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 选择性阅读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 选择性阅读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2 12:27:46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 选择性阅读
1.朱自清(1898—1948),字   ,江苏省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   》,散文集《背影》《   》《你我》等。
2.1925年8月,朱自清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   (校名)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并写出普及古代文献知识的读物如《   》。
3.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这是  文化运动 开辟的道路,体现了现代学术撰弃一昧“   ”“   ” 的旧习,实事求是地审视   的精神。
4.《经典常谈》也可以看作一本精彩的   集。这本书不“   ”,也不  ,而是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
5.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况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新式教育施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车。另一方面,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却有“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里更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不少。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吞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节选自《经典常谈·序》
 (1)语段表明了朱自清对待经典是怎样的态度 请你简要回答。
答:   
(2)语段阐述了旧式读经教育的弊端,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你简要回答。
答:   
(3)朱自清先生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应如何处理好“读经”
答:    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 选择性阅读
1.朱自清(1898—1948),字 佩弦 ,江苏省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 踪迹 》,散文集《背影》《 欧游杂记 》《你我》等。
2.1925年8月,朱自清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 西南联大 (校名)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并写出普及古代文献知识的读物如《 经典常谈 》。
3.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这是 新文化运动 开辟的道路,体现了现代学术撰弃一昧“ 尊经 ”“ 崇古 ” 的旧习,实事求是地审视 传统文化 的精神。
4.《经典常谈》也可以看作一本精彩的 学术散文 集。这本书不“ 板着脸说话 ”,也不 平铺直叙 ,而是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
5.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况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新式教育施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车。另一方面,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却有“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里更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不少。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吞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节选自《经典常谈·序》
 (1)语段表明了朱自清对待经典是怎样的态度 请你简要回答。
答: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明确作者观点。通过“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可得出答案。
(2)语段阐述了旧式读经教育的弊端,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你简要回答。
答: ①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偏枯失调;②从幼童时代就开始经典训练,会让学生食而不化,摧残他们的精力和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可结合“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况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概括分条作答。
(3)朱自清先生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应如何处理好“读经”
答: ①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其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②扩大经典训练的范围,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免掉囫囵吞枣的弊病。 
解析:本题考查文意把握。可结合“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吞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概括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