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古诗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高考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古诗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1 12:1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古诗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
一.填空题(共8小题)
1.(2022秋 奉贤区期末)填空。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
(3)苏轼《赤壁赋》中面对自己短暂的生命与无尽的长江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   ”。
2.(2022秋 徐汇区校级期末)按要求填空。
(1)敏于事而慎于言,   ,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
(2)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句话是:“   ,   ”。
(3)   ,意诚而后心正。(《    大学》)
(4)《<老子>四章》中“   ,   ”以树木生长现象设喻,生动形象地说明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道理。
(5)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老子》,又称《   》)
3.(2022秋 闵行区校级期末)按要求填空。
(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    大学》)
(2)   ,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 第十一章》)
(3)孔子认为“恕”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处世准则,这也被联合国推崇为国与国交往最高法则,它在行动上表现为“   ,   ”。
4.(2022秋 松江区校级期末)根据教材内容填空。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    长沙》)
(2)酒在古典诗词中常与诗人的情感抒发密切相关:杜甫《登高》中,“   ”写诗人因病戒酒,无法遣愁;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写词人以酒祭江,慨叹人生。
(3)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在《赤壁赋》中,苏轼引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句子是“   ,   ”。
(5)《劝学》中,用良马设喻,从反面论述坚持不懈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
(6)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一组组对应的概念,请填出表格中空缺的概念。
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 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
小家族 家庭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礼俗社会    
5.(2022秋 静安区期末)按要求填空。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2)   ,死当结草。(李密《   》)
(3)《史记 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兼具《诗经》“风”“雅”的特点,这个评价的原句是:“   ,   。”
6.(2022秋 徐汇区校级期末)按要求填空。
(1)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    《师说》)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   》)
7.(2022秋 黄浦区期末)按要求填空。
(1)吾尝跂而望矣,   。(    《劝学》)
(2)譬如为山,   ,止,吾止也。(《论语 子罕》)
(3)李白《蜀道难》中,面对蜀道的艰险,表达对友人入蜀的关切和询问的两句是“   ,   。”
8.(2022秋 长宁区期末)按要求填空。
(1)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论语 子罕》)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    《过秦论》)
(3)杜甫《蜀相》中的“   ,   ”一联,叹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
二.默写(共17小题)
9.(2023 杭州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写到诸葛亮“   ”的人生结局,引发后世英雄无限的感慨;陆游《书愤》高度评价诸葛亮的《出师表》“出师一表真名世,   ”。
(2)颜渊问仁,孔子回答“   ”,并指出做到这一点的结果是“   ”。
(3)唐诗中不少诗歌用通感手法描写音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10.(2023 全国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李煜的《虞美人》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   。
②《赤壁赋》中,苏轼与友人最后在精神上到达了豁达而又超脱的境界,从而忘记了空间也忘记了时间的句子是    ,   。
③曹操《观沧海》中“   ,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11.(2023 岳麓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作为古代经典,被后世人反复提到,如苏轼《赤壁赋》中的“   ,   ”两句就写的是苏轼与友人一起吟诵《诗经》中的章节。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阐明了作者厌恶官场生活,一心想要回归自然的原因。
(3)冬奥会闭幕式折柳赠别的节目,表达了对国际友人的深情,也表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送别方式,在古典诗词里,“柳”大多有留恋、思念之情。例如:“   ,   。”
12.(2023 朝阳区校级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2)高适的《燕歌行》中“   ,   ”两句写出了征夫思妇相去万里,永无见期。
(3)古代诗人常用“东风”这一意象表达愁绪,如“   ,   ”。
13.(2023 昆明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庖丁解牛》中“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揭示了全文主旨,《种树郭橐驼传》中“   ,   ”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想象丰富,其中写音乐具有强大感染力,连月宫中的神仙都为之陶醉的诗句是“   ,   ”。
(3)“酒”或“饮酒”是古代诗歌中常有的意象,多用以表达豪迈、悲愁、苦闷等情感,如“   ,   ”。
14.(2023 九江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离骚》中,面对他人各有乐趣的现实,屈原却选择穷其一生追求美政,并以“   ,   ”两句直接倾吐予不改初心的坚定心声。
②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以“   ,   ”两句形象地揭示“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与唐人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平日闲聊,身边有些同学总是热烈地讨论好吃的或新款鞋子,你却从不参与;同桌问你为什么只埋头学习而不爱讨论这些话题,你用宋濂的两句话“   ,   ”来回答他。
15.(2023春 十堰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在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乐后,又以“   ,   ”两句高度概括了琵琶女美好年华的悄然而逝。
(2)韩愈在《师说》中,用“   ,   ”两句揭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在点评几位弟子的志向时,感慨的说“   ,   ”,可见他对公西华才能的肯定。
16.(2023春 浦北县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 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日夜操劳,勤苦不已的诗句是:   ,   。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3)《离骚》中“   ,   ”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17.(2023春 惠阳区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   ,   ”写出了曹操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诵《短歌行》的情形。
(2)《劝学》中,“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3)《荀子 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18.(2023春 润州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为打消弟子在谈论个人志向时的疑虑,说:“   ,   。”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写出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难以入耳。
(3)苏轼《赤壁赋》中的“   ,   ”两句,以月虽有圆缺但终无增减来表现事物变化与永恒的道理。
19.(2023春 梁园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节选)中写自己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但还是因为进谏而很快遭到贬黜的句子是“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借助视听描写,表现飞奔而下的急流与巨石相搏,发出惊雷般巨大声响,形成了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
(3)《燕歌行》中,揭露“汉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的诗句是“   ,   ”。
20.(2023春 金水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
(2)《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雄壮宽广的气度,开阔旷远的视野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比较,两者展现的气度与视野不相上下,可谓异曲同工的名句是:“   ,   。”
(3)《念奴娇 过洞庭》中在明净光洁的广阔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为我所用的意味,有力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   。”
21.(2023春 桃城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   ”一句以神态表明态度。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2)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一词中,以极为细腻的笔触,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清丽喜人的雨后荷花图的词句是“   ,水面清圆,   ”。
(3)在古代诗歌中,“明月”有着丰富内蕴,熔铸了诗人的人格和情趣,体现了民俗文化审美特征,在文学史上形成了独特的咏月现象,如“   ,   ”。
22.(2022秋 凉山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   ,   ”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态度。
(2)《荀子 劝学》中说,君子需要广泛学习并不断检省自己的两句是“   ,   ”。
(3)《赤壁赋》中,苏轼认为,造化所为,非吾所有,不可强求,“   ,   ”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可以尽情享用。
23.(2023春 秀屿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伶官传序》中与《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3)屈原《离骚》中“   ,   ”两句写自己在黑暗混乱的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
24.(2022秋 凉山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   ,   ”两句指出“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条件。
(2)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3)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25.(2023春 辽宁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泥岭,“悬屋万仞,山多云雨”(《元和郡县志》),为唐代入蜀要道。李白的《蜀道难》中“   ,   ”,用夸张之笔细致地描写了行路人到此的感受。
(2)《扬州慢》中的“   ,   ”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茂反衬荒凉衰败。
(3)时光匆匆,转瞬即逝,有时候你都来不及去体会,就是春去秋来,屈原《离骚》中的“   ,   ”,特别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2023年高考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古诗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8小题)
1.(2022秋 奉贤区期末)填空。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登高》 》)
(3)苏轼《赤壁赋》中面对自己短暂的生命与无尽的长江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哀吾生之须臾 , 羡长江之无穷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万类霜天竞自由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
(3)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及相关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根据题干要求正确作答。
【解答】故答案为:
(1)万类霜天竞自由(重点字:竞)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重点字:作)
(3)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重点字:须、臾)
【点评】《赤壁赋》名句辑录:
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侧面描写客人的洞箫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两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表现对自然永恒、人生短暂的哀叹的句子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表达对人生短暂、人很渺小的感叹的比喻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写出《赤壁赋》中苏子与客到赤壁后不久的月景的两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2022秋 徐汇区校级期末)按要求填空。
(1)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学而 》)
(2)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句话是:“ 见贤思齐焉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3)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礼记  大学》)
(4)《<老子>四章》中“ 合抱之木 , 生于毫末 ”以树木生长现象设喻,生动形象地说明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道理。
(5)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老子》,又称《 道德经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文学常识.
【答案】(1)就有道而正焉 学而
(2)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知至而后意诚 礼记
(4)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5)自矜者不长 道德经(道德真经 五千言 老子五千文)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及相关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根据题干要求正确作答。
【解答】故答案为:
(1)就有道而正焉 学而(重点字:而)
(2)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重点字:省)
(3)知至而后意诚 礼记(重点字:至)
(4)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重点字:毫)
(5)自矜者不长 道德经(道德真经 五千言 老子五千文)(重点字:矜)
【点评】《<论语>十二章》名句辑录: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2022秋 闵行区校级期末)按要求填空。
(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礼记  大学》)
(2) 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 第十一章》)
(3)孔子认为“恕”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处世准则,这也被联合国推崇为国与国交往最高法则,它在行动上表现为“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
(2)凿户牖以为室
(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及相关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根据题干要求正确作答。
【解答】故答案为:
(1)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重点字:壹)
(2)凿户牖以为室(重点字:凿、牖)
(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重点字:施)
【点评】《大学之道》名句辑录:
1.《大学之道》中,写知道应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够做到心不妄动的句子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2.《大学之道》中,写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的句子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3.《大学之道》中,写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精详的句子是“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4.《大学之道》中,写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的句子是“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大学之道》中,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两句,强调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
4.(2022秋 松江区校级期末)根据教材内容填空。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 沁园春  长沙》)
(2)酒在古典诗词中常与诗人的情感抒发密切相关:杜甫《登高》中,“ 潦倒新停浊酒杯 ”写诗人因病戒酒,无法遣愁;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一尊还酹江月 ”写词人以酒祭江,慨叹人生。
(3)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在《赤壁赋》中,苏轼引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句子是“ 月明星稀 , 乌鹊南飞 ”。
(5)《劝学》中,用良马设喻,从反面论述坚持不懈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骐骥一跃 , 不能十步 ”。
(6)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一组组对应的概念,请填出表格中空缺的概念。
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 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
小家族 家庭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乡土中国》.
【答案】(1)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
(2)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尊还酹江月
(3)迷花倚石忽已暝
(4)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5)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6)法理社会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及课文基本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及其基本概念,准确地填写相关空白。
【解答】故答案为:
(1)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重点字:竞)
(2)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尊还酹江月(重点字:尊、酹)
(3)迷花倚石忽已暝(重点字:暝)
(4)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重点字:鹊)
(5)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重点字:骐、骥)
(6)法理社会(重点字:理)
【点评】《念奴娇 赤壁怀古》名句辑录:
1.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间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收束了上面的写景,引出下文的怀古的句子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5.(2022秋 静安区期末)按要求填空。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2)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李密《 陈情表 》)
(3)《史记 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兼具《诗经》“风”“雅”的特点,这个评价的原句是:“ 《国风》好色而不淫 , 《小雅》怨诽而不乱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文学常识.
【答案】(1)齐彭殇为妄作
(2)臣生当陨首 陈情表
(3)《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
【解答】故答案为:
(1)齐彭殇为妄作 (重点字:殇)
(2)臣生当陨首 陈情表 (重点字:陨)
(3)《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重点字:淫)
【点评】(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四)要留意具体环境
(五)要留心语句顺序
(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6.(2022秋 徐汇区校级期末)按要求填空。
(1)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韩愈 《师说》)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苏轼《 赤壁赋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文学常识.
【答案】(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
(2)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樽以相属 赤壁赋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及相关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根据题干要求正确作答。
【解答】故答案为: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重点字:固)
(2)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樽以相属 赤壁赋(重点字:麋、匏、樽)
【点评】《赤壁赋》名句辑录:
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侧面描写客人的洞箫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两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表现对自然永恒、人生短暂的哀叹的句子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表达对人生短暂、人很渺小的感叹的比喻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写出《赤壁赋》中苏子与客到赤壁后不久的月景的两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6.写出《赤壁赋》中描写雾气满江,天水相接的两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7.(2022秋 黄浦区期末)按要求填空。
(1)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荀子 《劝学》)
(2)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吾止也。(《论语 子罕》)
(3)李白《蜀道难》中,面对蜀道的艰险,表达对友人入蜀的关切和询问的两句是“ 问君西游何时还 , 畏途巉岩不可攀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
(2)未成一篑
(3)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重点字:博)
(2)未成一篑(重点字:篑)
(3)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重点字:巉)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8.(2022秋 长宁区期末)按要求填空。
(1)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论语 子罕》)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  贾谊 《过秦论》)
(3)杜甫《蜀相》中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 ,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联,叹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文学常识.
【答案】(1)仁者不忧
(2)赢粮而景从 贾谊
(3)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仁者不忧(重点字:忧)
(2)赢粮而景从 贾谊(重点字:赢、景)
(3)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重点字:捷、襟)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二.默写(共17小题)
9.(2023 杭州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写到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 ”的人生结局,引发后世英雄无限的感慨;陆游《书愤》高度评价诸葛亮的《出师表》“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
(2)颜渊问仁,孔子回答“ 克己复礼为仁 ”,并指出做到这一点的结果是“ 天下归仁焉 ”。
(3)唐诗中不少诗歌用通感手法描写音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昆山玉碎凤凰叫 , 芙蓉泣露香兰笑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出师未捷身先死 千载谁堪伯仲间
(2)克己复礼为仁 天下归仁焉
(3)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出师未捷身先死 千载谁堪伯仲间(重点字:载、堪)
(2)克己复礼为仁 天下归仁焉(重点字:焉)
(3)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重点字:碎、泣)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10.(2023 全国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李煜的《虞美人》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②《赤壁赋》中,苏轼与友人最后在精神上到达了豁达而又超脱的境界,从而忘记了空间也忘记了时间的句子是  相与枕藉乎舟中 , 不知东方之既白 。
③曹操《观沧海》中“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3)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
(1)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重点字:恰)
(2)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重点字:枕、藉)
(3)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重点字:澹、竦、峙)
【点评】《赤壁赋》名句辑录: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5)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1.(2023 岳麓区校级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作为古代经典,被后世人反复提到,如苏轼《赤壁赋》中的“ 诵明月之诗 , 歌窈窕之章 ”两句就写的是苏轼与友人一起吟诵《诗经》中的章节。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少无适俗韵 , 性本爱丘山 ”两句阐明了作者厌恶官场生活,一心想要回归自然的原因。
(3)冬奥会闭幕式折柳赠别的节目,表达了对国际友人的深情,也表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送别方式,在古典诗词里,“柳”大多有留恋、思念之情。例如:“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2)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3)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重点字:窈、窕)
(2)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重点字:适、韵)
(3)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重点字:闻、折)
【点评】《赤壁赋》名句辑录: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5)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2.(2023 朝阳区校级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小学而大遗 , 吾未见其明也 ”。
(2)高适的《燕歌行》中“ 边庭飘飖那可度 , 绝域苍茫更何有 ”两句写出了征夫思妇相去万里,永无见期。
(3)古代诗人常用“东风”这一意象表达愁绪,如“ 相见时难别亦难 , 东风无力百花残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2)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3)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重点字:遗)
(2)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重点字:飖)
(3)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重点字:残)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13.(2023 昆明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庖丁解牛》中“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揭示了全文主旨,《种树郭橐驼传》中“ 吾问养树 , 得养人术 ”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想象丰富,其中写音乐具有强大感染力,连月宫中的神仙都为之陶醉的诗句是“ 吴质不眠倚桂树 , 露脚斜飞湿寒兔 ”。
(3)“酒”或“饮酒”是古代诗歌中常有的意象,多用以表达豪迈、悲愁、苦闷等情感,如“ 对酒当歌 , 人生几何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吾问养树 得养人术
(2)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3)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吾问养树 得养人术(重点字:术)
(2)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重点字:眠)
(3)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重点字:酒)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14.(2023 九江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离骚》中,面对他人各有乐趣的现实,屈原却选择穷其一生追求美政,并以“ 虽体解其犹未变兮 , 岂余心之可惩 ”两句直接倾吐予不改初心的坚定心声。
②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以“ 不畏浮云遮望眼 , 只缘身在最高层 ”两句形象地揭示“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与唐人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平日闲聊,身边有些同学总是热烈地讨论好吃的或新款鞋子,你却从不参与;同桌问你为什么只埋头学习而不爱讨论这些话题,你用宋濂的两句话“ 以中有足乐者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来回答他。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①虽体解其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③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①虽体解其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重点字:惩)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字:缘)
③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重点字:奉)
【点评】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
15.(2023春 十堰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在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乐后,又以“ 今年欢笑复明年 , 秋月春风等闲度 ”两句高度概括了琵琶女美好年华的悄然而逝。
(2)韩愈在《师说》中,用“ 闻道有先后 , 术业有专攻 ”两句揭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在点评几位弟子的志向时,感慨的说“ 赤也为之小 , 孰能为之大 ”,可见他对公西华才能的肯定。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2)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3)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2)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3)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点评】《琵琶行》名句辑录: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4.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16.(2023春 浦北县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 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日夜操劳,勤苦不已的诗句是: 夙兴夜寐 , 靡有朝矣 。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亦余心之所善兮 , 虽九死其犹未悔 ”。
(3)《离骚》中“ 制芰荷以为衣兮 , 集芙蓉以为裳 ”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3)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重点字:靡)
(2)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重点字:亦)
(3)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重点字:芰)
【点评】《氓》名句辑录:
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5.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7.(2023春 惠阳区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 酾酒临江 , 横槊赋诗 ”写出了曹操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诵《短歌行》的情形。
(2)《劝学》中,“ 君子生非异也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善假于物也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3)《荀子 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师不必贤于弟子 ”的观点是相同的。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重点字:酾、槊)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重点字:生)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重点字:贤)
【点评】《赤壁赋》名句辑录: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8.(2023春 润州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为打消弟子在谈论个人志向时的疑虑,说:“ 以吾一日长乎尔 , 毋吾以也 。”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岂无山歌与村笛 , 呕哑嘲哳难为听 ”两句,写出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难以入耳。
(3)苏轼《赤壁赋》中的“ 盈虚者如彼 , 而卒莫消长也 ”两句,以月虽有圆缺但终无增减来表现事物变化与永恒的道理。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2)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3)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重点字:毋)
(2)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重点字:呕、哑、嘲、哳)
(3)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重点字:盈)
【点评】《赤壁赋》名句辑录: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9.(2023春 梁园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节选)中写自己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但还是因为进谏而很快遭到贬黜的句子是“ 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 , 謇朝谇而夕替 ”。
(2)李白《蜀道难》中“ 飞湍瀑流争喧豗 , 砯崖转石万壑雷 ”两句借助视听描写,表现飞奔而下的急流与巨石相搏,发出惊雷般巨大声响,形成了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
(3)《燕歌行》中,揭露“汉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的诗句是“ 战士军前半死生 , 美人帐下犹歌舞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重点字:謇)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重点字:豗、砯)
(3)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重点字:帐)
【点评】《蜀道难》名句辑录:
(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0.(2023春 金水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以吾一日长乎尔 , 毋吾以也 。”
(2)《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雄壮宽广的气度,开阔旷远的视野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比较,两者展现的气度与视野不相上下,可谓异曲同工的名句是:“ 彩舟云淡 , 星河鹭起 。”
(3)《念奴娇 过洞庭》中在明净光洁的广阔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为我所用的意味,有力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玉鉴琼田三万顷 , 着我扁舟一叶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2)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3)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重点字:毋)
(2)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重点字:鹭)
(3)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重点字:鉴)
【点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名句辑录:
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因之以饥馑,且知方也。
2.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4.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5.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1.(2023春 桃城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 夫子哂之 ”一句以神态表明态度。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吾与点也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2)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一词中,以极为细腻的笔触,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清丽喜人的雨后荷花图的词句是“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
(3)在古代诗歌中,“明月”有着丰富内蕴,熔铸了诗人的人格和情趣,体现了民俗文化审美特征,在文学史上形成了独特的咏月现象,如“ 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夫子哂之 吾与点也
(2)叶上初阳干宿雨 一一风荷举
(3)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解答】故答案为:
(1)夫子哂之 吾与点也(重点字:哂)
(2)叶上初阳干宿雨 一一风荷举(重点字:宿)
(3)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重点字:涯)
【点评】《论语》理解性默写: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2022秋 凉山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态度。
(2)《荀子 劝学》中说,君子需要广泛学习并不断检省自己的两句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3)《赤壁赋》中,苏轼认为,造化所为,非吾所有,不可强求,“ 惟江上之清风 , 与山间之明月 ”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可以尽情享用。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解答】故答案为: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重点字:摧)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重点字:博)
(3)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重点字:惟)
【点评】《赤壁赋》名句集锦:
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3.(2023春 秀屿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伶官传序》中与《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忧劳可以兴国 , 逸豫可以亡身 ”。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亦余心之所善兮 , 虽九死其犹未悔 ”。
(3)屈原《离骚》中“ 忳郁邑余侘傺兮 ,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两句写自己在黑暗混乱的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2)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3)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解答】故答案为:
(1)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重点字:豫)
(2)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重点字:犹)
(3)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重点字:侘、傺)
【点评】《离骚》理解性默写:
1.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文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諑谓余以善淫。
5.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句子: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4.(2022秋 凉山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 五亩之宅 , 树之以桑 ”两句指出“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条件。
(2)荀子《劝学》中“ 驽马十驾 , 功在不舍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3)白居易《琵琶行》中“ 轻拢慢捻抹复挑 , 初为《霓裳》后《六幺》 ”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2)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3)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解答】故答案为:
(1)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重点字:桑)
(2)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重点字:驽)
(3)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重点字:霓、裳)
【点评】《劝学》理解性默写: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5.(2023春 辽宁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泥岭,“悬屋万仞,山多云雨”(《元和郡县志》),为唐代入蜀要道。李白的《蜀道难》中“ 扪参历井仰胁息 , 以手抚膺坐长叹 ”,用夸张之笔细致地描写了行路人到此的感受。
(2)《扬州慢》中的“ 过春风十里 , 尽荠麦青青 ”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茂反衬荒凉衰败。
(3)时光匆匆,转瞬即逝,有时候你都来不及去体会,就是春去秋来,屈原《离骚》中的“ 日月忽其不淹兮 , 春与秋其代序 ”,特别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1)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2)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3)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重点字:胁、膺)
(2)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重点字:荠)
(3)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重点字:淹)
【点评】《蜀道难》名句辑录: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考点卡片
1.名篇名句默写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二、考查形式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三、知识讲解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
1.突破生僻难写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篇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往往在考试中得不到分,原因就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屈原《离骚》)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
以上句子中的“偭”“巉”就极易写错。
2.注意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为“岸”。
3.区分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篇名句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例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在这个例子中,“直”容易误写成“值”。
4.要留意具体环境
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下面列举了几个省市的默写真题:
(北京卷)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_______,________.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②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
③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为游记之作,辛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水。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3)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天津卷)补写下列名句名篇重点空缺部分。(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
(4)复道行空,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1)羁鸟恋旧林(2)樯橹灰飞烟灭(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4)不霁何虹(5)申之以孝悌之义
(江苏卷)名句名篇默写(8分)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______.(《诗经 卫风 氓》)
(2)小知不及大知,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_____________,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5)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7)仁者不忧,智者不惑,_____.(《论语 宪问》)
(8)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答案:(1)来即我谋(2)小年不及大年 (3)一弦一柱思华年(4)无言独上西楼(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6)古道西风瘦马(7)勇者不惧 (8)在地愿为连理枝
(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
(2)且矫诏纷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敢复有株治。(张溥《五人墓碑记》)
(3)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诗经 氓》)
(4)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5)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鹧鸪天》)
答案:(1)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3)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4)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5)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山东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 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惊涛的壮丽景色。
答案:(1)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2)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辍)
(3)惊涛拍(裂)岸 卷起千堆雪
5.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演变流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了新的说法。这样答题时,就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
如:同样是关于“三人行”后一句的填写,如果后面出处标注是《论语》的话,则填写“必有我师焉”,而若标注是韩愈的《师说》,则需填写“则必有我师”。
【规律总结】
(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四)要留意具体环境
(五)要留心语句顺序
(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2.文学常识
【考点讲解】
一、考查形式
多以选择或填空的形式考查。
二、知识讲解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现代文学常识与课本关系密切,考查的多是常出现在课文中的作者,因此重在平时积累。
【知识积累】
(一)诗歌
1、戴望舒: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代表作《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
2、徐志摩:新月派代表作家。诗歌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代表作《再别康桥》。
3、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中国现代诗人。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二)小说散文
1、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闻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坟》《而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
2、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
3、梁实秋:中国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作品集《雅舍小品》。
4、夏衍:原名沈端先,创作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
5、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有散文《荷塘月色》《背影》《春》《匆匆》。
6、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作品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和散文《故都的秋》等。
7、陆蠡:学名陆圣泉,原名陆考原。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作品有《囚绿记》。
8、蔡元培: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作品有《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9、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胆剑篇》《王昭君》等作品。
10、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
11、朱光潜:笔名孟实,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在写《文艺心理学》等专著之余,又写出一部《谈美》的亲切自然的小册子。
12、林庚:字静希。林志钧之子。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出版的诗集有《夜》(1933)、《春野与窗》(1934)、《北平情歌》(1936)、《冬眠曲及其他》(1936)、《林庚诗选》(1985)等。
13、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文学论著《谈艺录》;学术论著《管锥编》;长篇小说《围城》。
14、梁思成:梁启超之子,建筑大师,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是解放后致力于保护古建筑的旗帜性人物。著有《中国建筑史》等。
(三)英国文学家
1、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著名戏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二世》。正剧、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本 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2、狄更斯:查尔斯 狄更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做过童工和学徒,后来当上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和记者。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23岁凭借《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名声,作品还有《大卫 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远大前程》等。他成为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语作家。
3、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代表人物之意。《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4、斯蒂芬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
(四)法国文学家
1、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
2、雨果:维克多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3、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 葛朗台》、《高老头》。
4、帕斯卡尔: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
(五)俄国文学家
1、蒲宁:俄国作家,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创作继承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189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天涯》引起评论界注意。
2、列夫 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等,《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3、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之王,著名的戏剧家。代表作:《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
4、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长篇小说《母亲》。
(六)其他外国文学家
1、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价,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
2、志贺直哉:日本作家,“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暗夜行路》。
3、塞万提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他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4、加西亚 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5、博尔赫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作品《沙之书》。
6、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代表作:短篇小说《变形记》《骑桶者》。
7、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
8、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夏洛克(英国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阿巴贡(法国莫里哀《悭吝人》)葛朗台(法国巴尔扎克《欧也妮 葛朗台》)泼留希金(俄国果戈里《死魂灵》)
3.《乡土中国》
1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