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民版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二)
一选择题
1汉字的构成有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和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字几种。其中“指事字”属于独体造字,字里含有较抽像的意义。例如“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由此推论,下列某字可归入“指事字”类型的是
A.刃 B.山 C.樱 D.明
2中国古民居中常见到“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匾额或门联。古代这些家庭所读所传的应该是( )。
A.老庄之学 B.孔孟之道 C.墨家学说 D.耕作技术
3下列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主张中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督奸也。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
B.“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
C.“法令者治恶之具也,而非至治之风也。”
D.“古者明王茂其德教,而缓其刑罚也。”
4“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言论当属【来源:21cnj*y.co*m】
A.老子的道家思想 B.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C.孔子的儒家思想 D.董仲舒的儒家思想
5根据朱熹与他的弟子们的问答录《朱子语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记载,“黄仁卿问:‘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朱熹)曰:‘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朱熹认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为历朝沿用
B.朱熹与黄宗羲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评
C.体现了朱熹从君臣关系角度对专制制度的批评
D.中国的君主专制在精神上靠儒家支持
6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在此倡导的是
A.树立统一的“天下之法” B.明确和强化法制的严肃性
C.推行体现民众意志的法制 D.法治与人治有机结合起来
7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认为,某词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乎尘埃之外。”该作者应是( )。
A.李煜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
8“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该画属于( )
A.文人画,重视写意 B.山水画,重视写实
C.花鸟画,浓墨重彩 D.人物画,形神俱备
9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曾经声称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某些主张不容匡正,而匡正者却层出不穷。林纾在自编的小说中表达了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诸人一网打尽的愿望,除了留下一个笑话外,没有任何实际效果。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
A.思想和言论相对自由 B.学术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C.学术宽容得到广泛认同 D.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10.“……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这种观点2-1-c-n-j-y
A.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神学的世界观 B.把人的认识从神灵转移到自然界
C.认为人应当通过具体的感知获得知识 D.揭示了知识对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1.《周谷城学术精华录》:“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为致用。”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真实历史和史学研究的区别 B.史学方法与实用价值的矛盾
C.历史教学与真实历史的关系 D.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
12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13.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念是
A.日心说 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
14、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同时,改进司法制度,放松新闻检查,禁止驱逐农民。这反映他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A.伏尔泰 B.杰弗逊 C.圣西门 D.卢梭
15对右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
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开始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16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www.21-cn-jy.com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17八卦(见右图)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
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18民国“著名记者”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思想。”为解决“本源”问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
A.倡导中体西用冲击“天朝上国”观念 B.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大批近代化人才
C.宣传民主科学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 D.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男女平等之理
19“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最可能是哪个时代的特征?
A.希腊罗马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20.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领域的大师勒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韦勒克对某种创作风格这样评价:“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你认为这种创作风格应该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古典主义
21《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一书中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种外来文化都被采用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外来文化有助于日本进步,就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实来接受。这种态度造成了“和魂汉才”的观念。“和魂汉才”反映了( )
A日本文明的中国化 B儒家文明的日本化
C中国文明的日本化 D日本文明的儒家化
22《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
A.重视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行政官在裁决中具有决定权
C.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D.法律条文往往不作为案例判决的依据
23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 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 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24.马丁·路德指出,主教的权柄与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府的权柄“两者都有上帝的命令,所以应当尽心尊敬、重视,看为上帝所赐世人最大的福分”。从宗教改革的角度来看他( )
A.否认教权对世俗权力的超越 B.强调世俗权力的绝对性
C.肯定信仰上帝的重要性 D.强调世俗权力对教权的遵从
25“在热爱艺术的人看来,这个词的含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是新艺术的到来;在学者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在法学家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古代习惯法的结束。”文中的“这个词”最有可能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26“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第一次以完备的形式出现在毛泽东革命生涯哪个阶段的著作中?( )
A.国民革命时期 B.长征时期 C.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7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思想属于(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 革命派
28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9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30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
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31.毛泽东在1943年4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信给中央宣传部,说:“我的思想(马列)……不宜当做体系去鼓吹,因为我的体系还没有成熟。”此时毛泽东的思想著作不包括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持久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新民主主义论》
32.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3.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A.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B.建立职称评定制度
C.实行三级学位制度 D.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
34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发展需要超前性
35“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下列有关“这一发现”的表述,错误的是21教育网
A.有助于解释光电效应 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
C.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D.促进了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
36.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粮食人均不足400千克,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要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途径是( )
A.开垦荒地,搞好国土开发和整治 B.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C.加强科技研发,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37.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能赶上第一、二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2·1·c·n·j·y
①“两弹一星” ②“万能蒸汽机” ③杂交水稻“南优2号” ④有轨电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38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A、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B、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C、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D、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不一致的
二、非选择题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
(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cú,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21cnjy.com
材料二
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磊民族”;南京临时政治将象片“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
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晒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材料三
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邽享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磊开发的首要任务。
(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务“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8分)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10分)
(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12分)21·世纪*教育网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编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材料三
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1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12分)
41、教育是立国之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首业者众。21·cn·jy·com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西汉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育才与选贤双 ( http: / / www.21cnjy.com )轨并进。换言之,乃是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之配合行使。由地方……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康有为屡次上书失败后,认识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当多难之秋,……“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界,莫亟於教育。”严复明确道:“民智之卑……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张也。”
——张良才、孙传宏《中国教育社会价值观的百年嬗变》
材料四:
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更辛苦。
材料五: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21*cnjy*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请回答:
(1)孔子是古代大教育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所做出的贡献。(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创新举措是什么?这一创新举措是哪位封建帝王开始实施的?(2分)
(3)材料三中康有为、严复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在他们的推动下,十九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政治运动?(2分)
(4)材料四中邓小平充分肯定了1994—1966的教育工作。经过这十七年的努力,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1分)
(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3分)
42.(江苏省盐城市2012届高三)(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 ( http: / / www.21cnjy.com )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版权所有:21教育】
──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材料二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戳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
──《国民党“一大”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2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5分)
(3)材料三中的“中国”与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4分) 21*cnjy*com
43、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X在狱中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出处:21教育名师】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事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兵,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边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
故谓人有那女则可,谓见(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汉)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间尽短,又岂可乎? —— 李贽《梵书》
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凡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
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于此同事,麻城乃至京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扰,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雨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怒在丧其元;我令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禁止不动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出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决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她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
——摘编紫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 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
(2) 根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的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5分)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时影响很大,单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种的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11分)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
行政权委托给国王。
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驶之。
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编入居住地国民自卫军的男子,享有选举权,即“积极公民”;而处于奴仆地位的、被提起公诉的、破产和不能清偿债务的以及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则属于消极公民,无选举权。 ——摘编自法国《1791年宪法》
材料二 凡出生于法国并在法国有住所的男子而年满二十一岁者,……均有行驶法国公民权利的资格。
立法权由普选产生的国民议会掌握。
行政权由24人组成的执行会议行驶。
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
(1)在国家政治体制的设置上,材料一二体现了什么共同原则?该原则源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那部著作?(4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指出两则材料在国家政体与公民权利规定上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相关规定。(11分)
45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 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王养冲《1 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3分)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 说明1 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3分)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4分)
39.(30分)
(1)仍有人穿鲜卑服装;留京官员执行改革措施不力。旧的风俗习俗难以彻底改变;孝文帝力主全面改革。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五族共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资产价级革命派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维护国家级一,各民族成员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中国共产党完善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各民族共同抗战。
(3)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共同开拓了广袤的疆域;共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列举相应史实,亦可酌情给分。)
40.(6 分)
(1)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制激起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人文主义。
( 2) 能结合材料和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41(1)兴办私学;主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教无类”。(2分)
(2)创建太学;汉武帝。(2分)
(3)重视教育;维新变法运动。(2分)
(4)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分)
(5)大力普及义务教育;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3分)www-2-1-cnjy-com
42.(1)满清对汉人实行民族压迫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倾向(如答排满复仇情绪的大汉族主义倾向,亦可得分)。(2分)
(2)进步之处:把反清与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结合起来。(2分)(如答提出明确反帝要求给1分)
社会条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3分)
(3)材料一、二中的“中国”主要是指汉族政权,材料三中的“中国”指中华民族。(2分)摆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把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作为奋斗目标。(2分)
43(1)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
(2)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
(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射虎提出自己的设想。
(4)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教会统治受到冲击。布鲁诺坚信自己的学说是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
44(1)原则:三权分立。著作:《论法的精神》。
(2)差异:材料一实行君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宪制,材料二实行共和制;材料一将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以纳税额和社会地位限制公民选举权;材料二取消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之分,扩大享有选举权的公民范围。评价:共和制的确立和公民权利的扩大,有利于调动人民积极性,推动大革命的深入发展,具有反专制的进步意义;没有给妇女公民权,有其局限性
45 (1)起因:科学与知识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促成启蒙运动。
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
崇拜理性)
(2)局限性: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
反应:文学家转而关注个人的感情,产生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反对崇拜理性,对社会现状不满,强调个人感情)
(3)看法:开启民智。
推动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丰富资产阶级思想学说和人文主义内涵。
原则:论从史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