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6.雷雨 主备人 高维
核心素养目标 1.巩固认识“压、蝉”等6个生字,会写“迎、扑、户、新”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字运用的妙处。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以及下雨时的情景。 二次备课
教学重点 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字运用的妙处。
教学难点 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以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内容 及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在课文《要下雨了》中,我们知道了要下雨前燕子因为空气潮湿会低飞、鱼儿探到水面透气。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雷雨前后景色、蜘蛛、蝉的变化。 2.回顾内容:雷雨前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象呢? (乌云、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 3.根据板书,学生背诵填空。 二、理解感受,雷雨中景象 1.过渡: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雷雨中”的哪些景物呢 自由读一读,圈画出相关的词语。(树、房子、雷声、雨) 2.作者听到了什么? 3.理解“哗,哗,哗”。 (1)作者为什么连用3个“哗”? (2)学生交流:拟声词连用,展现了雨从天而降时又大又急的情景。 (3)指导朗读。 4.理解“看不清”。 (1)作者看到了什么?(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2)你还能从哪儿看出雨下得大? (3)想象:雨越下越大,能看清什么? (4)词语积累:这么大的雨,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倾盆大雨、滂沱大雨) 5.体会雨的变化。 (1)理解“渐渐地”:你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用上“越来越……”这种句式说说雷雨中景物的变化,比如:雨越下越大,房子越来越看不清,后来雨越来越小,雷声也越来越小。 6.试着背一背第4~6自然段。 三、理解感受,雷雨后景象 1.自由朗读第7~8自然段,描写了雨后的哪些景物?(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2.小小采访:这些雨后的景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3.预设一:感受天空的变化: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和雨前的景象形成对比。 4.教学生字“迎”:昂 注意:先写里面的昂,再写走之底。 “扑”:左高右低,左右等宽。 5.预设二:一条彩虹挂在天空。出示彩虹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彩虹像什么一样挂在天空?你有哪些感受?(一条彩带、一座彩桥) 6.雷雨前后天空、蜘蛛、蝉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在文中找一找。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天空从阴沉沉的变得晴朗。 (2)体会蜘蛛的心情:这时的蜘蛛是怎样的心情? (3)对比体会“坐”,与“垂下来,逃走了”作对比,从而体会到“坐”字表达出的蜘蛛的心情。 (4)蝉一声也不出。/蝉叫了。 天气从闷热转为了凉爽。 (5)试背第7~8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与拓展 1.学生借助板书,说一说变化。 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先和同桌说一说,再全班指名说。 2.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从雨的样子、雨的声音、雨中景物的变化、自己的感受等方面说出不同雨景的特点。 3.毛毛雨、阵雨、暴雨。 4.本篇雷雨向我们点缀了一幅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变化,原来大自然是如此美丽,让我们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作业布置 1.基础性作基础性作业:熟读课文,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词。 2.实践性作业:朗读全文并尝试着背诵课文 3.能力性作业:联系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见过的雨。 你见过的雨是怎样的?试着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一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