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热点8 戊戌变法125周年——中国的近代化
周年热点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70周年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周年热点8 戊戌变法125周年——中国的近代化
1.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军事上的饷需匮乏、经费拮据,洋务派羡慕西方国家“以工商致富,由富而强”的途径,于是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以“兴商务,竣饷源,图自强”。在这一观念指导下,洋务派 ( )
A.创办新式海军 B.主张君主立宪 C.兴办民用企业 D.推行民主共和
2.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它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 ( )
A.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宣扬新思想促进了国民觉醒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3.李大钊在《大哀篇》中写道:“革命以前,吾民之患在一专制君主;革命以后,吾民之患在数十专制都督。昔则一国有一专制君主,今一省有一专制都督。”材料中的“革命”指的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北伐战争
4.蔡元培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中写道:“为怎(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
A.梁启超创办《时务报》 B.中国同盟会创办《民报》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5.1912-1920年,中国新建万元以上工矿企业1048家,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了新的增长;1913-1919年,全国产业工人从约50万增加到260多万。这表明民族工业的发展 ( )
A.推动先进政治力量的增强 B.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C.加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6.19世纪中后期,在中国出现了一批新式学堂(如下表),这说明 ( )
时期 学堂名称
洋务运动时期 (北京)京师同文馆
甲午中日战争后 (天津)北洋西学堂
(上海)南洋公学
百日维新期间 (北京)京师大学堂
A.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 B.新式教育取代儒学地位 C.西方文化成社会主流 D.教育出现近代化趋势
7.竹枝词反映了社会气象。以下竹枝词中体现了社会平等风气的是 ( )
A.车如流水马如龙,楼阁层层在望中 B.会场见客费周旋,握手殷勤礼最先
C.金丝眼镜架鼻梁,唉的比西学外邦 D.千盏电灯天不夜,平台高处月如霜
8.下面图片是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项目化学习时搜集到的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周年热点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70周年——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问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缅甸人的这种恐惧大大地消除了。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
A.奉行“一边倒”,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5年某次会议召开后,泰国经济文化代表团秘密访华,中泰两国签署了《中泰贸易会谈纪要》;马来西亚宣布取消不准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双方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有关这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B.首次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的问题 D.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对于某事件,新闻媒介评论道:“中国是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家的祝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美国报纸报道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标志着联合国迈进了新时期。”与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 )
A.中日正式建交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尼克松访问中国 D.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4.某一份公报规定: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与这一份公报相关的是 ( )
A.尼克松访华 B.中美正式建交 C.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D.中日正式建交
5.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岐山在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招待会上的致辞中说:“建交时,中美双边贸易不足25亿美元,相互投资几乎为零;2017年,双边贸易超过5800亿美元,各类投资累计超过2300亿美元。”这直接表明中美建交 ( )
6.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 ”表示对抗关系。阅读下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国家是 ( )
A.中国、苏联、美国 B.苏联、美国、中国 C.美国、苏联、中国 D.苏联、中国、美国
7.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叙利亚、南苏丹、阿富汗等问题解决进程,同各国合力应对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公共卫生、难民等全球性挑战,为推动达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材料反映出我国 ( )
A.打造世界共同发展平台 B.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C.为国际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D.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8.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5年,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2019年,中国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材料反映了中国在国际舞台扮演角色的变化是 ( )
A.由对抗到缓和 B.由挑战者到革命者 C.由革命者到跟进者 D.由参与者到贡献者
【参考答案及解析】
周年热点8 戊戌变法125周年——中国的近代化
1.C【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洋务运动,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材料中“以工商致富,由富而强”“寓强于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故选C。
【拓展提升】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三个阶段(1919年前)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特征 学习西方的的先进技术(器物)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事件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派别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先进知识分子
口号或思想 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总特征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也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历了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变化。其特点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2.B【解题思路】根据题干材料中“它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可知,维新变法运动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正确。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洋务运动,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A、C、D均不符合题意。
3.B【解题思路】专制君主指的是满清王朝,革命以后,虽然推翻了帝制,但军阀(专制都督)割据,故民众遭军阀混战之苦。故材料中的革命是指“辛亥革命”。因此答案选B。
4.C【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新文化运动,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解题思路】由题干中关键信息“改革思想……牵涉到文学上”“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可知,材料与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有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故选C。A发生在维新变法时期,B发生在1905年,D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由此可以排除A、B、D。
5.A【素养落地】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落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材料可判断出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的增强,他们都属于近代社会推翻旧制度的先进政治力量。故选A。
6.D【解题思路】新式学堂的不断出现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故选D。
7.B【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有损人格的跪拜礼被废除,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这体现了社会平等风气。故选B。
8.B【解析】洋务派代表李鸿章以超越时代的卓越见识,“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先进文化和技术,按照“练兵以制器为先”的思路,创造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军工厂,即江南制造总局,就是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戊戌六君子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代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也是为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作思想上的改造。湖北军政府首次建立了一个与清廷分庭抗礼的革命政权,也是为了推翻帝制,探索强国作努力。《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和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激励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到民族独立和现代民主的重大历史嬗变,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也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故正确答案选B。
周年热点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70周年——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D【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1954年”“缅甸总理”“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缅甸人的这种恐惧大大地消除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缅甸,与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D。
2.A【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1955年”“泰国经济文化代表团秘密访华,中泰两国签署了《中泰贸易会谈纪要》……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双方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会议指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故选A。
3.B【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家的祝福”“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标志着联合国迈进了新时期”可知,材料评论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正确。
4.B【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B符合题意。
5.D【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建交时,中美双边贸易不足25亿美元,相互投资几乎为零;2017年,双边贸易超过5800亿美元,各类投资累计超过2300亿美元”可知,中美建交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D正确。
6.A【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苏与美国对抗;20世纪60年代,中、美、苏之间相互对抗;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与苏联对抗。故选A。
7.C【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我国积极参与叙利亚、南苏丹、阿富汗等问题解决进程”“同各国合力应对……等全球性挑战,……发挥重要作用”可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解决,并在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