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单选题
1.(2020·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物质 A B C D
液氮 单质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清洁的空气 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
干冰 氧化物 氧化物 酸 酸
NH4Cl 盐 盐 碱 碱
A.A B.B C.C D.D
2.(2020·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结果)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方案) 实验目的(结果)
A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2滴紫色石蕊溶液,通入CO2后振荡,再对试管加热 证明碳酸不稳定
B 向试管中加入2ml浓氨水,将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靠近试管的管口 证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C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D 将固体药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称量 称量结果可能偏小
A.A B.B C.C D.D
3.(2020·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人造卫星和宇宙卫星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如图所示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符号是Ti
B.钛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
C.钛的核电荷数为22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4.(2020·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都含氧元素,各物质中均有某种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可能为氮气
B.D可能为Fe2O3
C.B和E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D.A和E的反应可能为
5.(2020·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6月23日北京时间9点43分,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其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四氧化二氮(N2O4)为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2H8N2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X为一种有毒的物质
C.生成的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在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D.C2H8N2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6.(2021·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点燃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所以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红色,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
7.(2021·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处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可用水吸收尾气中的CO
8.(2021·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变小
B.二氧化碳分子在容器内静止不动
C.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D.碳原子和氧原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9.(2021·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毒害作用很大的有一氧化碳、尼古丁和含有致癌物的焦油等。下列有关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B.162g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为14g
C.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D.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0.(2021·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lO3),其中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元素是金属元素 B.碘原子的质子数是53
C.图中n的值为5 D.碘原子在反应中一般较易失去电子
11.(2021·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6月我国成功发射了“风云四号”卫星,发射用的火箭燃料之一为液氢(H2),液氢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混合物 D.有机物
12.(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5月,广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实行全民核酸检测,室内室外消毒杀菌,注重个人防护等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它的有效成分含有乙醇(化学式为C2H6O)。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是一种有机物
B.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乙醇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
13.(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B.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体积增大
C.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D.向含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消失——H+和OH-结合生成H2O
14.(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用锶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下图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
B.锶是金属元素
C.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锶的元素符号为Sr
15.(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科学家们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实现这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O+H2O
D.该反应可以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方向
二、填空题
16.(2020·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回答下列问题:
(1)包粽子用到的材料有箬竹叶、糯米、食盐、瘦肉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
(2)泡制雄黄酒所用到的白酒中的乙醇(C2H5OH)属于__________物(填“无机”或“有机”)。
(3)《本草纲目》记载:“雄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而入肝经气分,故肝风,肝气,惊痫,痰涎,头痛眩晕,暑疟泄痢,积聚诸病,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为水。而方士乃炼治服饵,神异其说,被其毒者多矣。”雄黄又名鸡冠石,主要成分为As4S4,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可以被氧化成剧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反应方程式为:。As2O3中As的化合价为_________,硫(俗称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
17.(2020·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到2020年,元素周期表已经诞生151周年。从H、C、O、Na、Al、C1元素中选择,用化学用语填空。
(1)由上述元素组成的氧化物___________(任写1种)。
(2)2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元素组成的酸__________(任写1种)。
(4)氯元素在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
18.(2021·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用适当的化学号或数字填空:
(1)2个氮分子_______。
(2)2个氦原子_______。
(3)高铁酸钠由Na+和FeO42-构成,则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
(4)重铬酸钾(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19.(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语言。准确掌握学科用语,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用化学用语或数字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下列微粒示意图中,有一个是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
(2)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成分是甲烷,3个甲烷分子表示为___________。
(3)草酸(H2C2O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草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原料中有硝酸钾,它也是一种复合肥,由K与构成,请写出硝酸钾的化学式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液氮是液态氮气,是由同种元素(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清洁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C、O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氯化铵是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B。
2.C
【详解】A、向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2滴紫色石蕊溶液,通入CO2后振荡,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再对试管加热,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可以证明碳酸不稳定,不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加入2ml浓氨水,将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靠近试管的管口,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处,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验满: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符合题意;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如果将固体药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称量,则药品质量=左盘质量-游码质量,故称量结果可能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钛的元素符号是Ti,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钛的原子序数为2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2,不符合题意;
C、原子序数=核电荷数=22,不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A、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都含氧元素,F是单质,故F是氧气,不是氮气,不符合题意;
B、D为氧化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的 化合价是+2价,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故D不可能是氧化铁,不符合题意;
C、B是盐,且B中某元素化合价为+6价,故D可能是硫酸钠,E是碱,E中某元素化合价为+1价,故E可能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钠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由C可知,E可能是氢氧化钠,A属于酸,且A中某元素化合价为+6价,故A可能是硫酸,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C2H8N2由C、H、N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含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6个氮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O2,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是有毒物质,符合题意;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以防腐,不符合题意;
D、C2H8N2中碳的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详解】A、甲烷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符合题意;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氧元素,但是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汽油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不符合题意;
D、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但是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是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C
【详解】A、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反应前后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错误;
B、a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正确;
D、一氧化碳不与水反应,且难溶于水,不能用水吸收CO,错误。
故选C。
8.C
【详解】A、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分子本身不变,错误;
B、二氧化碳分子是永远在不断运动的,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正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分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从尼古丁的化学式C10H14N2中可知,尼古丁中不仅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还含有氮元素,因此尼古丁完全燃烧不仅生成CO2和H2O,还有含氮物质生成,选项A不正确;
B、162g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为:,选项B正确;
C、根据尼古丁的化学式C10H14N2,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4)∶(14×2)=60∶7∶14,选项C不正确;
D、根据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0∶7∶14,尼古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10.B
【分析】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A、由汉字结构可知,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错误;
B、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故碘原子的质子数是53,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55=2+8+18+18+n,n=7,错误;
D、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反应中一般容易得到1个电子,错误。
故选B。
11.A
【详解】液氢是液态的氢气,属于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A。
12.C
【详解】A、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
B、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则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
C、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1个乙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
故选C。
13.B
【详解】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在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正确。
B、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水由液体变成气体,壶盖被顶起,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的缘故;错误。
C、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正确。
D、烧碱是氢氧化钠,烧碱溶液显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溶液显中性,所以酚酞试液红色消失;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正确。
故选B。
14.C
【详解】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子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即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锶是金属元素,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锶原子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表示元素符号,故锶的元素符号为Sr,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D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的方程式是:。
【详解】A、根据方程式,反应物中有氢气,是单质,氢元素是游离态,反应后甲醇和水中含有氢元素,则氢元素变成了的化合态,则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不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根据方程式该反应中反应前的分子数目是4,反应后的分子数目是2,改变了;不正确。
C、根据分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不正确。
D、该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成了甲醇和水,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
故选D。
16. 瘦肉 有机 +3 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详解】(1)箬竹叶富含叶绿素等物质、糯米富含糖类物质、食盐属于无机盐、瘦肉富含蛋白质;
(2)乙醇(C2H5OH)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3)氧元素通常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As2O3中As的化合价为x,则2x+(-2)×3=0,x=+3;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7. H2O(或CO、CO2等) 2CH4 H2CO3(或HCl等) 得到 Cl-
【详解】(1)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上述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可以是:H2O、CO、CO2等。
(2)分子是用物质的化学式来表示,多个分子,就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甲烷分子表示为:2CH4。
(3)酸是溶于水解离出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上述元素组成的酸可以是:H2CO3、HCl等。
(4)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形成的离子符号为:Cl-。
18. 2N2 2He Na2FeO4 +6
【详解】(1)化学式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填:2N2。
(2)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填:2He。
(3)钠元素+1价,高铁酸根带两个单位负电荷-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Na2FeO4,故填:Na2FeO4。
(4)钾元素+1价,氧元素-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铬元素化合价为x,故(+1)×2+x×2+(-2)×7=0,x=+6,故填:+6。
19.(1)Cl-
(2)3CH4
(3)+3
(4)KNO3
【详解】(1)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特点是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图中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17小于核外电子数18,是阴离子,符号是:Cl-;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来表示一个分子,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1省略);甲烷的化学式是CH4,故3个甲烷分子为3CH4;
(3)草酸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4=0,则x=+3价。
(4)根据化学式书写的原则,正价前,负价后,K是+1价,硝酸根是-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硝酸钾的化学式是:KNO3。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