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
初二数学第十八章《同 类 项》
§3.4.1 同 类 项(教案)
项目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思 考
教材简析 《同类项》这节课是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第3章4.1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的概念。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识别同类项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为下面学习合并同类项及整式的加减等知识内容奠定了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依据课程标准、课前学情抽样调查确定。
技能目标 渗透数学分类思想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发现、说理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发散思维。
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策略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发现同类项的特征及其简单应用。难点:说理归纳同类项的特征。
课 型 数学探究课 本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通过教学互动和团队合作活动,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
教法选择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探索,得出结论。
学法引导 学生独立和合作观察、个体或团队观察,大胆猜想。
课堂组织形式 师生、生生互动,小组合作交流。
教具和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一小袋硬币、纸板。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Internet,课本,课程标准与课程标准解读等。 教师备课材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设置游戏:(1)“找朋友” (2)“连连看”。2.生活实例:“数硬币”。3.提出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还有哪些事物也需要分类?能举出例子吗?(2)生活中处处有分类的问题,在数学中也有分类的问题吗? 寓教于乐,使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活动与探究 1.你认为在多项式3a+5b-3c+2a-2b中,哪些项可以归为一类?(请同学上黑板动手演示将相同特征的项放在一起的过程)2.3xy-4xy-3+5xy+2xy+2 y x -6x y+5中哪些项可以归为一类呢?3.思考:归为同类需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看书,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定义)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
反思与提高 智力大比拼: 1、“真真假假”:下列的每组式子分别是同类项吗?为什么?(1)x与y;(2)ab与ab;-3pq与3pq;(4)abc与aca与a;(5)ab与abc;2、K取何值时,-3 xy与-xy是同类项?3、能至少写出2个含有3个字母且次数为4的项为同类项吗 4、如何合并同类项呢?(为下节课埋下伏笔)例如:合并同类项3 xy-4xy-3+5xy+2xy+2 y x -6x y+5 具有一定竞争性的学习活动,更有利于巩固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增强应用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
小结 你说我说大家说:让学生自己谈谈这节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作 业 (1)、练习册P38(2)、你会玩下面的两个数字游戏吗?游戏步骤:任写一个两位数 交换十位和个位数,得到一个新两位数 求这两个两位数的和。做完后观察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这个规律对任何一个两位数都成立吗?如果成立,如何说明呢?你能自编一个数学游戏吗?这个游戏有什么特点?与同伴一起玩这个游戏。 激发学生想象力,启迪创新,应用意识。
板书设计 标 题 同类项的特征 例 题 学生练习
教学后记 学习过程中“学困生”思维障碍的个案;探究中“学优生”独特个性思维或闪光点;教学中引导、组织与合作身份的反思;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尚未解决的共性问题;5、后续调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