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3.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4.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 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 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A. 一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A. 一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6.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部分正常的卵细胞
B. 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 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
D. 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它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7.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 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形成4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 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A. 一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8. 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结光桃果树的枝条接受毛桃枝条的花粉,所结果实全为光桃,则该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B. 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色盲的女儿
C.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有可能发生
D. 基因型为Yyrr和YyRr的两株植物杂交,其后代可能出现4种新的基因型
9. 红花和白花是香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两株白花植株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中总是一半开白花,一半开红花。开白花的F1植株自交,F2全开白花;开红花的F1植株自交,F2表现为红花1809株,白花1404株。下列哪项假设能解释该遗传现象( )
A. 控制该性状的为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白花为显性性状
B. 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两种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花
D. 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一种显性基因时就表现为红花
10.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均变小
B. 突变是指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数量、种类和排列序发生改变
C. 如果具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将分别是1:3,1:2:1和1:1
D.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将保持不变
11.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12. 下列有关孟德尔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 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数量,从而提出假说
C.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通过单倍体育种也能证明“分离定律”
D.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及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基于对减数分裂的研究而提出的假说
13.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14. 果蝇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红眼/白眼、直刚毛/焦刚毛、正常翅/翅外展等,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翅外展与正常翅纯合子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4
B. 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紫眼基因
C. 果蝇Y染色体上都能找到和X染色体上相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
D. 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红眼与白眼或直刚毛与焦刚毛
15. 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狭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宽叶雌株与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是()
A. 全是雄株,其中1/2宽叶、1/2狭叶B. 全是雌株,其中1/2宽叶、1/2狭叶
C. 雌雄各半,全为宽叶D. 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
16.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形成4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在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⑦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A. 二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17.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 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 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A. 一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18. 下列有关“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模拟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受精过程时,全班同学组合方式总数为16种
B. 在模拟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应将“雌1”(Y 10张、y 10张)、“雌2”(R 10张、r 10张)两个信封里的卡片放到一起,每次抽取其中两张
C. 若在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在“雌1”中放入卡片Y和y各10张,在“雄1”中放入卡片Y和y各20张,也能获得相同的结果
D. 若要模拟杂合子玉米(Yy)自交后代的显性个体之间随机交配的子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可在“雌1”和“雄1”信封中都放入20张Y卡片和10张y卡片
19. 调查两个家系关于甲(A,a)和乙(B,b)两种遗传病,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如下,携带a致病基因的个体同时患有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的并发症,含a致病基因的精子成活率为1/2。Ⅰ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1,且人群中男性患乙病的概率为1/20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理论上,Ⅰ1和Ⅱ2后代的表现型有4种情况B. Ⅱ3的致病基因a来自Ⅰ1和Ⅱ2的概率不相同
C. 如果只考虑乙病的遗传,Ⅲ3基因型纯合的概率为3/4D. 乙病致病基因在人群中的频率为1/100
20. 某XY型性别决定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花色的形成途径如图所示,某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全部为红花,F1的雌雄植株随机交配,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9︰3︰4,且粉红花植株全部为雄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控制花色的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B. 自然界中红花植株有6种不同的基因型
C. 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XBXB×aaXbYD. F2的红花植株随机交配,后代中白花植株占1/6
21. 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两对基因可独立遗传,则杂合子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一定是9∶3∶3∶1
B.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之间一定能发生自由组合
C. 只根据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无法确定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
D. 人类的红绿色盲与性别之间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2. 果蝇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同时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纯合子,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杂合子。已知缺失杂合子可育,而缺失纯合子具有致死效应。研究人员用一只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多次杂交,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结果是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棒眼雄果蝇=1︰1︰1。在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亲本雌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且该果蝇是缺失杂合子
B. 正常眼是隐性性状,且缺失发生在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
C. 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中棒眼︰正常眼=2︰1
D.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判断F1中正常眼雌果蝇的染色体是否缺失了片段
23. 鸡的性别(ZZ雄性,ZW雌性)不仅和性染色体有关,还与只存在于Z染色体上的DMRTI基因有关,雄性的高表达量开启性腺的睾丸发育,而雌性的低表达量开启性腺的卵巢发育。研究发现:①无Z染色体和含有3条Z染色体的个体无法发育;②一定环境因素下,母鸡可性反转成公鸡。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卵细胞中可能找不到DMRTI基因B. 母鸡性反转成公鸡可能与DMRTI基因的高表达量有关
C. 性染色体组成为ZZW和ZZ的个体交配,子代中雌性个体占1/5
D. 染色体正常的母鸡性反转为公鸡,并与正常的母鸡交配,子代中雌性:雄性为2:1
24.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a.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则此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c.若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
d.孟德尔得到了高茎:矮茎=30:34属于“演绎”的内容
e.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先杂交再测交
f.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25. 果蝇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同时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纯合子,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杂合子。已知缺失杂合子可育,而缺失纯合子具有致死效应。研究人员用一只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多次杂交,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结果是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棒眼雄果蝇=1∶1∶1。在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亲本雌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且该果蝇是缺失杂合子
B. 正常眼是隐性性状,且缺失发生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C. 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中棒眼∶正常眼=2∶1
D.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判断F1中正常眼雌果蝇的染色体是否缺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营养条件适宜时进行无性生殖,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个体,繁殖速度快;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二倍体酵母菌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在合适条件下再萌发,经过细胞融合重新形成二倍体酵母菌。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基因重组,因而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多样性。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生殖方式,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能合成赖氨酸和不能合成赖氨酸是酵母菌的一对相对性状,其中能合成赖氨酸为显性。在营养状况不好的情况下,现用能合成赖氨酸的酵母菌和不能合成赖氨酸的二倍体纯合子酵母菌杂交。
①如果这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决定,则产生子代单倍体孢子性状及其比例为________。
②如果该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决定,且只有同时具有两种显性基因才能合成赖氨酸。先将所有子代孢子培养在完全培养基上,得到了 100个菌落,再利用灭菌后的圆板拓印这些菌落,将其复制在缺乏赖氨酸的培养基上,发现长出了 40个菌落,这是由于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玉4是一种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日常生活中,鲜食玉米美味可口,深得大众喜爱。现在用两种纯合鲜食玉米杂交得,自交得到F2,F2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
①紫色与白色性状的遗传________(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
②玉米是单子叶植物,主要营养成分在胚乳中,控制非甜和甜的基因用B、b表示。请写出以正交方式甜玉米(父本)和非甜玉米(母本)两纯合体杂交,胚乳的基因型________,若反交,则胚乳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③科学工作者对于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紫色甜粒纯合个体占________。F2中的白色籽粒发育成植株后随机受粉,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占________。
燕麦颖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三种颜色,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B、b和Y、y表示,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假设每株植物产生的后代数量一样,每粒种子都能萌发.为研究燕麦颖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图中亲本中黑颖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根据 表现型比例判断,燕麦颖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2)图中黑颖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黑颖,这样的个体在 黑颖燕麦中的占___________;
(3)现有一包黄颖燕麦种子,由于标签遗失无法确定其基因型,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方案确定这包黄颖燕麦种子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
结果预测:
a.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
b.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_____.
28. 某植物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茎色有紫茎和绿茎两种。花色由基因R、r控制,茎色由基因Y、y控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花色中隐性性状为________,茎色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控制花色与茎色的这两对基因遵循的遗传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时,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基因自由组合。
(2)实验一中,亲本为紫茎,后代出现了紫茎和绿茎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亲本红花紫茎植株的基因型是___,子代中白花紫茎的基因型有__种。
(3)实验二中,亲本白花绿茎植株产生的配子类型有___种;子代白花绿茎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欲探究子代中白花紫茎植株的基因型,将其与隐性纯合植株测交,若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基因型为RRYy。
(4)将实验二子代中茎色基因型为yy的种子,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所得幼苗的茎均呈白色,这说明该性状是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9. Ⅰ. 豌豆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如表所示是豌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回答:
组合 亲本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白花 紫花
1 紫花×白花 405 401
2 白花×白花 807 0
3 紫花×紫花 413 1240
(1)由表中第________个组合实验可知________花为显性性状。
(2)表中第________个组合实验为测交实验。
(3)第3个组合中,子代的所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Ⅱ. 下图为与白化病有关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用a表示,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遗传病是受__________(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
(2)图中Ⅰ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Ⅱ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3)图中Ⅱ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Ⅱ3为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
(4)若Ⅱ3与一个杂合女性婚配,所生儿子为白化病,则第二个孩子为白化病女孩的几率是______。
30. 以下是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时做过的一些实验。根据实验分析回答:
(1)实验1: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后,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得到的子一代噬菌体的性状与亲代相似,而且只检测到32P。由此可以推测DNA是噬菌体的_____________。
(2)实验2: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根据对DNA的X光衍射结果,以及对DNA分子不同碱基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提出DNA分子_____________结构模型,该模型属于___________模型。
(3)实验3: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都表现为____________。如果让子一代自交,则子二代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高茎与矮茎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对上述实验现象,孟德尔提出的解释实验现象的假说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会彼此__________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最后检验演绎推理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___。
(4)实验4:育种工作者在研究番茄染色体变异时,用秋水仙素处理基因型为 Aa的番茄幼苗,所获得的番茄植株细胞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5)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DNA序列的,需要测定 条染色体,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性。当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_ 。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A 6.D 7.A 8.A 9.C 10.D 11.B 12.C 13.B 14.C 15.A 16.A 17.A 18.B 19.A 20.D 21.C 22.C 23.C 24.B 25.C
26.(1)①能合成赖氨酸:不能合成赖氨酸=1 :1
②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且发生了交叉互换;能合成赖氨酸的子代菌落数不是25个
(2)①是;子代性状分离比27 : 9 : 21 :7,比值之和为64,说明籽粒颜色和甜度由三对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控制
②BBb;Bbb ③0;8/49
27.(1)BByy;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1:1 (2) 1/3
(3)实验步骤:①将待测种子分别单独种植并自交,获得F1种子
②F1种子长成植株后,按颖色统计植株比例
结果预测:F1种子长成的植株全为黄颖;F1种子长成的植株黄颖:白颖=3:1;bbYy
28.(1)红花;紫茎;非同源;非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rrYy;2
(3)2;1/3;白花紫茎∶白花绿茎=1∶1(4)基因;环境(可对调)
29.Ⅰ(1) 3;紫 (2) 1 (3)50%Ⅱ(1)常染色体
(2)Aa ; aa (3)AA或Aa;1/3 (4)1/8
30. (1)遗传物质(2)双螺旋;物理
(3)高茎;DD:Dd:dd=1:2:1;3:1;分离;测交(4)4;AAaa(5)24;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