中的“火”等关键词,可以看出写的是《西游记》中的“三借芭蕉扇”中的“一借芭蕉扇”。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意思是只有西边有火,言外之意就是不要到西边去取经了,表现出猪八戒看到困难就想退缩的心理。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根据“那方无火”“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可以判断出:唐僧意志坚定,虔诚向佛。唐僧师徒到了凤仙郡,看见那里的百姓民不聊生,庄家颗粒无收,确实因为郡候得罪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披香殿放了一个米山,让一只鸡在那里啄,放了座面山,让只狗在那里...,还有一个黄金大锁用一个蜡烛在那里烤,等到米山、面山全部吃干净,蜡烛烤断了锁才肯下雨,孙悟空知道之后要拉着玉皇大帝见凤仙郡的百姓,玉皇大帝无奈就让龙王给凤仙郡下雨。
答案:
(1)一借芭蕉扇 不要到西边去取经了 看到困难就想退缩
(2)唐僧意志坚定,虔诚向佛。在凤仙郡,唐僧让悟空帮忙求雨,表现了他的慈悲善良。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8.(2023 海口一模)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见阎君!”行者叉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行者全不认真。罗刹害怕,回头要走。行者道:“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行者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
(1)上面摘录的文字是《 西游记 》中  孙悟空三调芭蕉扇 故事。文中的“罗刹”是  牛魔王 之妻。“罗刹”之子是  红孩儿 。
(2)唐僧师徒四人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路同甘共苦,披荆斩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作为一个励志故事,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考点】《西游记》;名著人物;名著情节;名著常识.
【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从选文中的提示信息“行者”“泼猴”等可知,语段选自《西游记》。本节文字所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路过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这部分内容是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这一故事梗概是:前方火焰山挡路,悟空向牛魔王妻罗刹女借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一扇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悟空得到定风丹再到索战,被扇不动;接着变成虫子入洞,飞到茶水中,被罗刹女饮下肚,在腹内翻腾。罗刹女只得将扇借给悟空。悟空扇火不息,方知假扇。
(2)本题考查名著评价。从“唐僧师徒四人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路同甘共苦,披荆斩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这一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言之有理即可。如:人生应树立目标,并为此不懈奋斗,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只要坚持不懈克服面前的困难,终会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
答案:
(1)西游记 孙悟空三调芭蕉扇 牛魔王 红孩儿
(2)人生就要有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9.(2023 永州模拟)名著阅读。
这一场,来来往往,斗经三十回合,不见强弱。八戒又使个佯输计,拖了钯走。那 A 随后又赶来,拥波捉浪,赶至崖边。八戒骂道:“你这个泼怪!你上来!这高处,脚踏实地好打!”那 A 骂道:“你这厮哄我上去,又教那帮手来哩。你下来,还在水里相斗。”原来那 A乖了,再不肯上岸,只在河沿与八戒闹吵。却说行者见他不肯上岸,急得他心焦性爆,恨不得一把捉来。……这流沙河的妖怪,乃是卷帘大将临凡,因为在天有罪,堕落此河,忘形作怪。他曾被菩萨劝化,愿归师父往西天去的。
以上文字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西游记 》,该书作者是  吴承恩 。选段中人物A名字是  沙僧 ,此文段选自名著中的  大战流沙河 (填情节)在该书中A的性格特点是  任劳任怨 。
【考点】《西游记》;名著常识.
【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本题考查掌握名著常识能力。这个语段出自《西游记》中的“大战流沙河”,唐僧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和那妖怪大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唐僧收妖怪为徒取法号“悟净”,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沙和尚从不埋怨路途遥远,是一个任劳任怨的苦行僧。从被收服起,沙僧一直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照顾唐僧,处理事情显得井井有条。他忠心忠诚,从不背叛师父,无论经历什么磨难,从未放弃西天取经的目标,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他不像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贪恋女色,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谨守佛门戒律,踏踏实实,谨守本分。他也比较精明,关键时刻很机智。在孙悟空被唐僧逐回花果山后,唐僧遇黄袍怪被变成老虎,沙僧提醒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回大师兄。
答案:
西游记 吴承恩 沙僧 大战流沙河 任劳任怨
【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10.(2023 广东模拟)阅读下面名著语段,回答问题。
语段一:
行者道:“兄弟,你说的也是,奈何师父不听人说,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才然这风,是那上吊的孩儿弄的。我认得他是个妖精,你们不识,那师父也不识,认作是好人家儿女,教我驮着是老孙算计要摆布他,他就弄个重身法压我。是我把他掼得粉碎,他想是又使解尸之法,弄阵旋把我师父摄去也。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既是贤弟有此诚意老孙进退两难。”
语段二:
“阿罗纳克斯先生,”尼摩艇长平静地说道,“他们无法通过舱盖口进到”鹦鹉螺’号舱内来的,即使舱盖是敞开的。”……
舱盖板朝外打开。有二十多张模样吓人的面孔显现在众人面前。可是,第一个将手放到梯子栏杆上的土著人,被某种我看不见的不知什么力量弹了一下,慌忙逃开,边跑边跳边喊,吓得不成人样了。
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神话小说往往给人启迪,并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语言。请阅读语段一并参照标例,再举一例说明《西游记》中的“神通”与现代科技文明的联系。
(1)示例:《西游记》中的情节:“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对应现代科技:“相对论”。
(西游记》中的情节: “呼风唤雨术” ,对应现代科技: “现代气象科学” 。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请结合语段二回答书中哪些想象的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并说说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
【考点】《西游记》;名著情节.
【分析】《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 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 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现实。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西游记》这部名著最大的特色是想象,其想象开启了科幻文学的先河,寻找神的行为和现代科技的联系。如“呼风唤雨术”与现代气象科学;“筋斗云”“腾云法”与现代航天技术;“千里眼”“顺风耳”与信息高速公路;“分身法”与生物克隆技术;“火眼金睛”与微光夜视技术;“长生不老术”与现代寿命科学;“毫毛变身”与克隆技术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个性理解能力以及创新表达能力。第二个语段涉及到的科技有潜水艇和电力驱动技术。分析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我们应从其联系方面入手,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科幻小说的幻想以科技发展为基础,同时他又促进了科技发展。
答案:
(1)示例:“呼风唤雨术”“现代气象科学”
(2)示例:海底潜艇,电力驱动技术都成为现实。科幻小说往往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如文中潜水艇、潜水服、电的使用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学的发展。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