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第一单元第7课时《单元综合复习》表格式精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第一单元第7课时《单元综合复习》表格式精品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03 05:4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7课时 单元综合复习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复习课。通过对本课时的复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0 10各数的认识与书写,并能正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数量。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并会用“>”“<”“=”来表示数的大小。本课主要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升,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概括能力,通过具体的题目回顾新知。针对各知识点,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认真、细心、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认、读、写0~10各数。
2.在一一对应的活动中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认识“=”“<”“>”,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会用“=”“<”“>”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知识梳理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第一单元我们已经全部学习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对第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出示课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点击屏幕出示知识点。 师:大家说的都很对,这些知识我们都掌握的怎么样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复习之旅。 2.巩固与复习 (1)复习1 10各数的初步认识 师:同学们,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呢? 出示: 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按顺序出示: 小结:数数的时候我们要做到“手口一致,不遗漏、不重复”,要按一定顺序数。 (2)复习1 5各数的认识与书写 师:数一数,下面的物体分别有几个?再写一写吧。 出示: 师:你们可真棒,写得既正确又规范。 教师出示课件: 小结:它们的书写位置都占田字格的左半格,1、2、3都是一笔写成,4和5是两笔写成。 (3)复习0的认识与书写 师:同学们,除了1~10这10个数字,本单元我们还学了哪个数字呢? 出示: 师:请观察图片,说一说,袋子里分别有几条鱼? 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出示课件: 小结:当“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们用数字0来表示,书写时占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一笔写成,并要写得圆滑。 (4)复习6 10各数的认识与书写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复习数字。请数一数,图中的文具分别有几个?再写一写。 师:大多数同学都写得既正确又规范。 教师出示课件: 师小结:书写时6、7、8、9都占田字格的左半格,都是一笔写成,10占一整格,两笔写成。 复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大小 师:同学们,我们学完了10以内的数字,还记得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大小吗? 出示课件: 师:比一比,多的画“√”,少的画“○”。请同学们做一做。 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我们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出谁和谁一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6)复习“>”“<”“=”的认识与书写 师:比一比:下面水果的数量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呢?用式子怎么表示呢? 出示课件: 小结:开口向左是“>”;开口向右是“<”;数量相等用“=”;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大家一定要记牢哦。 师:下面我们来观察“=、>、<”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以及写法。 师一边出示课件一边讲解,并示范书写,要求学生书写时一定要规范,上下一样长。 师:现在我们把本单元的知识点已经系统的复习完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挑战吧。 生1:我认识并会书写0 10各数。 生2:我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大小。 生3:我会用“=”“<”“>”表示数的大小。 学生数完后回答。 生:10只。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检查。 学生思考回答。 生:0。 学生按顺序依次回答。 生1:3。 生2:2。 生3:1。 生4:0。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检查。 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知道风筝的数量多画“√”,布熊的数量少画“○”。 生1:芒果和苹果的数量相等,可以写成:4=4。 生2:草莓比苹果的数量多,可以写成:5>4。 生3:苹果比草莓的数量少,可以写成:4<5。 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的主要知识内容,形成知识框架。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回顾0 10各数的认识与书写,加深孩子对此知识点的掌握。 鼓励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还要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的重要性。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大小是这一单元的一个重点,通过做题并用课件演示可以很好的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一一对应,比单纯口说要好很多。 “>”“<”的区分是这一单元的一个难点,好多同学容易搞混,所以总结的顺口溜可以很好的让学生记忆并理解。
环节二 综合练习 填一填。 (1)一共有( )只小动物。 (2)如果 排第2,那么 排第( ), 排第( )。 2.多的画“√”,少的画“○”。 3.填一填。 学生独自完成,交流反馈。 生1:8。 生2:4。 生3:7。 生: 生: 下面一排前三个答案不唯一。 主要是巩固数的顺序,体会序数的概念,感受几个和第几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本题目的是巩固“多”与“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方法可能不同,但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也可以在数一数的基础上进行回答。 有的方框内可以填的数不是唯一的,不要求学生找出所有的答案,只要能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即可。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寻求其他的答案。
环节三 拓展练习 填一填,涂一涂。 (1)一共有( )朵花。 (2)从左往右数把第3朵花涂上黄色; 把第8朵花涂上红色。 画一画。 想一想,填一填。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生: 生1: 答案不唯一。 生2: 答案不唯一。 生: 这道题主要还是巩固数的顺序,体会序数的概念。 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实物之间比较的问题。 让学生看图后和同桌先一起说一说,然后再填一填。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生1:能正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数量。 生2:认识并会书写0 10各数。 生3: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大小。 生4:会用“>、<、=”来表示数的大小。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如何从观察、比较中发现并概括出知识点。
1