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练习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6分
(本题6分)“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蛆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引自沈从文《边城》)据此,完成1-3题。
1.(2分)茶峒所在地区( )
A.水运发达,一年中有春、夏两次汛期 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山高林密,主要是热带雨林 D.小溪沿岸地势低平,农业发达
2.(2分)茶峒地区的居民可能会遇到的自然灾害有( )
A.台风洪水 B.海啸龙卷风 C.沙尘暴寒潮 D.泥石流山体滑坡
3.(2分)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下列描述能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 )
A.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B.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C.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D.山高谷深,一山四季
4.(本题2分)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像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 )河流下游输水。
A.长江、黄河、怒江 B.长江、澜沧江、怒江
C.黄河、澜沧江、怒江 D.黄河、长江、澜沧江
5.(本题2分)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 )
A.雪峰山 B.三江源地区 C.珠穆朗玛峰 D.太行山脉
6.(本题2分)下列关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西北地区是我国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B.青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C.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D.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7.(本题2分)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 B.滥伐森林
C.全球气候变暖 D.乱采滥挖
(本题6分)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我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地。据此完成8-10题。
8.(2分)淡水资源属于( )
A.非可再生资源 B.永不枯竭资源 C.可再生资源 D.不可再生资源
9.(2分)下列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区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
B.在本区应大力提倡发展河谷农业
C.本区的珍稀动物有藏羚羊、牦牛、大熊猫
D.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10.(2分)乐乐家购买了一款进口轿车,其发动机来自德国,轮胎产自美国,整车装配在意大利…这一现象反映了( )
①经济全球化 ②贫富差距扩大 ③政治多极化 ④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本题10分)2021年8月19日10时,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官广场举行。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由于国家在各方面不断加大对西藏的投入,雪域高原上基础建设从无到有,生态颜值不断提升,各族人民幸福感越来越强。读下图,完成11-15题。
11.(2分)上图中甲处是( )山脉
A.阿尔金 B.长白 C.横断 D.祁连
12.(2分)铁路乙是被称为“天路”的( )铁路。
A.京哈 B.青藏 C.川藏 D.南昆
13.(2分)从上图中可看出,该地区( )能源丰富
A.太阳能、地热能 B.风能、地热能 C.太阳能、潮汐能 D.太阳能、水能
14.(2分)上图中的三江源地区指的是( )三条江的源头地区。
A.南流江、清湾江、圭江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珠江、长江、黄河 D.长江、西江、鸭绿江
15.(2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如果同学们有机会到那儿,请不要( )
A.开展科考研究 B.摄影、拍照 C.对水质进行取样 D.破坏草场
16.(本题2分)读图,图中所示区域的农业
A.以种植业为主 B.以畜牧业为主
C.以林业为主 D.以渔业为主
17.(本题2分)备受瞩目的《慈善法》将“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纳入到公益活动的其中之一。下列行为举措更有可能申请到慈善基金会资助的是
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开垦青稞种植区 B.黄土高原地区陡坡修建梯田保水土
C.三江平原湿地保护与候鸟科研调查 D.沿河工厂建设污水直排管道
18.(本题2分)雅鲁藏布江谷地青稞穗大饱满的原因是( )
①气温年较差大
②年平均气温高
③日照时间长
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填空题(共10分
19.(本题2分)三江源地区被誉为_____。
20.(本题2分)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三江源地区被称为___________。
21.(本题2分)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我国____省的南部。
22.(本题2分)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该地区主要牲畜 被称为“高原之舟”。
23.(本题2分)青藏高原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青藏高原上代表性的畜种是________ .
三、判断题(共10分
24.(本题2分)在三江源地区,地下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
25.(本题2分)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26.(本题2分)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的名称分别是:长江、黄河、澜沧江。 ( )
27.(本题2分)三江源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源区总称。( )
28.(本题2分)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费河源区、雅鲁藏布江源区的总称( )
四、解答题(共44分
29.(本题14分)暑假期间,北京中学生小阳随科考队赴青海进行科学考察,并撰写了科考日记。下图为青海省地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考前准备
(1)青海省大部分地区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上,受地形影响,当地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 。
考察内容1:农业生产
(2)青海省的种植业主要集中在湟水谷地,发展________(水田农业/旱作农业/灌溉农业/河谷农业),主要种植喜温凉、生长期短的青稞等作物。说明湟水谷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写出两个方面)
考察内容2:火星营地的地表环境
冷湖火星营地(下图)和火星地貌相似,是中国首个火星研学基地。
(3)冷湖火星营地位于________盆地西北部的冷湖镇,这里降水极少,并伴有大风天气,有面积广大的________景观。该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考察内容3:三江源的生态环境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生态保护尤为重要,当地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并采取全年禁猎、禁采砂金、禁止旅游等保护措施。
(4)三江源建立自然保护区,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是由于该地________。(双项选择)
A.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牧区 B.是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C.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D.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为主要方向
30.(本题15分)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A为四大区域的_______地区,该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
(2)B地分布着我国重要灌溉农业区_______,C地分布着我国最大的盆地________,该盆地交通线沿着绿洲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
(3)D省南部分布着有高原湿地之称三江源地区,其中的“三江”指_________
(4)E山脉为_____,其高山上的冰雪融水为农业区B提供了灌溉水源;F处分布着有“塞外江南”之称的______,____水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31.(本题15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素有“江河源 中华水塔”之称。这里雪山冰川广布,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是全国独特的生物基因资源“生态图”,是野生动植物资源繁多的自然宝库,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三江源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大面积的沼泽枯竭,草原植被退化,草甸裸成荒漠,湖泊水位下降甚至消失,多年遭受旱灾害,沙漠化现象严重。
材料二: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等地,最终到达拉萨,被称作“最难建铁路”。全线运营长度1838公里,桥隧总长1413公里,工程投资预估算约2166亿元。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已于2018年12月开通运营,2021年6月25日,拉林(拉萨—林芝)铁路,开通运营。
三江源地 川藏铁路
(1)四川理塘县(海拔约4014米)因为网红丁真而走红,家住潍坊的小明计划暑假去理塘旅游,提出采用“渐进——阶梯”式旅行模式,请分析原因。并帮他准备旅游携带的物品。____。
(2)为进一步开发青藏地区,2014年川藏铁路开工。读材料二及“川藏铁路图”,写出川藏铁路经过的两个地形区,并分析川藏铁路比青藏铁路修建更难的原因。____。
(3)2021年9月30日,国家批准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读材料一,试从地理角度分析其意义。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B
6.B
7.C
8.C 9.D 10.B
11.C 12.B 13.A 14.B 15.D
16.B
17.C
18.C
19.“中华水塔”
20. 高寒 中华水塔
21.青海
22.高寒 牦牛
23.青稞;牦牛
24.错误
25.正确
26.正确
27.错误
28.错误
29.(1) 3000 寒冷 日照强
(2) 河谷农业 海拔低,气温高,热量充足/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河谷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3) 柴达木 荒漠 海陆位置
(4)BC
30. 青藏地区 高寒 河西走廊 塔里木盆地 水源 长江、黄河、澜沧江 祁连山脉 宁夏平原 黄河
31.(1)潍坊海拔低,西藏海拔高,采用这种模式可以适应海拔变化,减轻高原反应。防寒服、太阳镜、遮阳伞、防晒霜等
(2)成都平原,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谷地等;
除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外,地处地震带地质复杂: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从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海拔落差更剧烈;横穿横断山区,隧道更多。
(3)意义:有利于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适当减缓旱灾和沙漠化现象;涵养水源,净化水中污染物质;调节河流径流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珍稀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为旅游观光提供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