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6综合训练
、选择题
下列实例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的花纹 B.浴室内地面上的防滑垫
C.矿泉水瓶盖上的细条纹 D.冰箱底下安装的小轮子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则( )
A.木块受到的拉力大于摩擦力
B.木块相对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
C.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在木块上放一钩码后,继续拉动木块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李明在运动场上看到了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李宁同学正在跳高,从起跳到腾跃到最高点过程中,他所受重力大小不变
一同学用水平力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两个力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C.木块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在木块上放置一个砝码,则滑动摩擦力会越大
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商场的电梯上,随电梯匀速直线向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只受到重力、支持力作用
B.小明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C.小明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D.小明受到的支持力和小明对电梯的压力互为平衡力
如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图木块竖放,乙图木块平放,丙图木块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木块所需的水平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C.F甲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中,A为主动轮,B为从动轮,箭头表示旋转方向,两轮受到皮带的摩擦力的方向为( )
A.与两轮的旋转方向相同
B.与两轮的旋转方向相反
C.A轮受摩擦力的方向与A轮旋转方向相反,B轮受摩擦力的方向与B轮旋转方向相同
D.A轮受摩擦力的方向与A轮旋转方向相同,B轮受摩擦力的方向与B轮旋转方向相反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
水平推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平推力F和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物体的重力和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水平推力F越大,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越大
D.水平推力F和物体对墙壁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填空题
小红用15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3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若小红改用20N的水平推力沿同一水平面推着该物体运动,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如图所示,体重是50 kg的小明顺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
(1)若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大小是 。
(2)小明又沿比杆粗糙的绳匀速下滑,其沿绳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f绳、沿杆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f杆,则f绳 (填“>”“=”或“<”f杆。
根据图示的物理现象对应的序号填在所对应的物理知识或规律后面.
(1)说明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2)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4)说明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5)证明大气压是存在的,并且是非常大的.
(6)说明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可以来减小压强.
(7)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 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 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被细绳栓着的小球在足够大的水平冰面上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为v,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某时刻细绳断了,一段时间后小球出现在P点,速度为v’。(不计任何阻力)
(1)v’ v(选填“>”、“=”或“<”)
(2)当小球匀速转动时,受到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实验题
在研究牛顿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同一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接着在三种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相等,是因为小车受到 不同,越光滑的表面,受阻力越 (填“大”或“小”),走得越远,车的运动越接近匀速直线运动运动.
(2)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保持小车受到不同阻力之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这个实验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答: .
(3)这个实验可推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任何力,它将 .
(4)这个实验结论的推出采用了 加 的方法.
、解答题
如图所示,A处于静止状态,B在拉力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和支持力N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图中已标出).
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根据图像:请描述0-6秒内整个过程中物体的运动状况 。
(2)t=5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顿。
(3)在t=3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t=5秒时的摩擦力大小相同.请你解释其与“t=5秒时的摩擦力大小相同”的原因: 。
3.5-3.6综合训练答案解析
、选择题
D
【解析】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 减小压力 ; 在压力一定时 ,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 ;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鞋底的花纹,浴室内地面上的防滑垫,矿泉水瓶盖上的细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冰箱底下安装的小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故答案为:D。
C
【解析】解:
A.木块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此选项错误;
B、木块相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
C、木块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桌面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此选项正确;
D、木块与桌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放一钩码后,滑动摩擦力变大,所以拉动木块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2)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状态,没有变化是静止状态;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有关.
D
【解析】(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3)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和同一物体上;
(4)重力的大小只与质量的大小有关。
A.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
C.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作用在单杠上,而他的重力作用在自身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李宁同学正在跳高,从起跳到腾跃到最高点过程中,他所受重力大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C
【解析】由于汽车未推动,那么静止就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推力等于阻力,选项A不符合题意;
推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根本无法去比较衡量,选项B不符合题意;
汽车未推动,处于平衡状态,具备二力平衡条件,推力等于所受阻力,选项C符合题意;
推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无法比较衡量,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D
【解析】木块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选项A错误;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项B错误;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选项C错误;
在木块上加一砝码,压力增大,则摩擦力增大,选项D正确;
故选D。
掌握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A
【解析】(1)(2)对小明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3)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在竖直方向上,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方向上,它和电梯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二者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则它不受摩擦力,故A正确,B错误;
小明受到的支持力和自身重力为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故C、D错误。
故选A.
D
【解析】三幅图中,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而甲和乙的压力相等,那么摩擦力f甲=f乙。 丙的压力大于乙,则摩擦力f丙>f乙。 则摩擦力f甲=f乙C
【解析】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A为主动轮,即A轮有动力,则它相对皮带顺时针方向转动,那么摩擦力的方向应该为逆时针方向。
B为从动轮,即B没有动力,而皮带有动力,运动沿顺时针方向。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可知,B轮相对皮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B轮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A
【解析】解:A.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两种情况下A受到的摩擦力相等,A正确;
BC、甲图,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BC错误;
D、由A分析知,乙图A受到的摩擦力为F;
以B为研究对象,B做匀速运动,所以受平衡力,因此B水平方向除受拉力F作用,还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错误.
故选A.
在分析时,分别以整体、A.B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且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B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它们等值、反向、共线;平衡力的特点是:同体、等值、反向、共线.静摩擦力的大小无正压力的大小无关.
解:A.水平推力F和墙壁对物体的弹力不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故A错误;
B、物体的重力和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符合平衡力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是等大的,故C错误;
D、水平推力F和物体对墙壁的弹力的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填空题
15;15
【解析】(1)重30N的物体,在15N水平推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大小是15N.
(2)小红将推力增大到20N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仍未15N.
故答案为:15;15
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的条件进行判断;当受力不平衡时,物体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据此分析解答
(1)竖直向上;490 N
(2)=
【解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比较摩擦力的大小即可。
(1) 若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 则它处于平衡状态,即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二者的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即摩擦力f=G=mg=50kg×10N/kg=490N,而方向为竖直向上。
(2)无论小明沿着杆子匀速上爬,还是沿着粗糙的绳子匀速下滑,他都处于平衡状态,即他受到的摩擦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因此摩擦力相等,即f绳=f杆。
(1)F
(2)C
(3)E
(4)D
(5)A
(6)B
(7)G
【解析】解:(1)如图F所示,鞋底上和轮胎上有很深的花纹,可以说明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如图C所示,用脚踢足球,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如图E所示,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4)如图D所示,敲击纸片,纸片弹出,鸡蛋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杯中,说明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5)如图A所示纸片托水实验中,是因为大气压对纸向上的压力大于水向下重力,因此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并且非常大;
(6)如图B所示,书包带做得比较宽,可以说明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7)如图G所示,深度越深的小孔喷出的水柱越远,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故答案为:(1)F;(2)C;(3)E;(4)D;(5)A;(6)B;(7)G.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4)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
(5)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非常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塑料挂衣钩挂衣服等;
(6)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7)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小于;等于
【解析】解:降落伞没有打开前,所受重力大于阻力,所以下落速度越来越快;
打开后当所受阻力与重力相等时,则这两个力平衡,运动员匀速下落.
故答案为:小于;等于.
要知道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若受力不平衡,则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若受力平衡,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1)=
(2)非平衡力
【解析】(1)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
(2)平衡状态包括两种:①静止状态;②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细绳断裂后,小球在水平面上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此时它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保持细绳断裂时它所在位置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v’=v;
(2)当小球匀速转动时,它的运动轨迹是曲线,因此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即没有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实验题
(1)阻力;小
(2)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3)做匀速直线运动
(4)实验;推理
【解析】(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则对小车的阻力不同,接触面越光滑,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2)只有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从静止滑下,小车到达底面的初速度才会相同.(3)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任何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得出的.
解:(1)由于小车受到的阻力不同,所以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得越远.(2)为了让小车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3)如果小车不受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这个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
故答案为:(1)阻力;小;(2)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3)做匀速直线运动;(4)实验;推理.
、解答题
【解析】解:以A为研究对象,受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才会保持静止,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
先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B在拉力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A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1)0—2s静止,2—4s加速,4—6s匀速 (或先静止再加速然后匀速)
(2)2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这两个因素都没变,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变。
【解析】(1)根据乙图判断0~6s内物体的运动情况;
(2)首先根据乙中的右图判断t=5s时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乙中作图判断t=5s时物体受的力,最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进行解答。
(1)根据乙中右图可知,0~2s内物体静止,2~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4~6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因此0-6秒内整个过程中物体的运动状况为:先静止后加速然后匀速;
(2)根据乙中右图可知,t=5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乙中左图可知,t=5s时物体受到的推力F=2N;因为推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2N;
(3)在t=3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t=5秒时的摩擦力大小相同.请你解释其与“t=5秒时的摩擦力大小相同”的原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这两个因素都没变。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