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75 分钟;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生活方式由游牧走向定居。导致上述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私有化逐渐产生 B.社会生产专业化明显
C.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D.奴隶制国家开始出现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将赔偿邻居小麦作为损失补偿。据此可知( )
A.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古巴比伦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
B.《汉谟拉比法典》有效解决了古埃及社会矛盾
C.《汉谟拉比法典》注重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D.《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3.据哈蒙德的《希腊史》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的全部人口约40万,按法律规定,有公民权并能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公民约4万人。这说明
A.雅典公民素质超群 B.雅典民主具有广泛性
C.雅典民主具有理性 D.雅典民主具有狭隘性
4.“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它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罗马帝国 D.波斯帝国
5.中古西欧的庄园经济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可自己制作,很多庄园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这反映出庄园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城市经济 B.自给自足 C.商品经济 D.精耕细作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拜占庭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就如同罗马对日耳曼人而言一样。”这主要说明
A.沙皇俄国的崛起削弱了拜占庭帝国统治 B.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
C.斯拉夫人接受了拜占庭的希腊语 D.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帝国文化的影响
7.阿拉伯帝国历代哈果发重视摄取先进文化,组织翻译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为新的阿拉伯文化。这一现象( )
A.扩大了阿拉伯文化的影响 B.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C.巩固了阿拉伯帝国的统治 D.促进西方古典文化发展
8.9世纪末以后,日本的大贵族庄园主逐渐获得免交国家员租(不输)和摆脱国家行政控制(不入)的特权。10世纪,日本的地方豪族纷纷将其土地进献给有权势的贵族和寺社,奉其为领主,自任庄管。一些领主再将庄园进献给更有权势的中央贵族,称其为本家。这使得10世纪的日本( )
A.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 B.进入幕府政治统治时期
C.武士集团势力受到挑战 D.仿效中国进行大化改新
9.下图所示为玛雅库库尔坎金字塔。玛雅人先用土垒起高台,在台上修建庙字,台周修建石阶,祭司通过石阶接近众神,众神通过石阶下访人类。该金字塔可用于说明( )
A.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 B.玛雅人的科技先进
C.埃及文明传入拉丁美洲 D.玛雅人对神的崇拜
10.下表为班图人迁徙概况。据此可知,班图人大迁徙( )
A.破坏了南非地区的生产方式 B.促使南非地区形成统一国家
C.颠覆了桑海的西非霸主地位 D.促进非洲文明朝多样性演进
11.从15世纪80年代起,西欧就渲染土耳其人的暴行,夸大土耳其人的野蛮,制造反抗土耳其的舆论。而事实上西欧人对奥斯曼帝国统治下人民的生活了解很少。西欧人对土耳其的敌意是由于( )
A.社会制度的对立 B.人文精神的发展
C.海外扩张的需要 D.宗教改革的推动
12.1526 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说,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据此可以佐证( )
A.世界市场的成型 B.工业革命的冲击
C.奴隶贸易的初现 D.殖民体系的确立
13.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 :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番茄、菠萝等。材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 )
A.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 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C.推动了物种的洲际交流 D.促进了种族交流及其重新分布
14.据记载,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出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 )
A.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爆发 B.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
C.导致了西班牙经济的衰落 D.反映了欧洲经济的主导地位
15.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们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提倡“人权”,否定“神权”。造成这种现象的经济根源是( )
A.反对教会宣扬的神权封建思想 B.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D.天主教教会厉行专制统治
16.在中世纪的天主教看来,灵魂获得拯救的最好方法就是躲到修道院中,做一名修士或修女,潜心修道。宗教改革以后,新教主张信徒不须去修道院,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善事,刻苦耐劳,同样能获得灵魂上的拯救。这种宗教精神的变化( )
A.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B.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C.破除了禁欲主义的束缚 D.促进西欧摆脱专制王权的统治
17.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规则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 这说明牛顿力学( )
A.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C.加速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D.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理论准备
18.孟德斯鸠认为暴政破坏了整个社会,也违反了人性。他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其“具体办法”是( )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因信称义 D.自由平等
19.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 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这说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体现了( )
A.对民主和人权的追求 B.民主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C.对共和制政体的实践 D.君主立宪制的构建进程
20.“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 德国是革命的代表。”上述材料强调了拿破仑( )
A.直接领导了德国的革命 B.发动对外战争的侵略性
C.传播了法国革命的精神 D.并不是专横跋扈的暴君
21.1701 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君主的王位世代相袭,儿子优先于女儿,而女儿又优先于侄子: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米决定的,而非君主本人。这说明( )
A.君主立宪制正式形成 B.王权受到了进一步限制
C.王位继承受到了保护 D.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
22.废除农奴制推动了俄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为发展私人的积极性与创业注入了动力”。“为。。。。创业注入了动力”主要是指这次改革( )
A.表明了政府鼓励创业的决心 B.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C.使俄国迅速的完成了工业化 D.将土地经营纳入资本主义轨道
23.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 。。。。186666 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重大跨越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B.推翻幕府统治,强化天皇权力
C.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
24.18 世纪末,奴隶贸易每年给英国商人带来30万英镑的纯收入。从殖民地榨取到的巨额财富及从海外贸易赚到的大量利润,都流入本国化为资本。这些为“工业帝国”的建立提供了( )
A.技术和资金 B.劳动力和技术 C.市场和资金 D.劳动力和市场
25.“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这充分说明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 )
A.动力问题 B.资金问题 C.市场问题 D.劳动力问题
2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种新能源改变了城市生活,使城市明显成为主导性社会机体。”“两种新能源”是指( )
A.蒸汽和电力 B.蒸汽和石油 C.电力和石油 D.电力和核能
27.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该思想体系是( )
A.空想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列宁主义 D.人文主义
28.1871 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B.将社会主义变为现实
C.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
29. 19 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列强的贪得无厌 B.亚非拉地区的的贫困
C.无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D.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30.“从哥伦比亚到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再到秘鲁和玻利维亚,他掀起的南美大革命,持续的时间是美国独立战争的2倍多,解放的领土是乔治·华盛顿所统辖领土的7倍。”“他”是( )
A.拿破仑 B.玻利瓦尔 C.廿地 D.达·伽马
31.1908年,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反英斗争领导人提拉克,引发了孟买10多万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要求释放提拉克。这表明( )
A.英国殖民当局的殖民统治策略失误 B.提拉克采取了灵活的斗争策略
C.印度工人运动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D.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32.19 世纪末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一词成为非洲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埃塞俄比亚( )
A.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维护国家主权实行民主政治
C.坚持不懈的斗争捍卫了国家独立 D.领导非洲各国进行联合斗争
33.1905 年伊朗(时称“波斯”)发生立宪革命,一位目击者于1906 年写道: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这里的“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是主要由于( )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启蒙运动的兴起
C.巴黎公社革命斗争影响 D.民族意识的觉醒
34.下表为1913年英法德美四国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此表最适合用于研究( )
A.世界被瓜分完毕 B.一战发生的原因
C.工业革命的成就 D.垄断组织的形成
35. 《极端的年代: 1914- -1991》一书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洲印第安人被派到欧洲、中东;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非洲人则成为法国部队的一员。这表明( )
A.落后地区人民为一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亚非拉人民为了支持正义而战
C.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出现重大的转变 D.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势均力敌
36.“晚9时45分,‘阿芙 乐尔’巡洋舰鸣响了冲击冬宫的炮声,起义者冲向冬宫。经过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到次日凌晨2时10分,冬宫被完全占领,临时政府的部长们束手就擒。”这场起义( )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
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
37.1920年, 列宁曾约见一位老农。老农说:“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坏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这反映出当时苏俄实施( )
A.余粮收集制 B.按劳分配制 C.农业集体化 D.固定粮食税
38.某学习小组搜集了有关“桑地诺”“甘地”“墨西哥宪法”“埃塞俄比亚独立”等资料,准备制作一个复习专栏。请为这个专栏归纳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
C.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 D.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39.“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考虑到苏台德领土割让给德国在原则上已达成协议,同意。。。。。。保证履行本协定所必要的步骤各应负其责任”。材料中的协定( )
A.助长了德国的侵略 B.延缓了战争的进程
C.牺牲了英法的利益 D.推动了轴心国的形成
40.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同国联一样,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却不能强令使用这台机器。这台机器采取的原则是( )
A.全体一致 B.大国一致 C.门户开放 D.民族自决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题, 每题10分,共计20分。
41.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具有封土 的贵族都有庄园法庭之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在-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
——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 12 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4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欧城市自治运动兴起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城市自治的影响。(6 分)
42.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大批工人进入工厂工作。很多棉纺织厂不仅没有新鲜的空气,还有大量的飞絮和尘埃,以至工人到40岁就丧失了劳动能力。更为严重的是大量的童工进入工厂,干着成人的活拿着低廉的工资。到1830年,英格兰的大城市中没有一个完全安全的饮用水供应,最为典型的是泰晤士河,河流被污染后散发出的臭气,导致河边议会大厦的窗户都不敢打开。
——摘编自李宏图《19 世纪欧洲的社会革命与化解》
材料二 英国议会改革派经过在全国范围内对工人阶级的调查,向议会和政府作出了报告。经过多方努力,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工厂法》,规定不准使用九岁以下的童工。1847年通过的《河道法令》规定,禁止污染饮用水。1848 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在19世纪80年代还相继出台《工人阶级住房法》等进一步改善工人的住房问题。
——摘编自李宏图《19世纪欧洲的社会革命与化解》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解决工业化问题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带来的作用。(4分)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英国工业化发展中可以得到的历史启示。(2分)
泰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1-10 C C D C B D B A D D
11-20 C C C B C A B A A C
21-30 B B C C A C B C D B
3140 D C D B A A A C A B
41. (1)特征:封建领主在其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或拥有司法、行政、赋税权力) ;燕督教会拥有重要地位;教权与王权二元并行;王权较弱。(4 分)
(2)条件:行业集中,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市民文化影响:封建势力衰落。(4分)
影响:有利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近代民主、法治的基础:促进封建主义瓦解,推动欧洲社会转型。(2 分)
42. (1)问题:工人健康受损:大量使用童工:工作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4分)
(2)举措:加强政府监管:通过立法治理。(2分)
作用:调节了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促进环境的良性发展。(2分)
(3)启示:工业化带米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伴随一系列社会问题产生: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改革米推动,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努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