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单选题
1.(2020·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对下列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所有变化过程中都涉及到2种元素,3种物质
B.变化Ⅱ属于物理变化
C.所有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改变
D.变化Ⅰ属于化合反应
2.(2020·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下列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雁江培德两节山老酒酿造技艺
B.乐至杨氏根雕技艺
C.安岳石刻传统工艺
D.安岳竹编工艺
3.(2021·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与工业、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人在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B.食物的腐烂、水的沸腾、石油的炼制、烧碱的潮解都是物理变化
C.吸烟是不良嗜好,烟气中的CO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危害健康
D.《梦溪笔谈》中描述的“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中发生了置换反应
4.(2021·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芯片的制造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我国华为公司在5G及芯片设计开发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生产芯片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工业上以石英砂(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高纯硅,涉及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最小微粒是:Si、O、C B.SiO2发生了还原反应
C.X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D.SiO2中硅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7:8
5.(2021·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检验食盐中存在氯离子:
B.银片插入稀硫酸:
C.CO2通入CaCl2溶液: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6.(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科学防控疫情,健康与我同行。疫情防护期间,下列日常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B.用医用酒精对手消毒
C.出示动态行程卡 D.佩戴防护口罩
7.(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4月2日,资阳燃气电站新建工程开始建设,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35亿度。燃气发电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化学反应为甲烷的燃烧,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使甲烷完全燃烧应提供适当过量的空气
B.甲烷燃烧需要点燃,说明甲烷燃烧是吸收热量的反应
C.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没有变化
D.图示可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8.(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Ba(OH)2+SO2=BaSO3↓+H2O B.Cu(OH)2CuO+H2O
C.2CaSO3+O22CaSO4 D.2Mg+CO22MgO+C
二、填空题
9.(2020·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化学学科对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中国高铁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高铁列车的车体建造需要消耗大量的铝合金。金属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2020年是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50周年。东方红一号壳体采用了一种特殊的钢,钢中的主要元素是铁元素。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和一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铁,其原理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卫星升空需要用火箭运载,肼(N2H4)是一种常用的火箭燃料,燃烧时放热多,产物无污染。燃烧原理是肼和四氧化二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0.(2020·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政府启动的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已于2019年末举行了总干渠自验式通水开闸放水仪式。泄水渠内的岷江水灌入毗河渡槽内,最后流入安岳朝阳水库,未来可望解决安岳、乐至等地用水难的问题。
(1)水库里的水中含有较多杂质,净水的方法常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以上净水方法不会用到的是___________。
(2)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端与负极端两支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农业和城市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11.(2020·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已知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适量KCl,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得到K2Cr2O7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将40℃的K2Cr2O7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0~100℃内,相同温度下,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20℃时某KCl溶液蒸发掉15g水或加入5.1g KCl固体,均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20℃时K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
12.(2021·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月22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迎来首批客机,时速350km高铁下穿航站楼大厅,属世界首例。机场建设工程巨大,仅钢筋用量可修建11座法国埃菲尔铁塔。
(1)生铁和钢均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现代工业利用高炉炼铁,常用石灰石将矿石中的SiO2转变为炉渣。请写出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13.(2021·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华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华美篇章。我们要铭记历史,砥砺前行。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问题:
(1)《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这是对红军长征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红军将牛皮腰带和野菜煮来充饥,牛皮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2)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写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锈迹斑斑的铁索桥,充满了很多未知,为红军顺利过桥再添困难。铁生锈的次要过程:,写出Fe转化为FeCO3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红军在翻越雪山时,常因高原反应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失去生命。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填字母)
A.高原地区空气稀薄
B.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含量增加
C.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不变,但单位体积空气质量减少
(4)“上九天揽月”。2020年12月17日,我国的探月卫星“嫦娥五号”携带月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月球岩石中的长石以钙长石(CaO·Al2O3·2SiO2)为主,组成钙长石的几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
(5)“下五洋采冰”。2020年11月13日,我国的深海潜水器“奋斗者”号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潜水器与着陆器在万米海底的联合作业,对海底矿藏、可燃冰等资源进行勘测。可燃冰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写出甲烷的化学式_______。
14.(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中“出差”长达183天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成功返回地球,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1)电解水是太空舱供氧的一种方式。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b管内气体是______。
(2)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都需要及时处理。目前可通过一种叫“分子筛”的设备(CDRA系统)将它们分离出来。“分子筛”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操作。
(3)航天器中的二氧化碳、水还可以通过如下反应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4CO2+2H2O=4X+3O2,X是______。
(4)航天员王亚平等在太空给虎年元宵晚会出灯谜,他们用墨书写的灯谜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______。
三、流程题
15.(2021·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引火铁”(极细的铁粉)是一种纳米材料,在空气中易自燃,常用于焊接钢轨。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某同学在实验室采用废铁屑来制“引火铁”,具体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普通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四氧化三铁和密度最小的单质气体X。
(1)步骤①通常用热的Na2CO3溶液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Na2CO3俗称是______。
(2)步骤②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3)四氧化三铅(Pb3O4)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和+4价,其化学式可改写为2PbO·PbO2: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和+3价,仿照Pb3O4的改写,四氧化三铁可改写为______。
(4)在空气中,普通铁粉不易燃烧,而“引火铁”易自燃,其原因是______。
16.(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为缓减全球变暖趋势,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碳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新兴碳捕集技术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上述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填化学式,写一种即可)
(2)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被压缩的原因是______。
(3)流程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有效减少空气中CO2含量的是______。
A.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汽车燃料
B.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
C.大力植树造林
四、科学探究题
17.(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探究生锈铁钉与稀硫酸的反应情况,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生锈铁钉与一定量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Fe3+与无色硫氰化钾溶液相遇出现血红色溶液。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一枚生锈铁钉用蒸馏水洗净,再置于洁净试管中、 铁钉表面有红褐色的铁锈。
②向步骤①的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稀硫酸。 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一会儿后产生气泡,最终溶液呈浅绿色。
③当该试管内不再产生气泡时,取出铁钉,剩下溶液M,铁钉用蒸馏水洗净观察。 铁钉表面呈银白色
写出步骤②中铁锈溶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溶质猜测】溶液M的溶质成分是
猜想一:______
猜想二:只有Fe2(SO4)3
猜想三:既有FeSO4也有Fe2(SO4)3
【实验探究】取少量溶液M于另一洁净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______,则猜想二、三不成立。
【交流讨论】同学们对溶液M中没有溶质硫酸铁感到困惑,为此展开讨论。
甲同学:反应过程中氢气与硫酸铁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
乙同学:反应过程中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
若乙同学观点成立,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反思评价】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后一致认为,使用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时,务必控制好______,否则会造成铁制品的损耗。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由物质的构成和变化可知,变化Ⅰ过程中共涉及到2种元素,3种物质,变化Ⅱ中只涉及一种物质,故A不正确;
B、变化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所有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改变,故C正确;
D、变化Ⅰ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2.A
【详解】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老酒酿造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根雕技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石刻传统工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竹编工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3.B
【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可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不符合题意;
B、食物的腐烂有微生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的沸腾,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石油的炼制,是根据石油中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烧碱的潮解,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危害健康,不符合题意;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Si、C、O,不符合题意;
B、在该反应中,二氧化硅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Si、O、C的个数分别是1、2、2,生成物中含Si、O、C的个数分别是1、0、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C、2个O,故X的化学式为:CO,一氧化碳不能用于人工降雨,符合题意;
D、SiO2中硅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28:32=7:8,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A、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产生白色沉淀,可检验食盐中存在氯离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银排在氢后,银与稀硫酸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C、将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二氧化碳和氯化钙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未配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A、体温计测体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用酒精消毒包含着酒精与病毒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失去生理活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出示动态行程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佩戴口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7.B
【详解】A、燃烧需要氧气,为使甲烷完全燃烧应提供适当过量的空气,A正确;
B、燃烧可以通过点燃来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温度,燃烧属于放热反应,B错误;
C、由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总个数都为3,没有变化 ,C正确;
D、图示可知该反应有新分子生成属于化学反应,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B。
8.C
【详解】A、生成物为两种,不符合“由多变一”,不属于化合反应,A错;
B、“由一变多”属于化合反应,B错;
C、符合“由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C正确;
D、生成物为两种,不符合“由多变一”,不属于化合反应,D错;
故选C。
9.
【详解】(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肼和四氧化二氮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 蒸馏 8:1 节约用水
【详解】(1)水厂生产自来水时,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灭菌等,一般不会用净水方法是蒸馏。
(2)
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端生成氧气、负极端生成氢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两支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32:4=8:1。
(3)农业和城市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节约用水(合理即可)。
11. 复分解反应 不变 Na2Cr2O7 34g
【详解】(1)上述过程中,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是复分解反应。
(2)将40℃的K2Cr2O7饱和溶液升温至80℃,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溶液质量都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3)0~100℃内,相同温度下,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Na2Cr2O7。
(4)设20℃时某KCl溶解度为x,20℃时某KCl溶液蒸发掉15g水或加入5.1g KCl固体,均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说明15g水中溶解5.1g氯化钾恰好饱和,根据题意有,x=34g。
12.(1)混合物
(2)
【详解】(1)生铁和钢均是由铁、碳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1)蛋白质
(2)
(3)AC
(4)氧>硅>铝>钙(或O>Si>Al>Ca)
(5)CH4
【详解】(1)牛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2)由图可知,铁和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FeCO3 nH2O,FeCO3 nH2O在一定条件下失去结晶水转化为FeCO3,故Fe转化为FeCO3总反应为铁和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Fe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不变,故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含量不变,但是因为空气稀薄,单位体积空气质量减少,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成分含量相对来说减少,故出现高原反应导致身体不适。
故选AC;
(4)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前五位):O、Si、Al、Fe、Ca,钙长石由Ca、O、Al、Si元素组成,故组成钙长石的几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氧>硅>铝>钙;
(5)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14.(1)氧气/O2
(2)过滤
(3)KHCO3
(4)墨水的主要成分为炭黑,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详解】(1)电解水中氧气在电源正极产生,故答案为:氧气(O2)
(2)由题意可知,分子筛的作用相当于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4个钾原子,4个碳原子,18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反应后有6个氧原子,少了4个钾原子,4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因此X化学式是:KHCO3
(4)墨水中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属于碳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答案为:墨水的主要成分为炭黑,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15.(1)纯碱/苏打
(2)
(3)FeO·Fe2O3或Fe2O3·FeO
(4)“引火铁”粉末极细,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了与氧气反应。(合理即可)
【详解】(1)碳酸钠被称为纯碱或苏打,故填:纯碱或苏打;
(2)查阅资料:普通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四氧化三铁和密度最小的单质气体X,该气体为氢气,故填:
(3)依据类比的学习方法,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和+3价,故填:FeO·Fe2O3或Fe2O3·FeO;
(4)“引火铁”粉末非常细,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了与空气中氧气的反应,故填:“引火铁”粉末极细,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了与氧气反应(合理即可)。
16.(1)NaOH或Ca(OH)2
(2)分子之间有间隔(或空隙)(合理即可)
(3)Na2CO3+Ca(OH)2=CaCO3↓+2NaOH
(4)BC
【详解】(1)通过分析上述工艺流程可知,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NaOH或Ca(OH)2
(2)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被压缩的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隔(或空隙)
(3)流程中①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4)A、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汽车燃料,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错误;B、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正确;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正确。故填:BC。
17. 黄 Fe2O3+3H2SO4=Fe2(SO4)3+3H2O 只有FeSO4 无明显现象或溶液不显红色(合理即可) Fe+Fe2(SO4)3=3FeSO4 酸的用量或铁制品浸入酸溶液的时间(合理即可)
【详解】设计实验、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锈逐渐溶解,由于硫酸铁溶液是黄或棕黄溶液,所以实验现象是: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一会儿后产生气泡,最终溶液呈浅绿色。故答案为:黄;
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步骤②中铁锈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质猜测、根据反应的产物和猜想二和三,可知猜想一为:只有FeSO4。
实验探究、取少量溶液M于另一洁净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硫氰化钾溶液,由于 Fe3+与无色硫氰化钾溶液相遇出现血红色溶液,根据实验结论猜想二、三不成立。则溶液中没有Fe3+可推知观察到:无明显现象或溶液不显红色(合理即可)。
交流讨论、根据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评价、由于铁可以和酸继续反应,所以使用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时,务必控制好酸的用量或铁制品浸人酸溶液的时间,否则会造成铁制品的损耗。故填:酸的用量或铁制品浸人酸溶液的时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