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部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到第2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部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到第2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01 20:02:25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二学期八(下)科学期中检测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C D C D B D C B A D B A
二、填空题(本题有7 小题,第16题每空1分,其它每空2分,共32分)
16.(1) O (2) N2 (3)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17.(1)3 (2)1:2 18.(1)①② (2)不带电
19.(1)并联 (2)a,c (3)AB 20.(1)6 (2) 2
21.(1)N (2) 右 从②流向①
22.(1) Li(或锂) (2)BCD
三、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23.(1)电流产生了磁场 (2)小磁针保持原来的偏转角度几乎不变 (3)A
24.(1)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a大小 (2)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
(3)将滑动变阻器P向右移,使电流表示数为0.2时,记录夹角a大小
25.(1)D (2)反弹回来 (3)1个质子和1个中子(能说出质子就给分)
四、解答题(第 26 题 4分,第27题8分,第28题8分,共20分)
26. 答题要点:
①药液对光线的会聚作用(1 分)
②光敏电阻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弱(1 分)
③控制电路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说出两点给 1 分)
④无药液情况分析,详细描述(2 分),简单描述(1 分)
(满分示例):
当输液管内有药水时,LED 灯发出的光将被会聚到光敏电阻上,由图 3 可知,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引起控制电路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中绿灯亮。反之,若输液管中无药液流过,光线不被会聚,光敏电阻阻值较大,控制电路电流变小, 电磁铁磁性减弱,衔铁弹起,引起喇叭报警。
27.(1)6:1 :8 (2)43.2%
(3)含7.2g碳元素的乙酸甲酯的质量: ;(4)C4H8O2
28.(1)L2 (2分)
(2)气敏电阻处在4%的燃气时,其电阻R1=40欧 (1分)
报警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R=U1/I=3伏/0.03安=100欧 (1分)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2=R-R1=100欧-40欧=60欧 (1分)
(3)将滑片P向下滑到适当位置(1分)。这是因为根据图乙可知,报警浓度从4%降低为3%,气敏电阻的阻值会变大,而电磁铁A将衔铁B吸下的电流要保持不变的话,需要减小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才能实现(2分),所以需将滑片P向下滑动到适当位置。(
县(市、区)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码
…………………………………………………装………………………………………订………………………………………线…………………………………………
) 202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期中考试
科 学 答 题 纸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17-21 22-24 25-29
得分
 
选择题部分
1       6  2       7  3       8  4       9  5       10  11       12       13       14       15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16题每空1分,
其他每空2分,共32分)
16.(1)_______(2)______
(3)_______ (4)______
17.(1)_______(2)________
18. (1)_______(2)________
19.(1)_________(2)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20.(1)__________ (2)___________
21.(1)_____ (2)_____ ________
22.(1)_______ (2)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2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第25题4分,
第26题8分,,第27题共8分,共20分)
2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______ (2)_________
(3)
(4)__________________
28.(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密………………………………………封………………………………………线…………………………………………………
)









答2022学年第二学期八(下)科学期中检测科学试题
温馨提示:
1.本卷共6页,共四大题28小题,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1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
A.
植物细胞
C
.甲烷分子
B
.
温州
轨道交通标志
D
.
并联电路
)1.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2.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下列磁场分布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名磁极间的磁场 B.直线电流的磁场 C.异名磁极间的磁场 D.蹄形磁体的磁场
3.将自由转动的指南针放在地球表面的赤道上,能够正确表示其静止时的示意图是
A B C D
4.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
(
B
A
C
D
)合物的是
5.如图天平右盘中“▲”为一个C﹣12原子质量的1/12,据图推测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第5题图)

)A.9/10 B.108 C.12 D.9
6.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古迪纳夫等三位科学家以奖励他们为锂电池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钴酸锂(LiCoO2)一般作为锂电池的正电极材料,其中Li的化合价为+1,则该化合物中钴(Co)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3
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我国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与下列实验原理一致的是
A B C D
(
(第9题图)

)9.2022年北京冬奥会启用了新型大巴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其原理是利用氢气与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驱动,实现零污染排放。其反应原理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氢气、氧气、水三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B.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C.该反应过程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2个氧分子和2个氢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电冰箱的三脚插头若换成两脚插头会更安全
B.乙图:空气开关只有在电路发生短路时才会切断电路
C.丙图:当有人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施救
D.丁图:测电笔在使用时,手不能接触金属笔卡
甲 乙 丙 丁
11.法匹拉韦(化学式为C5H4FN3O2)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显示出较明显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下列有关法匹拉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法匹拉韦中含有氧分子 C.1个法匹拉韦分子由15个原子构成
B.法匹拉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7g D.法匹拉韦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2
12.如图实验中,通过小磁针是否偏转来检验磁场的存在,下列实验也利用了相同的科学方
(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法的是
A.通过泡沫塑料凹陷的程度来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
B.通过建立原子结构模型来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
C.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利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
13.如图所示电路,电工检查电路故障时,发现开关闭合后,灯L不亮,用测电笔测试C、D两处时,发现两处都能使测电笔氖管发光,而测试A、B处时,只有在A点时氖管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A.火线和零线短路 B.零线没有接地
C.灯L短路 D.BC之间某处断路
14.某元素M的化合价只有一种,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下列化合物中,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MCl3 B.M(NO3)2 C.M2(SO4)3 D.M(OH)3
15.为防止大棚内CO2浓度过高,兴趣小组设计了报警电路,当CO2浓度超过设定值时,红灯亮,反之不亮。其中气敏电阻Rx的阻值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R
x
S
U
红灯
R
x
S
U
红灯
R
x
S
U
红灯
R
x
S
U
红灯
A
B
C
D
)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7小题,16题每空1分,其他每空2分,共32分)
16.用适当的化学符号表示或写出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用元素符号表示)
(2)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用化学式表示)
(3) Ca2+: ▲ (4)CO2: ▲
17.硫化丙烯是大蒜中的一种辣素,其化学式为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
价值。
(1)硫化丙烯由 ▲ 种元素组成。 (2)硫化丙烯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 ▲ 。
18.如图为原子核聚变(原理是让两个原子核发生聚合作用,生成一个新的原子核)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分别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聚变前后的微粒种类不变,各微粒总数也不变。
(1)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填序号);
(2)微粒“”所带的电荷类型是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19.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明欲将某款双金属片断路器
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
电路正常
b
a
b
接户外火线
a
接户外零线


某处短路
c
c
L


N
M
)
(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联接方式是 ▲ 。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 ▲ 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 。(可多选)
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
(
维生素C(片剂)
化学式:C
x
H
8
O
6
相对分子质量:176
规格:每片100mg,含Vc10%
用法与用量:一日3次,
成人每次**片,饭后服用。
若发黄请勿食用
)20.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右图为
某种“维生素C”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碳原子的个数
被隐去,用x表示)根据提供的信息试问答下列问题:
(1)“Vc”化学式中x为 ▲ 。
(2)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 片。
医生给心脏疾病的患者做手术时,往往要用一种称为 “人工心脏泵"(血泵)的体外装置来代替心脏,以推动血液循环。如图是该装置的示意图,线圈AB固定在用软铁制成的活塞柄上(相当于一个电磁铁),通电时线圈与活塞柄组成的系统与固定在左侧的磁体相互作用,从而带动活塞运动。活塞筒通过阀门与血管相通,阀门S1只能向活塞筒外开启,S2只能向活塞筒内开启。
线圈中的电流从B流向A时,螺线管的左边是 ▲ (选填“N”或“S")极。
(2)若线圈中的电流从A流向B时,活塞向 ▲ 运动(选填“左”或“右"),血液的流向是 ▲ 。(选填“从②流向①”或“从③流向②”)状态。
2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来研究元素,始于19世纪初。
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纳提出了锂钠钾、钙锶钡、磷砷锑、氯溴碘等15种元素,
他把这些元素称为“三元素组”。
1864年,德国化学家迈耶,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顺序制定了一个“六元素表”。
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顺序,将已知元素作了排列。发现第八
个元素就与第一个元素性质相似(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现周期性)。这好像音乐上的八个音阶一样重复出现,于是提出“八音律”的理论(下表是“八音律表”的前部分)。
H Li G Bo C N O
F Na Mg Al Si P S
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物理性质(熔点、密度等)进行了比较,直到19世纪末才制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事实上,在1869年,德国的迈耶和俄国的门捷列夫几乎同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并结合当代的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回答:
(1)根据纽兰兹“八音律表”,与Na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
(2)分析上述科学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有 ▲ (可多选)。
A.研究复杂的现象往往需要寻找规律,有时还要会用简单的方法表述复杂的问题。
B.纽兰兹的“八音律表”中没有稀有元素,说明他的理论是错误的,起不到任何作用。
C.科学家是在制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后才最终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D.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现在所学的元素周期表已包含所有元素。
三、实验探究题 (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23.1820年,奥斯特用铂丝连接伏打堆(相当于电源)的两端,铂丝水平沿南北方向放置,下方放置一个被玻璃罩封闭的小磁针。闭合电路后,小磁针发生了轻微的偏转,如图甲所示。他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因为电流使导线产生了热,加热玻璃罩内的空气,引起了对流,从而导致小磁针的偏转。
猜想二: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导致小磁针的偏转。
奥斯特通过实验很快就否定了猜想一,又做了乙、丙两组实验。
(1)请把猜想二补充完整: ▲
(2)奥斯特通过在玻璃罩和上方的导线之间加入金箔、玻璃等介质,排除空气对流的影响,他仍观察到 ▲ 的现象,从而否定猜想一。
(3)结合实验与所学知识,丙组中小磁针将 ▲ (选填字母)。
A.顺时针偏转,偏转角度比甲组更大 B.顺时针偏转,偏转角度比甲组更小
C.逆时针偏转,偏转角度比甲组更大 D.逆时针偏转,偏转角度比甲组更小
24.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电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铁左侧用细线悬挂一个小铁球,闭合开关,小铁球被电磁铁吸引到相同间隔距离时,测量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a,记录如下表。已知线圈具有一定的电阻值。
实验组别 线圈匝(匝) 电流大小(A) 夹角α大小(°)
1 5 0.2 8
2 5 0.4 15
3 5 0.6 21
4 10 0.2 α待测
(1)实验中兴趣小组通过比较 ▲ 来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根据表格中已知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3)为进一步比较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第4组实验在更换线圈匝数后应进行的操作是:闭合开关, ▲ 。
25.人类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原子结构的认识发展史简单归纳如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基于“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提出的。根据实验现象(如图),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 (填字母)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荷 D.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2)如图乙,α粒子通过荧光屏会引起闪光。荧光屏设计成360°环绕,是因为卢瑟福在实验前认为α粒子可能穿过金箔,也可能 ▲
(3)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击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将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击出的微粒一定含
有 ▲ (提示: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四、解答题(第 26 题 4分,第27题8分,第28题8分,共20分)
26.小科同学在医院看到一个自动输液报警器,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当输液报警器处的输液管中有药液流过时,绿灯亮;无药液流过时,喇叭报警。小科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查找的资料设计了一个类似的自动输液报警器,如图2所示,图3是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图。请结合图2、图3,对小科的自动输液报警器工作原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7.大多数厨师炒菜时,既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下表中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
酯的名称 甲酸甲酯 甲酸乙酯 乙酸甲酯 乙酸乙酯
化学式 C2H4O2 C3H6O2 C3H6O2 X
甲酸甲酯(C2H4O2)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甲酸乙酯(C3H6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含7.2g碳元素的乙酸甲酯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4)比较、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测X的化学式为 ▲
(
甲 乙
2% 4% 6% 8% 10% 12%
60
40
20
0
气敏电阻阻值(


燃气浓度
衔铁B
R
2
U
2
S
2
R
1
弹簧
A
U
1
S
1
P
气敏电阻
工作
电路
控制
电路
L
1
L
2
)28.如图甲所示是一家庭燃气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控制电路中的R1是由气敏电阻制成的传感器,R1的阻值与燃气的浓度的关系如图乙。出厂预设当燃气浓度达到4%时报警,出厂测试时,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1为3伏且保持恒定,闭合开关S1、S2,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的位置,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0.03安,电磁铁A恰好能将衔铁B吸下,工作电路中相应的灯亮起而报警。(电磁铁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
(1)当报警器报警时, ▲ 灯亮。(选填“L1”或“L2”)
(2)该报警器要达到出厂预设值,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有多大?
(3)某场地安装该报警器后,想在燃气浓度达到3%时就报警,那么该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并请简述其中的科学原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