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表明,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 )
A.独立自主 B.不结盟 C.“一边倒” D.睦邻友好
2.我国人民解放军始终牢记的宗旨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反抗侵略,保家卫国
C.科技强军 D.打击敌人,维护世界和平
3.下图一组图片集中表明( )
A.中国成为经济发达国家 B.世界贸易实现完全自由化
C.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中国科技成就世界瞩目
4.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改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举措不对是
A.中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C.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D.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新调整组建的军种是( )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
6.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发生的有关中国的重大外交事件是
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7.中美两国自建交以来,虽仍有分歧,但遇有重大国际事务都会适时保持联系和接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美加强协作与沟通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强大的国家,没有中美参与,国际事务不能解决
C.美国称霸世界需要中国默认
D.所有重大国际事务中,中美两国的利益一致
8.制作卡片学习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其中一个方法,某同学制作了下图所示的学习卡片,该学习卡片体现的学习主题是( )
1.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4.截止2019年9月,中国已经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外交事业的发展 D.伟大历史转折
9.下列关于我国新时期外交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新局面
B.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推行睦邻友好政策,为中国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D.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外交关系
10.下图是联合国历次大会关于某事表决结果的曲线图,该图最合适研究( )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 B.中国推进全方位外交的情况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 D.各国支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情况
11.2021年在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上,国家副主席王岐山指出,“乒兵外交”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A.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B.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D.1972年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首相
1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下列属于中国为世界作出的贡献有(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③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④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辐射的尖刀往肉里扣,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科学巨人”,两弹功臣,他一笑而过;忠厚平实,至死不懈,他坚持一生。开创祖国核武器,他是先头人;研制中国核导弹,他是探路者。这段材料讴歌的是
A.焦裕禄 B.邓稼先 C.王进喜 D.袁隆平
14.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的态度和行动有( )
①政治孤立
②经济封锁
③军事包围
④主动建交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握手是一种礼仪,但人与人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都赋予这个动作丰富的内涵。40年前“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直接达成的成果是 ( )
A.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6.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取得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有力的外部环境 B.稳定的国内形势
C.人民群众的愿望 D.决策者的作用
17.在5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了 方针,促进了中国同非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8.2015年,原战略导弹部队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火箭军承担的主要任务是( )
①核反击②核进攻③核恐吓④战略威慑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9.1963-1964年,中国与当时尚未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根廷、乌拉圭、巴西3个国家开展了足球交流活动。1964年10月,墨西哥体联主席兼奥委会主席何塞·赫苏斯·克拉克率团访问北京、广州,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接见了代表团。该时期我国的体育交流活动( )
A.体现了我国“求同存异”方针 B.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奠基
C.客观上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 D.有利于改善当时中国外交环境
20.周恩来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魂”,他所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重大意义是
A.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促成了“双十协定”的签订
C.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为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基础
21.国家安全靠国防实力来保障,科技是强军的重要途径。典型事例是我国于1966年组建了( )
A.北海、东海、南海舰队 B.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
C.战略导弹部队 D.中国航空母舰舰队
22.1955年万隆会期间,出现了各国代表争相请周恩来签名的情景。该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A.周恩来的个人魅力
B.周恩来“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广泛认可
C.中国的强大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3.如图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下飞机主动与周恩来总理握手的场景。事后尼克松写道:“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对这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B.美国从此不再干涉中国内政
C.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D.中美两国的分歧从此消失
24.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人民海军纪念日。此纪念日的确定与下列哪只海军有关
A.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北洋舰队
25.中国在1991年加入的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联合国 D.欧洲联盟
二、综合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摘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2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什么?“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
(3)在“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加入了一些国际或地区性经济组织。请列举一例。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节录
材料二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节录
(1)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政府与美、日改善和发展双边关系提出的相同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的提出体现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
(2)中国对美国提出的特殊要求是什么?对日本作出过什么承诺?
(3)中美、中日关系改善与发展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分别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事件表明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使中美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在台湾问题上,你认为美国遵守什么原则才能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
(3)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成就令世界瞩目,请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三项项外交成就。
(4)请指出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说一说新中国为什么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
29.中国始终与世界各国守望相助.命运与共,“为人类谋大同”的中国情怀始终没有改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新华网
(1)材料一中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指什么?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经济的腾飞,既有诸多“内因”,也有经济全球化这个“外因”。40年来,中国逐步改变了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摘编自苏格《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经济腾飞的“内因”主要是什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四:中国推动国际合作大事记
2012年,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2014年,在北京举办APEC会议。 2016年,举办杭州C20峰会。 2018年,举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 2019年,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4)从材料四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1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A
2.A
3.C
4.A
5.D
6.C
7.A
8.C
9.D
10.A
11.C
12.B
13.B
14.A
15.A
16.D
17.A
18.B
19.D
20.C
21.C
22.B
23.C
24.C
25.A
26.(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2)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3)亚太经合组织(APEC);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27.(1)条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持和平共处5五项原则;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特殊要求: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承诺: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3)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28.(1)抗美援朝;尼克松访华变化:敌对——正常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
(2)遵守一个中国的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1971年26届联大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家实力: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外交政策: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形势变化:和平发展是当今发展趋势。
29.(1)声音: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作用:能够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等。
(2)变化:由敌对到走向正常化。原因:美国方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不得不承认新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美苏争霸的加剧;美国孤立新中国的政策失败等。中国方面: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对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改善中美关系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大业有重要作用等。
(3)“内因”:实行改革开放。作用: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4)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承担大国责任;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等。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