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模拟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模拟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2 20:0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模拟测试
一 、看拼音,写字词。 (6%)
夏夜,草丛中有很多 yíng huǒ chóng( ),小孩子们总是chèn( )
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去捉上几只,gē bo( )上被蚊虫咬的满是包。
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5%)
1.下列加点字与“塞进”的“塞”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茅塞顿开 B.要塞 C.瓶塞 D. 边塞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忍心(rěng) 晋城(jìng) B. 门栓(shān) 安徽(wēi)
C. 倔强(qiáng) 搓手(cō) D. 妨碍(fáng) 捆绑(bǎng)
3.对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胤恭勤不倦(肃敬勤勉) B. 博学多通(通晓,明白)
C.逢老媪方磨铁杵(方形的) D. 还卒业(完成)
4.下列故事与人物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悬梁刺股 孙敬、苏秦 B.凿壁偷光 匡衡
C.程门立雪 程颢 D. 手不释卷 吕蒙
5.对下面的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雨来问爸爸:“爸爸,远不远 ”(心理描写)
B.姐姐说:“让他从窗口爬进来吧!”(语言描写)
C. 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外貌描写)
D. 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动作描写)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
1.照样子,改写句子。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那个小偷盯着柜台里的珠宝。
2.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四、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0% )
1. 《囊萤夜读》中“ , ”一句写出了车胤的博学多识。
2. 《小英雄雨来》(节选)分别讲述了哪几件事 写下来。
(1) (2) (3)
(4) (5) (6)
3. 《独坐敬亭山》中," , ”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五、口语交际。(4%)
在跟朋友相处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正确的做法后画“√ ”。
1.强强怀疑他的好朋友偷偷拿了他的新玩具,不再跟他做朋友。 ( )
2.果果不愿意跟好朋友分享她的布娃娃。 ( )
3.桃桃生病没去学校,豆豆把自己的笔记借给她看。 ( )
六、阅读理解。 (27%)
(一)古文阅读。(7%)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
(1)过是溪: 。 (2)太白感其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本文选自《方舆胜览》,作者是宋代祝穆。
B. “铁杵”是用来磨刀或制作铁器的工具。
C.李白被老媪的毅力所打动,于是回去完成了学业。
D. 短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废。
(二)记叙文阅读。(20%)
几响清脆的锣声,划破了村庄的宁静,街上立刻响起忙乱的脚步。乡下 的孩子一听到这锣声,就会脚板下生风,不一会儿就把小小的糖摊儿围起来。 孩子们瞪大双眼,眼珠儿随着糖人师傅灵巧的双手滴溜溜地转,惊奇地看着一个个小玩意儿怎样诞生。
①糖人师傅的手像在变魔术, 一会儿变出个孙悟空, 一会儿变出个大公 鸡, 一会儿是小白兔, 一会儿又是老母猪……一块糖稀他捏几下,用嘴一吹 手上就托起了这些小生灵。“糖人师傅的嘴,怎么这么神呢 ”孩子们心里非常好奇,都伸长脖子瞪圆双眼,恨不得撬开他的嘴看个明白。
一会儿几个孩子掏出母亲给的钢销儿,买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糖人,高 高兴兴地举着跑回家。没买糖人的孩子羡慕地跟随在后面,说说笑笑地走得老远,老远。
一个糖人一个故事。孩子们凭借想象,讲述糖人的趣事,这个这么讲,那 个那么编,嘻嘻哈哈地说个不停。猛然发现糖人要融化,这才想起应该吃掉。 可是谁吃第一口,又成了难题。大家让掏钱的孩子先吃,掏钱的孩子又让别 人先吃,推让了好久定不下来,只好猜拳。猜胜了的孩子拿起糖人,端详一会 儿用舌尖舔舔,然后郑重地让给别人,别人依然用舌尖小心地舔舔,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人。 ②糖人就这样渐渐融化了,消失了。
我的童年早就过去了,可是这些事情却经常想起。每当想起这些,我就自然想起那些小伙伴。 ③原来糖人在我心中还没有融化呢。
1. 给这篇文章选一个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 )。(2%)
A.童年里的糖人 B.巧手师傅 C.糖人的故事 D. 心中糖人
2.短文第2~4自然段围绕“糖人”写了三件事,请补充完整。(3%)
( )糖人 → ( ) 糖 人 → ( )糖人
3.画线句①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体现了( )。(3%)
A.孩子们对糖人的期待 B.糖人师傅技艺高超
C.糖人形态多样 D.孩子们对糖人的好奇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 只需要用手,就能捏出各种样子的糖人。
B. 每个糖人都有一个故事,但这些故事都是孩子们想象出来的。
C. 第4自然段“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人”体现了孩子们对糖人的珍惜。
D. 第 1 自然段“几响清脆的锣声,划破了村庄的宁静”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
法,为下文糖人师傅的出场作铺垫。
5.句②和句③是否矛盾 为什么 (4%)
6.读短文,体会短文表达的感情。(5%)
七、习作与表达。(30% )
题目:我学会了
要求:1.补全题目,可以填做饭、种花、弹琴……
将你学习的过程及体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整地叙述出来。
参考答案
一、萤火虫 趁 胳膊
二、1.C 2.D 3.C 4.C 5.A
三、1.那个小偷就像老鼠一样,贼溜溜地盯着柜台里 的珠宝。
2. (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油来点灯。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色薄绢做成透光的袋 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 学习。
四、1.胤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
2. (1)游泳本领高 (2)上夜校读书
(3)掩护交通员 (4)勇斗鬼子
(5)河沿枪声 (6)机智逃生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五、3. √
六、(一)1. (1)这 (2)被她的意志感动 2.B
(二)1.A
2.捏 买 吃
3.排比 B
4.A
5.不矛盾。句②中的“糖人”是指当时买 的糖人,融化了;句③中的“糖人”指的 是作者童年的美好生活,虽然糖人不复 存在,但这份美好的回忆永驻心里。
6.短文以作者童年时的糖人为线索,引出 作者珍藏在心底的那份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快乐时光的追忆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