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3 09:2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201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举行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中方参阅舰艇包括航母“辽宁舰”、新型核潜艇、新型驱逐舰等,有些舰艇是第一次亮相。从海军节阅兵可以看出,我国海军(  )
A.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B.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C.已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D.成立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
2.自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以来,11年间海军圆满完成了1 275批中外船舶护航任务,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这说明 (  )
A.中国海军活动范围扩大
B.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海上外交活动
C.中国海军武装力量强大
D.中国海军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广电总局推出了反映新时代改革强军的有关火箭军的影视作品——《号手就位》。以下语句中,可能出现于该作品字幕里的是 (  )
A.2015年火箭军更名为第二炮兵部队
B.火箭军拥有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C.火箭军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D.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
4.下列三幅图片共同说明了 (  )

A.海上盾牌,捍卫主权
B.空中雄鹰,领空卫士
C.导弹部队,战略威慑
D.钢铁长城,科技强军
5.1952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准备实行“一五”计划,国内需要大量资金,国际上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外交方针政策,不再奉行强调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方针,将和平外交政策具体为五项行动准则。下列与材料所述相符的是 (  )
A.经济政策决定外交政策
B.外交政策受国内情况影响
C.意识形态是外交政策出发点
D.和平外交是基本国策
6.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
A.中印会谈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大
7. 创办于1957年、每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经国务院批准,于1972年向38户美国商户发出邀请,应邀到会的有42人,这是中美贸易中断20多年后美国商户首次到华参与交易会。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
A.中美两国关系的逐步缓和
B.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C.中国对外开放
D.中美正式建交
8.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其共同原因是 (  )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
C.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9. 改革开放后,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这有力地诠释了新时期中国实行 (  )
A.大国单边外交
B.“求同存异”方针
C.全方位外交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国庆70周年阅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也是共和国武装力量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展示着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新构成、新风貌。以下排序能够正确反映我国人民军队发展历程的是 (  )
①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②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③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④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11.2016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战区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其中,辖东北三省加内蒙古、山东等5个省区武装力量的战区是 (  )
A.北部战区 B.东部战区
C.中部战区 D.南部战区
12.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社论指出,这是联合国内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多年来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社论中的“结果”是指 (  )
A.中国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1901年和2021年都是辛丑年,但中国已不是原来的中国。当地时间2021年3月18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杨洁箎、王毅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据此可知,中国 (  )
A.开始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4.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下列“闪耀着智慧”的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②①④③ 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15.]建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关于下面示意图中横线处的主题表述最恰当的是 (  )
A.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B.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
C.中国外交方针的实施
D.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16. 近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下列邮票反映出我国的外交 (  )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出现了与各国建交的热潮
C.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17.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回忆香港问题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
A.英国的霸权地位丧失
B.中国在国际社会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
C.中英双方共同努力促成香港回归
D.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越大
18.在中英多轮谈判中,当英国妄想继续享有对香港的控制权时,被邓小平以“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谈判的”“我们不是清政府”等义正言辞的表态拒绝。这反映了促使香港回归祖国的重要原因是 (  )
A.“一国两制”构想的推动
B.中国综合国力强盛
C.香港同胞爱国思想的推动
D.领导人的坚定信念
19.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该讲话 (  )
A.丰富了“一国两制”内涵
B.重申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C.强调了武力统一的必要性
D.消除了“台独”势力的干扰
二、非选择题
20.“无兵不安”“忘战必危”。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材料三 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举措,必将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载入人民军队史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上的训词
材料四 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应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下来认识和推进,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
——摘自《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1)根据材料一,说说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的国防建设重点是什么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一场战争验证了这一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这些成就对我国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此次军队改革调整组建了哪两个新的军种。这体现了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怎样的新局面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代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目标。综合以上材料,试述你对新时代我国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认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中国来说,我们会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让14亿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中国外交的目标。同时,我们也将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自从几十年前我们两国(中美)在交往中打破坚冰以来,中美两国共同取得了很多成就。这是两国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一历史是两国成就的一部分。尽管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美两国应该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共同努力,扩大合作。
——2021年3月18日(美国当地时间)杨洁篪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发言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发展愿景,可以说,中美关系的未来已不再是美国一家主导,更不由某一届美国政府的政策好恶来决定,而是由中美两国的利益取向与战略需要决定。美国一些政治家认为,必须重视并给予中国在中美关系发展中更多的话语权。
——摘编自《世界知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到今天,中国的外交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和其他几个大国相比,中国的成就更是显然。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在不同程度上挑起和卷入国际纷争甚至战争。但中国外交,用中国自己的话来说,则是谋求内部的发展和外部的和平崛起。这一外交“教义”促使中国能够抓住国际机遇。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型,即从早期的“抓住机遇”到“创造机遇”。
——摘编自郑永年《塑造中国崛起的新国际战略》
(1)材料一中提到“我们也将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此,1953—1955年,中国提出了哪些原则和方针
(2)材料二中提到美国要“重视并给予中国在中美关系发展中更多的话语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三,与其他几个大国相比,中国的外交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上述材料和问题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22、国防、外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依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观察年代尺,指出①②处所发生事件的名称,并归纳该年代尺的主题。
材料二 不能制海,必为海制。在大风大浪、远海大洋中淬炼成长的人民海军,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有信心、有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执行首批亚丁湾、索马里护航任务的武汉舰、海口舰,在战火纷飞的也门撤离多国侨民的临沂舰,多次赴海外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和平方舟医院船……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中国海军一次次走出国门,担负起一支大国海军的责任。海军副司令员邱延鹏说:“中国海军始终是一支和平的力量,始终做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者、维护者和贡献者。”
——摘编自李学勇等《奏响新时代海上和平乐章》
(2)你从材料二中能提炼出哪些信息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思维导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指出其中“严重对抗”的表现和“缓和对话”的原因。
材料四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填充材料四中的名片。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一个强国的建成,需要血与肉的筑就,更需要周旋世界的勇气”这句话的理解。
23、观察下图年代尺,请根据年代尺中的事件及所学知识,写一篇60—8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性)
答案
1-5ADCDB 6-10CACCC 11-15ABDDD 16-19DDDB
20、(1)建立海军和空军。捍卫祖国的安全,不再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抗美援朝战争。
(2)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1966年我国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4)强军梦。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
2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2)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大作用。
(3)和平崛起。
(4)要走和平崛起之路;合作才能共赢。
22、(1)①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②“辽宁舰”交接入列 主题:中国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
(2)中国海军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海军担负起大国海军的责任;中国海军是一支和平的力量,是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者、维护者和贡献者。
(3)表现: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形势变化;中美双方共同努力。
(4)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5) 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作后盾和良好的外交环境作保障。
23、 维护国家统一的不同方式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一国两制”的目的都是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主权和领土独立完整。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但两者的权限不同,民族自治区只有民族自治权;而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两者的社会制度不同,民族自治区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